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增订本)》较全面地介绍了战后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方法、成果与趋向。全书共四章先后着重讨论了近代中国在政治、思想、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涉及的美国当代史家、学者一百二十余人,对其中的代表人物进行了详细评介。
本书是美国汉学家柯文教授于70年代撰写的一部在汉学学术界颇有影响、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论著。本书的发表结束了“费正清时代”,向西方韩学界指出了一条研究中国问题的新思路,即从中国发展的内在理路,而不是外力、外因来看待中国的历史与现状。全书分四章,共16.6万字,译者林同奇先生撰写长序予以评论。
不是历史学家的人有时以为历史就是过去的事实。可是历史学家应该知道并非如此。当然事实俱在,但它们数量无穷,照例沉默不语,即使一旦开口又往往相互矛盾,甚至无法理解。史学家的任务就在于追溯过去,倾听这些事实所发出的分歧杂乱、断断续续的声音,从中选出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探索其真意。
这件工作并非易举。虽然有一些通行的求证规则使我们忠于史实,但是在所有的历史研究中都不可避免地引进大量主观成分。选择什么事实,赋与这些事实以什么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提出的是什么问题和我们进行研究的前提假设是什么,而这些问题与假设则又反映了在某一特定时期我们心中*关切的事物是什么。随着时代的演变人们关切的事物不同,反映这些关切的问题和前提假设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人们常说每一世代的史家都得把前一世代史家所写的历史重写一遍。
其实,对“世代,”这个概念,也可有不同的理解。从群体上说,每个史家都属于某一特定的世代集团。在历史这一行业中往往把这种世代集团(例如五十年代在费正清,JohnKingFairbank,指导下,由哈佛训练出来的一批学者)和学术领域演变的特定阶段或取向(approacb)*(例如研究中国历史的“哈佛学派”)联系起来。但是,从个体上说,每个史学家在他出成果的时期中无不经历世代更迭的演变。每个人所从属的世代集团都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对我们思想发展的潜力产生真正的限制作用。但是这种限制作用只是局部的,并不是绝对的,理由之一是每个人天生就不一样。同龄人在同一时期受教于同一导师,尽管持有某些共同的前提假设,但彼此绝不可能完全一样。实际上,只要仔细阅读本韦就可充分证明他们在史学的取向上可能差别甚大。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产生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加上周围世界又发生了有时是相当剧烈的变化,我们就不可避免受这些内在与外在变迁的影响。这种现象,甚至某些固执保守,其基本前提似乎原封不动的人,也在所难免。
**章“中国对西方之回应”症结何在?
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美国史家解释鸦片战争(1839—1842)到义和团起义(1899—1900)这段历史时,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了“西方冲击”与“中国回应”这两个概念。这一理论框架所依据的前提假设是:就十九世纪的大部分情况而言,左右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是与西方的对抗。这种提法又意味着另一假设,即在这段中国历史中,西方扮演着主动的(active)角色,中国则扮演着远为消极的或者说回应的(reactive)角色。对西方冲击的这种极端重要性主张*力的著作之一是邓嗣禹与费正清合写的《中国对西方之回应》(China’sResponsetotheWest)(1954年)。在此书序言中他们说:“既然中国是人口*多的大一统国家,又有着*悠久的绵延不断的历史,她在过去百年中遭受西方蹂躏就必然产生连续不断,汹涌澎湃的思想革命,对这场革命我们至今还看不到尽头??在充满‘不平等条约’的整整一世纪中,中国这一古代社会和当时居于统治地位的,不断扩张的西欧与美国社会接触日益频繁。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这种接触对古老的中国社会产生了灾难深重的影响。在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一系列复杂的历史进程——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和文化的进程——对古老的秩序进行挑战,展开进攻,削弱它的基础,乃至把它制服。中国国内的这些进程,是由一个更加强大的外来社会的入侵所推动的。她的庞大的传统结构被砸得粉碎??经过三代人的更替,旧秩序已经改变模样。”〔1〕
“西方冲击”与“东方回应”也是另外一本发行*广的战后教科书的核心概念,此书是保罗·H·克莱德(PaulH.Clyde)与伯顿·F·比尔斯(Burton
F.Beers)合著的《远东:西方冲击与东方回应之历史》(TheFarEt:AHistoryoftheWesternImpactandtheEternResponse)。作者在该
书1966年版本中说:“过去一百五十年,东亚一直是一场革命的舞台,这场革命的广度与深度很可能是史无前例的。它包括两个伟大的运动。**个运动是西方文化生气勃勃地向中亚与东亚的古老传统社会全面扩展,这个运动从十九世纪初开始,通称‘西方之冲击’。到二十世纪初,就政治权力而言,它几乎征服了整个亚洲。不过此时这场革命的第二部分已经相当深入地展开。亚洲对西方冲击的回应,开始是软弱无力,步调参差,方向不明的。但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已是汹涌澎湃,势不可当。到二十世纪中叶因为出现了一个个崭新的东亚。”〔2〕
