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东藩中国历代史演义:明史演义》,记述了从秦始皇到民国期间2100多年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内容丰富,叙述有法,理趣兼备,以事必纪实、语不求深为本,力求即古证今,惩恶扬善,为通俗史著经典。
《明史演义》是蔡东藩《中国历代史演义》之《明史演义》。
他以十年之功,穷一人之力,终于完成了他的宿愿,他把以历史悠久而著称的中国的全部历史一一活生生地呈现在笔下,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文化工程。
作者并不把他的“正史演义”视作“寻常小说”,而是“历史”的“通俗化”、“演义化”。“小说”的“历史化”自觉追求和倾向,使得蔡东藩有着“可与列代史策并传不朽”的自信。
蔡东藩的历史通俗演义跨度大,朝代多,人物众多,头绪纷繁,史事复杂。却史料翔实,叙述得当,前后贯好,文采飞扬,读起来,情意浓,趣味深。
蔡东藩的《中国历史通俗演义》是风靡海内外的一部通俗历史巨著,是毛泽东案头的一部常备书。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这是一部通俗得人人都看得懂的政治教科书、生活教科书、历史教科书、文学教科书。该书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明史演义》是《中国历史通俗演义》中的明史部分,读本书熟知明史历史。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量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况乎稗乘杂出,代有成书,就令有志稽古,亦往往因材力之未逮,不遑搜览;即搜览矣,凭一时之獭祭,能一一记忆乎?且官私史乘,互相勘照,有同而异者,有异而同者,有彼详而此略者,有此讳言而彼实叙者,是非真伪之别,尤赖阅史者之悉心鉴衡,苟徒事览观,能一一明辨乎?鄙人涉猎史乘有年矣,自愧蠢愚,未敢论史,但于前数年问,戏成《清史通俗演义》百回,海内大雅,不嫌芜陋,引而进之,且属编《元明演义》,为三朝一贯之举,爰勉徇众见,于去年草成《元史演义》六十回,本年复草成《明史演义》百回。《元史》多阙漏,苦乏考证,《明史》多繁复,苦费抉择,不得已搜集成书,无论为官史,为私乘,悉行钩考,乃举一代治乱兴亡之实迹,择其大者要者,演成俚语,依次编纂。其间关于忠臣义士,及贞夫烈妇之所为,尤必表而出之,以示来许;反之,为元恶大憝,神奸巨蠹,亦皆直揭其隐,毋使遁形。为善固师,不善亦师,此鄙人历来编辑之微恉,而于此书尤三致意焉。若夫燕词郢说,不列正史,共有可旁证者,则概存之,其无可旁证而太涉荒唐者,则务从略,或下断语以辨明之。文不尚虚,语惟从俗,盖犹是元清两演义之故例也。编既竣,爰述鄙见以为序。中华民国九年九月古越蔡东帆自识于临江书舍。
**回 揭史纲开宗明义困涸辙避难为僧
江山无恙,大地春回,日暖花香,窗明几净,小子搁笔已一月有余了。回忆去年编述《元史演义》,曾叙到元亡明续的交界;嗣经腊鼓频催,大家免不得一番俗例:什么守岁?什么贺年?因此将元史交代清楚,便把那管城子放了一月的假。现在时序已过去了,身子已少闲了,《元史演义》的余味,尚留含脑中,《明史演义》的起头,恰好从此下笔。元朝的统系,是蒙族为主;明朝的统系,是汉族为主。明太祖朱元璋,应运而兴,不数年即驱逐元帝,统一华夏,政体虽犹是君主,也算是一位大革命家,大建设家。嗣后传世十二,凡一十七帝,历二百七十有六年,其间如何兴?如何盛?如何衰?如何亡?统有一段极大的原因,不是几句说得了的。先贤有言:“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国必兴盛;君子道消,小人道长,国必衰亡。”这句话虽是古今至言,但总属普通说法,不能便作一代兴衰的确证。
