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婚后住黎伦堡的数年内(1812—1816),黑格尔产生从纯粹哲学的观点看来,他最伟大著作——《逻辑》。此书虽纯驳互见,但实为近代的哲学界堪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比伦的唯一著作。在此书里,他全系统的根本观念,即认万物所同归之合一体为精神的和自觉的原则之学说,得充分发展出来,而且用唯一可能之证明以证明之。其目的在于表明可以解释世界之任何别的范畴或原则,经其自身之矛盾进展,皆可以推究到此种合一体。所以如“存在”,“权度”,“本性”,“力量”,“法则”,“本体”,“原因”,以及任何可以解释一切区别中之合一的概念,皆认作为思想之种种表现。此种思想若加以明白发挥,即含有自我意识的原则在内。
当黑格尔与谢林站在同一战线上创办《评论杂志》时,他对于耶可比与费希特,皆曾加以猛烈地攻击。但是现在他认识更为清楚,且比较心平气和,才认识他与耶可比方法虽殊,而目的实同。他对于耶可比之武断的直觉之缺乏思辨能力,之用放炮式的方式以表现其思想,仍严刻批评。但是他认为耶可比的直觉见解,究竟是对的,而他究能握住哲学之主要观念,即万事万物之原理都是精神的观念。所可惜的,就是耶可比不能认识他自己的思想,当他的思想是用别的语言方式表达出来时。他这种修正,曾给老年的耶可比以很深的安慰。
近代文明之特长,即在于明白认识有限世界之为有限。就科学而言,近代精神是实证的,即是认个别事实为不多不少的个别事实之本来面目。就实行而言,近代精神是不为迷信所阻挠,即是不将个别事物和个人当作神秘而莫明其妙的。
既然要解释一个东西,我们不能从其本身去解释,而必须于其原因或先决条件中求之,那末,如何能认任何事物之本身值得赞美或崇拜呢?既然科学告诉我们以时空和因果的观点以观认万物,那末哪会有超时间超因果的东西,值得我们敬畏呢?
要想寻得一个尊崇的对象,我们必须设法追寻到生命的泉源,此种泉源,为万殊的生存所自流出,而且在一切变迁演化之中,均不能遗失其自身。
要想达到宗教和诗歌的境界,我们必须寻着一超因果的自决之物,或一切新鲜的原始的生命之泉源。若我们一经发现此物,则有形之万殊现象之无穷联锁,皆新呈一种理想的意义,因为我们将可见得凡此因果界中之形形色色,乃不过是一绝对存在之千变万化之面具而已。而此绝对的存在,亦并非绝对藏匿着的,而乃于一物之消逝,他物之代兴中,不断地,更充分地表现其自身。
简言之,此有意识之主体,并不在时空中,因为时空仅不过是此主体观认事物之形式罢了。
但是除非根据经过吾人之自由以逐渐变化吾人之情欲之行为,我们是不能确认真正之自我如何决定现象之自我的历程。
这就是康德所寻出改造精神世界而又不忽略自然世界的途径。因为若是一方面将自然世界认作现象世界,而将精神世界认作唯一的真实世界,但在他方面现象世界被认作唯一的知识世界,而真实世界则只能于信仰中体验得来。
自由律即是自己决定自己,而此处所谓自己,乃并非一特殊之物,而乃是一切知识所隶属之统一体,其唯一之主要特性,即是普遍性。所以自己决定自己即是用普通的观念以决定自己。
《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什么,它是如何进化的》内容简介:技术,是一个异常美丽的主题,它不动声色地为人类创造了财富,成就了经济的
本书内容分:悲观论集;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论充足根据律的四重根;叔本华生平及大事年表四部分。内容提要:本书内容分:悲观论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评介“质的研究方法”(qualitativeresearch)的专著,对目前国际社会科学界提出
《唐代科举与文学》内容简介:本书在梳理唐代科举制度有关文献的基础上,考述唐代取士各科,如明经、进士、制举等的情况,考察了唐
《从零开始学贵金属投资》内容简介:为了能够让更多的投资者正确地掌握贵金属投资的方法和技巧,作者将近年来在实际操作中总结提炼
本書以現代性的概念為引導主軸,是專門為社會理論所量身定作的教科書。從古典社會學家包括馬克思、韋伯、涂爾幹、齊默爾開始,作
《完善党的宗教政策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从中国宗教的基本政策、中国特色的宗教政策、有中国共产党党性特征的宗教政策三个层面研究
内容简介"世界为何存在?"这是一个古老而常存的命题,为了寻找答案,美国学者吉姆·赫特化身为一个"存在主义侦探",走遍世界寻访
《嵇康传》内容简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知名魏晋研究专家王晓毅的匠心之作。√魏晋风骨代表、竹林七贤领袖、持异见者嵇康经典
《旅行故事:空间经验与文学表达》内容简介:旅行即通过对日常空间的出离而获得的非日常的空间经验。旅行故事是以旅行作为表现对象
《从道德到美德(人文与社会译丛)》内容简介:美德伦理学的复兴是近年来道德哲学收获的最丰硕的成果。迈克尔·斯洛特作为该领域的
《骨质疏松居家康复指导》内容简介:本书总共六大部分,以骨质疏松症与康复为主题,阐述骨质疏松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康复等内容,
维克多·特纳(1920-1983)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相当活跃和多产的人类学家。他在恢复人们对比较宗教学的兴趣及开创“符号人类学”的
“存在着两种相互敌对的关于市场体系的分析:卡尔·波兰尼在《大转型》中所提出来的和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中
邓晓芒,男,1948年4月生,湖南长沙市人,1982年武大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长期在武汉大学任教,任哲学系教授
《此生未完成(增订新版)》内容简介:于娟语录深入人心:“买车买房买不来健康”“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等,曾获央视《看见》《
《诸子概论》内容简介:《诸子概论》论述先秦诸子学说,以司马谈所论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法家、墨家六家为限。整理各家流派
《自省》内容简介:财主和拉撒路是《圣经》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讲述了敬虔之人和不敬虔之人截然相反的结局。那么文学大师约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精装版)》内容简介:几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6种不同的人种,但今天为什么只剩下智人;从原始洞穴走出
夏目漱石(1867-1916)原名夏目金之助,笔名夏目漱石取自“漱石枕流”。夏目漱石被称作日本的“国民大作家”,他精通俳句、汉诗和书法,后留学英国,所以对东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