柯文(PaulA.Cohen,美国,1934-)1934年6月,柯文出生于美国纽约。1953年入芝加哥大学接受本科教育,1955年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师从费正清(JohnK.Fairbank)教授和史华兹(BenjaminI.Schwartz)教授开始致力于中国思想史和中西关系史研究,先后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62年至1965年,先后在密歇根大学和安默斯特学院任教。1965年到麻州卫斯利学院任亚洲研究和历史学教授,兼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任卫斯利女子学院历史系主任,并将其主要精力都放到了教学之中。于1990年、1992年分别编纂了纪念史华慈和费正清的论文集《思想穿越文化:纪念史华慈中国思想论文集》与《费正清的中国世界:同时代人的回忆》。2003年,柯文教授重新整理了自己的近十年发表的论文,以《变换中的中国历史研究视角》为名出版,对自己近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进行了一次回顾与总结。
清史简述-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本书是根据郑天挺先生1962年为中共中央党校学员讲授清史的课堂记录整理而成的,提纲挈领地介绍了自清朝入关后到鸦片战争前政治、经济、文...
三国史话-精装插图本 本书特色 1. 易中天品三国引用*多的大家名作。 2.系统了解三国*清晰、*快速、*权威的著作。彩页、插图、精装,全面超越市场同类品种。三...
魏晋那些事儿 本书特色 于历史故事中读懂人性真相,从古代权谋中学习生存智慧!妙趣横生的通俗历史,群雄并起的乱世魏晋。《魏晋那些事儿》由阿龙著:匈奴人把...
阿拉伯的劳伦斯-战争、谎言、帝国愚行与现代中东的形成 本书特色20世纪*波澜壮阔、影响深远的史诗之一,阿拉伯起义和争夺中东的秘密较量。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披露此...
魏书(全八册) 内容简介 《魏书》共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实共130卷。北...
《智慧书》内容简介:《智慧书》是17世纪西班牙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巴尔塔沙·葛拉西安的巅峰之作,自1647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推崇
云南历史文化名城研究 本书特色 《云南文库》是我省“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的重大项目,《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是《云南文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一部西方学者近年来发表的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论文辑选,作者都是极具知名度的学者。大致可分四个方面:中国与世界、中国革命
《1898年的夏日:一个德国记者的中国观察》内容简介:1898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一年。德国《法兰克福报》的记者保罗·戈德曼,受
故事就是历史--占卜的故事 本书特色 占卜作为一种预测吉凶、沟通神人关系的手段,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占卜,意指用龟壳,铜钱,竹签,纸牌...
《从神话到历史:神话时代夏王朝》内容简介:本书为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的“神话时代、夏王朝”一卷。《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
《希腊人的故事(套装共三册)》内容简介:为什么古希腊人可以从0到1创造出先进的制度和文化? 一言不合就开打的古希腊人,为什么可
在考古发现的残简断片中,10个民族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生存时间不同、个人遭遇不同的“小人物”以其精彩的经历,多视角地
汤因比论汤因比:汤因比-厄本对话录 本书特色 《汤因比论汤因比:汤因比·厄本对话录》是汤因比与厄本的对话录,也可以说是汤因比对其毕生所从事的历史研究的一个小结,...
《忧郁的热带》内容简介:《忧郁的热带》是结构人类学大师列维-斯特劳斯的著名的思想自传,更是人类学历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青年时
《宽容》内容简介:《宽容》是著名历史学家、人文启蒙作家房龙的世界思想史经典作品,别出心裁地以“宽容”为线索串起重大历史事件
《新媒体营销案例分析》内容简介:本书用5章的篇幅,介绍了什么是新媒体营销以及新媒体营销在各行业中的应用。第1章重点介绍了新媒
教养卷-大清皇室的龙凤梦 本书特色 《大清皇室的龙凤梦》:揭秘清宫后妃生育习俗,清宫皇子们的命名规则,皇子养育的**任角色,皇子教育的完美典范,顽劣厌学的典型,...
文物背后的故事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北京出版社出版★ 本书稿缘起于北京市文物普查,书中的文物来自各国有收藏单位文物普查中新发现的文物★ 挖掘并诉说文物背后...
海上书画人物年表汇编:二 本书特色 艺术·书画家,年表。本书为上海书画院自2012年以来陆续整理的民国海上书画家年表,范围涉及绘画、书法、纂刻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