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赳赳民国》为耿立近年创作的历史散文合集。作者以细节挖掘历史,以良知叩问人心,着笔于近代百年各色人物,从赵登禹、张自忠、八百冷娃到汪精卫、梁鸿志、石友三以以及胡兰成、周作人等剖面,以雄浑动人的笔触,究根家国离乱之际的人情人性、道义担当。
挖掘以往被忽略被遮蔽、动人心魄的历史细节,剖露人性的卑鄙与高尚。耿氏的历史散文,感情丰沛,风格独特,读来淋漓中又见人性的悲悯。本书中的散文,大多为获奖作品,多篇被《读者》等名牌杂志转载。4、耿立笔下既熟悉又陌生的民国人物,从秋瑾、林先觉,到赵登禹、张自忠、吴佩孚、何思源;从袁世凯、汪精卫,到梁鸿志、石友三;从萧红、周作人、到梁漱溟、胡兰成。
序
走
到牛杀场,去
喝牛肉汤……
多年了,我为友人朗诵诗歌《透明的夜》的时间地点已经浑然忘却,在前几日的聚会中,友人说还记得当年我朗诵这诗的言语腔调和夸张的举止;在写作《赳赳民国》序言时,脑子里蓦然蹦出的就是:走/到牛杀场,去/喝牛肉汤……”
毫无来由,毫无端倪,真的是无端的冒出么?其实是艾青这诗歌营造的那气氛正合我写序时胸中的勃郁之气。
我还完整的记得这诗,猛然的**节只突兀的一行:透明的夜。如梵高画笔下的夜,缠绕旋转而魅惑人,一下子笼罩了你的全身,你的前后左右,呼吸与发际,好似都是那夜,连肠道里都是那夜:酒徒的阔笑,狗的吠声,醒的酒坊,野火一样的灯,血的气息,人的嚣喧,泥色的语言,血染的手臂和头颅,火一般的肌肉和里面的痛苦,忿怒和仇恨的力,夜的醒者,醉汉,流浪客,过路的盗,偷牛的贼……,向沉睡的原野哗然走去……,这些溅射着火和血的鲜活的形象,动态和语言,是那么生猛鲜活,好像涌动的沸腾的血泼在雪野上,吱吱的冒泡。
这是我记忆的民国的群像,那么生机勃勃又满是苦难的民国,那些民国的人物如黑铁和礁石一样深深锲入入黑沉沉的夜,如木刻的版画,把这些灵魂突显出来。
按一般的理解,民国的时间段只短短的38年,从1911到1949。但在人们的心理时间上,这段民国的历史好像很长。
这是皇权旁落专制萧索的时代,这是民主和自由的种子落地的时代,这也是饥馑灾荒连结兵爨烽火四起的时代,这是异族比赛百人斩以中国人的血洗刀的时代,狄更斯《双城记》的话,又一次击中我:这是*好的时代,这是*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这历史像极了勃兰兑斯在描述十九世纪欧洲的流亡作家时说的话:“这些人站在新世纪的曙光中……我感到他们经历了一个恐怖的流血之夜,他们的脸色苍白而严肃。但他们的悲痛带有诗意,他们的忧郁引人同情,他们不能不继续前一天的工作,又不得不怀着疑虑看待那一天打下的基础,而且费力地把一夜的浩劫留下的碎片收拾起来。”“不得不怀着疑虑继续生活”,是穿长衫把手指咬破的学生在1919年天安门广场面对世界的基本方式,他们的血在热烈中冷凝,在呼喊中分化蜕变,而世界,那冰冷的历史难道真的就是要用血来温热么?随后就有刘和珍君的血再一次洒在历史的广场。人们说“执政段祺瑞在知道政府卫队打死徒手请愿的学生之后,随即赶到现场,面对死者长跪不起,之后又处罚了凶手,并从此终身食素,以示忏悔”。但对这样的说法,我是怀疑的,我读过《另一个段祺瑞》,段祺瑞的外孙女张乃惠说:母亲告诉我,惨案让我外公极度悲愤不安,……他让人立即调查死难者的名字,给予优抚。他还在悼念三一八惨案死难同胞大会上,当众长跪不起,并立誓终身食素以赎罪。这个誓言一直坚持到他病危,虽然医生一再劝他改变饮食,增加营养,他始终没动摇,直到临终。请你们想想,如果是他本人下令开枪杀人,他何必这样做作,他原本就有很重的腿病,却不顾自己的痛苦,长跪不起。
