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梦好莱坞》,是北京电影学院名师郝建的宝贵电影评述合集,精选了中外22部上等电影佳作,从视觉享受、文学解读、拍摄技巧及影片传达出的社会思考等方方面面,精析多部类型电影,引导读者在自己的理解之外,对影片产生更加专业、更加深刻的思考。
本书从专业角度,并以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盗梦空间》《2012》《艺术家》等经典类型影片,从不同层面深度挖掘电影的精华美感,给电影爱好者以精神愉悦与感官体验。
一部真正的好电影,引得起共鸣,经得起争议。
它总是烧掉守常的大幕,新奇而不突兀,历久而弥新。
好莱坞经典程式精密剖析,艺术电影对话章法深刻读解,给热爱电影、心中有梦的你!
一边为独立电影大声疾呼,参与影展策划,组织私空间放映讨论,一边对好莱坞电影深入研究,成为骨灰级粉丝,郝建老师似乎兴趣分散,品味矛盾。其实多看他的文字,了解他的各种政治和文化态度就知道,他只追求自由的创造和自由的娱乐。在中国电影的江湖中,我看到一个独立、自我,同时也竭力寻求与大众对话的学者,一个影迷俱乐部小教头。
——贾樟柯,《三峡好人》《小武》《站台》《任逍遥》导演
其实我很少看电影评论,甚至几乎不看。但是《盗梦好莱坞》确实是少见的内外兼具的评论、分析。从技术语言到镜头语言,以至镜头外的生命思考……不只开发观众的观影乐趣,也给我们电影工作者有回到电影本质的另一种思考角度。
——魏德圣,《赛德克·巴莱》《海角七号》《七月天》《黎明之前》《夕颜》导演
谁与争锋,精密剖析好莱坞经典程式,殚精竭虑,深刻读解艺术电影对话章法,郝建的文字也可算胆大心细,时有珠玑。他对商业电影是熟读经书,熟读经典;对艺术片也有好胃口和独特眼力。从念研究生时画假票偷偷潜入中国电影资料馆大放映厅和洗印厂礼堂看内部参考片,到今日花费巨资收藏碟片数千,郝建跟我一样走过了从影迷到拿电影当饭碗的艰辛坎坷悲摧路。但那份电影快感带来的愉悦,那份带动观众,大家一起众乐乐的满足和偷着乐,同时也就在其中了。
——贺子壮,《生死抉择》《少林四小龙》编剧、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
撰写电影文字近三十年,发表电影评论数百篇,屡次在公共领域宣布自己从未拿过任何信封、红包,我在中国大陆的电影评论圈子中迄今仅看见郝建老师一人敢于这样高调。一手拿笔写评论,一手敲电脑做电影电视剧本,理论和创作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再加上对大众文化写作方式的有意识追求,这使得郝建老师的文字一直具有明白晓畅、落实到电影文本细部肌理的特色。对作品思想观念和人物所面对的困境的深刻挖掘,对电影中蕴含的政治伦理、哲学内涵和人情世故、生活逻辑的细致梳理,让我看到他在文学、美术和当代前沿思想方面的深厚素养。阅读《盗梦好莱坞》,感觉好像又回到了电影学院的读书时光,我们又在大食堂和郝老师的办公室褒贬新老影片,切磋故事创意;亦师亦友的交谈吵嘴,倒也不比课堂的高头讲章获益少。很多当年的思想启示和艺术创意火花,现在也出现在这本书里。
——程青松,《沉默的远山》《电影往事》编剧,著名影评人,《青年电影手册》主编
精英反好莱坞,只因它代表多数人的口味,用商业力量挤压了高端群体的言论空间;官家反好莱坞,也因它代表多数人的口味,其浅化的大众价值观不尽符合狭窄的主旋律。如果说好莱坞代表一种美学与伦理立场,它远不止是美国的。你可以鄙视它,但至少先得弄清它的优劣何在,免得抨击时打错目标。郝建教授对好莱坞的研究之深之久,使得他身处精英层,却能看清普罗大众的电影追求;他狂热追寻电影形式美感,又竭力强调其中人物的伦理抉择和善恶之辨。这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是非常难得的。
——周黎明,资深影评人,戏剧、电影制作人,《你的,大大的坏》《好莱坞启示录》作者
如果说好莱坞或者类好莱坞式电影是个美貌与智慧同在的美女,故事是她的骨架,视觉效果可算作她的血肉,社会伦理就是她的头脑。她究竟美在何处?如果你没时间光顾造访她五次,甚至五十次,那么郝建替你做了。不同于浮光掠影式的影评,郝建的电影评论基于文本细读,且与各种样式的艺术文本品味交相辉映,与其他电影一一对照,抽丝剥笋,让读者不但知道美女美在何处,更能知道她的前世今生。做学问的可以读到文笔酣畅的论文,看热闹的可以轻易明白片子的掌故和内里的种种讲究——借此,或把酒论道,或秉烛夜读,不亦快哉。
——王小山,专栏作家、出版人、文化学者
这本书里说,奇诡的电影叙事,只为道出人的常识。
——崔卫平,文化研究学者、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郝建:
江苏南京人,1983年于南京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1988年于北京电影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他是自由主义粉丝、文学电影形式美学狂热爱好者、暴力美学控。主要写作领域为文化批评、电影评论、电影电视编剧。免费、业余、配角演员,曾出演娄烨导演的《颐和园》《花》及多部学生作业。
作者多年从事电影研究、创作与教学工作,撰写专著《硬作狂欢》《中国电视剧:文化研究与类型研究》《类型电影教程》。由他编写剧本的影片《紧急迫降》获2000年华表奖、2000年中国电影家协会金鸡奖特别奖。他所编剧的电影《危情雪夜》也受到好评。他还多次担任国内、国际独立电影策展人及评审团委员。
世界金属艺术 目录 绪论璀璨的金铜时期**章西亚两河流域的金属艺术**节苏美尔时期的金属艺术(前3200—前2000)第二节亚述帝国时期的金属艺术(前3000—...
