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学科与学报的合作;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民俗志学;民俗文化学五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民俗学特辑”前言;重视质量、突出特色等。
★ 16开精装,布面书脊,中华书局出版
★ 本书收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民俗学专栏刊登的75%以上的纸质原文,所收“内稿”和“外稿”,都是新时期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科的学术史文献
★ 本书按学科与学报的合作、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民俗志学、民俗文化学几大类顺序编写,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详情请看目录
★附录部分为所有文章标注作者姓名、论文题目、发表年代、期刊号与页码、内容摘要和关键词,以方便读者查阅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国家重点学料由我国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钟敬文教授创建,已有63年的历史。1953年招收新中国**批民间文学专业研究生,1955年成立全国**个民间文学教研室,1980年成为全国**个民俗学博士点。1980年钟先生主编出版中国现代大学教育史上**本民间文艺学教科书《民间文学概论》,获教育部和北京市高校优秀教材一等。1988年被评为国内**个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1996年成为**批211工程建设単单位。1998年钟先生主编出版**部全国高校文科统编教材《民俗学概论》,获中国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01年成为**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点研研究基地建设单位2003年以来陆续成为211ニ、三期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单位。2007年第三次通过国家重点学科评审。季美林、费孝通、张岱年和启功等多位国学大师曾长期担任本学科点的通讯研究员,[日]伊藤清司、[韩]任东权、[美]欧达伟(R. David Arkush)、[英]杜徳桥(Glen Dudbrige)、[澳]贺大卫( David Holm)、[法]蓝克利( Christian Lamouroux)[英]白馥兰( Francesca Bray)等外国民俗学家和世界知名汉学家担任本学科点的客座教授。进入21世纪,北师大民俗学学科中青年后学继承钟敬文先生开创的学术传统,开拓创新,在“中国语言文学”和“社会学”两个一级学科下推进学科建设,在民俗学基础研究、上中下三层文化综合研究和当代社会文化建设中取得新成果,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
序言:新时期三十年北师大民俗学的建设
学科与学报的合作
“民俗学特辑”前言
十年纪念
——《民俗学研究》专栏刊行和成果的回顾
重视质量、突出特色
大学圈中的学报效应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在中国民俗学发展中的作用
民俗学
关于民俗学结构体系的设想
从事民俗学研究的反思与体会
七十年学术经历纪程
——《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自序
一位外国学者对中国民俗学的贡献
——詹姆森教授《中国民俗学三讲》中译本序
《民俗学说苑》编后记
高质量、高水平的厚重之作
——评钟敬文教授主编的《民俗学概论》
北平师大《礼俗》述评
流动代理人:北京旧城的寺庙与铺保(1917—1956)
现代商业的社会史研究:北京成文厚(1942—1952)
节水水利民俗
北京城市社会的民间水治
传统乡村社会中家庭的权益与地位
——黄浦江沿岸村落民俗的调查
村落集体仪式性文艺表演活动与村民的社会组织观念
村落
——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
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
——以明清京师的“顶”与东岳庙为个案
钟敬文、民俗学与民众教育
历史民俗学与钟敬文的学术贡献
秦至汉魏民众岁时观念初探
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
德国民俗学
关敬吾先生与中国民俗学
民间文艺学
谈谈民间文学在大学中文系课程中的位置
关于中国民间故事研究
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
中国近现代口承故事概观
口头叙事文学的流传和演变
黄帝传说的象征意义及历史成因
民间文学体裁学的学术史
华北说唱经卷研究
民间故事与禁忌民俗的传播
一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对话
——从禁忌母题角度解读天鹅处女型故事
钟敬文民间故事研究论析
——以二三十年代系列论文为考察对象
民间文学本体特征的再认识
神话的现代理解与叙述
历史关怀与实证研究
——钟敬文民间文艺学思想研究之二
伏羲女娲与兄妹婚神话的粘连与复合
仪式的合法性与神话的解构和重构
全球化、反全球化与中国民间传统的重构
——以大型国产动画片《哪吒传奇》为例
普罗普故事学思想与维谢洛夫斯基的“历史诗学”
中国民间文学及其记录整理的
若干问题
民俗志学
编撰地方民俗志的意义
——《绍兴百俗图赞》序
论田野民俗志
民俗志研究方式与问题意识
“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
民俗文化学
民俗文化学发凡
传统文化随想
丝绸之路与中国文化
——读《丝绸之路》的观感
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内容的核心
重视中国民族音乐,提高民族自信
中国傩文化的流布与变异
从古俗遗存谈妇女地位的变迁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的学科性质及方法论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评估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的关系
——以民间传说为例
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中的主体意识
——以民间文学为例
数字化与现代大学遗产:钟敬文工作站
附录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民俗学专栏”数据库论文述要(1991—2010)
董晓萍,国内学者,辽宁省大连市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钟敬文教授的学术助手;现担任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教育部国家重点人文社科基地北师大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女教职工委员会主任、北京市女教授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北师大数字民俗学实验室主任等职。
万建中,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出版《<搜神记>的神异世界》(台湾大村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解读禁忌——中国民间散文叙事中的禁忌主题》(商务印书馆2001年)等,2002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3年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3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4年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一等奖。2009年,“民俗学”课程被评为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2007年《民间文学引论》被评为“普通高等院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沈颢,诗人、作家。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前媒体人。2019年出版个人诗集《人间情书》。
成都方言词汇 本书特色 成都方言是一个巨大的“金矿”,语言复杂多变,词汇丰富多彩,表现了蜀地人民奇特的想象力,反映了蜀文化的博大精深……本书为“巴蜀民俗文化系列...