鲁迅曾说这是民国*黑暗的一天,鲁迅的口鼻里是被那血腥所充斥的,但段祺瑞孙女的说法是靠不住的,有人已经考证段祺瑞根本就没有出现在悼念大会上,更遑论什么“当众长跪不起”了。
从这件事,我想到作为一个后来者应该怎样对那些苦难历史进行叙述和还原呢?在劫难过后,我们的民族和历史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和苦难对视?为过往的历史结账?我们是该把苦难作为终点而轻易滑过放过,还是以苦难为起点?想苦难尽快结束,为苦难安放一个温暖的诗意的尾巴,无疑是孱头;从苦难出发,在我们民族心灵里找出苦难的源头,面对苦难,不是与苦难和解,而是*终消灭苦难,在我们民族的记忆里反刍苦难、舔舐苦难、咀嚼苦难,对苦难的制造者一个也不放过,一个也不放水,拒绝合唱、拒绝趋附、拒绝屈从。用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给陀斯妥耶夫斯基写的传记中的话来说就是“从痛苦中产生对痛苦的爱,用痛苦的烈焰温暖着他的时代和人世”,一个作家可以用爱拥抱历史,但不要被爱烧瞎了眼睛,淤塞了心智和理性,我们不是记住仇恨,我们只是追寻那些痛苦的来路,我们拒绝遗忘。
各人进入历史的方式不同,于是,我选择了自己的方式进入民国,直面那些曾经过往的灵魂,不是风花雪月,只想捡拾那些骨头,那些卡住历史喉咙的骨头,那些让对手如骾在喉吐不出咽不下的骨头。
短短的民国,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是个历史为这个民族淬火的时代,文人星璨,猛将如云,这里既有卿本佳人奈何做贼的汪精卫周作人胡兰成的脊椎软化的一族,更有张自忠赵登禹血涌于顶的慷慨悲歌之士。唐德刚先生在《袁氏当国》的话,深获吾心:
朋友,为着民族生存,为着人类公理,我千万先烈,死且不惧,区区烈土封侯之虚荣,美妇醇酒之俗欲,有何足恋我辈执笔文人,每觉我民族文化只是一大“酱缸”,肮脏污染之外,一无可取。果尔,则吾人对上述千千万万之烈士圣贤,又何以交代?正因为我民族中也多的是彭德怀、黄兴者流的贤人烈士,才能抵消那些民族败类、文化渣滓、昏君独夫、党棍官僚、土豪劣绅和市侩文痞,而使我民族文化绵延五千年,未尝骗来骗去,而至于绝代也。言念及此,每于午夜清晨,试溯旧史,辄至感慨万端,有时且垂涕停笔,不能自己。
确是在民国的时代,那也是汉奸遍地枭雄遍地的时代,那也是我们民族毒瘤溃败艳如桃花的时代,虽然我不是道德论者,一个腐朽的政权是不应该要求他的子民效命的,但生在这片土地的人,是应该爱这片文化的江山,有着我们祖茔和先民尸骨的土地。
但我又想爱国是应讲究逻辑的,国家至上主义要求国家的子民为这个国家生为这个国家死。但这个国家怎样爱自己的子民却一直是遮蔽隐匿的,变成了语焉不详,爱国的前提是这个国家爱自己的子民,舍此,那爱国就变成了一个虚幻的骗局。
历史是个巨大的黑洞,有时在夜深时分,我常常披衣而起,徘徊斗室,长啸复长啸。我常常咀嚼唐德刚先生的“历史三峡论”,从秦汉及至清末,中国出现了第二次大转型,由帝国转为民国,用唐先生的话说便是:
这第二次大转型是被迫的,也是死人如麻,极其痛苦的。这次惊涛骇浪的大转型,笔者试名之曰“历史三峡”。我们要通过这个可怕的三峡,大致也要历时两百年,自1840年开始,我们能在2040年通过三峡,享受点风平浪静的清福,就算是很幸运的了。如果历史出了偏差,政治军事走火入魔,则这条‘历史三峡’还会无限期地延长下去,那我民族的苦日子就过不尽了。不过不论时间长短,历史三峡终必有通过的一日,这是个历史的必然。到那时“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我们在喝彩声中,就可扬帆直下,随大江东去,进入海阔天空的太平之洋了。
