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讲,如果说中国有一位经济学家的意见永远值得听取的话,那就是吴敬琏。目前中国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值此时刻,我们精心编辑出版了这部150多万字的《吴敬琏文集》,因为我们深感吴敬琏先生的著述对于把握中国经济和中国改革的来龙去脉,谋划新一轮改革有着重大的镜鉴意义;他关于中国经济社会一系列问题正本清源的研究,对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吴敬琏文集》收录了吴敬琏先生1980—2012年*具代表性的文章,160多万字。这些文章共分8个专题:(1)综论改革和发展;(2)改革的整体推进战略和方案设计;(3)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4)经济发展方式转变;(5)宏观经济态势和政策研究;(6)维护社会公正,抗击权贵资本主义;(7)法治、民主与公民社会建设;(8)经济学与中国改革。每个专题按照写作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这8个专题,不仅涵盖了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面,而且对经济改革为什么以及怎样与政治改革、公民社会建设协同推进有深入的阐述。其中相当一部分论述,已经成为改革史上的重要文献。
《当代中国思想家文库》总序
出版说明
总目
(上)
**篇 综论中国改革和发展
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体制模式的选择 (1982年12月)
论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计划与市场 (1991年8月)
建议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1992年4月)
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论争 (1998年2月)
“中国模式”会成为全球榜样吗? (2010年10月)
重启改革议程 (2012年9月)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包容性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2012年10月)
第二篇 改革的整体推进战略和方案设计
单项推进,还是配套改革 (1985年7月)
关于改革战略选择的若干思考 (1987年1月)
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种整体设想 (1987年7月)
经济体制中期(1988—1995)改革规划纲要 (1988年5月)
中国经济改革战略的分歧与选择 (1988年10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2001年11月)
加强顶层设计,认真推进改革 (2012年3月)
(中)
第三篇 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
城市改革的关键是增强企业的活力 (1984年9月)
“两权分离”和“承包制”概念辨析 (1987年9月)
产权制度和大中型企业的改革 (1989年4月)
关于公司化 (1993年8月)
在公司化改制中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1995年3月)
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种思路 (1997年5月)
对经济形势的估量和放手发展中小企业的对策建议 (1998年7月)
如何合理合法地实现国企改制和产权明晰 (2007年1月)
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不能停步 (2011年9月)
第四篇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关于“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 (1995年8—12月)
制度重于技术———论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 (1999年5月)
“十一五”时期必须认真解决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模式的问题(2005年3月)
我为什么研究起增长模式和工业化道路来 (2005年10月)
从早期经济增长到现代经济增长 (2005年10月)
出口导向战略与粗放增长模式的持续 (2008年9月)
集中力量解决长期增长中的问题 (2010年1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府自身改革更关键 (2011年1月)
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问题:提高服务活动在经济活动总量中的比重 (2011年11月)
我国城市化面临的效率问题和政策选择 (2012年10月)
第五篇 宏观经济态势和政策研究
当前货币流通形势和对策 (1984年12月)
论控制需求和改善供给 (1986年3月)
控制需求,疏导货币,改革价格 (1988年4月)
国民经济的困境和出路 (1990年9月)
论通货膨胀政策之不可行和根本出路在于落实各项改革措施 (1994年3月)
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 (2004年12月)
增长模式与资本市场 (2008年9月)
金融海啸和中国经济 (2008年12月)
对如何走出宏观经济政策两难困境的思考 (2010年8月)
“十二五”中国宏观经济态势和展望 (2011年5月)
(下)
第六篇 维护社会公正,抗击权贵资本主义
“寻租”理论与我国经济中的某些消极现象 (1988年8月)
贫富差距大小谈 (1994年2月)
再谈根治腐败 (1996年4月)
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公正+市场经济 (1997年8月)
中国会成为寻租社会吗? (1999年4月)
股市七题 (2001年3月)
腐败与反腐败的经济学思考 (2002年5月)
关于划拨国有资产归还国家对老职工社会保障基金欠账的建议(2003年3月)
就《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研究》课题给温家宝总理的一封信 (2004年11月)
妥善处理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2006年6月)
警惕寻租新动力 (2006年12月)
要让老百姓富起来 (2011年2月)
缩小收入差距不能单靠再分配 (2011年6月)
第七篇 法治、民主与公民社会建设
经济改革与政治稳定 (1995年8月)
新形势下政府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 (2000年6月)
建设民间商会 (2002年5月)
用信息化推动民主政治建设 (2002年8月)
法治中国 (2002年12月)
修改宪法和实施宪政 (2003年6月)
建设一个公开、透明和可问责的服务型政府 (2003年6月)
努力构筑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 (2004年12月)
政治不改革,经济改革也落实不了 (2012年2月)
第八篇 经济学与中国改革
论孙冶方的经济理论体系 (1984年9月)
从匈牙利的经验看我国当前的改革 (1985年8月)
经济理论的演变与改革战略的选择———对中国实例的分析 (1988年12月)
资源配置与经济体制 (1991年12月)
经济学家、经济学与中国改革 (2004年2月)
“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经济改革 (2005年1月)
中国的转型 (2005年8月)
创新还是寻租:中国转型制度环境与企业家才能配置 (2007年3月)
薛暮桥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开拓 (2011年4月)
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的崛起 (2011年7月)
索引
中国人名
外国人名
专有名词
后 记
吴敬琏是一位卓越的学者,优秀的教授,同时还是一位活到老学到老的学生。他思想开明,不骄傲自大。他虚心接受他人的观点,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年长者,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他们有充分的理由,他都会给予支持。他随时准备接受并且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创造新的思想。
——哈佛大学荣休教授、国际经济学会(2002~2005)会长 亚诺什·科尔奈
吴敬琏教授不仅娴熟、优美地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剖析复杂的中国经济问题,而且,更让我认同的是,他还追求社会公正、公民自由与宪政民主,坚持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分配不公和权贵资本主义现象不断提出告诫和批判。
