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将20世纪文化名人的个性生动鲜明的展现出来
从“人”的角度理解唤起了“民主与科学”的“五四精神”
从心理学看20世纪知识分子,梁启超、陈独秀、胡适、王国维……
对他们进行个性人格的心理分析,呈现出他们的个性特征和内心世界,恰如其面。在研究中作者认为,在特定社会群体中,只要有小部分个体的人格能够保持独立,这个社会群体就有复兴的希望。
**辑 四种基本气质——四条汉子的个性
活跃型:田汉
求全型:夏衍
魄力型:周扬
平和型:阳翰笙
第二辑九型个性
奉献型:李大钊
实践型:胡适
情感型:梁启超
观察型:王国维
质疑型:郁达夫
享乐型:徐志摩
支配型:陈独秀
和谐型:蔡元培
苛求型:鲁迅
第三辑几种典型
胆液质型:康有为
神经质型:章太炎
粘液质型:周作人
刚直型:傅鹰
附录1:什么是个性(人格)特质
附录2:个性(人格)分析的史料说明
附录3:20世纪我国四大演员的气质
附录4:影剧“四大名旦”的个性
后记
"line-height: 26px;">这一部名为《文化名人的个性》的书,也应该具有自己的鲜明个性。
我们通常看到一些名人传记、回忆录和访谈,在形容名人性格的时候,往往使用诸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热情善良、为人正派、襟怀坦白、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以及(如追悼会致辞)“他的一生是革命奋斗的一生、为人民服务的一生”这一类泛泛而谈的套话大话。如此这些形容词几乎装在谁身上都可以,以至于印象模糊,不得要领。正如某些画家要描绘一个人的容貌,总是“两个眼睛一张嘴,一个身子两条腿”类似的几种平庸无奇的模式,甚至千人一面,相互混淆。
然而“文化名人”的价值恰恰就在于他们各有千秋的个性(特殊性),而不仅在共性(普遍性)。人们的个性不同,恰如其面。
现代心理学的个性(人格)心理分析方法,给予我们有力的工具,用以解剖各个名人的言行特征和内心世界。这一部书,就是通过这种心理分析,将许多文化名人的个性本质,鲜明生动地展现在读者们眼前。
20世纪是我国现代知识分子——“文化人”解放个性、发展独立人格、弘扬新思想新道德的新时期。有人将这一时期称作“中华民族的文艺复兴”,或与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做对比。
清朝末年洋务运动、维新变法逐步推行以来,首先在一些通商口岸,过去热衷科举功名“学而优则仕”的文人发生分化,开始出现一批志在引进西方学术文艺,以著述、教学新文化知识为生的“文化人”。
特别在1905年,正式废除了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以后,我国的新式学堂(清末称学堂、民国以后称学校)大量涌现,教学内容开始根本改变。现代启蒙知识逐渐传授开来,现代新闻出版业蓬勃发展,出国留学蔚然成风。文化市场初步形成以后,全国各地又出现一批以专门从事教学研究或自由撰稿为生的文化人。他们根本不同于过去“读书做官”的旧式封建文人。
这时期,新派文化人的最大特点就是“个性解放”,他们从事的社会活动,乃是“救亡”与“启蒙”。
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最早的新派文化人,数量并不多。根据历史资料估计,上海一带的新派文化人大约有一千名左右,北京天津一带的新派文化人也只有一千名左右。其他各地(如武汉、长沙、成都等)零星的新派文化人,分布如同星星之火苗。但是他们的能量非常可观。当时新派文化人的传播大致上通过报刊、书籍、学校、讲演等(一般书报发行量少则千份、多则上万份)途径,活动场所、势力范围逐步扩大,形成“燎原”之势。
这一时期新派文化人以康有为、章太炎、严复、梁启超、蔡元培、王国维、陈独秀等为代表,他们迅速打开了局面。不久,赴日本留学生李大钊、鲁迅、周作人、郭沫若、田汉、夏衍等,赴欧美留学生胡适、陈寅恪、吴宓、徐志摩、闻一多、赵元任等,这些生力军纷纷投入新文化运动,唤起了“民主与科学”的“五四精神”。整个20世纪的文化史,也即争取实现“民主与科学”的奋斗史。
现代文化人的发展史,正是我二十多年来孜孜不倦的研究课题。
对20世纪文化人进行“个性(人格)分析”
十年前,我在《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一书“后记”中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探讨现代文化人和知识阶层的发展史,除了撰写访谈记回忆录、并作惯行的文本分析以外,我还从两个特别的角度切入:一是从个体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发掘他们各自的个性、个性特征及其心路演化过程;二是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考证他们在各阶段的生活条件和经济背景,也就是统计归纳、比较分析“金钱收支和生活费用”的实际情况。这两个切入点……在社会实践中人们无不承认它的重要性,而在文化理论中往往被研究者所忽视。个体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到如今仍然处于并不成熟的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我国许多心理学家对“个性、人格”等术语作如此翻译和定义(区分)
陈明远
1943年生于重庆。写过诗,研究过语言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20世纪80年代以来,陈明远先生一直尝试从两大角度探讨现代文化人的发展史:一是个体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一是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从而拓展了对文化名人的传记、纪实研究。本书和他的另两部著作《陈明远集一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 》《陈明远集二 鲁迅时代何以为生》,就是以上两种研究视角的卓著成果。
陈明远
1943年生于重庆。写过诗,研究过语言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20世纪80年代以来,陈明远先生一直尝试从两大角度探讨现代文化人的发展史:一是个体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一是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从而拓展了对文化名人的传记、纪实研究。本书和他的另两部著作《陈明远集一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 》《陈明远集二 鲁迅时代何以为生》,就是以上两种研究视角的卓著成果。
米尔恰·伊利亚德,世界著名宗教史家,1907年3月9日出生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的一个军人家庭。中学时代的伊利亚德对于宗教、东方学和神秘主义的兴趣与日俱增。1...
