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为国饮,杭为茶都”。西子湖畔的中国茶叶博物馆以馆藏珍品美图为读者讲述了茶的起源、茶的传播、名茶妙品、茶具鉴赏以及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涵。书中的珍品由来,或来自地下,或来自宫廷,或来自海外,或来自市井小巷,但它们都以一种静美的方式讲述中华茶文化的源远流长。
★12开精装,东方出版社出版
★中国茶叶博物馆,是我国唯壹一座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杭州西湖西侧龙井茶乡
★通过丰富的茶历史文物的展示,用形象化的陈列语言描绘出中国几千年茶叶文明的发展轨迹,使观者从中立体地感受到中华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书中的珍品由来,或来自地下,或来自宫廷,或来自海外,或来自市井小巷,但它们都以一种静美的方式讲述中华茶文化的源远流长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古老的话,道出了茶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口干时人们饮茶解渴,疲劳时人们饮茶提神,空闲时人们品茶消闲,烦闷时人们饮茶清心,滞食时人们饮茶去腻,中国边高寒地区的少数民族更是一日不可缺茶,真可谓“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生活中关于茶我们不知有多少话题,茶可谓是雅俗共赏,老少皆宜。
喝茶不仅仅是中国人实实在在的生活需要,是一种遍及中国人社会生活各个角落的家常事,同时它也是一种意味深长的生活情趣。饮茶既给人们带来生理上的享受,也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由前人细煎慢饮发展而来的出神入化的品饮艺术,已成了人们培养高雅情趣,寄托感情的一种手段、一种生活化的艺术,一种人生的享受。人们从中领略到生活的真趣。
古往今来,上至宫廷礼仪、下至民间风俗,乃至文士茶会、寺院茶事,茶可谓无处不在。人们以茶自省,以茶明志,以茶会友,以茶待客,以茶礼佛,以茶敬祖。茶于无意之中,悄悄融入我们的精神领域。随着岁月的流逝,茶新新地成了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
茶之味冲淡、平和,宁静,中国人以茶为友,习以为常。茶就这样以一种亲切、自然、拙朴的面貌融于中国人的生活之中,相伴数千年,默默地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一部饮茶史,也就是中国人的一段心路历程。
卷首语
1 茶史溯源
一、茶从何处起源
神话与传说
巴蜀——茶的摇篮
茶曾有许多名称
二、早期的茶
神赐仙品与祭祀
以茶养廉的故事
茶*初的饮法
三、法相初具的唐代茶
盛唐气象
茶与坐禅
唐代贡茶与唐代茶业
制茶与饮茶法
茶圣陆羽和《茶经》
《茶经》略解
陆羽的贡献
唐诗中的茶
江南文士与茶道
四、穷精极巧的宋代茶
宋人的饮法——点茶法
皇室之好与龙凤团茶
斗茶
分茶
苏轼与宋代文士茶
径山寺与日本茶道
五、返璞归真的明代茶
朱元璋“废团改散”
名茶初创
“茶学”的兴起
朱权的茶道精神
“吴中四杰”与茶
晚明文士茶的境界
六、走向世俗的饮茶风习
世俗茶礼
宫廷茶宴
婚嫁“下茶”礼
茶祀与茶供的习俗
茶馆盛衰
茶馆小社会
神州老茶馆
2 茶的传播
中国——茶的故乡
茶的陆路传播
海上茶叶之路
世界各国“茶”字读音
3名茶妙品
器为茶之父
茶品与人品
品茶与环境
茶之艺
4 茶具赏鉴
荟萃众艺于一身
兼而用之且饮茶
类冰类玉助茶韵
盏与盏托
唐代宫廷茶具
精湛美丽说宋瓷
黑釉建盏
白瓷、青花雅茶具
富丽浓艳清彩瓷
古朴雅致话紫砂
壶铭雅趣
5 中国茶道的精神
茶与三教
茶禅一味
儒家茶礼
茶与纯朴自然之“道”
中国人与茶
中国茶叶博物馆,是我国唯壹一座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杭州西湖西侧龙井茶乡,通过丰富的茶历史文物的展示,用形象化的陈列语言描绘出中国几千年茶叶文明的发展轨迹,使观者从中立体地感受到中华茶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中国茶叶博物馆还是中国茶文化的主要研究机构,各种茶文化研究的学术、文化交流活动在此举行,为国内、国际的茶文化研究与交流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5G仿真与评估方法》内容简介:5G网络系统将在网络容量、用户连接数上实现大幅提升,并基于网络可维护性、能效和用户体验等多个方
国学语录精粹 本书特色 国学大师、国际易经研究院院长李守力强力推荐!本书从古代圣贤的经典中精选代表其思想精髓、精选琅琅上口的章句,并加以精心准确的翻译,使您窥一...
