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形成中的亚洲》(ASIAINTHEMAKINGOFEUROPE,译著)是20世纪一部无论就资料丰富还是思想深刻而言都可谓“经典”的著作。全书分为《发现的世纪》、《奇迹的世纪》和《发展的世纪》三卷九册,详实地考察和梳理了欧洲和亚洲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全面研究了世界现代史中欧洲的亚洲知识以及亚洲文化对欧洲的影响,内容几乎涵盖了16-18世纪欧洲所有关于亚洲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详尽描述了亚洲的生活与社会状况,构建了完整的亚洲形象;同时,也分析了欧洲文学艺术与其他文本中表现出的亚洲文化的影响,提出新的世界现代历史观念,在西方影响东方的同时,东方也直接影响到西方,对西方的现代化历史起到创造性作用。作者花费三十年的时间和心血写就的这本著作是“现代历史学的里程碑”,正如弗朗西斯?罗宾逊所评价的那样:“伟大的历史主题呼唤着伟大的著作。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都是足以匹配并与它们所记述研究的那个伟大时代争辉的巨著。拉赫的《欧洲形成中的亚洲》也属于这类巨著。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历史观念,也为新的历史观念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与思想素材。”“公允地说,拉赫先生生产出了迄今为止西方认知前现代亚洲的*为综合的作品。”——史景迁,《纽约书评》“拉赫教授的整部作品启人深思,对许多西方历史学家的传统观点是一个挑战。”——HajimeNakamura,《思想史期刊》“读来令人着迷…。这部里程碑式的典范之作,穷尽了印刷出来的**手和第二手资料,并且进行了有效的整合。精湛地概述了亚欧的交流和关系,难以估价的重要参考书。”——A.J.R.罗素-伍德,《跨学科历史学期刊》“对东西方近代早期文化和知识交流任何方面感兴趣的读者,都能从这部令人着迷的著作中获取大量信息。它注定会成为一个文献参考和引用的资料库。”——《泰晤士报文学副刊》“整个工程有一种全景式的宏伟之感,令人印象深刻甚至生畏。它将在未来的很多年里继续令人敬畏、照亮心灵、启发智识。”——M.N.皮尔森,《现代历史期刊》“史料丰富、见解深刻、结论新颖,读来饶有趣味儿。细致入微地考察研究使得本书既适合逐字逐行地精读,又适于偶尔地翻阅或者宏观意义上的参考。每一家图书馆都应该为本书留出一个位置。”——海曼?库柏林,《图书馆期刊》
《欧洲形成中的亚洲(第2卷):奇迹的世纪:视觉艺术(第1册)》第二卷《奇迹的世纪》考察了丰富的亚洲知识对16世纪欧洲文化各个领域的全面影响,从观念到制度。从艺术到技术,从文学到科学**册《视觉艺术》关注亚洲艺术、手工艺制品、植物、动物对欧洲艺术的影响亚洲艺术带来的视觉与观念上的冲击,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文艺复兴的意义。文艺复兴的启示不仅在于发现古代,也在于发现东方。《欧洲形成中的亚洲(第2卷):奇迹的世纪:文学艺术(第2册)》在世界现代化的历史上,首先是亚洲影响欧洲第二册《文学艺术》讨论亚洲主题或故事对欧洲文学的影响以及欧洲的回应,涉及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荷兰和英国等欧洲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学欧洲人探索世界改造自身的热情与努力是令人惊叹的。16世纪的欧洲不仅掌握了大量的亚洲知识,而且试图将这些知识用于自身的文化变革与建设中。《欧洲形成中的亚洲(第2卷):奇迹的世纪:学术研究(第3册)》亚洲对欧洲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上第三册《学术研究》深入研究亚洲影响*为显著的领域:诸如技术与博物学、制图学与地理学、语言和语言学。16世纪是一个“西体东用”的时代,亚洲影响更多地表现在实践领域,工匠比艺术家、炼金术士比化学家、制图师比地理学家、词典编纂者比语言学家,更容易接受亚洲影响。
《欧洲形成中的亚洲(第2卷):奇迹的世纪视觉艺术(第1册)》
前言
致谢
引言
**章 珍宝收藏
**节 葡萄牙和西班牙
第二节 安特卫普和低地国家
第三节 德国和奥地利
第四节 法国和英国
第五节 意大利
附录 欧洲收藏的亚洲珍品样本清单
第二章 各类艺术
**节 曼努埃尔式建筑和雕塑
第二节 绘画
第三节 木刻和版画
第四节 纺织品、挂毯和服饰
第五节 陶瓷
第六节 木器、家具和漆器
第七节 贵金属、宝石和珠宝
第三章 亚洲动物绘画
**节 象
一、古代和中世纪
二、15世纪的非洲象
三、罗马的象
四、拉斐尔及其流派
五、1552年的维也纳象
六、世纪末
第二节 犀牛
第三节 虎
第四节 猿
第五节 鸟
第四章 后记: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和装饰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索引
《欧洲形成中的亚洲(第2卷):奇迹的世纪文学艺术(第2册)》
《欧洲形成中的亚洲(第2卷):奇迹的世纪学术研究(第3册)》