小子尝谓明代开国,与元太祖元世祖的情形,虽然不同,但后来由兴而衰,由盛而亡,却蹈着元朝五大覆辙。看官欲问这五大弊吗?**弊是骨肉相戕;第二弊是权阉迭起;第三弊是奸贼横行;第四弊是宫闱恃宠;第五弊是流寇殃民。这五大弊循环不息,已足斫丧元气,倾覆国祚;还有国内的党争,国外的强敌,胶胶扰扰,愈乱愈炽,勉强支持了数十百年,终弄到一败涂地,把明祖创造经营的一座锦绣江山,拱手让与满族,说将起来,也是可悲可惨的。目今满主退位,汉族光复,感世变之沧桑,话前朝之兴替,国体虽是不同,理乱相关,当亦相去不远。远鉴胡元,近鉴满清,不如鉴着有明,所以《元清两史演义》,既依次编成,这《明史演义》,是万不能罢手的。况乎历代正史,卷帙*多,《宋史》以外,要算《明史》。若要把《明史》三百三十二卷,从头至尾,展阅一遍,差不多要好几年工夫。现在的士子们,能有几个目不窥园,十年攻苦,就使购置了一部《明史》,也不过庋藏书室,做一个读史的模样,哪里肯悉心翻阅呢?何况为官为商为农为工,连办事谋生,尚觉不暇,或且目不识丁,胸无点墨,怎知道去阅《明史》?怎知道明代史事的得失?小子为通俗教育起见,越见得欲罢不能,所以今日写几行,明日编几行,穷年累月,又辑成一部《明史演义》出来。宜详者详,宜略者略,所有正史未载,稗乘偶及的轶事,恰见无不搜,闻无不述,是是非非,凭诸公议,原原本本,不惮琐陈。看官不要惹厌,小子要说到正传了。
却说明太祖崛起的时候,正是元朝扰乱的时间。
这时盗贼四起,叛乱相寻,黄岩人方国珍,起兵台温,颍州人刘福通,与栾城人韩山童,起兵汝颍,罗田人徐寿辉,起兵蕲黄,定远人郭子兴,起兵濠梁,泰州人张士诚,起兵高邮,还有李二、彭大、赵均用一班草寇,攻掠徐州,弄得四海纷争,八方骚扰。元朝遣将调兵,频年不息,只山童被擒,李二被逐,算是元军的胜仗,其余统不能损他分毫,反且日加猖獗。那时元顺帝昏庸得很,信奉番僧,日耽淫乐,甚么演揲儿法,甚么秘密戒,甚么天魔舞,造龙舟,制宫漏,专从玩意儿上着想,把军国大事,撇在脑后;贤相脱脱,出征有功,反将他革职充军,死得不明不白;佞臣哈麻兄弟,及秃鲁帖木儿,导上作奸,反言听计从,宠荣得甚么相似。冥冥中激怒上苍,示他种种变异,如山崩地震旱干水溢诸灾,以及雨血雨毛雨氂,陨星陨石陨火诸怪象,时有所闻,无非令顺帝恐惧修省,改过迁善。不意顺帝怙恶不悛,镇日里与淫僧妖女,媚子谐臣,讲演这欢喜禅,试行那秘密法,云雨巫山,唯日不足。于是天意亡元,群雄逐鹿,人人都挟有帝王思想。刘福通奉韩山童子林儿为帝,国号宋,据有亳州;徐寿辉也自称皇帝,国号天完;张士诚也居然僭号诚王,立国称周。一班草泽枭雄,统是得意妄行,毫无纪律,不配那肇基立极奉天承运的主子,所以上天另行择真,凑巧濠州出了一位异人,姿貌奇杰,度量弘廓,颇有人君气象,乃暗中设法保佑,竞令他拨乱反正,做了中国的大皇帝,这人非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字国瑞,父名世珍,从泗州徙居濠州的锺离县,相传系汉锺离得道成仙的区处。世珍生有四子,*幼的就是元璋。元璋母陈氏,方娠时,梦神授药一丸,置诸掌中,光芒四射,她依着神命,吞人口中,甘香异常。及醒,齿颊中尚有余芳。至怀妊足月,将要分娩,忽见红光闪闪,直烛霄汉,远近邻里,道是火警,都呼噪奔救,到了他的门外,反看不见甚么光焰,复远立回望,仍旧熊熊不灭。大众莫名其妙,只是惊异不置。后来探听着世珍家内,生了一个小孩子,越发传为奇谈,统说这个婴儿,不是寻常人物,将来定然出色的。这年乃是元文宗戊辰年,诞生的时日,乃是九月丁丑日未时。
