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要做的是一件坏事,但愤怒主宰了我的计划,它是人类的最大灾难之源。
古代伦理思想中的幸福并非指感觉良好或心情愉悦;它根本不是一种感觉或情感。幸福与否,是就人生整体而言的,因此对幸福的讨论也就是对幸福人生的讨论。不走运的是,对我们来说幸福并不仅仅指人生,还包括那些时刻和转瞬即逝的经历。正因为考虑这些不同的方面,现代关于幸福的讨论很快便让人迷惑不解。在古代伦理学中,对幸福展开伦理讨论的角度决不同于“感觉良好”。
如果我只是感觉自己更喜欢某种理论而不是其他理论,却不能论证为什么会这样,那么我就已经放弃了最初要认识事物、跨越迷津完成解释的动力。
解释即是找出事物之为事物的成因。亚里士多德认为有四种基本途径来实现,即他的“四因说”,包括他所称的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即事物存在的目的。
斯多葛学派:灵魂是个统一体
斯多葛学派认为人的灵魂不能被分成几个部分或区域,它是完全理性的。(他们所指的灵魂,是使人类能以一种独特的人的方式生活的东西。)情感并非能够推翻理智决定的盲目的非理性力量,它们本身就是一种人们决心按其行事的理性。
情感并非能够推翻理智决定的盲目的非理性力量,它们本身就是一种人们决心按其行事的理性。
认为美德是一种技巧、外在条件是其素材的观点使人们明确认识到你书写了自己的人生。无论你工作的环境如何,你人生的道德品质都来自你的生活方式、你所作的选择,及其在塑造你的性格方面的影响。
愤怒的人没有停止思考——他并不盲目行动,但他的思考受愤怒的支配。
斯多葛学派认为人的灵魂不能被分成几个部分或区域,它是完全理性的。
在古代伦理学中,重要的是人们并非拥有一个个独立的美德,而是从总体上说一个人是有美德的,对于各不相同的美德拥有一种统一的认识,而这种认识被称为常识或实践智慧(phronesis)。
我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责,我总有可能做了别的事情,采取了别的态度。如果非要说我是被情感控制了,则是逃避了这样一个事实:我才是行为的主体,而且当时也认定自己在做的一切是应该做的。
理性清晰地代表了作为整体的人的利益,而其他各部分不能突破各自需求的局限。
在苏格拉底与友人亚里斯提卜的谈话中,亚里斯提卜坚信:当你想要什么的时候就该去拿到它,而不要拖延对愿望的满足。苏格拉底对此予以反驳,认为这种处事原则是危险的。如果你不能约束自己的愿望,那么你最终就会听命于那些能够管住自己的人。这些人利用其很强的自控能力在和你的竞争中获胜,从而控制你的生活。亚里斯提卜不相信这一点,他认为他能够过这样一种生活:追求自我满足感,同时又能够避免受他人的左右——这便是通往幸福之路。
情感并非能够推翻理智决定的盲目的非理性力量,它们本身就是一种人们决心按其行事的理性
柏拉图将这种情形视为灵魂的几个部分达成默契,和谐一致。理性之外的几个部分对被理性视为正确的观点有充分的掌握,并乐于接受这些观点,结果呈现的便是和谐而完整的人格。
大多数古代哲学家通常将自己的职责视为认识世界,包括认识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是世界的一部分。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试图说明一个人生活得快乐在于其正直、高尚——这要靠人自己去争取,而财富、地位和其他通常受重视的事物却与幸福无关。
同大众信仰相反,柏拉图认为幸福存在于美德,即灵魂的合理有序状态中,甚至在可能出现的最贫穷、最痛苦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苏格拉底以降,理性辩论成为哲学的生命线,因为只有在辩论的交锋中我们才能达成对我们所持并试图向他人展示的主张的理解。
黑格尔说,哲学有不同的道路,一条是“普通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人们是穿着家常便服走过的;但在另一条道路上,充满了对永恒、神圣、无限的高尚情感的人们,则是穿着法座的道袍阔步而来的”。
它主张整体论——其各部分可能获得独立发展,但最终目的还是就其与所有其他部分的关系来理解它们。
斯多葛学派将情感作为一种理性可能不为人所熟知
柏拉图利用心理冲突(即两种选择之间的抗衡)的现象来说明处于如此分裂状态的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体;在灵魂中的两个或更多不同部分由于动机而产生的作用力之间,他也的确感到了分裂。
这样,柏拉图的观点就比他本人认识到的要复杂得多。它会导致两种不同的解释:将我的某些部分看成是低于人类的而且并不属于真正的我;或者将这些部分看作是理性较低一级的伙伴,与理性发生争执或者顺从理性。第二种观点显然更接近斯多葛学派的主张。
但是我们应该这样来阅读此书吗?还有其他的阅读方式吗?
