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和虚构文学中的再现,在我们的文化和生活中居于重要位置。作者在本书中提出的这套再现艺术的特质理论(即“扮假作真”),阐释了再现艺术的诸多变种,对理解其重要性大有裨益。同时,作者的理论还提出了解决有关虚拟存在的诸多棘手的哲学问题的策略。他的分析自始至终伴着丰富的例证展开,从文学、绘画、雕塑、戏剧到电影,不一而足。
《新世纪美学译丛·扮假作真的模仿:再现艺术基础》是关于艺术美学中模仿问题的研究。
致谢
导论
第1篇 再现
第l章 再现与扮假作真
1.1 想象
1.2 促成物
1.3 想象的客体
1.4 关于自己的想象
1.5 道具与虚构性真实
1.6 没有道具的虚构性:梦与白日梦
1.7 再现
1.8 非具象性艺术
1.9 虚构世界
1.10 扮假作真的奇迹
第2章 虚构与非虚构
2.1 非虚构
2.2 虚构对垒现实
2.3 语言策略
2.4 虚构与断定
2.5 假装的与再现的语内表现行为
2.6 虚构等同于语内表现行为吗?
2.7 混合体、媒介物、含混性、不确定性
2.8 传说与神话
2.9 释真实与现实
2.10 两类象征?
第3章 再现对象
3.1 何为对象?
3.2 再现与匹配
3.3 决定性因素
3.4 再现与指涉
3.5 对象功用
3.6 自反性再现
3.7 对象的次要特征
3.8 非现实对象?
第4章 生成机制
4.1 生成原则
4.2 直接与间接生成
4.3 隐含原则
4.4 直接生成机制
4.5 可笑的问题
4.6 结语
第2篇 再现艺术欣赏
第5章 困惑与难题
5.1 拯救女主角
5.2 恐怖小说
5.3 虚构性与其他主观故意性道具
第6章 游戏参与
6.l 孩子游戏中的参与活动
6.2 作为参与者的欣赏者
6.3 口头参与
6.4 参与行为的约束因素
6.5 旁白
6.6 见到未见
第7章 心理参与
7.1 虚构恐惧
7.2 心理参与
7.3 悲剧矛盾
7.4 焦虑与惊诧
7.5 参与意义
7.6 无参与性欣赏
第3篇 模式与风格
第8章 描绘性再现
8.1 描绘的界定
8.2 观画与观物
8.3 描绘风格
8.4 现实主义
8.5 跨形态描绘
8.6 音乐描绘
8.7 (描绘)视点
8.8 小结
第9章 言语再现
9.1 言语描绘
9.2 叙述
9.3 两种可靠性
9.4 非言语叙述
9.5 被忘却的叙述者
9.6 故事型叙述者
9.7 斡旋者
9.8 叙述型再现的视点
第4篇 语义学与存在论
第10章 无虚构实体的创作
10.1 问题
10.2 虚构世界
10.3 普通陈述
10.4 非正式游戏
10.5 变体
10.6 逻辑形式
第11章 存在
11.1 暴露与否认
11.2 体认存在与非存在
引用书目
索引
价值与审美取向研究 本书特色 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的一项关于文学艺术审美取向与社会价值取向的大样本社会问卷系列调查是本书的基础与前提。收在这本书中的文字由...
本书是后现代性是六十年代以来由福柯和德里达等人推动的思想潮流。它对西方的形而上学、本质主义、总体性持一种激进的批判态度,
南宋思想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杭州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编纂的“南宋史研究丛书”中的一种。南宋是理学思想的成熟期,也是三教合流思潮的盛行期。本书全面探讨了南宋释儒道的发...
叔本华论说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为19世纪德国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创始人叔本华的主要著作之一。本书并非专门的哲学论著,是作者对人生、社会、文学、艺术、宗教、教育等诸...
六十四卦经解 内容简介 对《易经》中“六十四卦”所蕴含的深义,千百年来不断吸引着大批研究者们探究、解析其中的奥妙,但因绝大多数的研究著作都比较艰深难懂,使很多没...
《论语》详解 本书特色这是一本详细地讲解《论语》的书,设定的读者范围很宽,是中学生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为了照顾到不同层次的读者文化水平,全书的讲解尽量详细。 本...
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胡适精品典藏-04 本书特色 用20世纪的新思潮,投射到一群中国古人身上。“六经注我”,“借尸还魂”,是胡适治学的一贯作风。中国中古思想史长...
承认.正义.伦理-实践哲学语境中的霍耐特政治伦理学 本书特色 本书首先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理解“政治伦理学”,并对所讨论的“...
中华处世秘笈-中华藏书百部-(上中下册) 本书特色 《中华藏书百部:中华处世秘笈(全新校勘图文珍藏版)(套装上中下册)》由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中华处世秘笈-中华...
白话胜鬘经 本书特色 《胜鬘经》叙述胜鬟夫人由父亲波斯匿王和母亲末利夫人的引导而信奉大乘佛教,并亲蒙佛陀授记,在法会上为大众演说一乘、一谛、一依等大乘佛法,反复...
佛典选读 内容简介 《佛典选读》宗旨是帮助读者阅读佛典,将阅读对象定为一般读者,故“注释” 和“导读”大多以简洁明了为特征,尽量化繁琐为简约、化晦涩为明了、化深...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7卷)论述精辟,有些论题为我国学者未曾涉及,可供借鉴与参考。目录 《左传》中的霸与德汉初道
鬼谷子的智慧 本书特色 本书是研究鬼谷子智慧的一部图书。讲述了作为弱者的一无所有的纵横家们,运用智谋和口才如何进行游说,进而控制作为强者的、乃至生杀特权的诸侯国...
李叔同说佛-经典珍藏版-附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特色 李叔同的一生就像一个传奇。他是那样的扑朔迷离、又是那样的深不见底。《李叔同说佛》这本书就像一扇打开其...
哲学通论 内容简介 本书既是一部研究哲学基础理论的学术专著,又是一部高校哲学专业教材。作者以全部哲学史和当代哲学为宏观背景,以追问“哲学究竟是什么”为主线,论述...
中国文学所汲取的理性思潮千差万别并与非理性思潮杂交在一起,如何从哲学理论与文学文本的结合上既把各种理性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弄
《海外中国学丛书·印度与中国:千年文化关系》对一千多年的中印文化交流进行了简要概述,确实是这个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历程.简史-拥抱传统文 化 本书特色 双典合璧,一个有血有肉、有筋有骨的中国传统文化框架呈现读者眼前。美的历程简介:中国有一段漫长的美的历程……原始远古艺术的“...
百喻经释义 内容简介 《百喻经》,为印度尊者僧伽斯那撰集,南朝齐永明十年(公元492年)由其弟子求那毗地译成汉语。本书为佛教“十二部经”中譬喻类的代表经典。全书...
团购:民国大学丛书“哲学史系列”4册 本书特色 在学术氛围相对开放自由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国化教科书"为鹄的。以"学术独立"为旨归,商务印书馆等出版机构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