我有时怀疑,对历史洞彻的唐先生,真的能预测出历史三峡有多长么?真有一双高手在我们民族的背后拨弄么?历史有时是诡异的,有时偶然才是必然。关注民国的那段历史,毋宁是关注那些人,关注那些事件背后的人性的高度和人性的污浊。这是历史三峡中*惊心动波的时段,可以说是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但这段历史曾一度被人们遗忘,甚至扭曲,我常想,这些民国的人与事消失了么?是否早已遁形于虚无,我知道,有的人,为了自己的苟活,为了眼前的残羹冷炙,总是绕着走躲着走,尽量闪避,历史成了一段古为今用的服从指令的弄虚作假,历史成了假面舞会的俱乐部,历史的脸皮已经伪饰得很厚,我们很难看到历史的脸蛋的本色。
但我深知,对某些人与事的沉默,恰恰是沉默者的耻辱,为了历史的尊严和写作的尊严,总有人要写哪。在某些苦难面前闭眼是可耻的,那是对精神的*大的戕害,也是对人性的*大的戕害。
谁能测度出历史深处的人性?谁能测度出历史深处我们应该的良知?对待我们民族流过的血,所受过的困难,我们是否有过心悸和反思,是否有过热泪与痛哭?
面对着民国的那些丰沛的生命,我们只有对那些崇高的生命表达出敬意,对那些丑恶的灵魂表达出*大的鄙夷,我们才能取得良心的安宁。历史也有公平正义,让该得到的评价得到,让给得到的鲜花开放,那此案时那些亡灵所欣慰的。
其实无论社会如何走向,人性中,那些自然的本性,是我*关注的,虽然,人为的意识形态的文化的在异化着人,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说:“生命是自然赋予人类的,我们有着自然给予的脑和手、基因和血液中的化学反应,我们生命内容的90%仍是自然的,只有剩下的那点属于人为。”
但我认为,人为的部分中,也一样有着合乎自然的东西,比如爱,比如对弱小者的同情与呵护,比如对丑恶的鞭挞和厌恶。
我常想一个人的文字是应该关乎心灵的,这也是合乎自然之道,这正如我读到的《透明的夜》那样的感觉:
走
到牛杀场,去
喝牛肉汤……
走,我们走到民国去,去触摸那些灵魂。
文摘
三姓家奴石友三
说石友三是三姓家奴是比照吕布。在《三国演义》里,有这样的话品藻吕布: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但还有一句话说到了吕布的骨头:三姓家奴。
京剧里有一出著名的传统戏《白门楼》,说英雄末路,吕布兵败落入曹操手中被吊死在白门楼,但吕布把自己失败的缘由归罪于貂蝉。其实吕布反反复复,屡次更换主子,也没有什么不对,只是他的手段太绝,违背了做人的基本道德甚至丛林法则,这才是*后连刘备这个大耳贼也不给他帮言的缘故,只淡淡一句话就送了他的命。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吕布也可以说是个卖艺者,他的一支方天画戟打败天下英雄,应该算作一个职业杀手,敬业的汉子,但我们在他身上,很少看到儒家的那种规范。他是个未经中原文化濡染的西北人,来自西北黄土高原的沟沟壑壑,恣情任性,有点顽童的性格。我们看刘关张所谓“三英战吕布”,也不过是打个平手;在袁曹的诸侯联军阵前,他也是骄傲地来往驰骋,高声叫阵,一会儿连杀数将,斩断这个手腕,一会儿打得那个连连吐血,骁勇如此,要论性格的多彩,确实远胜关云长、赵子龙多矣!