在研读一部古典哲学著作时,我们应该至少明白三点。第一,我们阅读和阐释这部著作时,应把精力集中在文本本身的研读上。第二,从哲学角度讲,什么更突出、更有趣?什么会使我们更聪慧?对于这样的问题,要有我们自己的设想。第三,我们研读的著作是否能够激发自身富有创意的哲学思考?
将你的所有关注结合在一起的整体目标应该是完整的: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一目标,而不是为了别的什么。这一目标也应该是自足的:它不会放弃你生命中任何对美满生活有价值的部分。
古代的美德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进行系统思考去做道义上正确的事
如果一个人要去做道义上正确的事,不是偶尔为之而是一贯如此,他必须有自控能力和坚强的意志来抵制使自己想做其他事的(众多)动机。
美德所要求的,是人的动机与其理解力保持一致。
西蒙·克里奇利,现任纽约新学院大学哲学教授,著有《解构的伦理学》(1992)、《很少……几乎没有》(1997)、《伦理学、政治学、主体性》(1998)等。他还主...
儿童天真烂漫,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常常在不经意中提出各种有趣的问题。有的看似简单,却道出真实;有的常常令人忍俊不禁,而又
《巴黎圣母院(18年湖南文艺版)》内容简介:《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所著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对吉卜赛少女埃
《盖亚组织》内容简介:组织既有生物性,也有心理性,还有社会性,这是组织的三性。让组织具备三性,是赋予组织第一次生命。赋予组
《巴黎传:法兰西的缩影》内容简介:从罗马时代的“卢特提亚”到21世纪的“大巴黎”,作为首都城市,巴黎的历史与法国的历史息息相
《双重赔偿》内容简介:《詹姆斯·M·凯恩作品:双重赔偿》内容简介::保险员赫夫与商人的美艳太太菲丽丝相识,不知不觉陷入情网,渐
此文是Benjamin,W.的作品Illuminations(1970)。全文讨论「艺术」及其产物在历史的脉络中如何因为艺术生产工具的发明而产生质变
《中国税制》内容简介:《中国税制》是“中国近现代财政学名作新编丛书”之一种,是一部全面反映民国时期中国税制状况的作品。作者
ContainstheexercisesandworksheetsoncommunicationfromPerspectivesonMarriage.
《西西诗集》内容简介:本书西西诗歌创作四十年大成(1959—1999)的合集,涵盖西西在不同时代的感触、观察、经验与体会,分三卷,
《六个数》内容简介:作为权威的物理学家,作者以深刻的洞察力用六个数将宇宙学中看似无关的众多发现联系在一起,回答了一个人类追
《人人都能学漫画:动漫人物五官与发型绘制基础教程》内容简介:相信许多喜欢看动漫的朋友都曾经冒出过想学漫画的想法,但因为“没
《一页纸上的管理哲学》内容简介:本书囊括了制度管理、企业文化管理、个人形象管理、激励管理、竞争管理、授权管理等日常管理中常
《我们赖以生存的故事》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基于翔实的科学调查,集合了超过十年的研究和数以百计的第一手采访资料,将科学调查与现
《人论》内容简介:《人论》上篇着力于人的特点的研究,指出人具有创造“理想世界”的能力,人的本质就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活动,并独
《科学与假设》是法国伟大的数学家、数学物理学家、理论天文学家、科学哲学家彭加勒的四部科学哲学经典名著之一。在该书中,作者
杰瑞米·斯坦格鲁(Jeremy Stangroom),英国社会学理论家,哲学研究学者。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曾在大学任教,教授心理学和社会学。1...
Themorehumanknowledgeincreases,themoresignsgrowand,withthisexpansion,themoretheb...
精彩摘录不加选择的知识冲动,正如不分对象的性冲动-都是下流的标志。——引自第9页语言不是已经表明了人生成逻辑的能力吗?它无
内容推荐曼瑟·奥尔森在逝世前完成的《权力与繁荣》一书触及了他一生所关注的问题:为什么有些经济体表现如此抢眼,能够提供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