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毕兹卡”的土家族,是我国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据2010年统计,土家族有835.39万人,主要生活在湘、鄂、渝、黔、武陵山区一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土家族人民历经沧桑,繁衍生息,坚持不懈地与大自然和疾病做斗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防病治病经验,发挖了极具特色的土家族医药。在解放前,有“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说法。在中西医未进入湘西地区时,土家人们创造出自己的医和药,以及一整套诊断治疗方法,为土家族人民的身心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土家族医药虽无文字记载,但通过口耳相传、世袭相承、跟师学徒,也得以自成体系,延续发展,但土家族医药广泛分散于土家族民间,亟需研究者对它进行挖掘、搜集、整理,完善土家族的医药理论体系。《湘西土家族医药调查与临床研究》是潘永华主任医师20余年潜心调查研究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在湘西吉首大学医学院任教期间,就听闻湘西州民族医药研究所一直致力于土家族苗族医药研究,尤其是田华咏、潘永华等同志,对土家族医药的研究已非常深入。本书是潘永华走遍湘西自治州的各乡镇村寨,采访土家族医生及相关人员150余人次的成果,其资料详实可靠,全书对土家族医药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客观地反映了土家族医药的真实面目,是目前在土家族医药研究领域中较为全面的一部著作。《湘西土家族医药调查与临床研究》由两部分组成,**部分是土家族医药田野调查,该部分以回忆性研究为主,主要介绍了湘西土家族医药概况。这一部分对全州土家族聚集中的龙山、保靖、永顺、桑植、大庸进行了实地调查,掌握了土家族医药的基本情况,撰写了3个县的民族医药调查报告,调查内容十分丰富,有医、药以及诊断治疗方法。在调查中,潘永华总共探访了14名相当有名望的土家族医生,并对他们逐一做了专题采访,涵盖医、药、诊断治疗、外治法、专治某一种疾病论谈、神药两解论谈、单验方、秘方论谈等多个方面,访谈内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其中,土家族传统外治法搜集到23种,其凭借作用快、疗效好、花钱少成为土家族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第二部分是土家族医药临床研究,作者将搜集到的土家族医药资料进行总结,上升至理论层面,并用于临床实践。土家族医药分症论治,将疾病分为六大类,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产科疾病、五官科、瘟疫、儿科等。本书共收载829个病症,并对其中的200个病症进行举证、诊断、治疗、方药辨析,可供科研教学临床参考。对于土家族医药单验方、验方的搜集整理研究,作者共收载单验方、秘方246个,如水桃丸治疗慢性乙肝374例,总有效率89.3%;撰写有价值的学术论文42余篇,其中17篇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杂志上发表,为弘扬土家族医药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该部分中,作者撰写了用土家族医药理论指导、土家族诊断治疗方法治疗各种内科疾病效果较显著的30个病案,这些医案是作者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医药实践总结出来的,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湘西土家族医药调查与临床研究》一书,饱含了作者的心血,是作者一生致力研究土家族医药的成果。它的问世,进一步丰富了土家医药研究的内容,为土家族医药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依据,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对土家族医药临床实践起到了指导作用,为土家族医药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本书是潘永华主任医师20余年潜心调查研究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在湘西吉首大学医学院任教期间,就听闻湘西州民族医药研究所一直致力于土家族苗族医药研究,尤其是田华咏、潘永华等同志,对土家族医药的研究已非常深入。本书是潘永华走遍湘西自治州的各乡镇村寨,采访土家族医生及相关人员150余人次的成果,其资料详实可靠,全书对土家族医药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客观地反映了土家族医药的真实面目,是目前在土家族医药研究领域中较为全面的一部著作。
**篇基本概况
**章湘西土家族医药概况
**节湘西土家族医药人员基本情况
第二节土家医基础理论
第三节疾病的治疗及预防
第四节土家族医药的传授方式与医德
第五节土家医对药物的认识
第二篇田野调童
第二章土家族医药田野调查研究
**节桑植县民族医药调查
第二节保靖县民族医药调查
第三节古丈县民族医药调查
第三章土家医名医访谈录
**节田辉生医生访谈录
第二节向天明医生访谈录
第三节杨进武医生访谈录
第四节罗南林医生访谈录
第五节瞿运春医生访谈录
第六节向金芝医生访谈录
第七节夏家培医生访谈录
第八节田景丰医生访谈录
第九节夏声鹏医生访谈录
第十节向家湘医生访谈录
第十一节彭运香医生访谈录
第十二节杜启明医生访谈录