也许应了那句话,是大英雄自本色!虽然吕布被勒死,这一点和石友三相像,但张飞*后死在两个裁缝手里,关羽被部下牙将割下首级,无乃太窝囊乎?其实貂蝉和吕布一样,他们都是不讲道德规范的主儿,他们无论在肉体上还是精神上,对谁都不忠。一个被当作礼物送来送去,一个被讥为“三姓家奴”,有奶便是娘,反复无常,有勇无谋。在《三国演义》以奉刘为正朔的人看来,吕布是应该被贬低、被嘲笑的人物,但我们私下里还是有点喜欢这个天真的有点孩子气的英雄。
他只是一个卖艺人,他讲的是艺,所以在道德上无更多的牵挂,他的内心是只忠于自己,不看别人的眼色;我们看他敢拿政治为爱情服务,敢把女人的裙子看得比政治利益更高,确实是中国文化里不多见的异数!我们看《戏貂蝉》那出戏里,吕布唱道:“那一日在虎牢大摆一仗,某与桃园弟兄论短长。关云长挥大刀猛虎一样,张翼德挺蛇矛勇似金刚。刘玄德舞双剑浑如天神降,怎敌我方天戟蛟龙出海洋。只杀得刘关张左遮右挡,俺吕布美名儿天下传扬。”吕布像展示彩色羽毛的公鸡那样趾高气扬,引颈长鸣,夸夸其谈地吹嘘自己,不可一世,真是可爱至极了!
但在讲究主仆名分的伦理中,吕布却是十分可怕的,他踏到了道德的地雷,踏破了伦理的篱笆。当年刺使、骑尉丁原任用吕布为主簿,对他十分信任,也厚待了他。因为吕布武艺高超,董卓想收买他当助手,于是董卓以高官厚禄引诱吕布背弃丁原,吕布见利忘义,几乎没有做什么思考就一下子砍掉了丁原的脑袋,丁原死得可怜可叹。董卓这人脑子进水得也可以,汉末提倡孝治,那就干爹干儿吧,想用伦理的枷锁和亲情的裤带来锁住吕布,把他认为义子。但董卓没有想到吕布想换主子的时候,爹就不再是爹,儿也再不是那个儿,大胖子董卓也只能落得了和丁原同样的下场。且董卓死在夏日,烈日下肚脐冒的油被人当作蜡烛点燃,无人敢收尸,只有蔡邕抚哭,也真是丢人。
吕布后来转投刘备又背叛刘备,转投了曹操又背叛曹操。他像足球明星转会一样,谁的价码丰厚就为谁效力,而所谓的信义在吕布看来只是一张破布。吕布的手下陈登曾说吕布是一只虎,他说“待将军如同养虎,应当让他吃饱了肉,若不吃饱了就要吃人”。吕布就是这样的一只虎,所以没有人再饲养他。曹操是极其爱惜人才的,他捉到吕布后,也有心想把吕布收到自己麾下,于是他便征求刘备的意见。
吕布心想刘备定会帮自己一把,因为他们曾以兄弟相称,刘备在被纪灵包围的关键时刻,吕布曾拉了刘备一把。可是,当曹操征询刘备时,刘备只一句就把吕布到阴间的回程票签发了:“明公你不见吕布如何对待丁建阳董太师的吗?”枭雄曹操听得此话也是浑身冷战。就这样,吕布便必死无疑了。吕布临死时,大骂刘备是大耳贼,不讲信义。其实信义只是唬人的,关键是吕布没有刘备的城府、眼泪和圆滑,他直肠子,不知掩饰,缺少包装,*后被勒死还落得一个三姓家奴的名号,也够窝囊。
历史,在某些时段,在某些人的身上,常常是醒着的,这惊人的相似,使我们保持着对历史的惊奇。如果说吕布活在20世纪人们是会嗤之以鼻的,是玩笑太大,但他的基因复制给某些人,这确乎令你不得不瞠目以对。
我们是说石友三,他的反复叛主,他的好色,他的下场,都与吕布惊人相似。
吕布出生在西北,石友三出生在东北,这都是讲究蛮力,敢斗狠的地域。石友三出身下层,是学徒,后到冯玉祥营中当马夫。这是个苦活累活,但这却是灵机的石友三贴近长官的*便捷的通道。旧时只有当官的才有马骑,而马夫因为马可以作媒介就联络了和上司的感情。石友三为冯玉祥兢兢业业养马两年,然后被冯提拔为自己的贴身护兵,然后一路飘红,从一介马夫到军长。当时跟石友三一起为冯玉祥当贴身护兵的有枭雄韩复榘。石友三当兵后一直跟着冯东征西讨,不离左右,与孙良诚、韩复榘、孙连仲、刘汝明等十三人成为冯玉祥的心腹,是西北军中有名的“十三太保”。滦州起义,剿灭白朗,讨伐张勋,北京政变,攻打直军,仗仗都不曾落在人后。打仗打红了眼,石友三就光了膀子,亲自挥刀带着敢死队冲锋,成了西北军中数得着的骁将,是敲敲头皮当当响的角色。
