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权力的直接结合是19世纪发展起来的“时代精神”。19世纪中晚期的欧洲,主流史学传统的基本意识无不透露出某种进步论诉求,而马克思的《历史学笔记》,则否定了任何具有普遍性的意向,只凸显偶然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暴力碰撞,成为鲜明的反潮流存在。本书作者以19世纪中晚期欧洲史学传统中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重大变迁为轴线,探讨了马克思《历史学笔记》借以缘起的时代精神和政治—历史—经济背景。通过和当时不同潮流的“世界观”和历史研究方法的比较与对照,为《历史学笔记》在19世纪中晚期的欧洲史学传统中做出了定位,同时也探讨了自19世纪中晚期开始一直持续至今的对马克思思想体系的割裂式解读的弊端。
西洋古典学研究 海国图志系列丛书1、反思历史事件中革命派与反革命的简单划分、马克思思想理论中科学与价值的二元割裂 2、由19世纪中晚期欧洲史学背景出发,审视《历史学笔记》的定位与价值,复原马克思思想的一元、理性本质 3、本书并非针对马克思著作文本的史料分析,而是马克思史学思想的一个特殊评论,一种解释的可能性。这其中包括思想史、社会—经济史、政治哲学史以及史学史。
林国荣,男,执教于西南政法大学,专著有《罗马史随想》《帕那萨斯山来信》等,以古代希腊—罗马历史与法律思想、近现代政治哲学思想等为治学旨趣。
论瓦尔特·本雅明 本书特色 瓦尔特·本雅明是德国思想家,1940年自杀,被誉为欧洲*后一位知识分子。他罕见地将才华和渊博结合起来,不是依据学科分类来安置主题,而...
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 本书特色 《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是雅克·马利坦为1952年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举办的“梅隆美艺术讲座”准备的讲稿,用英文写成,次年由普林...
哲学的100个故事 本书特色 本书向您讲述和介绍100个富有哲学意义的故事,使您在贪图哲学理论的同时,又能真切体会到哲学的韵味,从而使您享受到思想之光的照耀。书...
四书感悟:大学中庸论语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以归纳、精炼的方法把《四书》博大精深的智慧和思辨简明而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阅读者经学著作较为容易。四书感悟:大...
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 本书特色 形而上学问题是西方哲学中的核心问题,深入研究形而上学问题无论对理解西方哲学还是对研究中国哲学以及当代中国哲学的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
易图明辨 内容简介 胡渭(一六三三——一七一四年生,初朏明,德清人。年十五為縣學生,入太學,篶志經羲,尤精輿地之學。曾參輿編修一統志,著禹貢雛指二十卷,固四十七...
Betweentheseventhandninthcenturies,theChinesemindbecamepreoccupiedwithaconceptof...
《仁学本体论》后记2010至2011年,李泽厚先生出版了《该中国哲学登场了?》和《中国哲学如何登场?》,但我一直未曾注意。2012年
身居教會未必就是認識神!熟讀神學也未必就會經歷神!那麼,怎樣才算認識神呢?作者以勇氣、邏輯、清晰的文字和熱切的心腸,維護
述见闻 本书特色 本书为“古今人物谭”丛书系列的第三本,收录人物均卒于1950年后。不同人物各成篇章讲述,主要以其重点事迹为中心,有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代表,...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语言,真理与逻辑 内容简介 艾耶尔(A.J.Ayer),英国著名哲学家,牛津大学逻辑教授,维也纳小姐成员,逻辑实证主义代表之一。本书为艾耶...
管子新探 本书特色 先秦诸子中,《管子》一书夙称难读,人所共知。本书作者可谓通谙百家之学,尤于《管子》研治多年,且在众说纷纭之中,能明辨是非,持之以正。本书乃以...
熊十力哲学研究-哲学史家文库-第2辑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简介:熊十力是现代新儒家代表性的人物、世界级哲学家,透过熊十力,可以理解中国哲学与文化的特质。本书从熊十...
庄子精解-插图本 内容简介 读《庄子》,将有助于我们舒解生活压力,保持精神的宁静,以追求一种真实而自由的人生。因为庄子是推崇率性与真诚的;在他看来,一个人要想回...
孟子-全彩精华版 本书特色 1. 养浩然之气,作平治天下的大丈夫,这是孟子的人生追求,也是《孟子》一书中始终贯彻的精神力量。2. 性善四端,良知良能,人人皆可以...
中国近现代儒学史 内容简介 西方哲学东渐开启了儒学的近代化进程,也使得中西哲学的“碰撞”成为整个中国近现代儒学史的重要特征。为了展现中国近现代儒学的主要内容和发...
佛经故事 内容简介 佛经故事是佛陀为宣传佛教的教理而采用的一种形式。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佛经卷帙中精选了81个经典的佛经故事。全书共分四部分:佛传类、佛本生故事类、...
新纲常:探讨中国社会的道德根基 本书特色《沉思录》译者、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何怀宏忧国之作!为中国社会的平稳过渡进言 为未来长治久安的社会之道德根基提供设想...
后藏志 内容简介 达热那他在介绍年楚河流域的名胜古迹时,不受教派偏见的束缚,对包括苯波教在内的藏传佛教名汉派的道场、对迹、高僧大德的事迹和传说,均一视同仁在采取...
佛教是否一定是非暴力的?抗日戰爭時期,無數愛國志士奔赴戰場,與侵略者浴血奮戰,佛教徒,特別是僧伽大眾應該怎麼辦?抗日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