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100天(超值典藏)》从时间的漫漫长河中,按照历史的沿革变迁,选取在各个时期*具有影响力的事件,汇集了影响世界发展的100天。这100天,像水晶珠链一样,将重大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历史的变迁和沿革。同时每个事件正如珠子一般独立且完美呈现,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涉及的人物,依据史料做了真实的还原,如此从这波澜起伏、高潮迭起的100天中,我们便可以对历史窥见一斑。
《改变世界的100天(超值典藏)》在写作过程中,翻阅了大量的史料,娓娓而谈,不但对当时的事件做了还原,传递了历史知识,而且语言流畅,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极具吸引力。
希望《改变世界的100天》不仅能让广大读者朋友学习历史知识,也能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
格木编著的《改变世界的100天》从时间的漫漫长河中,按照历史的沿革变迁,选取在各个时期*具有影响力的事件,汇集了影响世界发展的100天。这100天,像水晶珠链一样,将重大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历史的变迁和沿革。同时每个事件正如珠子一般独立且完美呈现,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涉及的人物,依据史料做了真实的还原,如此从这波澜起伏、高潮迭起的100天中,我们便可以对历史窥见一斑。
纵观整个人类的发展史,那些风云一时的人物和震惊寰宇的事件,影响了时代的更迭演变,以致形成当下世界的格局。但是岁月变迁,时光匆匆,那些被传颂的人、被历史铭记的事却像沙子一样沉入时光之河,悄无声息,只有时光之河浩浩荡荡,不曾停歇。
大浪淘沙,当过往历史慢慢沉淀下来,那些曾带给人类辉煌、喜悦、苦难的记忆,又如同画卷般闪现。正是当时那一秒,那一分钟,那一小时,那一天,汇集了时代更迭的缘由。正是那时光的某个截面,将人类社会推向了某个新局面,让历史转身,步入下一个新的时期。
而如今我们要了解和研究更多的更遥远的历史,去寻找那些被时间遮蔽、被岁月埋没的历史真相,需要学习和掌握有效的方法。虽然时光无法倒流,我们亦不可乘坐“时光机”穿越历史回到过去。但我们知道,正是无数的大大小小的事件连缀成了时光的片段,而历史无疑就是那些时光片段的有机组合。
从《汉谟拉比法典》的诞生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滑铁卢战役到日军偷袭珍珠港,从**辆福特汽车诞生到首届现代奥运会开幕,从苏联发射“卫星一号”到克隆羊多利出生,从柏林墙的倒塌到奥巴马当选美国第56届总统……不管是战争的发生,还是政权的更迭;不管是新科技的诞生,还是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突袭……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像蝴蝶一样,轻轻地扇动翅膀,就能引发一场飓风。
曾经发生在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无论如何遥远,无论多么神秘,都是有迹可循的,只要了解了它们,我们就能勾勒出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基本轮廓,从而把握历史。
这些历史大事从某种意义上讲成了历史进程中的关键点、转折点,它们成了一个时代诞生或者终结的标志,也成了历史演变的驱动力。
然而,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犹如星河浩瀚无边,对它们进行恰如其分的归纳和筛选,势必要采用恰如其分的方式。
……
1503年哥白尼在费拉拉大学获得了宗教法博士学位,三年后他回到波兰,在弗罗恩堡大教堂担任教士。哥白尼担任教士的同时还四处行医治病,由于他精湛的医术救治了很多人,获得了“神医”的赞誉。尽管如此,哥白尼还是没有忘掉他深深着迷的天文学,在他过上了相对稳定的生活后,他有了更多的时间来从事他一直钟爱的天文学研究。
为了能方便地观测天象,哥白尼搬到了教堂围墙上的箭楼里,在里面他建了一个简陋的天文台,并用自制的观测仪器,开始了长达30年之久的天体观测和研究。
哥白尼早在意大利求学期间,就对希腊哲学家阿里斯塔克斯关于“日心说”的猜想十分感兴趣,他也认为地球、月亮和其他星辰都是在围绕太阳运转的。阿里斯塔克斯是人类历史上**位提倡“日心说”的天文学者,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日心说”在古希腊并未受到人们的理解和支持,因为他在世人眼中并不是像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那般有光芒万丈的才华。
哥白尼坚持长期地观测天象,测量行星的位置,在他40岁左右时,他的观测研究手稿开始在朋友中传播开来,这份简短的手稿正是阐述了他自己有关“日心说”的初步看法。经过长年累月的研究,哥白尼*终完成了他那举世瞩目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可谁知道这长达6卷的著作,都是哥白尼在担任教士、行医之余写成的。
在《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转;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绕太阳运转的一颗普通行星。”
“宇宙中的星体的不断移动,是因为地球本身在转动,而不是星体围绕着静止的地球转动。”
“火星、木星等行星在天空中有时顺行,有时逆行,是因为它们各依自己的轨道绕太阳转动,而不是因为它们行踪诡秘。”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一个月绕地球转一周。”
这些大胆的观点令当时的人们十分吃惊。
……
《别再难为自己》内容简介:没有人生而坚强——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伤痛总是不期而遇,在所难免。面对自己的脆弱,虔诚接受人生所经
短命南朝 本书特色 南北朝时期,南朝先后建立了四个政权,每一个王朝都遭到了“短命”这一魔咒的纠缠。历史学家们研究出了其中诸多原因,士族的、战争的、民族的、经济的...