在冯玉祥手下,石友三练兵*出名,在其任连营长期间,身先士卒,亲自投身训练,在投弹、双杠、枪法等项目上均是**;每次检阅,都抽调石友三的部队,在西北军里有个顺口溜儿“石友三的鞭子,韩复榘的绳,梁冠英的扁担赛如龙,张自忠扒皮更无情!”这四人驭下极是严厉,如果你犯了事儿,石友三抡了鞭子便抽你个皮开肉绽,韩复榘不由分说摁倒便捆你个结结实实,梁冠英挥了扁担非得揍你个屁股开花不可,张自忠处罚士兵张嘴就是“扒了你的皮”。
应该说,作为旧主,冯玉祥对石友三可说是恩重如山。当冯玉祥对晋军、奉军作战时,冯玉祥败给了阎锡山和张作霖。在旧主处身低谷的时候,作为部下不是风雨同舟生死与共,而是背后捅刀子,石友三伙同韩复榘等背叛了旧主,投奔到了阎锡山麾下。后来再次归顺冯玉祥,在中原大战前夕,石友三倒戈叛冯,使冯玉祥折兵损将,惨败于蒋介石。
后来石友三叛蒋反蒋,转而投靠张学良,*后也是搬演“投张(张学良)反张”的一幕,石友三自己成了冯玉祥、蒋介石、张学良眼中的“梁木”,成了名副其实的“倒戈将军”。
抗战爆发,石友三借助共产党巩固地位,后来又进攻共产党,并把俘获的八路军政工干部、伤病员活埋或处死。后来石友三赴开封与日本驻军司令佐佐木相互勾结,密订协约,协约的主要内容是双方互不侵犯、互通情报、互相协助。
他的部下高树勋决计从大义出发,处死石友三,决定设下鸿门宴来诱捕,因为石友三重兵在握,高树勋并没有把握。
高树勋就特地拜访鲁西行营主任孙良诚,让孙作为中间人,孙良诚资格老、威望高,曾是高树勋、石友三的老长官。高树勋请孙良诚出面调解他与石友三之间的误会和矛盾,并请孙邀石到自己的军部叙谈。
孙良诚不知是计,欣然同意前往劝说石友三来见高树勋,石友三奸诈似鬼只知算计高树勋,没想到高树勋也在算计他。他认为高树勋此举是有“反悔”之意,于是,他同意与孙良诚一道来新八路军军部见高树勋。
1940年12月1日上午8时许,高树勋正带着部下在野外操练。突然,在通往军部的小道上,一队骑兵扬尘而来,高树勋知道这是孙良诚带着石友三及一连骑兵到来。他立即宣布收操,回军部迎客。高树勋刚刚布置完毕,骑兵连拥着孙良诚、石友三已至军部门外。
客厅里,宾主相见甚欢。正是冬天,孙良诚直嚷着要吃狗肉火锅。石友三也风雅地拿起了厅内桌上的毛笔,像起草军书一样,挥毫泼墨练起字来,准备宴会后打几圈麻将。
客厅内宾主谈笑风生之时,石友三带来的一连骑兵,一枪未放就被高树勋的部下率部解决。后来一个卫兵进来对高树勋说:太太有事,高树勋随即拱手说声:失陪了。于是借故离开大厅。
突然,青壮军人冲进客厅,二话没说直扑石友三,把正在桌上练书法的石友三捆了个结实,然后,架出客厅。石友三还未回过神来,已成了高树勋的阶下囚,只留孙良诚在客厅破口大骂。随后石友三被关在一个邻近黄河大堤的农家四合院里。
1940年12月3日深夜,寒风呼叫,冷气袭人。高树勋的部下卫队长高金兰手提马灯,带着一班人马来到了石友三的关押地。
到了门前,高金兰命令其随行人站在门外,自己则提着灯走进了四合院。刚进院子,高金兰就大声喊叫:“总司令,高军长有请。”
屋里无声无息,死一般地静。
