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将20世纪文化名人的个性生动鲜明的展现出来
从“人”的角度理解唤起了“民主与科学”的“五四精神”
从心理学看20世纪知识分子,梁启超、陈独秀、胡适、王国维……
对他们进行个性人格的心理分析,呈现出他们的个性特征和内心世界,恰如其面。在研究中作者认为,在特定社会群体中,只要有小部分个体的人格能够保持独立,这个社会群体就有复兴的希望。
**辑 四种基本气质——四条汉子的个性
活跃型:田汉
求全型:夏衍
魄力型:周扬
平和型:阳翰笙
第二辑九型个性
奉献型:李大钊
实践型:胡适
情感型:梁启超
观察型:王国维
质疑型:郁达夫
享乐型:徐志摩
支配型:陈独秀
和谐型:蔡元培
苛求型:鲁迅
第三辑几种典型
胆液质型:康有为
神经质型:章太炎
粘液质型:周作人
刚直型:傅鹰
附录1:什么是个性(人格)特质
附录2:个性(人格)分析的史料说明
附录3:20世纪我国四大演员的气质
附录4:影剧“四大名旦”的个性
后记
"line-height: 26px;">这一部名为《文化名人的个性》的书,也应该具有自己的鲜明个性。
我们通常看到一些名人传记、回忆录和访谈,在形容名人性格的时候,往往使用诸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热情善良、为人正派、襟怀坦白、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以及(如追悼会致辞)“他的一生是革命奋斗的一生、为人民服务的一生”这一类泛泛而谈的套话大话。如此这些形容词几乎装在谁身上都可以,以至于印象模糊,不得要领。正如某些画家要描绘一个人的容貌,总是“两个眼睛一张嘴,一个身子两条腿”类似的几种平庸无奇的模式,甚至千人一面,相互混淆。
然而“文化名人”的价值恰恰就在于他们各有千秋的个性(特殊性),而不仅在共性(普遍性)。人们的个性不同,恰如其面。
现代心理学的个性(人格)心理分析方法,给予我们有力的工具,用以解剖各个名人的言行特征和内心世界。这一部书,就是通过这种心理分析,将许多文化名人的个性本质,鲜明生动地展现在读者们眼前。
20世纪是我国现代知识分子——“文化人”解放个性、发展独立人格、弘扬新思想新道德的新时期。有人将这一时期称作“中华民族的文艺复兴”,或与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做对比。
清朝末年洋务运动、维新变法逐步推行以来,首先在一些通商口岸,过去热衷科举功名“学而优则仕”的文人发生分化,开始出现一批志在引进西方学术文艺,以著述、教学新文化知识为生的“文化人”。
特别在1905年,正式废除了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以后,我国的新式学堂(清末称学堂、民国以后称学校)大量涌现,教学内容开始根本改变。现代启蒙知识逐渐传授开来,现代新闻出版业蓬勃发展,出国留学蔚然成风。文化市场初步形成以后,全国各地又出现一批以专门从事教学研究或自由撰稿为生的文化人。他们根本不同于过去“读书做官”的旧式封建文人。
这时期,新派文化人的最大特点就是“个性解放”,他们从事的社会活动,乃是“救亡”与“启蒙”。
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最早的新派文化人,数量并不多。根据历史资料估计,上海一带的新派文化人大约有一千名左右,北京天津一带的新派文化人也只有一千名左右。其他各地(如武汉、长沙、成都等)零星的新派文化人,分布如同星星之火苗。但是他们的能量非常可观。当时新派文化人的传播大致上通过报刊、书籍、学校、讲演等(一般书报发行量少则千份、多则上万份)途径,活动场所、势力范围逐步扩大,形成“燎原”之势。
这一时期新派文化人以康有为、章太炎、严复、梁启超、蔡元培、王国维、陈独秀等为代表,他们迅速打开了局面。不久,赴日本留学生李大钊、鲁迅、周作人、郭沫若、田汉、夏衍等,赴欧美留学生胡适、陈寅恪、吴宓、徐志摩、闻一多、赵元任等,这些生力军纷纷投入新文化运动,唤起了“民主与科学”的“五四精神”。整个20世纪的文化史,也即争取实现“民主与科学”的奋斗史。
现代文化人的发展史,正是我二十多年来孜孜不倦的研究课题。
对20世纪文化人进行“个性(人格)分析”
十年前,我在《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一书“后记”中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探讨现代文化人和知识阶层的发展史,除了撰写访谈记回忆录、并作惯行的文本分析以外,我还从两个特别的角度切入:一是从个体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发掘他们各自的个性、个性特征及其心路演化过程;二是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考证他们在各阶段的生活条件和经济背景,也就是统计归纳、比较分析“金钱收支和生活费用”的实际情况。这两个切入点……在社会实践中人们无不承认它的重要性,而在文化理论中往往被研究者所忽视。个体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到如今仍然处于并不成熟的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我国许多心理学家对“个性、人格”等术语作如此翻译和定义(区分)
陈明远
1943年生于重庆。写过诗,研究过语言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20世纪80年代以来,陈明远先生一直尝试从两大角度探讨现代文化人的发展史:一是个体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一是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从而拓展了对文化名人的传记、纪实研究。本书和他的另两部著作《陈明远集一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 》《陈明远集二 鲁迅时代何以为生》,就是以上两种研究视角的卓著成果。
陈明远
1943年生于重庆。写过诗,研究过语言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20世纪80年代以来,陈明远先生一直尝试从两大角度探讨现代文化人的发展史:一是个体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一是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从而拓展了对文化名人的传记、纪实研究。本书和他的另两部著作《陈明远集一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 》《陈明远集二 鲁迅时代何以为生》,就是以上两种研究视角的卓著成果。
张礼士 1942年生。1963年毕业于安徽大学物理系,分配至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后改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任教师。文革期间下过乡,去过干校,当过工人。除教了多年物...
