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中华文明:日暮西山》在内容结构上,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相当的广博性,既有严谨、准确的学术价值,又有活泼、流畅的可读性。在两千页的范围内容纳了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综合了大规模学术著作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普及读物的全面性、简易性,它既可作为大型工具书检索中华文明的各个成分,又可作为通俗的读物进行浏览。《话说中华文明:日暮西山》内容包括: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王安石去世、苏轼被贬、李、范传派扩大影响、宋地图业繁荣、宋颁行《武经七书》、宋农学兴盛等。
《话说中华文明:日暮西山》全景式图文并茂的记录了中国文明历史,与考古密切相联,追寻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它可称为真正的“纸一博物馆”,文字、图片彼此相当,将中华文明人类历史上缔造的*光辉绚丽的文明呈现在读者面前。
《话说中华文明》是一部全景式图文并茂记录中国文明历史的大书。出版者穷数年之力,会集各方力量——专家、学者、编辑、学术顾问们,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档案、资料、著作中,探珍问宝,追寻中华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此书的出版,凝聚了编撰者的心血,学术顾问们的智慧。尤其是李学勤先生,亲自动笔写下了序言,更增加了本书沉甸甸的份量。
中华文明的历史充满了辉煌与苦难,成就和挫折。它的历史无处不在,决定着我们中国人今天的思想和感情。当今的中国和中国人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造就的,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的延伸,也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文明的历史之河奔流到现在。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文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构成。中华文明丰富、深刻、辉煌、博大,在人类文明中的骨干作用和领导作用人所共知。在人类文明的发源时期,中华文明就是四大古国之一,是地球上文化的策源地之一。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中华文明成为文明在东方的支柱,公元前后200年间,人类的汉帝国与罗马帝国这两只铁手攫住了地球。在欧洲进入中世纪的时候,中华文明更成为人类文明*主要的领导,它的文明统治东亚,传遍世界。进入近代,中华文明处于自身的重压和西方的欺凌下,但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和奋起精神是人类文明历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页。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为人类贡献出了从思想家孔子到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从唐诗宋词到长城运河的伟大创造,贡献出了从诸子百家到宋明理学,从商周铜器到明清文学的深刻内涵,也贡献出了从五霸七强到三国纷争、从文景之治到十大武功的辉煌历史。中华文明的历史绚烂多彩,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永放光芒。
中华文明也是人类历史上*独特的文明,没有哪一个文明像中华文明这样持久,这样统一一致。世界上其它文明不但互相交错,其创造者也都与高加索体质的人种有关,它们是姐妹文明。在人类历史中,只有中华文明才是独特的,它的创造者是中国土地上的中国人民,与其它任何地方的人民都没有关系,它的文化是统一一致的文化,可以不依赖于其它任何文明而生存,但中华文明也绝不是封闭的,它接受他人的文化,也承担自己对于人类的责任。
人类进入新世纪,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令世人瞩目。人们对于世界未来的政治和经济结构的估计无不以东亚和太平洋为中心,而尤以中国为重点。
经济起飞只是当代中国的一个方面,中国的精神文明的建设尤为刻不容缓。如果中国要自觉地发展中华文明,要有意识地使中国的发展具有世界意义,就必须发展强有力的精神文化,这样才能使中华文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才能形成中国和中华文明钓全面现代化。
而中国的精神文化的发展植根于中华文明的伟大传统之中。进入近代之后,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对于中国文化的价值产生大量的情绪化和激烈冲突的论调。“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具有冲破封建束缚的时代意义,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不容否认的正面意义,与文化虚无主义是完全不同的。文化虚无主义者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旗帜下主张全盘西化;而复古主义则沉迷于中国文化的古董,走进反进步、反科学的泥潭。
历史的发展则超越了所有这些论点,产生这些论调的一百多年来的中国近代史已经结束。历史要求中国发展,要求中国走在全世界发展的前列。西化论和复古论都已过时,历史已经要求世界超越西方,中国可以承担起世界的命运,而中国的现实和世界的历史都说明,中国的使命在于它的发展前进,而非倒退。
中华文明走出迷惘的时代,我们这一代处在一个伟大而具有挑战的历史阶段。