中国通史纲要(精装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文革”后国内出版的*本社科史学学术书,也是多卷本《中国通史》的纲要性和前瞻性的书籍。该书很好地将科学性和通俗性结合起来...
在近三十年中国再次崛起的同时,新一代史学家对明清经济和社会的研究,也出现很多新发展。这些史学家提出不少崭新的见解,反驳许
《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容若词传》内容简介:十几岁读纳兰,是惊才绝艳;二十几岁读纳兰,是捧心忍痛;三十几岁再读纳兰,似乎能懂
《21世纪中国生产力总体布局研究》内容简介:《21世纪中国生产力总体布局研究》首先对近15年来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发展和演化情况从产
匈奴帝国传奇:彩图版 内容简介 寻找2000年前失落的华夏儿女……公元2004年未,2500多名匈牙利公民向政府提出申清,要求政府承认他们是“匈奴族”。尽管这一...
《物语日本史》有上、中、下共三卷。上卷讲述了从日本建国到延喜、天历年间的历史;中卷展现了从宝元、平治之乱开始的源平合战至
本书从新的角度,以一个外国人的眼光对作为晚清官员的袁世凯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展示了他担任直隶总督期间和在北京从1901年到1909
《整个巴黎属于我》内容简介:21岁到27岁,在人生的黄金时代,海明威旅居巴黎,度过了一段困顿、疯狂的日子。他信仰文学,心高气傲
《战争风云(1939-1941)》及姊妹篇《战争与回忆(1941-1945)》,是现代文学史上全景式展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真实进程的规程最大的
中国国民党与越南独立运动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从党际交往层面,叙述中国国民党与越南独立运动的历史经纬;下篇侧重从外交层面,将中越关系置于二战后...
黎东方讲史:细说三国 本书特色 《黎东方讲史:细说三国》以生动别致的“讲史”形式详细讲述了自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到三国归晋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书中不但将三...
清史编年(全十二卷) 本书特色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历时二十年编撰的大型清史著作《清史编年》,共分十二卷,六百余万字。它采用编年体裁的形式,记述了自清军入关到清帝...
中古时代明时期-白寿彝史学二十讲 本书特色 大家的观点,通俗的阐释,一部要的国通史,一部精略的中国史学史。白寿彝1949年,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届全国代表...
清朝其实很有趣儿-修订版 本书特色 清朝是一个饱受争议的王朝。其前期入关,扬州七日、嘉定三屠,汉人纷纷抗争,历经三朝方才平息;其后期,外敌入侵、丧权辱国,将中国...
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二卷 内容简介 本书分析了从工业革命到**次世界大战之前人类权力关系的历史,提出了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兴起、阶级冲突、现代国家和现代军国主义的...
《世界大战丛书(第2辑):德国东进》主要阐述了1941年1月至6月战争事态的发展过程。在此期间,世界格局发生惊人变化:德国撕毁此前
石室賸言 本书特色 本书是辛德勇教授的一部有关中国古代碑刻文献和出土文献、器物铭文的学术论文集。“石室”表示以正史为核心的基本传世典籍,而“賸言”是指基本史籍弃...
河南历史与考古研究从书:武王伐纣 宁氏源流 本书特色 张新斌、刘兴儒主编的这本《武王伐纣·宁氏源流--获嘉历史文化论丛》是河南省社科院考古所(历史与考古所)与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