——斯坦福大学荣休教授、国际经济学会(2008~2011)会长 青木昌彦
这部《吴敬琏文集》不仅扼要反映了吴敬琏先生1980年以来的思想历程,而且对于了解中国改革的来龙去脉具有重要文献参考价值。其中,作者对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协同推进必要性的强调,以及对法治市场经济的呼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江平
吴敬琏先生是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他关于改革目标、改革总体方案的原创性研究,影响了中国整个改革开放进程。通读他的文集,不仅帮助我们深入认识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艰辛历程,而且对于凝聚改革共识,重启改革议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周瑞金
吴敬琏,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1930年生于南京。1948年考入金陵大学经济系,1950年入学,1952年高等院校调整转入复旦大学经济系,1954年毕业。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1955至1956年跟随苏联经济学家A.M.毕尔曼(AlexanderM.Birman),研究企业财务和国家财政问题。其后,参加全国范围的体制调查和体制改革研究。上世纪60年代前期,先后参加孙冶方《社会主义经济论》写作组和于光远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写作组工作。“文革”下放“五七”干校期间,得到顾准的指导和帮助,结成了忘年之交。“文革”结束后,吴敬琏忙碌多产。他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干事,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主编,《改革》杂志主编,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兼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耶鲁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客座研究员或客座教授,国际经济学会(InternationalEconomic Association,IEA)执行委员会委员。现任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宝钢经济学教席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比较》辑刊、《洪范评论》辑刊主编,国际经济学会执行委员会顾问,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1984年、1986年、1988年、1990年和1992年吴敬琏五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其学术著作先后荣获第二届和第四届国家图书奖。2005年获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2009年因《中国增长模式抉择》一书获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2010年因整体改革理论获第三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00年、2005年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大学分别授予他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2003年国际管理学会(IAM)授予他“杰出成就奖”。2011年国际经济学会(IEA)授予他“荣誉会长”称号,以表彰他对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以及中外学术交流的杰出贡献。
叶永烈-走进历史深处 本书特色 《走进历史深处》是专业作家叶永烈整理的自己的演讲稿和论文,以及作者应凤凰卫视之邀的访谈录。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翔实记述了自己在特...
溪山,位于越南广治省向化县,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弹丸之地。但就是这个弹丸之地,却在号称冷战期间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越南
忠诚-十八集同名文献电视纪录片解说 本书特色 《忠诚:十八集同名文献电视纪录片解说》: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忠诚-十八集同名文献电视纪录片解说 内容简介 ...
理想、信念、信仰 共产主义新解 本书特色 高强编著的《理想信念信仰共产主义新解》力图通过阐述,解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共产主义认识上的疑点问题,从而树立共产主义理...
《过程控制系统》内容简介:过程控制是由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和仪器仪表、工艺知识等知识相结合而构成的一门应用科学,其任务是在
四大野战军征战纪事 本书特色 四大野战军,在浴血奋战中崛起,在人民解放战争的硝烟中成长,他们个个降龙伏虎、叱咤风云、威武无比,他们是历经枪林弹雨、出生入死的骁将...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本书特色 罗东凯等编著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的编写,力求融科学性、知识性与可读性、趣味性于一体,希望能对读者起到明理、启智...
《二战风云4:地狱之门(切尔卡瑟战役·1944.1-1944.2)》内容简介:在西方国家里几乎没有人知道,切尔卡瑟战役(也被称为科尔孙包围
奚原九十选 目录 自序**部分三十年代救亡运动与新文艺活动文选“救国必须读书、读书便是救国论”法西斯蒂与电影《金时计》之话人事合一一九三六年至一九三七年的京沪、...
东亚论:日本现代思想批判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本著名学者子安宜邦先生的一部精华结集作晶,作者是日本学界并不多见的富于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曾长期担任日本思想史学会会...
公共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 内容简介 公共政策是二战后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新研究领域,它的出现为人们解决复杂多变的现实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
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 内容简介 杜老是党内*资深的农村问题专家之一。50年代到60年代担任中央农村工作部秘书长,70年代末80年代初担任国...
《电子商务基础与实务(双色版)》内容简介:本书包括电子商务概述、交易模式、关键环节和应用四个方面的内容,着重介绍了B2C、C2C
简氏早期经典战机鉴赏指南-典藏版 内容简介 《简氏早期经典战机鉴赏指南(典藏版)》以世界军事信息权威机构英国简氏信息集团提供的权威信息为基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5...
《世界大国军事史译著丛书:日本军事史》由2006年12月在日本出版的《日本军事史·战前篇》和2007年2月在日本出版的《日本军事史·
政府的本分 本书特色 没有权利,何来尊严?陈志武、茅于轼、于建嵘撰文推荐。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政府的本分政府的本分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学者秋风的文章结集,内...
美国怎么了-新世界秩序.人造疾病.僵尸银行如何控制美国和世界 本书特色 作者吉姆·马尔斯,美国资深记者,也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已出版过多...
《白马春风恰少年:唐宋诗人的快意人生》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讲述唐宋诗人词人故事、普及唐诗宋词的随笔集。在这里,你会看到,自
铁翼雄风 内容简介 本书以陆军航空兵为主线,分别叙述了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苏军入侵阿富汗、两伊战争、英阿战争、美军入侵格林纳达、美军入侵巴拿马、海湾...
牢记为党工作第一职责 本书特色 1. 习近平指出:“各级党的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和为民执政意识,无论在哪个方面、哪个部门、哪个地方工作的党员干部,首先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