神学与哲学和科学的对话 内容简介 本书以神学家、哲学家和科学家对话的方式来探讨人类思维的演进与过程。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寻求原始概念的形成,先人的文字记载对后人的启...
不平等的痛苦-收入差距如何导致社会问题 内容简介 为什么英国人比日本人更不信任别人?为什么美国少女的怀孕率高于法国?为什么美国新奥尔良市在卡特里纳飓风过后会发生...
赠给男人:让男人铭记的28种礼物 内容简介 生命无非记忆,当我们老了,或许会发现,原来我们珍藏的那些有关情感的记忆,皆与某件物品有关。我们也许无法计算自己使用过...
现代性的中国面孔-李欧梵 季进对谈录 本书特色 《现代性的中国面孔(李欧梵季进对谈录)》是著名思想家、学者李欧梵与季进先生的对话录。本书就“都市文化的现代性”“...
民国三大文妖-性学张竞生.艺术叛徒刘海粟.时代鼻祖黎锦晖 本书特色 《民国三大文妖:张竞生 刘海粟 黎锦晖》:声名狼藉的大师 特立独行的先哲 性学博士张竞生 艺...
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要点 内容简介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包涵“世纪文库”、“世纪前沿”、“袖珍经典”、“大学经典”及“开放人文”五个界...
沁河老宅院 本书特色 苏泽龙、行龙编著的《沁河老宅院》是沁河风韵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围绕明清时期的沁河流域的官商宅院,展开调查,探究了沁河流域的官商宅院的兴起、分...
帝国之眼-旅行书写与文化互化 本书特色 《帝国之眼:旅行书写与文化互化》史料详实,收录大量殖民扩张阶段欧洲人在南美洲、非洲的探险故事;立论独到,首创“接触地带”...
本書是第一部以提要形式揭示道教內容的大型工具書,吸收了國內和日本學者的研究成果。該書大多篇章是研究考證的結果,每篇幾百字或數十字的提要,都需要翻閱大量的工具書,...
新媒体.融合与发展 本书特色 本书汇集了作者*新研究成果。本书通过翔实权威的数据资料、独特新颖的理论视角,全面深入地解读了当今中国和世界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对新媒...
中国历史博物馆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专业博物馆丛书中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分册,书中收入了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大量珍贵藏品,每件藏品除实物照片外,还附有简洁的文字说明。本...
谷川健一,1921年出生于日本熊本县,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日本民俗学者、地名学者、作家。日本地名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俗学。
受众研究读本 本书特色 在广义层面上讲,受众(audience)是指大众传播所面对发言的无名个体与群体。,它不仅仅是大众传播效果的核心概念和考察效果的基点与立足...
社会研究方法(第11版)--社会学教材经典译丛 本书特色 本书是美国大学的通用社会学教材,是一本具有世界声誉的经典之作二1975年本书初版已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
这不是一本“撩汉把妹”指南,比起铺天盖地的“女人不狠地位不稳”、“嫁给什么样的男人才幸福”之类的秘笈,来自台湾的孙中兴教授简直老实得乏善可陈。说来说去,他的核心...
中国小说史略 本书特色 《中国小说史略》原是鲁迅先生在北京大学授课所用的讲义,后结集出版,并被视为鲁迅先生重要的学术著作。这部书以现代的视角解读了中国古典小说的...
浙江采集遗书总录-(全二册) 本书特色 《浙江采集遗书总录(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第3辑)。浙江采集遗书总录-(全二册) 内容简介...
《心智社会:我们的认识决定了我们的世界》内容简介:对于很多问题,我们常常会给出想当然的答案。为什么喜欢吃糖?因为糖好吃。为
实践的艺术-日常生活实践-1 本书特色技术人员的理性能够对事物和人进行*佳的组织,赋予它们各自的位置、角色以及消费产品。但是普通人悄悄地逃脱了这一组织。他们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