痛苦的根源是对自我的执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佛,不仅对来世一定有帮助,今生也会令自己有一种快乐之感。即使你没有发财、事业上不成功,也不会像没学佛的人那样一蹶不振,而始终都会有一种满足感。
执著自我,实际上是一切痛苦的来源。
但凡夫人以为生活本该充满快乐,并对此寄予了厚望,一旦遇到违缘,就会难以面对、接受,甚至可能万念俱灰,选择一条“不归路”。
还有人特别爱漂亮,渴望相貌端严,那可以长期念“南无步莲如来”。
命运是苦是乐,掌握在你自己手里,做,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吃,不可能一口就吃成胖子;路要一步一步走,不可能一步就跨过千里。同样,调心也要一点一点来,不可能修了几天就想超凡入圣。只要你今天比昨天有一点进步,这就值得欢喜了。如此日积月累,滴水才可以穿石。
就是对生老病死有所准备,一旦出现疾病、死亡,不会觉得特别不幸,反而有勇气从容面对。
人的一切快乐,都是从利益他人中产生的;一切痛苦,都是由只为自己而引起的。你若能明白这一点,并试着去慢慢改变,其实得到幸福很快,并且很长久。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快乐,都是从利益他人中产生的;一切痛苦,都是由只为自己而引起的。你若能明白这一点,并试着去慢慢改变,其实得到幸福很快,并且很长久。
其实,当我们身心感到痛苦时,《修心七要》中告诉我们:修自他相换,是上上下下最根本、最唯一的窍诀!
要想除掉旷野中的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上面种庄稼。同样,要想遣除我们内心的苦恼,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利他的美德去占据它。
比如万法皆为无常,缘合则聚、缘灭则散,就会明白“情”也不过如此。
你用语言竭尽所能地伤害别人,只会让自己越来越残忍,这种残忍所散发出来的气场,会让你在人生中越走越艰难。
如今,金刚萨埵已现前佛果,所以不论是谁,只要肯观修,念诵金刚萨埵心咒四十万遍,就必定能净除一切罪业。
看到他人不好,实际上是自己的心不清净。
有些人做的事就像芝麻一样小,但到处表功的声音,却像雷声一样大。就如同被淋湿的木柴,燃火的能力非常微弱,但冒出的滚滚黑烟,却四处弥漫。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没人能一手把你拽到天堂,也没人能一脚把你踹到地狱,命运是苦是乐,掌握在你自己手里,所以,做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信佛的人,死也快乐、活也快乐,怎样都能随缘而转。
怕老是根本没有用的。人的一生,包括少年、中年、老年乃至死亡,其实是很好的修行教材。我们若能对此认真思维,认识到无常是世间不变的规律,并对此产生坚定的信解,那在老年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该抓紧时间做些什么。
“南无龙自在王如来”。
自己可以尽力而为。
世间上的快乐并不可靠,瞬间就会变成痛苦,这即是“变苦”,也称为“坏苦”。
有些当下过得较安乐的人,表面上好像没有受什么苦,但实际上,仍没有摆脱痛苦的本性,这即是“行苦”。
、眼施:以和善的目光看别人;二、和颜悦色施:以和蔼悦意的表情对待别人;三、言辞施:对别人宣说柔和的语言;四、身施:起立、迎送、礼拜父母师长,并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别人;五、心施:以善良、恭敬之心对待别人;六、床座施:为父母师长铺设座位,或者将自己的座位让给他人;七、房舍施:将自己的房子提供给别人住。可见,没钱并不影响布施,这些任何人都能做到。只要有心,就有机会。
在非洲大草原上,也常会出现这样一幕:当一只野兽在前面奔跑时,成百上千的野兽会毫无理由地跟着狂奔。如今,比较讽刺的是:许多人自诩为智商比动物高,但在看到别人贪执于财物时,自己也开始没头没脑地贪执。
许多人自诩为智商比动物高,但在看到别人贪执于财物时,自己也开始没头没脑地贪执。
佛教常说的“苦”,不是指痛苦,而是指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存在不确定性。
而汉地的人好像不是如此,他们一直陷于感情的迷网中,无力自拔,非常可怜。
无常感如何才能生起呢?根华仁波切教给我们一个窍诀:把一天的生活当作一生来观修。也就是,早上观想自己刚得人身,是孩童时代;中午观想自己为壮年人;下午观想为老年人;晚上观想开始生病,接近死亡;入睡时观为离开人世;做梦观为中阴阶段;第二天早上醒来时,观想为下一世。
死也快乐,活也快乐,一切都快乐。”
一位九旬老人过世后,家人惊奇地发现,他留下了数万元的保健品,要吃十多年才能吃完……
你想得到什么,就要先把这个给别人。比如,想发财,就要先把钱财给别人,这是布施;想长寿,就要先把生命给别人,这是放生;想开智慧,就要先把智慧给别人,这是法施……总之,不管你对别人做了什么,这些最后都会回到你身上,这就是因果规律。
上心胸狭窄、口蜜腹剑,内心充满了恶毒之水。
如果你是狮子,别人骂你是狗,你不会真的变成狗,故不用为此而伤心;如果你是狗,别人赞叹你是狮子,你也不会真的变成狮子,故不必为此而欣喜。
不懂因果的人就是这样。为了博得他人的信任,或者为了隐瞒、澄清某件事,不惜说妄语,发恶愿。
