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走日本

狂走日本

作者:毛丹青

出版社:上海文化

出版年:2012年7月

评分:7.2

ISBN:9787807408949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狂走日本》内容简介

“他在日常生活的细微末节中发现了真正的日本。”
最受日本舆论界赞许的双语作家毛丹青,多年的日本旅居生活和穿梭于两国文化的丰富经历使得他对异域文化有独特的微妙体验。正如作家莫言的比喻:他是一条鱼。
新版的《狂走日本》选摘了毛丹青最富盛名的散文作品《狂走日本》和《日本人的七颗铜豌豆》菁华内容,以及部分最新创作感悟,从“风情实录”“文事清流”“万象人生”三个方面述及日本文化的各个角落,文章视角独到,文笔简洁,观点新颖,举重若轻。
作家莫言亲自作序推荐。
“他在日常生活的细微末节之中发现了真正的日本。”(学者许纪霖《新民晚报》刊载) “他用虫眼一般的视点观察的是一个个的真实。”(文评家池内纪《周刊朝日》刊载) “他几乎是继鲁迅、周作人以来最富感性与悟性的知日派作家”(学者藤井省三《东京新闻》刊载) “他是中国了解日本的一位大侠!”(导演田壮壮) 毛丹青,外号“阿毛”,中国国籍。
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1987年留日定居,做过鱼虾生意当过商人,游历过许多国家。2000年弃商从文,中日文著书多部。现任神户国际大学教授,专攻日本文化论。
曾出版中日文著作《狂走日本》《闲走日本》《日本的七颗铜豌豆》《日本人虫眼纪行》《北海道走笔》(莫言合著)等;译著有《叹异抄》《禅与中国》。

作品目录

新版序
代序
你是一条鱼
第一章:风情实录
快闪党
孤独不会飞
酸梅·酸梅
樱花是探子
乌鸦青年
飞禅高山
阿国斜舞
新干线的鼻子
粉墨街区
黑色生命的感觉
海女
水色天涯
箱根出游记
东京是一个大鸟笼吗?
东京人说东京
采访手记
东京摆放了许多盒子
对东京的不同解读
东京的鸭子靠河水,但乌鸦靠垃圾
正田私宅的狂骚曲
墙头上的咖啡空罐儿
音更町的钻石雪
会显灵的木牌子
导盲犬的眼睛
若叶庄里的青春
与日本众僧的零距离接触
肆意红颜
日本僧侣的绝妙生意经
日本人的宗教感觉
有精灵的花市与花寺
京都无比幸福的两只鸟儿
人的肚子就是鱼的天堂
夜影黄猫
樱花树下的猫事
黑猫救麻雀
日本人的盒饭也是对死者表达的敬意
日本人纵火的深层心理
日本人的上海病
日本人正进入“夕阳红”消费时代
寿司的样子很像一把日本刀
第二章:文事清流
双语写作是如何影响我的思维的?
书店拾零
中国小说的日本书名
僧侣与艺伎的妖艳恋情
紫气东来
一个日本少年剖腹自杀之谜
《菊与刀》写的是死了的日本文化
日语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小语种
国际婚变中的语言孤岛
有一种文体可以拒绝主语
语言是否有呼吸
“华流”一词在日本很尴尬
研究日本人是不是一个大学问
日本汉学家面临的绝对困境
日本汉学家与20世纪90年代后的文学
中国文学要从汉学家突围
收拢汉学家是中国文学走出国门的第一步
中日友好的桥梁不应该是单行线
苍茫,还是灰暗?
艺术难道就是压抑么?
文豪与画家
彼岸花
和莫言一起走近川端康成
大江健三郎跟我说:今天看见了永远的地平线
村上春树绝对是铜豌豆么
第三章:万象人生
我是太刀鱼
抱住面口袋的人
村田先生的太太
“团块”的世家
昨天是大风天
物哀和真心
呕吐的野猫
舞伎纯子
我是南国人
阿富的邻邦
装蹄师的一生
北海道大叔的真情
一位友人的神秘死亡
为死者守尸六个小时
我课堂上的日本老人
天草少女之歌
直子的微笑
左官绢香一天到晚画圈圈儿
梅田站台下的咖啡屋里的微笑
一个日本女大学生叫我惊着了
日本家庭主妇的绝顶智慧
我是如何跟日本女编辑看稿子的
一位中国渔民在日本的传奇故事
我的日本轮椅学生
活着的传统能够给人一种心有灵犀的神谕
有些感觉唯有你在不经意的时候才能获得
他的职业叫“天师”
一位日本汉学家与我的交往
大牌导演山田洋次的中国情结
海滩上的尖叫
外一章:身边琐事
后记

