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今日美术馆将馆内公益项目“马爹利今日艺术讲坛”系列讲座结集出版。**辑为版画方面讲座的内容整理,讲演者从不同的角度、目的出发,阐释对版画不同的理解和态度:从版画的入门、启示,到西方汉学的图像系统,从基本制作到中外版画的历史传承……本书深入浅出地让读者在品读欣
赏中跨越“看热闹”的门槛,更深一层去体会版画独特的魅力与美感。
★ 16开平装,金城出版社出版
★ 汇集陈丹青、秦风、方力钧、刘国伟等19位当代中国优秀版画艺术家关于版画的10场讲座
★ 本书深入浅出地让读者在品读欣赏中跨越“看热闹”的门槛,更深一层去体会版画独特的魅力与美感
★适合版画相关专业学者、学生以及版画爱好者阅读
对于版画,大多数人的印象是木板上的简单雕刻以及纸张上的黑白印刷,而关于版画的起源,历史发展,制作过程以及类别风格,却知之甚少。《版画今日谈》是关于版画艺术的专著,集结了多位当代中国优秀版画艺术家关于版画的畅谈与介绍,深入浅出,内容丰富,其中涉及版画的历史,传承,制作,风格流派以及概念思想,适合版画相关专业学者、学生以及版画爱好者。从西方铜版画的发展到中国宫廷版画的演变,从传统版画到新兴木刻运动,从新中国的百花齐放到版画在今日.....与陈丹青、方力钧等人一起,从版画着眼,看过去,观人生,品文化。
◆版画、铜版画,是中国美术西化的第一步。
——陈丹青
◆版画作为美术的一个门类,在十八世纪的西方,几乎等于摄影的记录功能,具有很高的文献性。
——秦风
◆其实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包括版画、素描、水粉、油画,我的很多题材都是从很早的时候就喜欢的,像1985年的《木刻版画》这样题材的作品后来在我的创作中出现了很多。
——方力钧
◆如果版画由于它制作上的手工性、创作上的条理性而使我们获得一丝温暖、一份淡定的话,那么它就是兼顾到人的感性和理性的艺术,对于保持我们人格的完整性具有价值,而当代文化的园圃中就永远会有它的一席之地。
——黄洋
编者张子康,生于1964年,1989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2004年至今任今日美术馆馆长,2009年至今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2010年至今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当代艺术院副院长,2011年至今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新疆文化厅副厅长。
作者简介
黄洋:1979年生于广东揭阳。本科阶段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其2003年的毕业作品《采薇》,将木刻与动画相结合,体现了版画跨界发展的潜质;经过三年版画硕士研究生的研习,2005年开始创作的《古残拓考释》《赤比考》等作品,则将版画进一步推向装置、影像、文本互为补充的综合艺术形态 。此后,黄洋参加了釜山双年展、中捷当代艺术交流展、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等国际大展,并于2011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继续挖掘版画与当代多元艺术对话的可能性。
李帆:1966年3月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并留校任教,现为版画系教学副系主任、硕士生导师。
许向东:1962年生于黑龙江,1991、1997年分别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学习,现工作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木版工作室。2005、2007、2010年分别在法国巴黎艺术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新时代画廊举办个人展览。作品先后参加中国版画百年回顾展、中国艺术大展——当代版画展、第十一、十二、十三届中国版画展、第七届全国美展等。
李鑫:1977年出生于吉林省四平市,2003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同等学历研究生班,2004至今担任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石版工作室技师一职。 2001年参加中国美术馆《向现代转型》水印版画展;2002年作品《角——2》入选全国版画年会作品展;2005年参加国家图书馆《化旧翻新、穷功极变》传统版画复制展;2006年作品《镜——2》在中央美院展览馆参加中日版画交流展;2006年作品《角》、《影子》参加深圳何香凝美术馆全国百人水印邀请展;2007年于798“夸克画廊”组织石版工作室教学展;2007年作品《镜——4》参加深圳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2009作品《对视系列》在北京参加“萌动”京澳版画交流展;2009年作品《镜——7》入选第九届三版展;2011年参加《持守进取: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青年教师汇报展》。
李岩松:1982年生于天津。2007年获天津美术学院版画系学士学位,2009年至今任教于中央美院铜版画工作室。
刘国伟:1971年出生于山西省繁峙县。1997年任山西省文学艺术联合会成才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山西版画家学会理事,作品曾获1997年山西省大中专院校美展作品一等奖。2003年起担任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丝网工作室技师至今,作品参与“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2004)、“第二届全国丝网版画展”(2004)、“‘形式与扩展’——中央美院版画系与名古屋艺术大学绘画交流展”(2006)、“中央美院版画精品展”(瑞典斯德歌尔摩,2010)等展览。
卢平:1961年生于苏州,1979年进入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学习雕版,1999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传统版画工作室任教至今。作品曾入选“首届青岛版画双年展”、“深圳观澜首届国际版画展”、“全国第十六届版画展”等,并被中国美术馆、今日美术馆、青岛美术馆、江苏美术馆、四川神州版画博物馆、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大英博物馆等收藏。
赵乾宇:2001年进入网络广告行业,设计制作与网络营销相关的广告、网站、动画及网络视频,2006年被聘为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数码印刷工作室负责人,帮助学生解决使用数码设备进行创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研究数码手段与传统版画技法之间的结合,对数字色彩管理、数字图像制作、数控设备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有较深的研究。
彭金荣:1983年生于江西鹰潭。2003年开始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版画系,2007年毕业后就职于百雅轩画廊,2009年至今工作于中央美院版画系。由学院到社会,又从社会回归学院,他在历练中汲取各方所长,精益求精,完善自我。
