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主要介绍以下问题:文学研究所为什么 中落?和丁玲这位个性独特的著名作家来主持有关系。那个地方,曾因丁 玲而闻名遐迩,又因丁玲而成为是非之地。文学讲习所整风时,有人提出 :“文讲所从成立到现在,共变动五六次。……历次变动与文艺界的矛盾 和宗派有很大关系。”但是,如果换周扬或其他人来办又怎么样呢?安在 丁玲头上的那些莫须有的罪名,可以没有,但是,他能把文学研究所办成 真正培养作家的文学摇篮而不是文艺党校吗?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各类政治 运动、党内斗争、文艺运动,已经成为阶段性的循环秩序。文学研究所岂 能是世外桃源?《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作者邢小群通过对大量当事 人的访谈,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情节,重新审视了这段特定的历史。
丁玲在1949年前后的创作与作为有着明显的不同,而她在解放后主持的文学研究所,其兴衰沉浮,不仅影响到她自己,甚而影响了一代作家与文学青年的命运。《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作者邢小群通过对大量当事人的访谈,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情节,重新审视了这段特定的历史。
《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不幸的是,她的学生、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农民作家谷峪(1950年写小说《新事新办》出名),因为在文学讲习所阅读了古今中外经典作品,因为得到像丁玲这样的导师的文学启迪,在文学讲习所期间写了三篇小说《爱情篇》《草料帐》《傻子》,尝试在形式、技巧、表现方法上做些探索,结果被周扬作为有自然主义倾向的代表人物批评了一通。后来被打成右派,开除公职,回乡劳动二十多年。从此断送了一个非常有前途的作家的创作生命。 丁玲对学员的教导方式,还在于她对青年作家的关心爱护和鼓励。她非常耐心地给学员回信,解答他们的难题。请他们到家中吃饭、谈心。丁玲在苏联访问的时候,法捷耶夫曾对她说:“建了新国家,文化方面首先要建一个如我作协这样的全国性组织,其次要注意培养扶植新作家,我们的高尔基给文学爱好者写过几万封信,现保存在博物馆里就有四五万封。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爱惜赏识文学人才,我们也有传统,鲁迅就是个突出的例子。丁玲不能不受中外前辈作家的影响。 她的爱才,对青年作家殷殷教诲和真诚的关心帮助,从她给徐光耀的信、陈登科的信是可以窥见一斑的。 比如徐光耀在朝鲜战场体验生活时,碰到体验生活与写作之间的矛盾,他给丁玲写信诉说了自己的苦恼。丁玲在1952年8月4日给徐的信中说:“光耀同志:……我劝你忘记你是一个作家。你曾写过一本不坏的书,你是一个文艺工作者,你忘记了,你就轻松得多。因为这(那)就会使你觉得与人不同。这意思不是指骄傲,而是指负担太重。因为你发表过一《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你就有读者,你的读者和朋友就要求你跟着写第二本更好的书。自然,他们的意思是不坏的,可是却苦了你了,你怎么也写不出来,你焦急也没有用。我可以告诉你,读者又在慢慢忘记你,朋友的心也在冷了,这并不可怕,这就是说你可以不着急了,你可以慢慢来,你可以把你的读者朋友忘掉,把那些好心思忘记掉,你专心去生活吧。当你在冀中的时候,你一点也没有想到要写小说,但当你写小说的时候,你的人物全出来了。那就是因为在那一段生活中你对生活是老实的,你与生活是一致的,你是在生活里边,在斗争里边,你不是观察生活,你不是旁观者,斗争的生活使你需要发表意见。所以你现在完全可以忘记你去生活是为了写作的,是为了你的读者朋友等等的想法。” 再看看1954年丁玲给陈登科的信:“登科同志:昨天你走后,我拿起《淮河边上的儿女》从头再读,到晚上一口气把它读完了。老实告诉你,我很喜欢它。尽管你没有把它写好,你在里边写了那么多不能给人兴趣的一个战斗又一个战斗,塞了一些在抗日战争时代到处传诵的动人的舍夫、弃子的故事进去,但我仍然感到作者是有充实的生活基础的,是从生活中有所感、有所爱、有不能舍弃的原因才提笔的。那里面有生活,真实、感动人,使人惊心动魄、提心吊胆,使人对书中的事和人发生感情。因此这是一部有内容的结实的作品。……你写的领域是大的,斗争也多彩多样,可是我总感到你创作的世界还是不够大,你不能从容地处理那些场面。……
邢小群,知名学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近年来致力于口述历史的工作。著有《才子郭沫若》、《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往事回声》、《凝望夕阳》等。
方东美-大家精要 本书特色 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有这样一位十分矛盾的思想家:他出生于中国*传统的文化世家,却能说一口让欧美学者都叹为观止的流利英文;他一直努力对...