热门书摘

人多智则近妖

作家只有贴近生活,文学才能打动读者;和尚只有身在红尘,佛教才能深入人心。

我想把这本书奉献给我在世界公路上迎面遇见的人们,被我超过和超过我的所有长跑者,因为若没有你们,我不可能跑到今天!

后来,我翻看了日本最权威的字典《广辞苑》,查到了“樱花”的另一层含意,它专指那些商人花钱雇人伪装成客人,故意让人觉得店铺火爆,从而大发不义之财的行为。同时,“樱花”也是“内奸”和“探子”的同义词。

一个日本人坑了你一次,你应该把这看成是你们两个人之间的事,没有必要上升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

如果日本人是一群鱼,那我们这些兄弟姐妹就像鱼群里的一些虾。虾也可以在水里游泳、觅食,但与鱼总是格格不入。

志摩半岛

在我看来,旅行或许跟旋起旋落的阵风一样,没有多少深奥的理由,也不用任何周密的盘算,只是简简单单的自然法则,有温度落差就有风,从这一处到那一处,就是旅行。

和尚只有身在红尘,佛教才能深入人心。

据说,在这些老人中流行一首演歌,歌名叫《孤独不会飞》,有人说,他们出外干活儿是因为他们实在太孤独了。

日本人喜欢吃酸梅是近乎异常的。他们最家常的吃法就是在一碗白米饭上放进一个酸梅,而且必须放在白米饭堆出来的尖子上,那粉粉的酸梅在热米饭的蒸腾下开始泛红,然后日本人便张开大嘴一筷子一口往嘴里送。

“日本人的生死界限不是那么严格,许多寺院都兼营幼儿园,离幼儿园不远又有墓地,孩子们捉迷藏也经常会在墓地中出没。”

痉挛

“弘法桑”

圣俗并举

在日本生活着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他们大都能讲一口比较流利的日语,也都有了安身立命的职业。他们开日本车,跑日本路,吃日本饭,住日本楼,基本上已经混同于日本人。但跟他们一接触,就感到他们内心深处有一种情绪,或者说是一种牢骚,一种对日本人的不满。这情绪这牢骚这不满往积极的方面说是爱国,但似乎又不太像,因为他们对中国同样地有情绪同样地有牢骚同样地有不满。如果日本人是一群鱼,那我们这些兄弟姐妹就像鱼群里的一些虾。虾也可以在水里游泳、觅食,但与鱼总是格格不入。我说大家既然来到了人家的国土,而且也没打算回去,那就应该把日本人当成兄弟姐妹看待,这样说会让人联想到许多事情,弄不好还会被人说成是汉奸,但我认为这种态度没有大错。我承认日本人里有刁钻奸猾之徒,就像中国人里也不乏刁钻奸猾之徒一样。你不能碰到一个不好的日本人就把日本民族全盘否定。一个日本人坑了你一次,你应该把这看成是你们两个人之间的事,没有必要上升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同样,一个日本人对你很好,你也应该把这看成是你们之间的私事,同样没有必要把它说成是中日两国友谊的象征。我想吃饭的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同胞能否在异国他乡生活得舒心,关键是要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一个比较合适的位置。没有人把你从中国撵到日本去,也没有日本人求你到日本来,去是咱自家要去,来是咱自家想来,既然如此,那就应该尽快由虾变成鱼,与鱼游在一起。

在日本小女孩宇多田光甜美抒情的歌声里

作津

智慧

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

;和尚只有身在红尘,佛教才能深入人心

比面馆更醒目的并不是这些店铺的门帘儿,而是一直在店外坚持排队的日本人

乌鸦的窝是搭在树上的,这大概跟国别没有关系。它们尤其钟爱楠树

“多注意行人呀,保险你能看出个所以然来。”

歌舞伎的文字起源是一个“斜”字,包含了既新奇又另类的意思。无论是舞台的装置也好,还是舞男舞女的服饰也好,有些地方叫你觉得不对称。日本人的审美观有一种对“破碎”的享受,包括穿和服的日本女人,那轻尘微步何尝不是破碎的呢?