王华祥:贵州人。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1989年获全国美展金奖。现为中央美院教授,西安美院、江苏大学、兰州教育学院客座教授,飞地艺术访名誉校长,北京万圣谷美术馆馆长。作品“近距离”系列参加1991年“中国新生代”艺术大展,其无主板套色木刻技术影响全国至今;1993年参加“后八九”世界巡回展,1993年《将错就错》出版,反响巨大;参加过“亚洲新潮艺术博览会”、“中国现代油画展—从现实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中国当代美术二十年启示录”、“移花接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后现代方式”、“民生美术馆中国美术三十年”、纽约国际艺术博览会、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美国迈阿密艺术博览会、广州艺术三年展、成都艺术双年展等重要艺术展览和博览会。1999年创办“北京飞地艺术坊”,出版有《再识大师》、《和静物对话》、《木板家族》、《触摸现实》、《和毕加索一样多变》、《绘画之道》、《王华祥乱讲集》、《喜入迷途》等艺术专著。2011年其设计建选的“万圣谷美术馆”投入使用,艺术事业开始进入一个全新时期。
古安村:版画艺术家古元先生之长女,1945年出生于延安。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已退休)。现任珠海古元美术馆名誉馆长。
方力钧:中国当代最重要艺术家之一。1963年生于河北邯郸,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客座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当代艺术院艺术家,并被聘任为“2012(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艺术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联合国官方合作伙伴和平发展基金会和平大使。方力钧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创作的一系列“泼皮光头”形象,已经成为“玩世现实主义”的经典语符。其作品被海内外重要美术馆、博物馆及私人机构展出和收藏。
康剑飞:1973年出生于天津市。1993年考入中央美院版画系。现任中央美院版画系副教授,六工作室主任,教学主要研究方向是“版画的应用性研究”。同时担任中央美院青年教师协会秘书长、中国美协版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贵金属纪念币设计图稿及样币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曾参与策划中央美院首届“学院之光”、2011中国版画年系列活动、首届中国青年版画展、“中国版画进万家”、“复数的意义—中国当代版画展”等版画推广展览与活动。个人获得2011年度中国当代艺术权力榜年度艺术发现奖,并多次获得全国性版画展奖项以及日本冈松家族基金会一等奖等荣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今日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澳大利亚昆士兰美术学院、美国堪萨斯大学美术馆、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等公共机构收藏。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1978年辗转赣南、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以同等学历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赴纽约定居,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定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纽约琐记》、《陈丹青音乐笔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等。
秦风:本名徐宗懋。原籍福建省古田县,1958年出生于台湾省高雄市,自幼即喜爱历史和美术。1980年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西班牙语文学系,毕业后曾担任台北故宫博物院英语、西班牙语导览,1983年起历任台湾《中国时报》记者、国际新闻特派员、总编辑特别助理、副总主笔,从事新闻工作约二十年,其间曾以自由撰稿人身份游历世界各国。1995年起收集历史照片,2000年成立文史工作室,倾心投入历史影像的发掘与应用,长期合作对象遍及两岸大型文化单位,包括台湾汉声文化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社、《商业周刊》、TVBS电视台、香港《亚洲周刊》、大陆《老照片》杂志、《三联生活周刊》、《南方都市报》、《南方人物周刊》、山东画报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上海文汇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闽台缘博馆、南京中国近代史博物馆(原南京总统府)、北京今日美术馆等。
谭平:1960年出生于承德。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后留系任教;1989年获得德国文化艺术交流奖学金(DAAD),就读于柏林艺术大学自由绘画系,1994年获得硕士学位和Meisterschule学位;2002年至今担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闫辉:1977年生于内蒙古,199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001年获中央美术学院学士学位,2005年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学位,2009年至今任教于清华美术学院绘画系。作品曾入选第八届全国石版、铜版、丝网展、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版画年会、中国艺术博览会、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美院造型部教师作品展,并在国内外举办个人铜版画展。发表有研究论文《清代战图类宫廷铜版画艺术研究》(《美术研究》2006年第3期),《清代宫廷铜版画战图》(《收藏》2005年第11期)。
翁连溪: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现任故宫图书馆善本二组科长,主要从事古籍和书版的整理、研究工作,擅长古籍善本的鉴定。主要研究方向为清代内府刻书研究、雕版研究。主要著作有《清代内府刻书档案史料汇编》、《中国佛教版画全集》、《清代内府刻书图录》等。
色铅笔的手绘时光-花之绘明信片组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给成人的“涂绘书”。只需要一盒色铅笔,忙里偷闲的随笔涂鸦,让花香伴你放松情绪,平和心态。这是一本很方便的书。...
