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稚晖在从事社会政治活动的同时,也积极投身于文化事业,在语音、文字、哲学、教育、书法诸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一生著述颇丰,有《吴稚晖先生全集》18册在台湾出版。
我社新版仍如原版作繁体竖排版,在原版的基础上对其体例加以调整,分为14卷,具体为:1. 哲理与文教;2. 科学与工艺;3.
国音与文字学;4. 国是与党务;5. 日记、书信、笔记;6. 杂著。主要内容如下:
《哲理与文教》
共2卷,是吴稚晖哲学思想和文化教育理念的阐发。其中有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反思,也有对西方哲学的认识和体悟。涉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内容则更为丰富,具体到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
《科学与工艺》
共1卷,内容包括对科学之于人类的意义、工业生产之于经济发展的意义等的阐述,以及倡导青年学习科学,呼吁政府发展工业等,是吴稚晖的科学思想和经济思想的反映。
《国音与文字学》
共2卷,是对汉语语音与文字学的研究性著作。内容包括对汉字起源和发展的研究,对汉语语音的特点、语音的沿革以及语音统一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方案等问题的研究。
《国是与党务》
共3卷,内容是吴稚晖不同历史时期对时政和国民党内部事务发表的看法和提出的主张,诸如甲午战争、君主立宪、列强侵略、无政府主义、学生运动、抗日救国、国共两党关系等等。
《日记、书信、笔记》
共4卷,是吴稚晖不同历史时期记述个人生活的日记、与友人往来书信以及读书和游历时所做笔记的汇总,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充分反映了吴稚晖的生活、思想和情感。
《杂著》
共2卷,内容丰富,文体多样,有随笔、杂文、诗歌、公文、序跋、题词、挽联、研究论文等等,是吴稚晖思想和情感世界的全面反映,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 16开布面精装,重达15公斤,九州出版社出版
★吴稚晖在从事社会政治活动的同时,也积极投身于文化事业,在语音、文字、哲学、教育、书法诸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一生著述颇丰
★1963年,吴稚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学术文化伟人”称号,为二十世纪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人
★《吴稚晖先生全集》18册,由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于1969年出版
★新版仍如原版作繁体竖排版出版,仅就体例进行调整,力求做到清晰易读
★本套全集编校装帧堪称近年少见之精品,曾列入2013凤凰网年度典藏书
国民党尊之为元老, 蒋介石待之以师礼;
蒋梦麟称之为中国学术界一颗光芒四射的彗星;
胡适誉之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四大反理学的思想家之一;
章太炎称之为“康有为门下之小史,盛宣怀校内之洋奴”;
冯玉祥斥之为“变节为一人之老狗”;
既有人吹他、捧他.也有人骂他、恨他……
吴稚晖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和社会改革家。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公车上书”、辛亥革命、推行国语、汉字拼音等重大事件都与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吴稚晖先生学贯中西,建树颇多,却又性格怪异,特立独行。号称”民国第yi怪人”,1924年起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等职。研究民国史,吴稚晖先生是一个不能不提的人物。
民国第yi怪人
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要他出任教育总长。吴稚晖表示,愿任奔走之劳,作观我是做不像的。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函邀老朋友去当学监,吴稚晖婉辞了。后来蔡元培做大学院院长,又请吴稚晖担任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主任,这是的兴趣所在,又不是做官,便接受了。蒋介石掌权后,多次要吴稚晖出山,他表示:“我是无政府主义者,脾气也不好,不敢当呀!”吴稚晖一生不做官,担任过教员、报馆编辑,向来主张自己赚钱自己用,除了国大代表、监察委员外,凡是属于官阶的奉给,概不接受。
国学大师
吴稚晖走遍中国南北,到过英、德、法、日,深知汉语同文不同音,各地方言常令外地人无法听懂,而其文则因无注音,让人难以学习。吴稚晖认为,“无音可读”是汉字的一大缺点,若能为汉字“娶一注音老婆”,并把所有注国音并入汉文内,在全国推广,不仅可以弥补汉字的缺陷,且可便利平民。早在1895年,他便草创了“豆芽字母”,与卢戆章的“切音新字”同开中国拼音字母之先河。在巴黎时期,他又对中国语言文字的改革进行过研究。1913年1月,他担任国语读音统一会会长,并在该年2月召开的全国读音统一会会期中,用三个月时间,主持制订了注音字母。1917年在此基础上取六千余字编定《国音字典》,1918年出版。自1919年他主持国语统一筹备会(后改为国语推行委会),提出推行注音符号的任务、方案、办法;修订标准音,审定《国音常用字汇》等多种国语书籍,颁为国家本,在各国立师范学校增设国语专修科,并出任上海过于师范学校校长,亲自在国语师资班兼课,以训练推行国语的人才;编制《汉语拼音表》、《注音符号》一类的通俗教材,力图推行国语的通俗化、简易化、普及化。他以自己毕生精力投入于国音统一工作,奠定了民国时期推广“语同音”的基础。
吴稚晖,曾任职于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后随蒋赴台,逝于台湾。吴稚晖在从事社会政治活动的同时,也积极投身于文化事业,在语音、文字、哲学、教育、书法诸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一生著述颇丰,有《吴稚晖先生全集》18册在台湾出版。
九州出版社新版仍如原版作繁体竖排版,在原版的基础上对全集内容加以调整,分为6编14册,具体为:1、哲理与文教;2、科学与工艺;3、国音与文字学;4、国是与党务;5、日记、书信、笔记;6、杂著。
主要内容如下:
《哲理与文教》
共2卷,是吴稚晖哲学思想和文化教育理念的阐发。其中有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反思,也有对西方哲学的认识和体悟。涉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内容则更为丰富,具体到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