卓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西方美术史专业研究生。2014年曾参与制作北京大学《艺术史》全球课程。罗翔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民革中央画...
启功-欧颜柳赵启五体楷书习字帖 本书特色 本丛书是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启功五位在书法史上有特殊影响的楷书作品中,按照一定的部首规律精心选编的楷书集...
【专家团队】主编单位: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总顾问:罗哲文(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首席古建筑总工程师,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执行主编:刘炜段国强编委会:罗哲文史...
中国艺术设计史 本书特色 《中国艺术设计史(艺术设计名家特色精品课程)》(作者夏燕靖)突出对历史脉络、术语概念、知识重点以及史料背景的阐述,务使学习者易于理解和...
第二版出版说明刘致平教授学术成就及中国住宅研究(代序)作者原序增补者序前言第一章上古至先秦第一节原始社会(一)原始入群时
中国的人牲人殉习俗,从原始社会晚期开始,历经商周秦汉,直到辛亥革命前后,跨越了中国历史的各个发展阶段,时间之长,影响之深
服装工艺学-修订版 本书特色这本刘凤霞、张恒编*的《服装工艺学(修订版) 》,不同于一般的服装书,主要是为提高服装专业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而编写的。全书共九...
影像中国--中国电影艺术1945-1949 本书特色 有关中国40年代电影文化史、艺术史的研究,目前尚未出现专门著作,本书首做尝试:40年代战后电影产生于战后中...
即将消失的艺术-评书 本书特色 在人类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如春风夏雨,评书伴随人类成长,让人们生活丰富多彩。评书在中国有它的起源。这个起源有可能是远古氏族部落的男...
林语堂,(1895-1976)文化大师,作家,以英文书写而扬名海内外,四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林语堂旅居美国数...
《如何让艺术懂你》内容简介:过去的一百年间,艺术世界的风景发生了急剧变化。观者在一件件艺术作品前大为迷惑,这些作品是种挑衅
影视导演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影视导演教学研究新著。作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项目之一,该书从新的角度论述了影视导演艺术的各个方面,观念新颖,论点明确。它将影视导演理...
告诉你不知道的韩国爱情电影 本书特色 你是我的命运:大雪埋没了小镇,也埋没了山林,整个世界变成了银色,小伙子金石在雪中艰难地行走,他一点也不觉得冷,脸上挂笑,这...
叶圣陶遗墨 本书特色 本卷将叶先生的对联、立轴、匾额、题签汇成一辑,按常例称作书法。本卷的诗词辑汇集了叶圣陶的诗词一百三十五题,约二百首,一部分选自他自存稿本,...
作为影评家的彼得·考伊身处1960年代文化动荡的中心,并亲眼目睹了激进分子们在1968年5月搞挎戛纳电影节的激烈行为,时隔多年之后
《电影批评》是“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之一种。作者从具体电影的批评方法入手来进行《电影批评》写作,具有文
《张胜兵中医公开课:张胜兵解读温病条辨》内容简介:本书是武汉籍名中医张胜兵对清·吴瑭(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一书结合自己
幻声空色-赵荔红电影札记 内容简介 赵荔红编著的《幻声空色》大约涉及100个导演,并对150部电影解读。本书分三部分一是全景,纵向阐述某个大导演的所有作...
刘三姐 本书特色 刘凤禄主编的《刘三姐》介绍了,壮族歌手刘三姐被恶霸地主陷害落水,一路放歌沿江飘流,被老渔夫救起。三姐住在渔夫家上山采茶,下河打鱼。用歌声歌颂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