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千尊石像遥望神的印迹——智利复活节岛;*恐怖的私人豪宅——温切斯特神秘屋;核事故洗劫后的死城——切尔诺贝利;死神的居住地——百慕大三角等。
人们总是有着独特的好奇心,越是正常的事物越是容易让人们乏味,而越是离奇恐怖的地方反倒越受人欢迎。《时刻关注:世界十大神秘恐怖之地》将为读者展现具有世界上收藏的美国费城马特博物馆、让人有去无归的密克罗尼西亚的特鲁克泻湖、墨西哥索诺拉州的魔法市场、神秘的智利复活岛、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幽灵沼泽”、法国巴黎的地下墓室、美国加州的温切斯特神秘屋……世界上神秘的十个恐怖地区,带你领略独特的世界奇观!
关于石像建造的猜测语言学家发现,复活节岛上的居民大部分都是讲拉帕努伊语,这是波利尼西亚人的方言。据推测,这种方言诞生于公元400年,而岛上正是在公元400年左右才开始有人类活动。1994年,生物学家从拉帕努伊人遗骸中提取出了DNA,并确定了他们的确是波利尼西亚人。看来,拉帕努伊人是波利尼西亚人的后代,而且约在公元400年左右,成为复活节岛*早的主人,而复活节岛上建于公元400年左右的石像正是出自他们之手。那么这些石头雕像的原料来自哪里?又是用怎样的工具雕刻而成的呢?1951年,考古学家在复活节岛拉考克火山附近发现了一个采石场。采石场里至今仍有300多尊未完工的雕像,其中大部分都是用凝灰岩雕刻而成的。在采石场,考古人员找到了许多用钝了的玄武岩石斧,所以专家便推测石像是用石斧雕刻而成的。20世纪50年代,挪威考古学家海尔达尔雇用6个当地人,让他们用石斧雕刻一座石像,但是由于工作太辛苦了,所以他们只干了3天就都辞职了。按照他们的进程,海尔达尔估计,6个人用12至15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一座雕像。海尔达尔认为,即使是*大的石像,只要增加相应人数,雕刻时间也不会超过1年。不过,这并未计算搬运石像到海边的工程,估至少计需要90人,才能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将石像搬运出来。*后,还要3个月才能将石像耸立起来。对于这些石雕,复活节岛上居民丝毫没有历史纪录,他们不知石像是在刻谁,而且一点都不像当地的土著,那么究竟是纪念什么人呢?也或者是有“人”曾经教导过他们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知识,而令他们十分难忘,所以才在感恩之余雕刻了这些石像,以资纪念呢?据传,复活节岛上有一个传说,传说中的主要人物就是戴着岩石帽子的酋长雕像。专家们介绍,岛上的居民非常崇拜*早来到复活节岛上的那个老酋长,传说,这个酋长有6个孩子,所以酋长就把岛屿分成了6个区域,后来建石像则是作为土地使用权的标志。当然,还有很多石像面对着大海,那里应当是用来进行祭祀的场所,石像很有可能就是代表以前几代酋长的,也就是后人的祖先。考古专家们认为,*早的石雕像,确实是用来进行祭祀活动的,但是到了12世纪的时候,复活节岛的石像建造进入鼎盛时期之后,石像也就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其中,有一个说法是人们为了纪念逝去的亲人。以前,人们没有种植食物的能力,多是以捕鱼为生的,而一旦在出海时遇到大风浪,就再也无法回来,亲人们十分伤心,一时便雕了石像伫立在海边,遥望着远方,盼望亲人能够早日归来。石像的搬运之谜除了石像本身之外,有关石像的搬运之谜也是众说纷纭。有人猜测说是外星人的太空船帮忙搬运的石像;也有人说石像拥有神力,在造好之后会自己去目的地。那么,当时人们究竟是怎样运输这些巨像的呢?在当地人中,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复活节岛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巫婆,是她调动石像排列在海边的。后来,因居民没有孝敬她美味的大龙虾,她便勃然大怒,一口气吹倒了所有竖立和行走的石像。但这种说法显然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所以并不为人所信。