《科学与工艺》
共1卷,内容包括对科学之于人类的意义、工业生产之于经济发展的意义等的阐述,以及倡导青年学习科学,呼吁政府发展工业等,是吴稚晖的科学思想和经济思想的反映。
《国音与文字学》
共2卷,是对汉语语音与文字学的研究性著作。内容包括对汉字起源和发展的研究,对汉语语音的特点、语音的沿革以及语音统一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方案等问题的研究。
《国是与党务》
共3卷,内容是吴稚晖不同历史时期对时政和国民党内部事务发表的看法和提出的主张,诸如甲午战争、君主立宪、列强侵略、无政府主义、学生运动、抗日救国、国共两党关系等等。
《日记、书信、笔记》
共4卷,是吴稚晖不同历史时期记述个人生活的日记、与友人往来书信以及读书和游历时所做笔记的汇总,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充分反映了吴稚晖的生活、思想和情感。
《杂著》
共2卷,内容丰富,文体多样,有随笔、杂文、诗歌、公文、序跋、题词、挽联、研究论文等等,是吴稚晖思想和情感世界的全面反映,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吴稚晖(1865—1953),名朓,字敬恒,江苏武进人。早年为清朝举人,曾参加过康梁发起的“公车上书”,主张维新。后留学于日、英、法等国,其间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1924年起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等职。1953年病逝于台湾,终年88岁。
吴稚晖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是中央研究院院士,一生热心文化事业,学贯中西,建树颇多,影响甚大。1963年,吴稚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 “世界学术文化伟人”称号,为二十世纪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人。
广州文化公园 本书特色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广州文化公园》是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广州文化公园 内容简介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广州文化公园》采用通俗读物的形式...
老照片 珍藏版 拾 目录 第46辑青空飘零——对一本国民党空军飞行员相册的解读一份“坦白交待”,偶然记录下一群热血男儿在民族存亡之际勇赴国难的疯爽身姿……从南日...
公历二0一六年-红楼梦日历-[诗词版] 本书特色 曹雪芹集中华传统文化之大成,所撰旷世巨著《红楼梦》堪称百科全书,其中可供挖掘、研究、为今人所用的菁华取之不尽。...
人工开物-西南民间工艺文化生态 本书特色 《人工开物(西南民间工艺文化生态)》编著者余强、谢亚平本书并不局限于有文献记载的学术史研究的范围,而是以田野调查为重要...
诺查丹玛斯密码 本书特色 宗教改革、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加冕,历史上的一切重要事件都逃不过诺查丹玛斯的双眼,法西斯的扩张、肯尼迪遇刺、汶川大地震,悲天悯人的先知早...
金庸识小录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紫白金青、蟹汁化漆、红楼笔法、学《水浒》写《书剑》、明教·明朝、核爆之战与蜀亡之争、说出的书本等。金庸识小录 目录 序(...
国学精粹-彩图全解版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古代文化经典里的精华篇章,以古籍经典为基础,分为蒙学篇、经学篇、史学篇、诸子百家、集篇五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收录其中*有代...
先秦六经与中国主体文化 本书特色 先秦“六经”的传承,有其道统的沿袭及师承的连贯性。溯其根源,应肇自文王及周公。拙作《论周文王的立国思想与西周礼乐制度——兼论文...
王力古汉语字典 本书特色 本书主编为已故的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编著者系王力先生的学生,均为当代语言学界和辞书学界的知名学者。王力先生早在四十年代就设计了理想字...
欧洲文化史论 内容简介 作者从文学、雕塑、绘画、音乐及科技等各个角度来审视欧洲文化,以突出历史的互动性,将丰富多彩的欧洲文化史呈现给读者。本书主题着重“延续与演...
札朴-学术笔记丛刊 内容简介 清代小学大盛,素有说文四大家之称,桂馥即其中之一。他的说文义证五十卷,取许氏说文与诸经之义相疏证,为其毕生精力所萃。桂馥在札朴中亦...
语文零拾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江苏扬州人。《语文零拾》收集的都是作者的书评和译稿,共14篇。书中关涉中国的...
灵异大全 本书特色 有人说“屠牛事件、绿色火球、人体自燃、多毛的两足动物”等奇异的现象是目击者的幻想,而另外一些人则试图以超越常规的理解解答这些现象。那么,你会...
《了不起的中国制造》内容简介:本书内容选自网易传媒旗下科普专栏《了不起的中国制造》,以案例形式呈现行业权威和资深玩家眼中的
《局部·陌生的经验》内容简介:本书是陈丹青视频节目《局部》第一季的讲稿。从少年王希孟到憨人凡·高,从早期文艺复兴的捣蛋鬼布
西方生态批评史 本书特色 生态批评是当代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思潮与文学研究的结合,是对生态危机的综合文学、文化回应,其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成熟于90年代...
西学的中介:清末民初的中日文化交流 目录 引言一、日本近代文化转型初期武士层的价值取向与思想动向 ——以1862年“千岁丸”访沪为例二、日本近代文化转型期启蒙思...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个案调查与研究 本书特色 田青编著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个案调查与研究》收录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文史趣谈 目录 自序关于黄帝名轩辕的另外两种说法说夏禹姜尚其人周公的历史贡献谁是启发式教学之父霍去病河西受降司马迁的一次失职汉末名医华佗诸葛亮绘图安抚西南少数民...
《啊!煩惱-成長的酸甜苦辣》的作者是英國人莎拉米達,圖文全由她自己一手包辦。莎拉米達的作品風格清新幽默,而且藝術性很強,內容經常是生活點滴的反思,語言雋永又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