总结历史、展望未来,这就是《话说中华文明》的意义和使命。我们创作《话说中华文明》,力求总结和回顾中华文明的全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在内容结构上,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相当的广博性,既有严谨、准确的学术价值,又有活泼、流畅的可读性。我们在两千页的范围内容纳了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使它综合了大规模学术著作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普及读物的全面性、简易性,它既可作为大型工具书检索中华文明的各个成分,又可作为通俗的读物进行浏览。
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就开始思考中华文明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并逐渐形成了编著《话说中华文明》的设想。在开展这项庞大的文化工程之始,我们就聘请了国内权威学者李学勤、罗哲文、俞伟超、曾宪通、彭卿云诸先生担任学术顾问,他们对计划作了充分讨论,并审阅了大量初稿。我们聘请了广州、香港地区的社会科学学者、大学教师、研究生以及我社编辑人员几十人担任稿件的撰写工作。
通过创作这部书,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它的内在缺陷。中华文明具有辉煌的时期,也有苦难的年代,有它灿烂的成就,也有其不足的方面。中华文明在自身中能够吸取充分的经验和教训,就能够使自身健康壮大,成长发展。
通过创作这部书,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了出版事业的使命和重任。我们希望这部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起到它所应当起的作用。为中华文明的反省、前进和奋起作一点贡献。
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
元丰七年(1084),司马光成功编纂《资治通鉴》,历时19年。
司马光(1019~1086),北宋大臣、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仁宗末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立志编撰《通志》,以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四月,司马光编成编年史《通志》8卷,上进于朝廷,受到英宗的赏识,并下置书局于崇文院,继续编写。治平四年(1067)十月,司马光向神宗进读《通志》,倍受赞赏,赐名《资治通鉴》,并亲自写序。熙宁三年(1070),司马光反对王安石行新政,神宗不从,任其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出任永兴军(今陕西西安),次年退居洛阳续撰《通鉴》。哲宗时主国政,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部,废除新法。死后追封温国公。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294卷,另有《目录》30卷,《考异》30卷。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前后共1362年。所采史料除十七史以外,征引杂史诸书达320余种,经著者剪裁熔铸成一家之言。
《资治通鉴》的编写方法较具特色。首先标明事目,按时间顺序排列所收史料,力求完备,作为丛目;其次根据丛目中史事异同详略,考订整理,择其记述详尽者重新编写,以成长编。以上工作均由协修人员负责;*后由司马光删繁润色,以成定稿。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要通过对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统治阶级的政策的描述,来警醒世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在文字表达方面,《资治通鉴》*擅长于描写战争场面,其中又将重点放在战前决策方面,而对于战役本身方面却用墨不多。如在描写“赤壁之战”时,用了将近5/的篇幅来写战前鲁肃如何建议孙权联刘抗曹、诸葛亮如何说服孙权联刘抗曹、孙权集团内部主战派与主和派如何争论。特别是描写诸葛亮、周瑜如何细密分析各方军事形势,而在真正描写战役是如何进行时,只用了1,6的篇幅,这是《资治通鉴》的一大文学特色。
《资治通鉴》通过详实的历史记载,向当时的统治者说明了历史经验对于政治统治的重要性,在这一点上,《资治通鉴》所提供的历史教训,是以往任何一部史书都不能相比的。另外,从历史观点上,《资治通鉴》认为国家的兴衰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统治者们的修养。提倡君主应克遵于礼,讲究仁义,在用人方面要量才而用,赏罚分明,还要能听取臣民的谏言,这一点对于后来历代的统治阶级都有一定的约束作用,直到今天也不失其意义。
由于《资治通鉴》各方面的成就,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研究《通鉴》的高潮,甚至形成了专门的“通鉴学”,代表著作有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等。
周祖谟文字音韵训诂讲义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是着名的语言学教授周祖谟在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经典讲义。其中创见颇多,而又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至今也为不易之言。周...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本书特色胡适是中国近代史上著述*多、影响*大,自传材料*丰富的名人之一,也是*被人议论且误解的名人之一。胡适的影响早已超过学界,延至政界...
