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余位台湾名家解读,好评*多的传统文化大众读本!余秋雨倾力作序,10余位文化名人隆重推荐!台湾人从小读到大,畅销38年,影响海内外的国学启蒙读物!畅销三十年,辐射五大洲华人圈,强大写作阵容,力推中华传统经典,时代华语图书重金重磅独家引进出版!
《礼记》过去是读书人必须要读的一部经书,书中除了许多礼意的说明、礼事的记载外,还有更多有关正常生活必须知道的规矩,一般做人做事的原则,以及立身行世的人格修养等宝贵的资料。这些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生活体验的累积,也是适合我们中国社会状况和人文历史的文化遗产。时至今日,礼的形式当然会有很多改变,但是内涵的思想观念,却仍然应该具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本书利用平浅通俗的文字、趣味故事的转述,加上必要的分析说明,让人人都能从《礼记》中重新体认这些宝贵的文化精华。
**章 礼事的记叙
孔子合葬父母
孔子修墓
孔子闻子路之死
孔子哭伯高之丧
冉有代孔子致送丧赙
孔子哭宾馆主人之丧
孔子看人送葬
苛政猛于虎
童子汪踦为国牺牲
司城子罕哭卫士之死
立庶子不立嫡孙
孔子主持射礼
孔子之死
弟子为孔子服丧
孔子的坟
弟子对孔子言论的讨论
子夏哭儿子之丧
同母异父兄弟的丧服
曾子称赞晏婴知礼
曾子责备蒉尚的失礼
曾子过犹不及
曾子病危时换席
不食嗟来食
石祁子知礼
鲁庄公为士追赠诔谥
晋献公杀太子申生
秦穆公吊公子重耳
季武子准许杜氏哭葬于庭院
鲁襄公赠礼楚康王之丧
邾娄定公论逆伦的凶案
容居的狂妄无知
善颂善祷
赵文子论人
柳庄劝卫献公不可偏心
卫献公吊柳庄之丧
成子高的遗言
国子高论葬事
杜蒉罚酒
太宰嚭据礼矫正夫差
子服惠伯不以私废公
周丰讽喻鲁哀公
鲁悼公为妾服丧
孟敬子不守礼
鲁穆公哭齐国大夫之丧
罢市求雨
子思论臣为旧君之丧
子思哭改嫁母亲之丧
子思不为改嫁母亲治丧
陈子亢取消用人殉葬
季子皋葬妻
第二章 礼意的说明
冠礼的意义(一)
冠礼的意义(二)
冠礼的意义(三)
婚礼的意义(一)
婚礼的意义(二)
婚礼的意义(三)
婚礼的意义(四)
丧礼的意义(一)
丧礼的意义(二)
丧期的意义(一)
丧期的意义(二)
丧期的意义(三)
祭礼的意义(一)
祭礼的意义(二)
祭礼的意义(三)
孔子论主祭和助祭者的不同
孔子论礼教的功用
孔子论礼的表现态度
孔子论守制的用意
孔子论治丧的标准
孔子论蜡祭
曾子论哭的声调
曾子论礼器的用途
礼有权宜的变化
孔子论孝
曾子论孝
乐正子春论孝
孔子论大同和小康
制礼的因素
第三章 品德的修养
儒者的典型(一)
儒者的典型(二)
儒者的典型(三)
儒者的典型(四)
儒者的典型(五)
儒者的典型(六)
儒者的典型(七)
儒者的典型(八)
儒者的典型(九)
儒者的典型(十)
儒者的典型(十一)
儒者的典型(十二)
儒者的典型(十三)
儒者的典型(十四)
儒者的典型(十五)
儒者的典型(十六)
儒者的典型(十七)
进德修业的《大学》三纲八目
什么是“诚其意”
“中”与“和”
“诚”的修养
好学、力行、知耻
音乐的内涵与功用(一)
音乐的内涵与功用(二)
礼乐的精神价值
子夏论乐
第四章 生活的规范
对父母的礼(一)
对父母的礼(二)
对父母的礼(三)
对长者的礼
对老师的礼
男女界限的礼
幼童教育(一)
幼童教育(二)
一般生活规矩
……
中华文化,有那么丰富的人生故事,有那么精彩的绘声绘色,有那么有趣的奇想异设。当然也有哲理,但那些哲理又是那么自由、多元,任凭取舍、选择、评判。人们从这种文化中看到的,是一种完整的人生实践,组合成一种刚健恢宏又温文尔雅的生命交响乐。这样的文化,充满生动的质感,也容易让大家了解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余秋雨这套书,上下古今,纵横万里,为中国文化传香火于天下。衷心希望,《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的编印,将是一扇现代人开向古典的窗;是一声历史投给现代的呼唤;是一种关切与拥抱中国的开始;它也将是一盏盏文化的灯火,在漫漫书海中,照出一条知识的、远航的路。——主编寄语
周何(1932—2003),文学博士。曾任台湾师大国文系主任、国文研究所所长、文学院院长、考试院考试委员。著有《古礼今谈》、《春秋吉礼考辨》、《中国训诂学》、《春秋谷梁传传授源流考》、《新释春秋谷梁传》、《十三经著述考》等。
金刚经 本书特色 在中国文化中,《金刚经》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经。千余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
当代国外社会思潮 本书特色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及冷战时代的结束,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社会主义运动开始走向低潮,而资本主义制...