高金兰又连呼数声,不久,屋后有了动静,随后门开了,石友三披着棉衣走到了门边。石友三并不说话,他一边穿衣,一边跟着高金兰走出了四合院。
高金兰提着马灯在前面引路,石友三不紧不慢地跟在后头。
在夜里,只往前走了数十步,突然,黑暗中一个大个子士兵纵身一跃,从后面扑向了石友三,只是一刹间,只见大个子士兵把手中麻绳往石友三的头上一套,绳子恰好套住了石友三的脖子。然后,大个子士兵一拧狼腰,背起石友三就往侧旁的一条小路跑去。
石友三身材不高,被大个子士兵这一背,双脚就悬空了。
开始时,石友三双脚乱蹬,殊不知,这种“拴狼套”的方式是万万动不得的,因为越动麻绳勒得越紧。
*后到了黄河大堤,那里早有一个挖好的坑,大个子士兵把石友三往坑里一扔,平时石友三*好活埋人,如今他奄奄一息的时候,黄河岸边的冻土一下一下没了他的腰,然后是脖子、头颅。
石友三很喜欢活埋人,因此被称为屠夫,曾活埋过石敬亭的外甥,活埋过冯玉祥派给他的参谋长,活埋过张学良派给他的秘书长,这次自己被活埋,也许正应了那句老话,“天网恢恢,报应不爽”。
石友三这起身草野的人,一直把往上爬作为自己的人生的目的。对权力和物欲的追求,是那个大悲怆时代没有道德底线的人的*大的病灶和疾患,他把父母民族放下,只是以投机来作为进身之阶,叛了一次再叛,这非但不能增加他身上的道德的愧疚,更加速了他个人的堕落。我们的民族有一个词:饮鸩止渴,这是一件十分危险的动作,也许他内心明白这是一冒险的活,渴,是十分难受的,但不问前路,见了水不问有毒无毒,只为喝了再说的一晌贪欢,那死是十分难堪的。
应该说是时势把石友三造成了唯利是图的草莽军阀,他像吕布一样,是个纯粹的军人,缺乏政治头脑和智慧,我们会问为何屡屡叛变?是天性?是玩火?内里我们应看到,他只是想在乱世保存自己的实力,在乱世中立足而已。他是吕布的现代的复制,一身武艺,没有灵魂,他没有同样缺乏大脑的典韦等人的忠义,*后只能落得身死为天下笑,且背上汉奸的名号。历史是不允许戏弄的,拿自己的姓名换取一时的快乐,不计算成本,把民族利益也当儿戏,这是一种邪恶。历史报应不爽,当石友三与日本人眉来眼去的时候,历史的麻绳已经把拴狼套做好,它随时就毫不客气地勒住石友三的脖子。我想,当拴狼套套在石友三脖子或者他被扔进冬天的土坑时,他已经从麻绳和土坑看到了自己过去的足迹和历史,而且他听到了历史的狞笑,直到他的呼吸越来越弱,狞笑的声音越来越大。
无论石友三倒来倒去几回,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像吕布被麻绳勒住,这麻绳的圆,就是历史为他画出的不能逾越的句号。
不论是记叙、抒情散文,还是评述、历史散文都能写出独特的新奇感和厚重感。石先生说:“从平凡中寻到新奇,从沧桑中觅得厚重。”不论是对故乡、故土的描写,还是对历史人生的参悟,没有真实的生活经历,没有“把历史的叙述和记录当成人道主义”的赤胆忠心是不可能写出深刻来的。——续康《真人石耿立》
耿立,原名石耿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尤钟情于散文创作,作品多次跻身于中国散文、随笔排行榜,获2012年老舍散文奖,是当下国内有影响的散文家。
一本书读懂法国历史 本书特色 当我们惊叹于今日法兰西文化的流光溢彩,感叹它的优雅、浪漫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之时,也不妨回潮到它文明的源头,一睹它昔日风采和其时光冲淡...