中国文字的演变 本书特色 这是一套给年轻读者编选的民国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文化普及读物。她着眼于将民国那些虽经岁月沉浮,仍不掩其辉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文化...
玩乐的层次:去玩吧! 内容简介 有些事情,听来似乎足天生就该会的,不必经过什么学习。譬如,玩。很多人听到“玩”,不免会想,谁不爱玩,谁不想玩,谁不会玩,只是没那...
四月,大地春回,處處新綠,花也陸續爭艷。在忙碌生活與有限空間下,坐擁一方綠,讓現代人得以回歸自然,撫慰疲茫的身心靈。然則,要如何才能擁有一方井然有序的花草空間─...
汤炳正书信集 本书特色 汤炳正,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楚辞学专家,曾师从章太炎,被其嘉许为“承继绝学惟一有望之人”。本书收入了他1960年10月至1997年7月间的...
克里斯昂‧赫塞(Christian Hesse)美國哈佛大學博士,曾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擔任教職。1991年起,他成為德國斯圖加特大學數學教授。在此期間,他也曾...
中原音韵校本-附中州乐府音韵类编校本 内容简介 《中韵学从书:中原音韵校本(繁体版)》将以整理我国音韵学古籍为主要内容,遵循工具性、数据性和权威性的原则,力求为...
博弈生存(社会现象的博弈论解读) 本书特色 揭开奥秘深入浅出,博弈生存趣味无穷。什么是博弈论?博弈论当然不是关于下围棋的,它是关于社会的,它是当今*时髦的一种生...
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唐五代卷) 内容简介 这里有个分期问题,也就是说,这部《汇编》选材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是一个不太容易处理得好的问题。我们的选材从唐五代开始,...
国际汉学-第二十辑 本书特色 汉学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汉学史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汉学是中国人反观自身文化的一面镜子。《国际汉学》在日益商业化的中...
咬文嚼字:合订本:2019 内容简介 本书为2019年度的《咬文嚼字》杂志年度合订本。全国知名的《咬文嚼字》杂志,从1995年开始每年出版一本年度合订本,分为平...
彩图版 中国自然景观丛书:自然名胜景观 本书特色 挖掘风景名胜背后的趣味故事,《中国自然景观丛书:自然名胜景观(彩图版)》通过探寻风景名胜来感知人生,让你在欣赏...
误解的对话-德国汉学家的中国记忆 本书特色 本书共分三辑:在**辑中,作者试图从阐释学和当代学术的角度,阐述海外汉学研究的正当性、合法性及其意义,并对民国期间汉...
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丛书开拓社会文化史的新领域:苏州评弹与江南社会导论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对苏州评弹、江南地方文化感兴趣的研究者和一般读者苏州评弹与江南社会不...
读库-1502 本书特色 “摆事实不讲道理”是《读库》的编辑方针。其收入的作品从篇幅而言属于五千至五万字之间的中篇读本;内容而言,《读库》强调非学术,非虚构,追...
常用成语词典-第四版 本书特色 《常用成语词典(第4版)》:收录常用成语4100条——量多用汉语拼音字母注音——音准串讲成语的本义及引申义、比喻义——义切每条成...
和之美-和风生活绘物志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满载诚意的日本手绘版《传家》,Amazon五星好评畅销佳作★ 每一个季节里都有传统民俗...
文人名士篇-江山代有才人出 内容简介 五千年的文明,卷轶浩繁,中国文人名士占据了太多太重要的地位。我始终认为,联系着中国一代文人从古至今的文化情结,是那始于春秋...
日汉比较词汇 本书特色 《日汉比较词汇》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日汉比较词汇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采用前一种方法,以日语词汇为参照系、用汉语词汇来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