戴敦邦缘画红楼录 本书特色 戴敦邦,中国著名国画家,号民间艺人,擅中国人物画,工写兼长,多以古典题材及古装人物入画,所作气魄宏大,笔墨雄健豪放,形象生动传神,生...
扇形牡丹-实用白描画稿-原大版 本书特色 《扇形牡丹(原大版实用白描画稿)》作者为我国著名工笔花鸟画家、北京职业画家田希丰先生。作品尤以画工笔牡丹见长,其多年来...
设色没骨木本花卉 本书特色 本书提供了十二幅没骨草本花卉的画稿。描绘了各种花卉,如梨花、木芙蓉、杜鹃、丁香等,每张作品以六步的形式展示给读者,首先一步是线描稿,...
黄宾虹-把大师展览带回家 本书特色 黄宾虹(1865-1955),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开派巨匠,“千里以来**的用墨大师”。国家授予其“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荣誉称...
老照片·第58辑 目录 杭州“荣誉公民”司徒雷登一位生于杭州的美国政治家的中国情结1959年:与领袖一起读书再说伍连德一张历史照片的来历1929年的井冈山《大美...
FirstpublishedinFrancein1958,thenintheUnitedStatesin1959,RobertFranksTheAmerican...
贺羽素描集 本书特色 素描是一种理解和表达世界的知识与技能,是绘画的核心和基础。但是现今艺术思潮和社会的整体浮躁氛围加深了对传统价值的质疑。《贺羽素描集》收录了...
三国演义-李国文评金协中绘 本书特色 ★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李国文精妙点评,著名京派画家金协中工笔重彩,珠联璧合,熠熠生辉★ 作家出版社继《清孙温绘全本红...
王合多/现代重彩画 内容简介 绘画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人类认识自然与社会,表达观念与情感的一种特殊方式。世界各民族的绘画,由于其历史背景各异,美学观念的...
“本书中我告诉大家的是一个平常人的真实经历。我力图把我在伦敦的生活全部展示给读者,好的和不好的,善行和恶行。”当初一句英
西洋画派十二讲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丰子恺艺术读物系列中的西洋画派十二讲分册,建设讲话分册,全书共分十二讲,系统全面地对西洋名流派的绘画艺术进行了讲解,本书内容全面...
水彩人物写生 内容简介 绘画的艺术表现,是客观物像通过主观理解起作用的产物,其中必然渗透着个人的意识和主张。水粉写生也不例外,其学习方法与训练模式当然也因人而异...
《婚纱摄影美姿精选Pose500》汇集了众多世界级优秀婚纱摄影师的知名作品,是专业婚纱摄影师必备的视觉参考。通过阅读《婚纱摄影美
印象绘-法兰西 本书特色——我是偏爱印象这个词的,这是一种感性的、主观的印记。这是一种玄妙的、只可意会的情感。*开始,对法兰西的印象始于浪漫。是清晨街头咖啡馆的...
中国山水画思想论要 本书特色 杨天才、赵雍编著的《中国山水画思想论要》山水画思想内容按照朝代的先后顺序编排:先秦至汉代、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每个朝代都...
佳能EOS 5D Mark III数码单反摄影从入门到精通 本书特色 全书共有8个章节,从全面详解佳能eos 5d mark ⅲ相机到对于5d mark ⅲ拍摄...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 内容简介目前,中国的当代艺术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艺术市场的兴起,中国当代艺术由过去主要以艺术家和批评家为主体...
连环画名家原作复制大系:经典研摹--侯国良作品2 作者简介 祖籍山东海阳,1946年生于黑龙江省泰来县农村.1966年于齐齐哈尔市高中毕业,1968年作为"知青...
本图册集萃了新中国建立以来以民间生活为主题的纪实摄影经典作品,重现了民间的“共和国记忆”。它无意追求宏大叙事场面或者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