人间佛教论集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人间佛教为主题,主要内容选自印顺法师所著《佛法概论》、《佛在人间》、《华雨集》等书,将印顺法师关于人间佛教的重要论述汇于一册之中,...
农夫哲学-关于大自然与生死的沉思 本书特色 本书为作家兼农夫的吉恩·洛格斯登的心灵自传,在轻松幽默的笔触下,蕴涵着对自然、死亡和永恒等重大主题的深思。本书记录了...
本书的组织构架是按作者个人的哲学编纂学观点建立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利科本人的思想在西方以兼容并蓄著称。在
礼学视野中的荀子人学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作者的博士毕业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介绍了荀子人学思想,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明于天人之分:荀子人学思想的自然观根据、性伪...
人的哲学 本书特色 亚当·沙夫编著的《人的哲学》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了人的本质等问题。**部分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的关系,对萨特存在主义在个人问题上的...
为儒家鼓与呼 本书特色 姚中秋(秋风)从著名的自由主义学者演变成为当代大陆儒家的代表人物,在学界被当成中国思想变化的一个重要标本,也引起了公共媒体的关注。201...
傅佩荣·译解 易经 本书特色 澄清概念,回溯原点,展现一贯之系统,明本发微,以利正解。《傅佩荣译解经典系列:傅佩荣译解易经》包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凝结着远古先哲...
大道在心-孔维勤说禅诗 本书特色 作者孔维勤博士是孔子第78代孙,台湾孔子协会理事长、孔子学院院长,这种身份无疑会增加这本书的市场效应。近几年,随着传统...
易经中的健康密码-六爻疾病预测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预测学中流行着一句话:官问刑富问灾,平民百姓问发财。从中不难理解,人们对提前预知未来寄予了多高的期待!人们把...
喜马拉雅的人与神 本书特色 图齐等著的《喜马拉雅的人与神》是一本奇特的书。既有对西藏风俗、民间传说和民间艺术风趣详实的描述,又有一流学者专门的文论,可帮助读者进...
新疆,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积淀了大量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融合的见证物。新疆的古文物
近代法哲学与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通过近代法哲学的诸多核心主题来揭示其基本路向与基本性质;通过阐说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从而批判地澄清法的形而上...
康德的上帝观 目录 导言 康德宗教哲学研究现状及本书主题一、国内研究概况及分析二、国外研究状况一瞥三、本书的主题**章 思想背景一、新教信仰二、近代启蒙运动三、...
逻辑学 本书特色 杨树森等编著的《逻辑学》是为适应高校非哲学专业“逻辑学”基础课和素质教育“逻辑学”通识课的教学编写的教材。作者认为,要让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院...
上帝国的信息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的构成与其原初的目的分不开,其着眼点不在讲解新的东西,即笔者尚未讲过的东西,而是对构成笔者的思想与意愿、信仰与希望的内核和重点作...
《墨子》一日一语-兼爱天下 内容简介 《兼爱天下——<墨子>一日一语》以“墨家文化”为整体概念,将墨子、后期墨家及其对中国文化其他学派的思想渗透和影响,视为统一...
佛教现代化与化现代 本书特色 本书《佛教现代化与化现代》从禅宗的现代转型之路、佛教与现代伦理、佛教与现代生活、佛教制度与现代社会、中国佛教与“全球化”等方面总结...
托马斯·里德的常识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为《维真基督教文化丛书》之一,主要是对托马斯·里德的“常识哲学”较全面的研究,重点是对常识哲学的形而上学原理进行深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