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导论

基督教导论

作者:若瑟·拉辛格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2002-10

评分:9.1

ISBN:9787542616937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作品目录

前言
引言「我信——阿們」
第一章現今世界中的信仰3
第一節 疑惑與信仰——人面對天主這個問題時的
情況
第二節 信仰的飛躍——試論信仰的定義
第三節 現今世界信仰的兩難境地
第四節 現代人對現實理解的局限性及信仰的地位
一、第一步:歷史性方法的誕生
二、第二步:轉向技術性思考萬
三、信仰的地位問題
第五節 信仰是站穩和理解
第六節 信仰的合理性始
第七節 「我信你,主」
第二章教會形式的信仰私
第一節 宗徒信經的歷史和結構私
第二節 經文的意思與局限性
第三節 信經與信理
第四節 作為信仰架構表達方式的信經卯
一、信仰與言語表達卯
二、「信經」中的信仰巧
第一部分 天主
第三章 關於天主問題的序言
第一節 問題的范圍甜
第二節 宣示對至一天主的信仰
第四章 聖經中關於天主的信仰乃
第一節 由燃燒灌木故事而來的問題萬
第二節 雅威信仰的內在含義:以色列祖先的天主甜
第三節 雅威——「我們祖先的天主」及耶穌基督的
天主甜
第四節 名號的概念
第五節聖經中天主概念的雙向性婦
第五章 信仰的天主和哲學家的天主
第一節 早期教會的決定傾向於哲學
第二節 哲學家的神的升華與改變
第三節 對信經的思索
第六章 當今對天主的信仰.
第一節 聖言的首要性
第二節 具有人格的天主
第七章 對三位一體天主的信仰
第一節 從理解開始
一、信仰三位一體天主的出發點
二、導向性動機
三、一些解決方案的絕望
四、從否定神學的角度看待三位一體的信條
第二節 積極的意義
第二部分 耶穌基督
第八章「我信耶穌基督,天主的獨生子,我們的主」.
第一節 當代相信耶穌的問題
第二節 耶穌基督:基督論信仰宣示的基本形式
一、現代神學的兩難境地:耶穌還是基督?
二、信經中耶穌的形象
三、信仰耶穌的出發點:十字架
四、耶穌是基督
第三節 耶穌基督——真人和真天主
一、問題的表達
二、現代關於「歷史中的耶穌」的僵化理解
三、基督論性信條的內容
第四節 基督論所采取的不同方式
一、降生神學和十字架神學
二、基督論與救贖的信條
三、基督——「最後的人」
附記:基督信仰的結構
一、個體與全體
二、「為」的原則
三、「掩飾」之律
四、贏足律
五、終極性與希望
六、接受的首要性與基督信仰的實證性
七、小結:基督信仰的精神
第九章 信經中信仰基督的發展
第一節 「因聖神受孕,由童貞瑪利亞誕生」
第二節 「他(耶穌)在般雀比拉多執政時受難,被釘,
死而被埋葬」
一、義德與恩寵
二、作為敬禮與犧牲的十字架
三、基督信仰敬禮的本質
第三節 「我信其降地獄」
第四節 「我信其從死者中復活」
第五節 「我信其升天,坐於全能者天主父之右」
第六節 「我信其日後從彼而來審判生者死者」
第三部分聖神與教會
第十章 信經的內在統一性
第十一章 「聖神」及「教會」兩款信條的兩個主要問題
第一節 「聖而公教會」
第二節「我信肉身之復活」
一、新約復活希望的內容
二、人之不朽性
三、肉體復活的問題
附錄:信經
· · · · · ·

作者简介

(德)约瑟夫·拉辛格(Joseph Kardinal Ratzinger,1927~),曾任梵蒂冈罗马教廷信理部部长,直至教宗(本笃十六世)。著有《论信仰处境》、《教会、普世与政治》、《地上的盐》等。:本书分述基于宗徒信经之理解的“天主”观、“耶稣基督”论以及圣神(圣灵)与教会,并给以现代精神的系 统诠释。

精彩摘录

正如信仰者意识到,他常会受到无信仰的侵袭——这是一种无断的诱惑,无信仰者也会受到信仰的诱惑与侵袭——信仰对他那似乎始终封闭的世界造成威胁。总之,谁也逃脱不了做人的两难境地(thedilemmaofbeingaman)。任何人若下定决心想要避免信仰的疑惑(theuncertaintyofbelief),他都必然会经历无信仰的疑惑(theuncertaintyofunbelief)——这种无信仰决不会完全消除这样一种可能性:信仰可能是真理。只有当信仰被弃绝时,它的不可弃绝性才能成为自明的(Itisnotuntilbeliefisrejectedthatitsunrejectabilitybecomesevident)。

——引自第9页


如果我们通过今天的历史知识,来回顾一下人类精神所走过的、我们能认知的道路,我们就能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在人类精神的发展过程中,人对现实有几种不同的态度——巫术性的(magic)、形上性的(metaphysical)及现今的科学性的(scientific)(“科学性”这里是指自然科学的科学性)。每种态度都以自己独有的方式与信仰有着某种联系,没有一种态度完全等同于信仰,也没有一种态度完全不涉及信仰;每一种态度都会帮助信仰,也会妨碍信仰。不管我们喜欢与否,现今的科学性态度都在左右每一个人对生活的感受与态度,同时它也在显示我们在现实中的位置。这种科学性态度的特征就是它着眼、局限于“现象”——那自明的、可触摸的“现象”(phenomena)。我们已经不再寻索事物的“内在本性”(in–itselfness),也不再探测存有本身的本性——这些活动对我们来说似乎是无用的举措,总之,我们已经认为存有的内涵是深不可测的。我们已经把自己局限于我们的角度与层面——从广义上讲我们已经把我们局限于那可见的事物,可以触摸、测量的事物。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正是以这种局限于现象的作法为基础的。这难道不够吗?我们因而可以为我们创造一个作为人可以居住的世界;结果,一个关于真理与现实的新观念逐渐在当代人的思维与生活中发展起来了。在很多情况下,这个新观念都在无意识地运作,成为我们思想与言行的假设前提;而克服这个观念的唯一方法是将其交于意识的检测。这样,我们看到非科学性思维的作用,这种非科学性思维可以反省那尚未被反省的,同时也能将其所招致的问题摆放在意识的检测下。

——引自第59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