读库1206 本书特色 《读库》是一本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由京城著名文化名人张立宪主编。其编辑方针是“摆事实不讲道理”;其收入的作品从篇幅而言属于五千至五万字之...
追梦昆仑-我读《山海经》 内容简介 先秦古籍《山海经》是中华民族不朽的名著,《追梦昆仑(我读山海经)》通过《山海经》中图腾,追寻远古图腾氏族的传奇。又通...
《说文解字》繁体版 本书特色 ★ 16开箱装,繁体版,重达7公斤,中国书店出版★ 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撰,清代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段玉裁注★ 原文以清同治...
岩井茂樹(いわい しげき)日本歷史學者,一九五五年生於日本福岡縣,畢業於京都大學文學研究科,並取得文學博士。一九八○至一九八二年作為日本文部省的公派留學生赴中國...
读库-1205 本书特色 《读库》是一本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由京城著名文化名人张立宪主编。其编辑方针是“摆事实不讲道理”;其收入的作品从篇幅而言属于五千至五万字...
這裡所記載的,不是我的人生,而是收集了喜馬拉雅山的聖者們,以及我敬愛的師父,所賜給我的珍貴經歷。──斯瓦米‧拉瑪喜馬拉雅聖者們所傳播的愛,能讓全宇宙覺知到那個光...
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 内容简介 本书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是国学大师钱穆继其《国史大纲》后,**部系统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看法的著作,也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学术代表作。书...
论美国的文化-在本土与全球之间双向运行的文化体制 本书特色 作者历时4年走遍美国35个州110个城市,进行了700多次的访谈,采访了几乎所有的博物馆、大剧院、交...
中国人的日常 本书特色 本书中,梁晓声以小说家的生动笔法,社会观察家的敏锐思考,记录了各色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百态,淋漓尽致地绘制了他们的五光十色的精神图谱。 这里...
钱基博-国学必读-(全二册)-典藏 本书特色 本书在20世纪20年代曾作为教科书印行出版,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学通论”,凡收录三十七家文章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
王蒙谈文化自信 本书特色 该书作者系文化部原部长、著名作家王蒙,共收录了精选出的二十篇文稿,共分“综论”、“历史的经验与责任...
圣经的故事-(青少版) 内容简介 《世界文学名著宝库:圣经的故事(青少版)》内容选自《圣经》。《圣经》的内容博大精深,圣洁高雅,它从天地万物的起源说起,一直说到...
怎样作哀挽联 本书特色 对联的普遍应用,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有耳闻目睹,问题是有些媒体所传播、许多人口头所诵玩、不少场合所揭示的所谓对联,相当大的一部分其实并非...
流变的民俗:葭沚民俗考 本书特色 曾被列宁称为辩证法奠基人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句名言:一切皆流,一切皆变。民俗也一样,在几千年的传承中,从内容到形式,都随...
国粹与国学 本书特色《国粹与国学》综汇作者许地山在大公报相继发表的十三篇议论文章,论题涵盖宗教、文物、语文三个领域。其中《宗教底妇女观》论述了佛教、基督教、伊斯...
中国神话故事 本书特色 人类*早的故事,往往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神话反映了原始人类对自身和宇宙的思考和解释。神话可以说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它往往借助想...
《菜根谭》译解 本书特色 《菜根谭:译解》糅合儒、道、释三家真理,表现人生、人性、人际的独到见解;论述修身、处世、待人、接物等人生处世哲学;文辞优美、对仗工整、...
满通古斯语族语言词源研究 本书特色 《文学语言研究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满通古斯语族语言词源研究》是从词源学的理论视角,对我国境内满语、锡伯语、鄂温克语、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