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中不忍细看的温情,成长中无法握住挂念,娓娓道来的又岂只是亲情?
这本书本来不叫《妈妈,我又想你了》,它是根据活得国际艾美奖*佳纪录片奖获的mom and the red bean cake改编的作品。
据我们领导说《妈妈,我又想你了》*初感动的是一位版权代理商。为了能让这本书更好地呈现在中国读者面前,他亲自翻译了这本书(他手下有很多译者,基本不用自己干活),并将它推荐给了我们领导。他看完书稿后也很感动,继而把它给了公司另一位“他”。三位“他”不约而“同热泪盈眶”。他们都是父亲。
我是一位母亲,在审阅这本稿子的过程中,抑制不住地数度哽咽。我曾经把内容介绍发到我的妈妈群,已经有孩子的妈妈对这本书里发生的故事感同身受,而准妈妈们没有太多感触,但是她们同时说“想妈妈了”——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不知道怎么用文字去表达这本书里面的感情,或许只有做了妈妈,经历了才能感受到。
事实上,这个故事简单干净,然而却具有无法想像的能量,一位妈妈和两个孩子的故事,撬动了所有观者的泪腺,我们跟着两个孩子的眼睛,看到的和想到的又岂只是妈妈。
我想,很多人在观看了这个故事之后,应该要开始反省自己对家人的疏忽,并下定决心努力对自己的家人付出更多的关心。每当这种时候,很多人都能体会到家人的重要,但是却不知该如何充分地表达这种亲情。这种亲情如同这个世界的水和空气一样重要,然而很多人认为这是自己理所当然应该获得的。真正具有智慧的人懂得如何去管理这种珍贵的亲情,以免它流失。我们能够通过烤面包妈妈感受到巨大震撼的原因在于,她的内心全都是伟大的家庭亲情。对于希望能够成为像烤面包妈妈一样拥有美好的家庭亲情的人而言,希望《妈妈,我又想你了》能够起到启迪心灵的作用。
呼喊母亲的时候/即使是年迈的老人/也会变成孩童/笑得很灿烂/同时也会伤心地哭泣/喜欢的时候爱不释手/不稀罕了就会抱怨个喋喋不休/即使变化无常/也会被原谅/又是欢喜又是感激又是快乐/呼喊母亲的时候/邪念也会远离/当然更不会犯罪/无论是有母亲/还是没有母亲/每次呼喊母亲的时候/心灵就会得到净化/这样的幸福如同回到孩童时期
——李海仁《呼喊母亲的时候》
八岁的姐姐珍珠和六岁的弟弟仁宇从小没有父亲,靠着残疾的妈妈每天卖烤面包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当妈妈得知自己已是胃癌晚期时,依然强忍着病痛从凌晨开始准备和面做面包。她迎着冬季刺骨的寒风,晚上九点还在卖烤面包的唯一理由就是——为了珍珠和仁宇。在孩子们面前,妈妈依然表现得坚强、乐观,就算再痛,再难受,也要跟孩子们开心过好每一天。
妈妈怕孩子们不能原谅她的离开,悄悄录制了一封又一封特殊的书信——影像信。这些书信饱含着妈妈深沉的爱,她希望这些书信在以后能够帮助自己的孩子减轻心理上的离别之痛。
妈妈*终离开了。珍珠和仁宇开始跟着姨妈一家人生活。姨妈希望孩子们能喊她“妈妈”,却遭到了孩子们的反对。仁宇说:“可是,我们把您叫成妈妈的话,有一天要是忘记了妈妈,那该怎么办啊?”珍珠说:“……我不会忘记妈妈,可是仁宇他还很小,过不了多久他会忘记妈妈的。没人想起妈妈的话,妈妈会很可怜的!”姨妈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后,姨夫拿出了原本打算以后再给孩子们看的妈妈留下来的影像信。视频中,妈妈把生病期间的感受,包括病痛、勇敢面对病痛的勇气来自哪、即将离开人世对孩子的不舍等等通过视频向珍珠和仁宇诉说着。与妈妈生前展现的乐观不同,妈妈担忧、喜怒哀乐,在一封封影像信中一一展现了出来……
孩子们在妈妈视频信的陪伴下,开始更加乐观、努力、积极地生活。因为孩子们知道:妈妈就在身边,从未离开。
这份家人之间的珍贵亲情,给与了我们许多超出痛苦的感动。让我们感到无以言说的悲伤,同时又给予我们直抵内心深处的温暖。
**章 两年后
妈妈的影像信1
第二章 我的妈妈,烤面包的妈妈
妈的影像信2
第三章 周末家庭
妈妈的影像信3
第四章 珍珠的祈祷
妈妈的影像信4
第五章 忧郁的圣诞节
妈妈的影像信5
第六章 空白爸爸
妈妈的影像信6
第七章 惊喜的礼物
妈妈的影像信7
第八章 *后的烤面包
妈妈的影像信8
第九章 才艺庆典
妈妈的影像信9
第十章 回家
妈妈的影像信10
第十一章 离别
妈妈的*后一封影像信
第十二章 回信
给妈妈的**封回信
尾声 我们过得很好
写写读后感
mom and the red bean cake是一个充满深切思念和感人情节的动人故事。拥有无尽献身、牺牲精神的妈妈和孩子的亲情故事,给予了我们许多超出痛苦的感动。
——李海仁(修女,著名作家、诗人。韩国人对李海仁修女十分敬重,因为她的著作饱含令人感动的信息和人文关怀,是很多韩国人的“精神食粮”)
※为mom and the red bean cake录音,是我经历的最艰难的一次录音。长期的工作经验和行业素养告诉我,在录音中尽量避免个人感情的过度介入。我为mom and the red bean cake录了几次音。第一次、第二次……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失声痛哭,配音无法继续。因为工作安排紧凑,最后一次,我深呼吸,强忍住内心情感,咬着牙、狠着心完成了录音。
——许秀京(韩国知名节目主持人、配音员)
【作者】鲁京姬