后人推测命理,说他是辰戌丑未,四库俱全,所以贵为天子,这也不在话下。
惟当汲水洗儿的时候,河中忽有红罗浮至,世珍就取作儿衣,迄今名是地为红罗港,是真是假,无从详究。
总之豪杰诞生的地方,定有一番发祥的传说,小子是清季人,不是元季人,自然依史申述,看官不必动疑。
且说朱世珍生了此儿,取名元璋,相貌魁梧,奇骨贯顶,颇得父母锺爱。偏偏这个宁馨儿,降生世间,不是朝啼,就是夜哭,呱呱而泣,声音洪亮异常,不特做爹娘的日夕惊心,就是毗连的邻居,也被他噪得不安。世珍无法可施,不得已祷诸神明,可巧邻近有座皇觉寺,就乘便入祷,暗祝神明默佑。说也奇怪,自祷过神明后,乳儿便安安稳稳,不似从前的怪啼了。
世珍以神佛有灵,很是感念,等到元璋周岁,复偕陈氏抱子人寺,设祭酬神,并令元璋为禅门弟子,另取一个禅名,叫作元龙。光阴易过,岁月如流,元璋的身躯,渐渐的长成起来,益觉得雄伟绝伦。只因世珍家内,食指渐繁,免不得费用日增,可奈时难年荒,人不敷出,单靠着世珍一人,营业糊口,哪里养得活这几口儿?今日吃两餐,明日吃一餐,忍饥耐饿,挨延过日,没奈何命伯仲叔三儿,向人佣工,只留着元璋在家。元璋无所事事,常至皇觉寺玩耍,寺内的长老,爱他聪明伶俐,把文字约略指授,他竞过目便知,入耳即熟,到了十龄左右,居然将古今文字,通晓了一大半。世珍以元璋年已成童,要他自谋生计,因令往里人家牧牛。看官!你想这出类拔萃的小英雄,怎肯低首下心,做人家的牧奴?起初不愿从命,经世珍再三训导,没奈何至里人刘大秀家,牧牛度日。所牧的牛,经元璋喂饲,日渐肥壮,颇得主人欢心。无如元璋索性好动,每日与村童角逐,定要自作渠帅,诸童不服,往往被他捶击,因此刘大秀怕他惹祸,仍勒令回家。
转眼间已是元顺帝至正四年了,濠泗一带,大闹饥荒,兼行时疫。世珍夫妇,相继逝世,长兄朱镇,又罹疫身亡,家内一贫如洗,无从备办棺木,只好草草藁束,由元璋与仲兄朱镗,舁尸至野。甫到中途,蓦然间黑云如墨,狂飙陡起,电光熊熊,雷声隆隆,接连是大雨倾盆,仿佛银河倒泻,澎湃直下,元璋兄弟,满体淋湿,不得已将尸身委地,权避村舍,谁料雨势不绝,竞狂泼了好多时,方渐渐停止。元璋等忙去察视,但见尸身已没入土中,两旁浮土流积,竞成了一个高垅,心中好生奇异,询诸里人,那天然埋尸的地方,却是同里刘继祖的祖产。
当下向继祖商议,继祖也不觉惊讶,暗思老天既如此作怪,莫非有些来历,不如顺天行事,乐得做个大大的人情,遂将这葬地慨然赠送。史中称为凤阳陵,就是此处。元璋兄弟,自然感谢。谁料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仲叔两兄,又染着疫病,一同去世,只剩了嫂侄两三人,零丁孤苦,涕泪满襟。
蔡东藩(1877-1945),名郕,字椿寿,号东藩,浙江萧山人,卓越的演义小说家、历史学家。1916年开始,历时10年,蔡东藩将秦朝到民国2000余年历史尽书于笔下,成书11部,21册,1000余回,合称“中国历代通俗演义”。该书“以正史为经,以逸闻为纬”,“语皆有本”,较之《三国演义》,更忠实于历史;较之“二十四史”,更通俗易懂;较之《国史大纲》,自评自注更加生动有趣。此书一经出版,即受到顾颉刚、二月河等众多名人的推崇,风靡全球,重印几十版,累计销量逾千万册,实为通俗史著之经典巨著。蔡东藩因此而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都市风景线 本书特色 本书是水沫书店1930年版《都市风景线》的复刻版。刘呐鸥的小说集《都市风景线》不仅是我国□早出版的新感觉派小说集,也是□早出现的反映都市生...