什么时候,当你倾力做一件事情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因为热爱它、喜欢它,并想用它来造福更多的人。那么,财富自然会滚滚而来,幸福更会与你如影随形。
若想忏悔过去的一切罪业,就念金刚萨埵心咒“嗡班匝萨埵吽”。
心思太多,琐事也会随之增多;琐事一多,最后大多不能善始善终;若不能善始善终,则不但于己有害,也会招致别人的嘲笑。所以,不要让心思和琐事太多,是我的忠告。
1.心地正直固然很好,但如果过于正直,在此污浊不堪的末法时代,就会像乞讨者的猴子般被人戏弄。因此,把握好正直的尺度,是我的忠告。2.能说会道、能言善辩固然很好,但如果何时何地都口无遮拦,滔滔不绝地夸夸其谈,那自己内在的一切,就会被别人一览无遗。因此,把握好说话的分寸,是我的忠告。3.韬光养晦、大智若愚固然很好,但如果过于保持缄默,任谁都不知道自己内在的智慧,就会像暗暗涌动、却不为人知的甘泉般不起作用。因此,把握好外显与内敛的尺度,是我的忠告。4.虽然世人都说嫉恶如仇很好,但如果经常无缘无故地发起强烈的无名火,就会像看门狗一样,与所有人结仇。因此,不要轻易动怒,是我的忠告。5.嘴甜心善固然很好,但在这个好人不受待见、坏人称王称霸的时代,过分善良软弱却会被人蔑视与欺辱。因此,掌握好软弱与强硬的分寸,是我的忠告。
当今时代,人们对临终者的关怀远远不够。如果谁家生了个宝宝,全家人有一套娴熟的“育儿经”;可是家里有位老人濒临死亡,许多人只有哀伤、无助,想帮他却不知从何做起。
俗话说:“禄尽人亡。”所以,我们若想在非常短暂的人生里,快乐长一点,活得久一点,就一定要惜福。
人一旦没有信仰,就会丧失道德约束,所作所为非常可怕;而有了信仰的话,生起恶念便会加以对治,这不但对今生的精神快乐有帮助,对生生世世的解脱也有着重要意义。
专家说禁欲有害健康呀。
缘来则聚,缘去则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学佛是否有境界,关键看自己的烦恼是否减轻了,利他心是否增上了。
时至今日,德勒兹与福柯已成为20世纪西方思想史上的两则传奇。不读德勒兹的《德勒兹论福柯》,便不能说了解福柯。因为在德勒兹之
达蒙•扬 (Damon Young )澳大利亚哲学家、作家和评论员,墨尔本大学荣誉院士。著有《分心》《武术与哲学》《伏尔泰的葡萄藤和其他哲学》,目前与妻子、女儿...
《创客玩智能控制电子制作》内容简介:“i创客”谐音为“爱创客”,也可以解读为“我是创客”。创客的奇思妙想和丰富成果,充分展示
Aristotlethinksoflivingthingsasfoodburners:theynourishthemselves,andso,insomecas...
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1925-1995),法国哲学家,1925年生于法国巴黎,1944年就读于索邦大学哲学系,1957年被任命为索邦大学...
《老舍幽默诗文集》内容简介:人们是在看了老舍先生的小说与戏剧之后,熟悉了他的幽默风格。文学评论家也是从他的小说与戏剧中,分
《隐秘之门:松赞的故事》内容简介:对于松赞来说,《隐秘之门》是一个起点。一方面,作为一本出版物,它让松赞的客人们了解松赞这
《吉本自传》内容简介:本书则是一本在西方闻名遐迩的自传名著,由《吉本回忆录》和《吉本书简》两部分组成。本书中记述了他看似平
《禅与日本文化》内容简介:《禅与日本文化》由铃木大拙在美、英各大学讲授“禅与日本文化”课程的讲稿整理而成,旨在向西方人士阐
《东京四季:我与器物的美好交会》内容简介:烹煮暖心洽愈的料理,使用朴素却别具韵味的器物,与陶艺家交流的点点滴滴。作者在书中
作者继续深入历史。这部学术著作并不企图建构理论体系,却分明有着沉重的思想力度,它甚至修正了关于中国漫长的专制主义社会的静
《论自愿为奴》内容简介:《论自愿为奴》是一篇讨论专制政治的论文。他提出了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即权力对民众的合法性问题。拉波
《十三经讲座》内容简介:本书是夏传才先生的课堂讲录,全面吸纳众家研究成果之长,综合评述十三部经典的来龙去脉、旨趣意涵,又不
ElizabethLewisohnEisensteinisanAmericanhistorianoftheFrenchRevolutionandearly19t...
一部解读《逻辑哲学论》的权威研究;一本剖析维特根斯坦早期思想的经典著作。逐段逐句解读原著,专业译者,译文精准、流畅,让艰深哲学经典不再遥不可及。大学问出品劳特利...
《现代性的隐忧》内容简介:◆“成为你自己!”——用个人主义的本真性追求,对抗现代社会的忧虑 查尔斯·泰勒在本书中探讨了当代文
《冲破混沌: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之光》内容简介:企业的生命过程就是努力寻找三个基本问题的答案的过程: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
《旧制度与大革命(译林人文精选)》内容简介:在代表作《论美国的民主》中,托克维尔以赞许的口吻称北美印第安人“苦而无怨,载歌
作者尼采(FriedrichNietzsche,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
《金钱》内容简介:“无论有钱没钱,所有人都觉得钱很重要。因此,所有人都想要了解它。”来自美洲的金银对欧洲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