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的各篇文章是海内外学者关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分为“古代的根源”、“人性与自然”和“现代的重建”三部分,从人文学的视角,围绕“人性与自然”的主题,既追溯中国人的价值观于历史传统之中,探讨古代中国人价值取向的传承与变迁;又与西方思想相互对照,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所造成的观念解放与价值的迷失,进行了客观透彻的评析;并且试图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在现代的脉络中重建中国人的价值观。
本书以客观的立场,探讨古人关于人性本质、义利之辨、天人关系等问题的看法,展现中国传统价值观之特色,这对于启示当代中国人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以及在扬弃传统的基础上重建现代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陈永明香港浸会学院中文系讲师
池田知久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哲学科教授
傅佩荣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黄俊杰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
蒋年丰东海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林庆彰“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筹备处副研究员
刘述先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刘思量台北艺术大学美术系教授
沈清松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教授
吴光明威斯康星大学奥什科什分校哲学系教授
嫉妒的制陶女(列维-斯特劳斯文集10) 内容简介 本书从南美洲的神话入手,探讨了神话与人种分布的关联性、神话逻辑的地域性以及普遍意义上的神话思维的含义等三方面的...
《法华经》被称为佛说的最高教义,但因是用古汉语翻译,且夹杂众多佛学名相,不易为现代人理解,鉴于此,作者撰写了《法华经新释
中国思想史上,两汉以后,儒学渐微,庄、老代兴,而佛学东来,递兴日盛,至隋唐而臻全盛。然佛学盛极转衰,继之则宋学崛起,而为
科学辩护的沉思:科学确证与科学接受的方法论辩护--科学文化反思丛书 目录 丛书总序:构架贯通“两种文化”的桥梁前言引论参考文献及注释**章 科学确证的定性阐释*...
清凉世界-五台山 本书特色 《华夏文库·名山胜寺系列·清凉世界:五台山》编辑理念就在于,它既视佛教为宗教,又视佛教为文化,更视佛教为能给普通大众的现实人生提供解...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语言,真理与逻辑 内容简介 艾耶尔(A.J.Ayer),英国著名哲学家,牛津大学逻辑教授,维也纳小姐成员,逻辑实证主义代表之一。本书为艾耶...
科学与人生观-民国文学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自张君劢在《清华周刊》第二七二期上发表了一篇讲演稿《人生观》以后,引起了我国学术界年来罕见的丈波澜。所谓“科学与玄学之...
常乃惪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本书特色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常乃惪卷》依循常乃思想变化的轨迹,展示其一生持论之关键。以支撑价值判断的史学与哲学论文为主,兼收涉...
该书为《二十世纪学术要籍重刊》中的一种。作者简介 张舜徽先生(1911-1992),湖南沅江人,着名历史学家、历史文献学家。生前曾任
该作者最著名的作品《礼物》2002年上海人民在国内出版过,引起了广泛影响。该书研究的是古代文化中的祈祷现象。祈祷是所有民族上
丹青妙香叩禅心-禅宗画学著述研究 内容简介 《丹青妙香叩禅心:禅宗画学著述研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禅宗画学研究论纲”,另一部分为“禅宗画学著述辑要”。前面一...
鬼谷子:中国谋略学第一奇书 本书特色 本书融趣味性、哲理性、故事性、实用性于一体,是各类读者参悟运用鬼谷子大智慧的首选读本鬼谷子:中国谋略学第一奇书 内容简介 ...
江藩(1761-1830),字子屏,节甫,号郑堂,甘泉(扬州)人,清代著名经学家,曾参与编修《皇清经解》及《广东通志》。江氏最著名
花非花-周国平对话王小慧 本书特色 《花非花:周国平对话王小慧》:哲学与艺术对话思想与情感碰撞警言与故事辉映文采与影像交融花非花-周国平对话王小慧 内容简介 本...
《圣经》是全世界版本最多、印数最高、传播最广和影响最大的典籍。本书兼顾《圣经》的现有编排形式和内在主题发展,吸收国际学术
莱布尼茨是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初的德国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莱布尼茨博学多识,勤于探索,著作等身。他在半个多世纪的
了凡四训-Vo1.78-(外二种) 本书特色 《了凡四训(外二种)》是明代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来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在这部书中,袁了凡以其毕生的学问与修养...
让你受益匪浅的极简西方美学史 本书特色 西方美学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初起源于古希腊时期对于美的探索。古希腊人多以自然理念为哲学基础,在此基础上阐述自己...
古希腊修辞学与民主政制 本书特色 20世纪末期,西方学界曾发生过两场涉及西方古典文史的论争:一次关于古希腊修辞学,一次关于古典隐微论。这两场论争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禅修心钥-禅修课之二 本书特色 一本书是蜚声国际的大师班迪达尊者依循佛陀的教义、缅甸上座部佛教马哈希尊者的传统,将纯正的毗婆舍那(内观)实修操作技巧,正确且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