《秦汉史》内容简介:著名秦汉史专家林剑鸣先生的代表作。详细地论述了中国封面社会前期发展阶段秦与两汉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
北大名家名著文丛一百年来,被誉为最高学府的北京大学与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始终紧密地连在一起。北大深厚的文化积淀、严谨的学术
风俗通义全译 目录 目录 前言 凡例 《风俗通义》序 皇霸** 三皇 ...
《任伯年花鸟扇面》内容简介:本书以任伯年的扇面册页为题材,编选制作成函套装精品集。任伯年(1840—1896),名颐,字伯年,别号
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制-(第二版) 本书特色 本书比较系统地论述罗马历史巨变时期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风尚和婚姻家庭等诸多问题的专门著作。该书在论述罗马从共...
旧闻遗影 目录 英杰正气天津学生爱国运动--学生领袖周恩来险遭杀害津学生请愿的大惨剧京学界为津事之呼吁天津被拘代表开释民族正气歌--一?二八上海抗战纪实昨晚日军...
全国学人民解放军运动始末 本书特色 首次全面披露了这场全国性政治运动的台前幕后,分析了毛泽东为什么要发起全国学解放军运动、他对运动有何设想和部署,也探讨了运动对...
天裂九世纪-大唐帝国的衰亡 本书特色 公元757年,是唐肃宗至德二载,也是燕帝安禄山圣武二年。山河破碎,社稷荒芜;生灵涂炭,遍地狼烟;大唐太子李亨远遁西北、仓猝...
京味文化史论 本书特色 《京味文化史论》: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京味文化史论 内容简介 北京①是一座令人瞩目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具有50万年以上...
先秦年代续探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致力于梳理史书中年代的误漏。作者从史料中搜集年代中的相矛盾处,又从天文学和文字学等角度分析取证,从而厘清了史书中年代的分歧和差异...
《作战支援飞机》内容简介:作战支援飞机是为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等作战飞机提供各种技术支援的飞机,包括侦察机、预警机、空中
中英交往不仅仅发生在两个大国之间。这两个国家的贸易和往来还发生在大英帝国和英联邦这些更宏大的背景之下。本书根据作者在剑桥
镇远府志 本书特色 ★ 20世纪50年末,镇远县组织饱学之士历时七载编写了这部《镇远府志》,然而1965年成稿后镇远县进入“文革”时期,所有资料悉数丢失。直到2...
《玩法养育》内容简介: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也是一位年轻的90后妈妈,将自己生活中养育三个孩子的真实体验和儿童教育理论相结合
论三国人物-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三国时代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其中对《三国演义》人物描写有的与历史上人物的真面目相距甚远,然而据现存史料还他们以本来面目...
《学习的逻辑》内容简介:老师讲课时明明都听得懂,为什么自己做题就不会?高手的学习方法好像互相矛盾,到底应该听谁的?学习已经
从长安到雅典:中外美术考古游记(全三册) 本书特色 这本游记所包括的时期很长,是作者多次旅行考察的综合。如西欧的旅游是早在三十年代,到今天已半个世纪过去,似已早...
编辑推荐:方法的明快考究和内容的丰富多彩,应是本书的特点。作者首先用详尽的考证,建立起立论的基础;又用精当的分析、洞察历
《日暮皇陵》内容简介:1928年7月,军阀孙殿英率部闯入乾隆、慈禧两座地宫,劈棺抛尸,将价值连城的旷世珍宝洗劫一空,酿成了中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