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二种)康有为学术著作选 本书特色 《康有为学术著作选:康南海自编年谱(外2种)》由中华书局出版。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二种)康有为学术著作选 内容...
我们错了 本书特色 《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媒体相继报道,中央有关领导批示表扬,全国专项教育活动办公室向全国新闻...
社会学的意蕴-第8版 内容简介 社会学旨在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的本质、社会变迁以及社会问题。·为什么我们是社会性的?在这个世界中我们是如何被社会化的?·我们是如何被...
在西方近代思想史上,曼德维尔是一位少有的颇具争议的深刻思想家。其声名狼藉和知名度,就在于他的《蜜蜂的寓言》。该书18世纪初在英国出版后,就曾引起过轩然大波,并引...
今日传媒:大众传播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mass communication 本书特色 《今日传媒》是了解美国传媒业的组织、经济和发展趋...
中国古代社会史论 内容简介 侯外庐先生的《中国古代社会史论》初出版于本世纪40年代。这里所说的“古代社会”,即指奴隶制社会。这部著作应该受到更多重视,因为它研究...
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 本书特色 《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将经验学派和批...
媒体人新闻业务守则释义 本书特色 本书共九章,分别是信息来源,公共事务,他人权益,事实与意见,利益冲突,专业报道,语言与文字,更正、答辩与道歉,违反守则规范的投...
文津阁四库全书提要汇编(全五册) 内容简介 本书为文津阁《四库全书》书前原本提要汇编之作。文津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与通行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下简称总目)和...
广播电视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密切追踪广播电视发展的*新实践和媒介融合的*新理念,充分吸纳媒介实务的*新案例,全面系统地介绍广播电视的基础知识和主要业务,着力阐述...
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本书特色 乔治·埃尔顿·梅奥,美国管理学家,原籍澳大利亚,早期的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他出生在澳大利亚的阿...
现代人口知识简明百科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中国人口出版社★ 由长期从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张红裳撰写★ 收入世界、国家、人种、民族、语文字、姓氏、家庭、城市...
《朱自清散文》内容简介:朱自清是现代汉语散文最美的书写者,《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脍炙人口名篇已
孔教乌托邦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西方文化如何在理想国/乌托邦传统内构筑中国形象并加以利用。书中设有孔教乌托邦的利用、孔教乌托邦的放逐、孔教乌托邦的复归等五章,其...
护城兴市-城隍庙信仰的人类学考察 内容简介 道教是现存的中国宗教中唯一的本土宗教,它的历史非常悠久,至今已有近两千年。其思想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中华...
中外名家系列讲座集萃 6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袁运甫的《公共艺术与现代城市文化》、吴建民的《国际大趋势及其思考》等中外名家讲座。中外名家系列讲座集萃 6 目录听...
游学在台湾 本书特色 一湾海峡情谊水,两岸学子书作舟。 在这里,我们与台湾学子相遇。 祖国同一胞胎且隔着海峡的台湾人文究竟是怎样的呢?请跟随作者王英达编著的这本...
温斯顿·斯宾塞·丘吉尔( Winston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
《西汉诸侯王陵墓制度研究》可是:通过对西汉诸侯王分封、现发现诸侯王陵墓发掘资料的梳理,《西汉诸侯王陵墓制度研究》一书对徐州北洞山、狮子山楚王陵、永城柿园汉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