金鱼:水里的中国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商务印书馆2018年9月出版★ 追寻金鱼文化的前世今生,展示金鱼精彩的人文内涵★ 图文并茂,使金鱼从历史、文化、品格...
论文化-徐复观全集-(全两册) 本书特色 日本民族性格杂谈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朝野上下,都留心于中国的调查研究。军阀们根据几十年调查研究的结果,自觉对中国有了把...
远去的塞上烽烟 本书特色 胡杨编著的《远去的塞上烽烟》为“华夏文明之源·甘肃历史文化丛书”之一。本书主要对陇原大地上的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的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解...
作品目录自序一 鲁迅与中国文化二 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附录一 中国现代中短篇小说发展的历史轨迹二 中国文学的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
《人类理解论(上下)》内容简介:本书是英国经验论哲学的代表作。洛克对真理的执着、以事实为据、对情感持疑以及他的忍耐力都在这
竹谱详录 本书特色 古言竹者或有谱无画,或有画无谱,为李衎《竹谱详录》开有谱有画之先河,且论述极详,是古代竹谱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全书分画竹、墨竹、竹态、竹品四...
吾国与吾民 本书特色 《吾国与吾民》是林语堂先生的著作,原书是用英文写作,名为"my country and my people"。作者在此书中以冷静犀利的视角...
流行词语看中国 本书特色 改革开放30年,流行词语300条——300只大脚印;300扇新窗口;300个活记忆——组成一部编年体“史记”!本书以1978至2008...
吕思勉,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他在中国通史、断代史、社会史、文化史、民族史、政治制度史、思想史、学...
澳门掌故 本书特色 《澳门掌故》一书集有关澳门的民情风俗、轶闻传说、自然景观、街巷变迁、饮食娱乐、庙宇教堂、诗文名士等知识于一炉。《澳门掌故》是史料,从历史的...
常用成语典故 内容简介 本书在成语典籍中追本溯源,博采众长,反复对比,认真推敲,选取现代汉语中常用成语典故400多个,按每个成语少有汉字的汉语拼音靠前个字母分类...
以亞洲海域為舞台而活躍的東印度公司,創造出17至18世紀世界整體的歷史。用「海洋跨國貿易」新視角,在「政治之海」和「經濟之海」的對照中思考近代的形成。一般歷史書...
從勞工到網路新貴,跨越150年華人史詩★本書榮獲《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評選為2004年年度好書「內容豐富而鉅細靡遺。...
中国古代绘画-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系列 本书特色 伍英、傅璇琮编著的《中国古代绘画/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系列》通过对中国古代绘画史料的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采用...
中华生活经典-新纂香谱 本书特色 《新纂香谱》,又称《陈氏香谱》,四卷,南宋陈敬撰,翔实记载了香品产地、宋代及以前社会用香概况、香药与熏香料配方、香料的收藏方法...
中西之交 本书特色 《中西之交》,辑录了陈乐民先生关于中国和西方对比的一些经典文章,分为两部分。辑一,主要谈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些思想史问题。辑二,主要是西方哲学家...
王仲尧,哲学博士,教授;浙江工商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美国西方大学等访问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佛教制度、佛教艺术及《易》学;出版学术专著15部《隋唐佛教判教思想研究...
修辞认知理论与实践 本书特色 《修辞认知理论与实践》是张炼强自2000年以来发表的修辞学论文的结集。所收入的16篇修辞学论文,无论是立论还是驳论,都努力以理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