日本人的审美观有一种对“破碎”的享受,包括穿和服的日本女人,那轻尘微步何尝不是破碎的呢?

神户,坐新干线路经大阪去东京需要3个多小时,途中经过两个有名的湖泊,一个是滋贺县的琵琶湖,一个是静冈县的滨名

东京车站停靠新干线的站位

很庆幸,这不仅因为我获得了对新干

粉墨街区

男人的婚丧礼服都是黑色的,吉服和丧服用的是同一色彩

因为日本的山多,树多,人口密集,从视觉上似乎从来没有荒凉的感受,在乡

福井县的东寻坊逐渐变成了观光名胜,同时也成了自杀者的乐园。至于其理由嘛,大家都说,想自杀的人因为知道悬崖下面就是大海的漩涡,只要跳下去,人就会随着漩涡沉入海底,再也不会浮现,于是,死亡本身也就无影无踪地消失了。

寰宇

东京那些辉煌的场景往往是突然出现的,说不定从哪天起,在哪个地段就贸然会有一群高耸入云的大楼拔地而起。在东京人的观念中,或许是过度忙碌,无暇他顾,或许是那些建筑工地不到竣工时绝不拉下它们的帷幕,好像这座都市不是在人的观摩中成长,而是从另外的意义上凸现其迅速的壮大。匆忙的人流总是跟随东京那既奔放又沉闷的步履,来来往往,好像不是东京人走入都市,反倒是都市的风物走入东京人的眼帘。

我们西方人来说,神话与历史的中间隔了一条很长很长的深渊。但日本不一样,在日本人的心里,神话与历史总会变成身边某个具体的物体,而且还能活灵活现地蹦出来,活起来,真叫我不可思议

花寺是日本熊本县菊鹿町的一个寺院的俗名,真名叫“相良寺”。寺院的内外长满了常春油麻藤,结出一朵朵紫红色的花,像一串倒挂的梵钟,而且排列有序,相映生辉。

语言是一座牢笼,但同时,语言也是一个开放的广场,尤其当非母语开始向你的母语挑战,开始跟你的母语较劲的时候,这正是为你开辟了一个新的表达的契机

出家与其弟子

其实,《菊与刀》这个书名本身代表了“死亡”的意思,菊花是为了吊唁死人而用的花,刀是为了杀人或者杀自己而用的最终凶器。

“当时高中要求男学生沿着六甲山根跑十多公里。男孩子一个劲儿跑,女孩子沿路为男孩子喊加油。别的男孩子跑过去的时候,沿路的女孩子喊加油啊加油啊,可偏偏到我这儿,女孩子却冲我大声喊‘村上君,不必勉强啊’!”

工匠指的是精通一门专业知识的人,不过,日本工匠叫“职人”,它的大部分含义指的是那些手工艺者,一般来说,动脑筋想法子的人不在这个行列

邻居住了一位90多岁的老人,每天骑自行车去海边的老人院,刚才出门又遇上了他。跟他说了声“早上好”,接下来问:“您每天都骑车去哪儿,有什么好玩儿的呢?”他一边推出自行车,一边回答:“有很多七八十岁又年轻又单身的女人呀。”

中午去一家面馆吃饭,坐的是柜台座,旁边是一位日本老头,等到店员端上一大碗面时,他连说“谢谢”,然后拿起柜台上的胡椒瓶,一个猛劲儿往面上撒,这时才发现撒出来的不是胡椒粉,竟然是一根根的牙签儿,而且根根直插面中,犹如乱箭从天而降。老头儿张开了嘴呆了。原来胡椒瓶跟牙签筒长得一个样!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