据专家们推断,雕刻好的石像可能是用圆木滚到海边的,但是复活节岛上根本就没有生长过高大的乔木。也有可能是石人用绳索牵拉,使“摩艾”底部两侧分别着地,类似人走路一样向前移动。众所周知,海洋中的火山岛都是由玄武岩构成的。玄武岩十分坚硬,很难加工,比重一般为3~3.2克/立方厘米。若按此计算,复活节岛上*大的石像高21.8米,肩宽2.5米,截面近5平方米,扣除砍掉的30~40立方米岩石,剩下来的石像重量就有50~80吨,甚至上百吨重了。这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石头巨人真的这么重吗?会不会复活节岛的石像远没有人们所传说的那样重呢?日前,人们对复活节岛上的雕像进行修整,15吨的吊车就把*重的雕像吊起来安放到阿胡上去了。而这也恰恰证实了,雕像确实并非人们说的那么重。事实上,专家们在分析之后发现,用来雕刻石像的材料其实不是玄武岩,而是凝灰岩和层凝灰岩,有的甚至是浮石,那么它们之中只有某些岩石的比重达到1.7克/立方厘米,其余大部分岩石的比重应该都是小于1.4克/立方厘米的。至于浮石,它的比重则会更轻,在干燥后,甚至比水还要轻,并可以浮在水面上,所以才会叫做浮石。如果按照这样计算的话,那么*大、*重的帽子*多也不会超过5吨。复活节岛的大部分雕像的高度在3~5米之间,10~12米的大型雕像并不多,大概只有30~40尊左右,而它们的重量*多也不过10多吨,其他大部分雕像的重量应该还不到5吨。那么这样一来,水手们当初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把一尊雕像装上小船,运到轮船上去,因为它根本就没那么重。历史上复活节岛上的文明与石像的渊源几百年来,人们始终无法解释复活岛上巨大的神秘石像究竟是什么人雕凿的。想要真正揭开整座岛屿上神秘石像的秘密很困难,虽有文字记载,但目前没人能解读其中含义。不过从被推倒、摧毁的石像遗迹来看,考古学家解开了巨石像的秘密。在文明全盛时期,复活节岛巨石像共有800多座,但目前仅剩150座。而这些石像消失的原因,记录着拉帕努伊人对信仰神圣力量坚定执着和走火入魔的过程。巨石像建造时间是在西元一千年前,当时的复活岛为一浓密棕榈森林覆盖的岛屿,岛上有3座死火山,火山岩质地软、重量轻,易于搬动雕刻,拉帕努伊人相信岩石可以象征他们神圣信仰的永恒不灭,因此可以利用火山岩在600年间完成800多座巨石像。拉帕努伊人将这些石像视为守护神,以保佑作物的丰收及好运,因此每个部落都拥有自己的石像。但随着人口增长,拉帕努伊人全盛时期曾高达7000人,巨石像的尺寸和数量也随着增加,有些石像体积甚至大到无法搬离采石场。它不同于英国的巨石阵,有无穷尽的森林木材足以移动巨石,复活节岛的棕榈林规模小,巨石像却庞大无比,*终树木也被砍伐殆尽,生态系统完全摧毁,食物逐渐短缺,也无法建造船只离开。被困在岛上的拉帕努伊人,甚至相互残杀取食人肉,并将情绪发泄在巨石像上,巨石像被一一推倒,成为今日残存的遗迹,留给后人凭吊。复活节岛上的文字由于复活节岛是因巨石雕像而闻名于世的,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只知道复活节岛上有巨石人像,但却对复活岛上的宗教信仰、神话传说以及文字等文明产物一无所知。但是科学家们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却发现,在巨石人像的后颈部上,都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他们都认为这是复活岛上古代居民的书写文字。这些文字非常奇怪,它的笔触的粗细、深浅,似乎都表示着某种含义,而且整个如同密码似的书写排列方式,都仿佛想要表现出某种波动般的律感。按常理推断,一个能创造出文字的民族,也一定会在文字出现的同时创造出其他的文明来,但可惜的是,复活岛上除了难以解释的巨石人像之外,并没有发现过与创造文字相关的其他文明的痕迹。……
安克强(Christian Henriot)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高级访问教授、法国里昂第二大学教授、法国国家科学院资深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历史研究,...