第十三节鲁开生医生访谈录
第十四节蒋衡甫医生访谈录
第三篇疗法、方蔼
第四章土家医传统疗法
**节传统外治法
第二节土家医传统外法小结
第四篇临库证
第五章土家医临床研究
**节疾病的命名
第二节疾病的分类
第三节分症论治
第六章土家医常用单验方秘方整理研究
**节内科杂症
第二节外伤病
第三节伤筋骨病
第四节妇女病
第五节五官科
第六节皮肤病
第五篇学术论文
第七章学术论文
水桃丸治疗乙型肝炎374例疗效观察
消臌丸治水臌症105例疗效观察
土家医治肝病的思路
对民族医张学友自拟止痛散止痛
效果的临床观察
自拟“水桃10味汤”治疗乙型肝炎
35例疗效观察
土家药克马草的临床之妙用
土家医烧麝治疗痛痹
128例疗效观察
苦血汤治疗心脉瘀阻型胸痹
98例疗效观察
消肿止痛散治疗关节韧带损伤的
临床研究
土家族养生七法
土家药四宝
土家医与苗医划分标准
浅谈土家医对劳病的证治
浅谈土家医对走胎的证治
自拟香草汤治牙周肿痛38例临床观察
自拟胃痛静治疗胃痛30例
土家药牡丹七的临床应用
土家族民间患病八忌
试论土家族民间养生与房事致劳的关系
穿琥宁治疗呼吸道感染42例临床观察(附3例不良反应报道)
试论土家医对气病的认识
野根汤治疗慢性肾炎32例疗效观察
自拟三血汤治疗腰颈痹症
128例疗效观察
土家族医对色劳病的认识
太乙神针加按灸治疗痹证
64例疗效观察
土家医一百单八症与西医病名的对照
“火功疗法”治痹症
青荟散治验
瘰疬验方介绍
九木香治疗慢性气管炎96例
临床观察总结
熏蒸治痹症41例疗效观察
太乙神针加按灸治疗痹症
21例疗效观察
第六篇典型病例
第八章土家医医案
后记
夏绿蒂·净香·贝克(Charlotte Joko Beck),美国“平常心禅”创始人,《平常禅:活出真实的自己》的作者艾兹拉·贝达的老师。她是四个孩子的母亲,曾...
卡尔・R・罗杰斯(1902-1987)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本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人性本善,有自我实现的发展潜力;他创立的“当事人中心疗法”主张心理治疗师要有...
作品目录导言作者序第一编法论静态法第一章法的概念一、法与正义(一)人的行为作为规则的对象(二)法的科学定义与政治定义(三
大象为什么不会跳?-100个科学疑难问题解答-4 本书特色 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希奇古怪的事情,究竟有没有科学的解释?看看米克·奥黑尔编著的《大象为什...
看惯了“合肥四姐妹”的如水往事,且再阅读张家大弟的人生故事——一位民国世家子弟的校园生活、情感历程和思想变迁一个旁观者视野里的30-40年代文坛及文化名流一部私...
作品目录目 次自序第一章 早年生活和求学时代(1910—1938)一、 “我家江水初发源”二、 从清华到牛津(上)三、 从清华到牛津
何离离,性别女,年龄不详,百度贴吧非著名写手,在一个非著名贴吧自由创作,一个帖子点击超百万,拥护者众多,顿时成为一时话题。
基于系统思维构筑安全系统 本书特色 该书分析了传统事故致因模型的及安全方法的局限性。以系统工程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思想提出了一套针对复杂系统的安全性的建模、分...
埃贡.席勒,出生于奥地利的图尔恩,逝于维也纳。16岁的席勒考入维也纳美术学院,在克里木特指导下学习,并结识了科柯施卡。他的画最初受学院派和印象派影响,打下坚实的...
《人际交往心理学》讲述在当今社会大变革中,新情况像潮水般地涌现在人们的面前,学业、求职、就业、竞争动荡不居,瞬息万变;在
★一位迷惘的天才青年,要完成一项秘密的生命计划,如果时机未到就死了,那么他只不过是一个病态而破碎的人。★精神分析与发展心理学巨匠埃里克森的成名之作★开创心理学、...
《长沙史话》内容简介:本书以各方遗存为依据、历史沿革为次第、文化名城为统揽,对长沙上下古今、名山胜水、人物遗迹、战火烽烟等
武志红,资深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畅销书作家。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师从国内有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2001年,获得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
Nothingissoeasyasfallinginloveonalongseavoyage,exceptfallingoutoflove.Especially...
李亮,80后著名作家、大陆新武侠领军人物、紫焰品牌作家,夏衍杯潜力剧本奖获得者。其笔下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份岁月情绪的累积。二十五岁挥笔创作小说《反骨仔》,显露...
《青鸟故事集》内容简介:▲ 那些飞鸟、大鱼、君王与圣徒、翻译官与骗子、奔逃者与迷失者 ▲ 以智力和想象恢复被删除的历史 ▲ 东方
本输针灸《灵枢经》学用解难 本书特色 “本输针灸”是一种依据腧穴的阴阳五行属性,辨证组方的针灸治疗方法,其名源于《灵枢·本输》篇(该篇主要介绍五脏六腑所出之五输...
煤氮热变迁与氮氧化物生成 本书特色 《煤氮热变迁与氮氧化物生成》内容主要包括原煤中氮元素赋存形态(主要指含氮官能团)及其受热后转化特性、煤在热解时燃料氮的变迁与...
吃脂肪,让你更瘦、更健康。风靡世界的全新健康饮食方式:生酮饮食。众多国内外明星追捧,无数医生和营养师支持,两位生酮饮食先锋,携手22位医学/营养专家,解开减重和...
米歇尔•福柯(1926年10月15日-1984年6月25日),法国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哲学、批评理论、历史学、科学史(尤其医学史)、批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