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研究新跨越:郑成功与明郑在台湾》主要内容包括:郑成功在闽西北地区的抗清与“延平王”爵号的由来、郑成功对郑芝龙的批判与继承、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略运筹、郑成功收复台湾期间的粮食供应、从卢若腾诗文看有关郑成功史事、郑成功文化刍论、郑成功如何带兵打仗、郑成功与金门的关系等。
邓孔昭编著的《郑成功与明郑在台湾》内容包括:郑成功在闽西北地区的抗清与“延平王”爵号的由来;郑成功对郑芝龙的批判与继承;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略运筹;郑成功收复台湾期间的粮食供应;从卢若腾诗文看有关郑成功史事;郑成功文化刍论;郑成功如何带兵打仗;郑成功与金门的关系;郑氏时期台湾社会经济的若干问题;明郑时期台湾海峡两岸的海上交通问题;从“东都”、“承天府”到“东宁”——不同政治背景下的建置和地名改易等。
邓孔昭,1953年生,福建省三明市人。197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并留系任教。1982年起转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院)从事台湾史研究。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教授,兼任历史研究室主任、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台湾研究院副院长。2012年退休。现担任的社会团体和学术团体职务主要有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理事、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厦门市郑成功研究会副会长等。著有《台湾通史辨误》、《郑成功与明郑台湾史研究》等著作,发表台湾史论文70余篇。
大一统:元至元十三年纪事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元史、战争史及中国古代史爱好者采用纪实的写作手法,生动描绘大一统所引发的社会巨变及众多历史人物面貌。 ·本书聚焦...
三民主义青年团史稿-(上.下卷) 本书特色 贾维所著的《三民主义青年团史稿(上下)》共分九章,分别介绍了三青团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目的、成立及初期的活动、团务的发展...
《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内容简介: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讲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
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 本书特色 本书围绕着中国近代百年来应对现代化的挑战、抗拒与变革这一主题,考察了拥有过辉煌历史和伟大文化的民族所遭逢的数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分析...
本书从新的角度,以一个外国人的眼光对作为晚清官员的袁世凯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展示了他担任直隶总督期间和在北京从1901年到1909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典藏版) 本书特色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典藏版)》系梁启超先生20多年史学研究的总结,其中所讲许多治史经验,至今仍具有指引...
土耳其的崛起-(1789年至今) 本书特色 作为近来关于土耳其的重要作品,本书应是在叙述土耳其从1789年至今演变的好作品之一……充满重要的细节,文笔优美……*...
元史论集 本书特色 《元史论集(精)》系历史研究者杨讷先生的史学论集。收入杨先生五十年来发表的元史研究论文二十八篇,其中包括对元代社会制度、农民起义、宗教及其他...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及考点突破--必修.选修 本书特色 本书严格依据,由经验丰富的专家名师联袂编写,体例科学新颖,内容全面实用,印装精美,开本小巧便牛携带,是学生同...
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 本书特色 1.作者夏凡是北大教授,知名学者,赴美留学十年,继承了范文澜、吕思勉等人的治学传统,对中国史有独到的研究,敢说新见。 2. 本书是...
《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城市批判与当代价值》内容简介:本书是马克思主义城市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具有一定的学
本书视角独特,在近几年中国大陆出版的民国/辛亥题材书中,这恐怕是唯一的一部从辛亥“失败者”的角度、深入探讨“清遗民”们的政
《编舟记》内容简介:·让宫崎骏赞叹不已的才女作家 ·2012年日本书店大奖NO.1 ·日本全国书店店员与读者的最爱,夺得口碑与畅销纪
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 内容简介 《上海史研究译丛》精选当今海外一流学者有关近现代上海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读性和学术性兼具,并由国内专家翻译。海外学者...
《中国近代史》自1970年面世后五次修订,销售数十万册,为欧美及东南亚等地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权威著作及最畅销的学术教科书,是一
1895(大清帝国大变局) 本书特色 1895,生死存亡之时,国家动荡之秋。东方海面上的炮声搅乱了慈禧太后的寿辰,一向谦卑的邻居用铁和血洗劫了古老帝国的尊严。是...
北京历史名园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北京出版社出版★25座历史名园的档案资料、故事和解说词编纂在一起,便是一部北京城历史演义,反映出朝代的更替、城市的变迁、文...
《英语口语“定心丸”》内容简介:本书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练习口语的训练材料,共80个口语话题,按天规划,每个话题各自独立,可从任
本书收集了一些对功利主义的研究,既考虑作为个人道德理论的功利主义,也考虑了作为公共选择理论的功利主义。除了两篇论文以外,
《动物王朝》内容简介:虽然我们人类标榜自己是社会性动物,但在生物学家眼中,这绝非人类独有的特征,甚至有许多生物看起来比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