天火燎原(全六册) 本书特色 坐拥西凉,并不能让项逸立于不败的地位,相反,他必须谋取其他更加有利、更为富饶的区域,而张鲁所占领的关中,便是他夺得天下的**步!为...
剩下来的孩子 本书特色 1. “一场突如其来的校园枪击案带走了扎克的天才哥哥,6岁纯真的扎克成了'剩下来的孩子'” “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爸爸,妈妈,还有...
莎迪死时 本书特色 情节设定——凶手指导警察抓住自己?空前绝后的犯罪动机——《嫌疑犯X的献身》中的爱,詹宏志“谋杀专门店”入选作品,全球畅销百万册,侦探文学史上...
预备警官 节选 《预备警官》内容简介:武和平继《污点》之后的又一部长篇力作,此书正由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改编为同名连续剧。预备警官 相关资料 一有一年时间了...
辩护人 本书特色 《辩护人》 石头再坚硬,也是死的;鸡蛋再脆弱,也是活着的生命。石头*终会碎成细沙,而鸡蛋孵化出小鸡,终将越过石头。 这是一...
伊斯坦布尔的幸福 本书特色 一位被亲生伯父无情摧残的穆斯林少女;一名身负神秘任务的退役军人;一位离家出走寻求自我的中年教授;一起惊心动魄的“荣誉谋杀”;一段从传...
漕运码头-王梓夫小说精品 本书特色 本书是我国一级作家、编剧王梓夫先生已出版过的长篇小说,描写了清代大运河上的可歌可泣的漕运故事,也是王梓夫的一部标志性作品,这...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上中下) 本书特色 柯南·道尔编著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可谓是开辟了侦探小说历史“黄金时代”的不朽经典,一百多年来被译成57种文字,风靡全世界...
小孩子 本书特色 被《纽约时报》誉为“美国的契诃夫”的汤姆·佩罗塔擅长以冷静、准确、简洁、残忍又不失幽默的笔触描写现实生活,由《小孩子》改编的同名电影(引进碟名...
梦的1/4旅行 本书特色 释放出你内心的生猛巨兽,在烦躁的生活中找寻已经失去的自由和梦想。随意华丽的语言让每个人体会小资*生动的美丽。 在家、在地铁、在公车、在...
远山野情 本书特色 ★著名作家三毛心中的大师级人物,“一天四五小时在读贾平凹”。“平凹先生,您是大师级的作家,看了您的小说之后,我胸口闷住已有很久,这种情形在看...
狂奔-苏童短篇小说编年(卷贰)(一九九零至一九九四) 本书特色 很多朋友知道,我喜欢短篇小说,喜欢读别人的短篇,也喜欢写。许多事情恐怕是没有渊源的,或者说旅程太...
《我不会再次年轻》内容简介:◆蜚声世界近百年的文学巨匠杜穆里埃,大英图书馆被借阅次数超过莎士比亚! ◆没有杜穆里埃的图书馆是
《稻草人》内容简介:《稻草人》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的第一块丰碑。这本童话集将现实事件引
《挚友》内容简介:诺贝尔获奖作家川端康成不被时间遗忘的传世之作,中文简体版首次出版。川端康成最后一部少女小说,以大师的细腻
怀抱花月的水妖 本书特色 “我被坏人抓走了,请立刻带着换洗衣服和作业来救我!”远子学姐的求救让心叶的暑假只好在姬仓家的别墅里写着“点心”度过了。而此时此刻,发生...
耳光响亮-东西作品-贰 本书特色 ★入围中国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
《网络陷阱》内容简介:一对双胞胎兄弟一个在行驶的车里,一个在家中,不同地点却同时猝死,这是巧合,还是蓄意谋杀? 南特警局接手
洗澡之后 本书特色 她坚忍于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操守,她坚贞于伟大女性的关怀与慈爱,她固守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泊与坚韧,杨绛的内心是坚硬的,又是柔软的。 “*贤的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