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第13辑

文化研究-第13辑

作者:周宪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2013-03-01

评分:5分

ISBN:9787509741726

所属分类:民俗文化

书刊介绍

文化研究-第13辑 内容简介

陶东风、周宪主编的这本《文化研究》创办于2000年,主要刊载当代文化研究方面的论文。本书是第十三期。内容包括:历史记忆中的影像政治;视觉文化研究;回到伯明翰学派:重访霍尔;德国媒介文化理论的突进:邂逅基特勒;文化研究的未来:和格劳斯伯格对话。《文化研究(第13辑)》适合从事文化研究的研究人员,大专院校文科专业师生,以及对此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文化研究-第13辑 本书特色

在中国迅速崛起的全球化语境中,思考当代中国的文化问题,我们急需两种视角。一是立足于本土的文化经验和中国问题意识;二是跨越国界进入异邦文化的他者视野。两种视角的互动或许是探讨中国文化问题的有效路径。为此,陶东风、周宪主编的这本《文化研究(第13辑)》共推出了五个单元,既有当代中国文化问题的讨论,也有西方前沿理论的译介。其中,圆桌讨论一“历史记忆中的影像政治”和圆桌讨论二“观看的实践:视觉文化研究”属于“向内看”,立足于本土的文化实践,对集体记忆、文化政治、文化表征、视觉文化的研究范式等具体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专题一“回到伯明翰学派:重访霍尔”、专题二“德国媒介文化理论的突进:邂逅基特勒”和专题三“文化研究的未来:和格劳斯伯格对话”属于“向外看”,以霍尔、基特勒和格劳斯伯格三个人物为核心,对英国伯明翰学派、德国媒介文化理论和美国文化研究进行了系统的译介和阐释。《文化研究(第13辑)》主要内容视角独特、史料丰富、立论辩证,值得一读。

文化研究-第13辑 目录

主编的话圆桌讨论一历史记忆中的影像政治历史·记忆与再现的政治“哀悼”仪式与作为修辞的“墓碑”——一种新主流意识形态的重建多余的人如何归来——论电影《秋之白华》记忆与生产——评电影《钢的琴》老北京与新城南——身份、记忆与再现后金融海啸时代香港(电影)的自我想象——以《岁月神偷》为例圆桌讨论二观看的实践:视觉文化研究跨学科性与视觉文化展示性观看:视觉文化批判文化相对主义和视觉转向作为媒介研究的视像研究视觉思想史:从屏面到屏幕论局部照与观者之看的偶然性——以行为艺术的文献性摄影为例感知的政治——论鲁特曼和维尔托夫的“城市交响乐”电影“诗意”广告:话语符号建构的视觉政治专题一回到伯明翰学派:重访霍尔文化研究与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若干错综复杂的情况与问题表征与媒介专题二德国媒介文化理论的突进:邂逅基特勒传播媒介史绪论城市,一种媒介留声机,电影,打字机弗里德里希·基特勒的冷热与未来走向媒体本体论——向弗里德里希·a.基特勒致敬专题三文化研究的未来:和格劳斯伯格对话文化研究的到来:开场白紧张的未来:文化研究的工作地图和图例文化研究的述行模式文化研究中的教学与政治工作——评《将来时态的文化研究》为文化研究而工作《中国图书评论》2012年总目《文化研究》稿约

文化研究-第13辑 作者简介

陶东风,1959年生于浙江。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文化研究》丛刊主编。主要从事文艺学、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当代中国文化研究。已经出版的相关专著包括《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文学史哲学》、《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从超迈到随俗——庄子与中国美学》、《后殖民主义》、《阐释中国的焦虑——转型时代的文化解读》、《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从美学到文化——陶东风学术自选集》、《90年代审美文化研究》、《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社会理论视野中的文学与文化》等,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翻译《文化研究导论》等。周宪,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学术兴趣集中在文化研究、美学和文艺学等方面。著有《视觉文化的转向》(2008)、《审美现代性批判》(2005)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