苏东坡传 本书特色 苏东坡是一个传奇,他诗词书画,无不精通,其文豪放自如,文采斐然,被广为流传,千古传诵;他又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曾任翰林学士,身居高位,参与朝...
北京的莫理循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澳大利亚作家西里尔·珀尔的同名作品翻译而成的。原作基本上是依据莫里循的日记所写的传记。莫理循从1897年开始作为《泰晤士报》驻...
历史上的刘墉 本书特色 CCTV-10《百家讲坛》栏目热播后,主讲人纪连海先生倾心打造的增补版。刘墉,刘统勋之子,先后侍奉乾隆、嘉庆两朝,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他是...
睁眼看刘备:在王道与诡道间取舍的博弈经典 内容简介 刘备的成功述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以编卖草鞋为生的破落族凭着一种做人的坚定理念,凭着以人为本的仁爱精神,带领...
Beautiful.Willful.Charming.Blunt.GraceCoddington’sextraordinarytalentandfiercede...
大家博友-纪念李小文院士博文集 本书特色 李小文院士是众所周之学术成果丰厚、平易近人的平民院士,也是科学网上的著名博主。他的突然离世,不仅引起了海内外关注他的众...
发现之旅66:马蒂斯--杰出的色彩大师 内容简介 马斯作为自己品的**分析家,一直固执不对自己作任评价。他说,他的那些回忆并非是精层面自己的绍。其传记常常就在画...
本书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柯林武德的思想自传。柯林武德博学多才,一生涉猎诸多知识领域,在哲学、历史学、考
走近苏东坡 内容简介 这是著名作家李国文研读苏东坡的诗文及所处时代背景后写出的感悟性文字。作者围绕苏东坡的性格、命运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深入到苏东坡的精神世界...
难忘的非常岁月 本书特色 虽然“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三十多年了,但是,它给作者陈瑞生的影响和记忆却始终挥之不去。在粉碎“四人帮”之后,作者力图忘记那十年浩劫对作...
《指数基金定投,慢慢变富》内容简介:巴菲特很少向人推荐具体的股票,不过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推荐指数基金。同时,随着我国股票市
莎士比亚-世界十大文豪 内容简介 莎士比亚是位*伟大的戏剧家,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中,是位举足轻重的巨人。然而,他生前并不知道他将会成为文学史上的大家。但,这又是必...
我的设计生活.张守义 内容简介 有天趣的人就是天才,人幼稚时个个是天才,长大后天才就少了。但一个人的天趣亦非不可以长久保持,天趣是可以长生的。所有的大师就是使天...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本书特色 《江隆基的*后十四年》不是一本普通的传记,而是一本奇特之书、感人之书,承载着丰厚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文化哲理思考。江隆基不仅是当之无愧...
《企业互补资产与技术商业化:制度的视角》内容简介:本书针对我国制度转型所形成的强制度环境,以资源理论、制度理论为主,结合动
阎锡山日记:1931-1950 本书特色 阎锡山日记:山西王的民国范儿 一手提杆秤,一手拿算盘,阎锡山为何能执掌山西长达38载? 被蒋介石两度誉为“...
顾维钧先生(1888—1985)是我国近代杰出的外交家,自1912年担任北京政府总统府及国务院秘书起,历任外交总长,驻英、美、法公使
《名人传》内容简介:《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的合称。《名人传》的三
国学大师丛书-胡适评传 本书特色 《胡适评传》:《国学大师》你绕不开的一座高峰!国学巨匠,百年经典,新眼指路!大师们以他们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国文化增添了瑰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