作品目录一 孙中山的思考和困顿 二 陈炯明的叛乱轨迹与震荡 三 关余事件和孙中山的转向 四 苏俄和中共伸出援手 五 苏俄、中共引
作品目录绪言序章 古代印度概况第一节 印度名及其汉译第二节 古代印度的疆域地形第三节 古代印度的种族一 奧族人二 荼卢毗族人三
人道主义与反人道主义 内容简介 英国哲学家索珀在研究欧洲思想史的基础上,深入地阐述和分析了欧洲哲学中的反人道主义思想渊源以及欧洲哲学传统,从对黑格尔、弗尔巴哈哲...
张梅,文学博士,江西上饶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汉魏六朝隋唐五代文学及江西地方文化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6项。
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化 内容简介 《长江文化研究文库》是国家“十五”重点图书项目,由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任总编。《文库》分综论(季羡林主编)、学术思想(汤一介主编)、...
中国现代新闻思想史 内容简介 新闻思想史研究的是前人,特别是新闻精英人物的思想和观点,但绝不只是重述前人的观点,而是要将其放在产生这些思想、观点的历史语境中来考...
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加拿大华人学者的回顾与探讨 本书特色 本书汇集了从1996年到2010年,加拿大华人学者在国际英语专业期刊、文集以及中国期刊中发表的专门探讨...
邓恩(George H.Dunne)(1905~1998),男,生于1905年,美国现代耶稣会士。于1998年6月30日在加州的洛斯加托斯去世,享年92岁。生前...
《北洋大学》内容简介:“民国趣读”系列图书是中国文史出版社为普及宣传政协文史资料、宣传政协文史工作而精心打造的丛书。本书为
奥古斯丁 (公元354年11月13日 - 公元430年8月28日),又名希波的奥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天主教译为"圣奥斯定",出生于古...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虚无主义批判文选 本书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编*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虚无主义批判文选》收录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辨析、研究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方面的...
书籍装帧ABC文集 本书特色 《书籍装帧abc文集》一书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文集,**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作者张慈中先生漫谈书籍装帧设计的已经发表过的相关文章;第二部...
社会工作-一体多面的专业-(第十版) 本书特色 《社会工作:一体多面的专业(第10版)》旨在为社会工作专业和相关的部门和人士提供一个专业文献的选择。社会工作-一...
本书讲述了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历史。在作者看来,英国征服印度,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东印度公司——一个以伦敦某个只有五个窗户的办公室为总部的不受制约的私人公司,来实现...
实践的艺术-日常生活实践-1 本书特色技术人员的理性能够对事物和人进行*佳的组织,赋予它们各自的位置、角色以及消费产品。但是普通人悄悄地逃脱了这一组织。他们运用...
笑骂凤凰 本书特色 《笑骂凤凰》是由网民\"笑骂\"出的一本书。人物篇:窦文涛 吴小莉 陈鲁豫 许戈辉 闾丘露薇 陈晓楠 杨锦麟……栏目篇:锵锵三人行 文涛拍案...
世界风险社会 本书特色 任何有兴趣了解乌尔里希·贝克关于风险社会的著作跨度的人,都有必要读一读这本由我们时代的这位社会理论家所写的具有挑战性的论文集。面对学者和...
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 本书特色 本书在对“礼物”的分析中,根本问题是要探究人是如何与物以及通过物而与他人彼此互相关联的。通过...
布鲁斯•费恩是一位享誉美国和世界的宪事律师、学者、政论家。1972年从哈佛法学院荣誉毕业后, 1973~1975年间在美国司法部法律顾问办公室担任助理检察官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