“该书展示了16世纪的欧洲艺术家所受贬洲设计和观念的深刻影响,作者的论点建立在翔实的史料和严谨的学术探讨基础上。”——《艺术评论》“拉赫教授犹如一位自信的导游,带着他的读者周游世界。发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16世纪,其中最精彩的地方在于亚洲对欧洲的影响。”——史景迁,《纽约时报书评》“对东西方近代早期文化和知识交流任何方面感兴趣的读者,都能从这部令人着迷的著作中获取大量信息、它定会成为相关文献参考和引用的资料库。”——《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唐纳德·F·拉赫,又译劳端纳,1917-2000。芝加哥大学历史系现代史专业伯纳多德·施密特讲席教授。刘绯,原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现任中国欧洲学会英国研究会副会长。温飚,曾任中国鬣际广播电台研究室主任、国际广播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编委会委员及副主编。何方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民国史。
《浴血罗霄》内容简介:《浴血罗霄》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罗霄纵队为配合中央红军的战略决策北进,粉碎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
《拜占庭的赠礼》内容简介:拜占庭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是一个曾经繁荣昌盛、如今灭亡已久的国家。它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占据水陆交通
《黑暗时代》内容简介:所谓黑暗时代,是从罗马帝国崩溃到新的封建欧洲出现之间的过渡时期,始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终于1066年诺
《笑面人》内容简介:《译文名著精选:笑面人》是法国浪漫主义文豪雨果在其19年流亡生涯中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继《巴黎圣母
中国与东南亚的古代铜鼓 本书特色 《中国与东南亚的古代铜鼓》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中国与东南亚的古代铜鼓 目录 ...
《左传》选评 本书特色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早的一部编年史,也是儒家经典之一。它记录了自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68年的历史,行文简劲畅达,记...
帝国斜阳-唐史并不如烟-第七部 本书特色 本书是《唐史并不如烟》系列的*后一部,讲述从宪宗末年到唐朝灭亡的近百年历史。唐朝*后一个中兴皇帝宪宗被害之后,晚唐再无...
徜徉在历史长河中:孟庆远历史小品集 内容简介 本书分“历史一瞥与断想”、“探寻与诠释历史奥秘”、“历史人物故事撷萃”、“人物生平与评说”、“编书的历史与在历史中...
古道西风:一口气走完丝绸之路(青少年读物) 本书特色 本书从文化史视角,丝绸之路为主体,描述丝绸之路上的故事。主要以具体人物及城市为对象,讲述丝绸之路&ldqu...
《康德美学文集(注释版)》内容简介:本书收入康德关于美学的全部相关著述,含《判断力批判》、《关于美感和崇高感的考察》等著述
三国人物风云榜 本书特色 《全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企业行政管理专业系列规划教材:企业管理信息化》为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教材。三国人物风云榜 内容简介 ...
《私立小学闯关记》内容简介:★从奋起竞争到激流勇退,“退赛”母亲回忆顶尖小学艰辛求学路。——本书讲述了母子二人通过艰难补习
历史的模样-夏 商 周-壹 本书特色 小女子书写大历史溯源头首部夏商周华夏文明的始祖们过的是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吗美好的尧舜禹禅让制度有没有背后的阴谋诡计原始血腥的...
文史资料选辑 第一五八辑 内容简介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著的《文史资料选辑(第158辑)》以其鲜明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特色,*详尽全面的叙述中国...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项目“中国古代官司僚制度和政治文化的综合研究”成果之一。本书以
图像晚清 内容简介 本书截选了《点石斋画报》中160多幅图画,以图解说晚清,这些图的内容均涉及当时的生活状态。尽管这些内容与我们今时今日对历史的认识及结论不无差...
《士与古代封建制度之解体封建中国的王权和法律》收集的是吴于廑(原名吴保安)未曾公开发表过的两篇论文。《士与古代封建制度之
惊世奢华-解读满城汉墓 本书特色 一次极其偶然的发现,却成就了中国考古电上一个石破天惊的事件。位于河北省满城县城西南1.5公里处陵山上的天下**崖墓满城汉墓,是...
清代春秋觳梁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对清代春秋榖梁学的各方面成就进行总结和研究。具体探讨清代春秋榖梁学如何承接和超越前代、它的内容和特点以及历史地位。这既需要宏观...
明史 本书特色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明史》明朝前后延续二百七十六年,历十六帝。明成祖朱棣一改明太祖闭关自守的外交策略,派宦官郑和下西洋,与各国交往、宣示威德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