毕业于韩国延世大学国语国文系。1993年入门影视MBC《新人类时代》,并执笔了《北极的眼泪》,“MBC实录之爱”纪录片《你是我的命运》、《再见,爸爸》等百余篇纪录片。2003年获得MBC演技奖“最佳修养作家奖”,2006年获得韩国电视节目大奖“作家奖”,2009年获得MBC演技奖“年度作家奖”等。
鲁京姬是纪录片作家兼两个女儿的母亲,遇到了纪录片《Mom and the Red Bean Cake》后,为了将自己学到的“爱”同卖烤面包妈妈的两个儿子及其他人一起分享,并永久地记下来,创作了《妈妈,我又想你了》。
【绘者】金玲霞
毕业于中央大学韩国画专业。作者擅长使用以东洋画技巧为基础的复合技巧,用画笔记录周围发生的暖人心的故事和风景。
世界文学名著:哈姆雷特(精装版) 本书特色 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的《哈姆雷特(精)/世界文学名著》是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代表作品,这部作品创作于1602年。在思想内容...
《智能革命》内容简介:人类历史上的历次技术革命,都带来了人类感知和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从而使人类知道更多,做到更多,体验更
张五毛,陕西洛南人,1981年8月生。曾出版长篇小说《公主坟》《春天在燃烧》。现居北京。
名家名作精选鲁迅散文杂文 本书特色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
元曲 本书特色 诗词曲分别在中国的唐宋元三代达到其自身发展的顶峰。词为诗余、曲为词余。由此可见诗词曲三者的传承关系。然而,后代文人往往对诗词情有独钟,却对曲少有...
2016-中国年度随笔 本书特色 《2016中国年度随笔》由徐南铁主持编选,选取石湾、傅谨、秦颖等人的文章。这些文章或反思历史与文化、怀念友人、点评文艺作品,臧...
陈君葆书信集(2008/11)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出品,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陈君葆(1898-1982),香港知名学者,爱国教育家,文学...
《绩效薪酬设计全书》内容简介:本书从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辅导、绩效考核、绩效面谈、薪酬水平设计、薪酬体系设计、薪酬激励设计7个
复兴诗草 本书特色 本书从作者2004年到2014年这十一年来所写的格律诗中精选出300余首,以五律和七律为主,书写了作者日常生活的朝花夕拾,读书品史的心灵交融...
浮生杂记 本书特色 《辛酉全集》分三卷,分别是诗歌、随笔和小说,分别命名为《辛酉全集·诗歌卷:旅途中的月光》、《辛酉全集· 随笔卷:浮生杂记》、《辛酉全集·小说...
《产品闭环:重新定义产品经理》内容简介:本书将从0到1教你如何在产品生命周期内完成一个完整的业务闭环。希望本书能够帮助你顺利
有书:旗下拥有有书APP、有书共读、有书空间、有书新媒体矩阵四大业务模块。汇聚6000万粉丝用户,APP总用户数为500万,线上拥有10万个书友群,共读书籍累计...
人与文化:胡风随笔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分为文艺人生、精神层面、人格魅力三部分,收录胡风作品多部,包括:关于文学遗产、写在昏倦里、为一个外国刊物写的自传、秋田雨雀...
湘女萧萧-插图本 本书特色 沈从文编著的《湘女萧萧(插图本)》内容介绍:在沈从文先生的笔下诞生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其中塑造得*成功的当数湘西女性:懵懂稚嫩...
《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诗话总龟(共2册)》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之一种。阮阅字宏休,自号散翁,亦号松菊
随军慰安妇 本书特色 在日本军的占领地上,有些被称为慰安所的房屋。在这些房屋的前面,士兵们排着长队,等待着轮到自己。在慰安所简陋的房间里,迎接他们的是慰安妇。本...
门:一个不得其门而入者的记录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篇:上篇是对西方现代哲学的习得;下篇是对西方文学艺术的阅读。两者几乎是语言与语境、对象与活动的关系。一种“不...
文字还能感人的时代 内容简介 《文字还能感人的时代》大部分的稿件,是作者这两年来先后发表在报章上的文章。其余散篇,见《香港文学》和《文学世纪》。在文字身价贬值“...
陈云文选(第二卷) 内容简介 这本文选,收入了陈云同志自一九四九年八月至一九五六年七月的重要著作共五十二篇,多数没有公开发表过。从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到一九五六...
《作家榜名著:包法利夫人》内容简介:我是爱玛,出身普通家庭,在家人的关爱下,受过良好教育。情窦初开的年纪,我对爱情充满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