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经典作品:安静》是周国平按时间顺序结集的第三本散文集,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作品。在将近四年的时间里,作者逃离了镁光灯的追逐,为自己的心灵保留一个自由的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由此作者笔下的文字也透露出安静的意蕴,让读者也随之处于一种超脱世俗浮躁的状态中,从而对现实、对自己的生存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 32开,作家出版社出版
★ 周国平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
★ 汇集周国平三十年来写下的感触和思绪,里面对人生、生命、文学、婚姻等多个主题,做了深入的思考,让你直面生活中的困惑、信仰、爱情、境遇、教育、心态等诸多问题
★ 征服千万读者,带你与灵魂对话的“心灵之书”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唯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唯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唯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做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做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成功的真谛
在通常意义上,成功指一个人凭自己的能力做出了一番成就,并且这成就获得了社会的承认。成功的标志,说穿了,无非是名声、地位和金钱。这个意义上的成功当然也是好东西。世上有人淡泊于名利,但没有人会愿意自己彻底穷困潦倒,成为实际生活中的失败者。歌德曾说:“勋章和头衔能使人在倾轧中免遭挨打。”据我的体会,一个人即使相当超脱,某种程度的成功也仍然是好事,对于超脱不但无害反而有所助益。当你在广泛的范围里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你就更不必在乎在你所隶属的小环境里的遭遇了。众所周知,小环境里往往充满短兵相接的琐屑的利益之争,而你因为你的成功便仿佛站在了天地比较开阔的高处,可以俯视从而以此方式摆脱这类渺小的斗争。
但是,这样的俯视毕竟还是站得比较低的,只不过是恃大利而弃小利罢了,仍未脱利益的计算。真正站得高的人应该能够站到世间一切成功的上方俯视成功本身。一个人能否做出被社会承认的成就,并不完全取决于才能,起作用的还有环境和机遇等外部因素,有时候这些外部因素甚至起决定性作用。单凭这一点,就有理由不以成败论英雄。我曾经在边远省份的一个小县生活了将近十年,如果不是大环境发生变化,也许会在那里“埋没”终生。我尝自问,倘真如此,我便比现在的我差许多吗?我不相信。当然,我肯定不会有现在的所谓成就和名声,但只要我精神上足够富有,我就一定会以另一种方式收获自己的果实。成功是一个社会概念,一个直接面对上帝和自己的人是不会太看重它的。
我的意思是说,成功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高标准,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拥有内在的丰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兴趣,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只要你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你就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感到充实和踏实。那些仅仅追求外在成功的人实际上是没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的,他们真正喜欢的只是名利,一旦在名利场上受挫,内在的空虚就暴露无遗。照我的理解,把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做好,尽量做得完美,让自己满意,这才是成功的真谛,如此感到的喜悦才是不搀杂功利考虑的纯粹的成功之喜悦。当一个母亲生育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一个诗人写出了一首美妙的诗,所感觉到的就是这种纯粹的喜悦。当然,这个意义上的成功已经超越于社会的评价,而人生*珍贵的价值和*美好的享受恰恰就寓于这样的成功之中。
……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当代著名作家、学者。主要作品有: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宝贝,宝贝》,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生命的品质》,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内在的从容》、《把心安顿好》,诗集《忧伤的情欲》,学术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
(精)瞿林东文集(全10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瞿林东,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长期从事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方面研究,在中国史学史领...
《臧克家诗选新编(修订本)》内容简介:汇集了现当代著名诗人臧克家毕生创作诗歌的精华篇什,从中可以领略时代的风光,新体诗的走
谁之罪 ?(精装本) 本书特色 长篇小说《谁之罪?》是赫尔岑的一部力作,它无疑是一声呐喊,更是一声严厉的质问,它透着几分彷徨与无奈,是对农奴制社会的血泪控诉,赫...
《校园人物素描技法》内容简介:这本书是“爱上动漫”系列中的一本。全书共8章,作者通过大量图例和简洁语言,细致地讲解了动漫作品
《文学的故事》内容简介:那些肩负着教化异教徒使命的传教士们,随身携带着笔记本和词典,承担起“白种人的使命”。东方的亚洲人也
傅雷译 名人传 本书特色 《名人传》包括罗曼·罗兰所写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英雄传记。传记里的三人,一是音乐家,一是雕塑家兼画家,一是...
先秦秦汉卷-人间道-左东右西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文学体的中国史纲要,以散文的形式,重新阐述中华民族三千年的金戈铁马、兴亡悲欢.全书由八十篇系列主题散文组成,裁为...
高墙深院里的科学大腕 本书特色京味作家萨苏珍藏的过往回忆,以说书人的口吻还原科学家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上篇“大院记忆”为作者儿时在科学院大院里的生活点滴,中篇“科...
谦庐随笔 本书特色 《谦庐随笔》真实记录民国社会风云人物。有些掌故是出人意料的:基督将军冯玉祥,实际上是个伪善多变的人;陈宦晚年落魄,专心研究相术和占卜...
《亲子活动共成长:家长能力(小学高年级)》内容简介:小学高年级孩子处于小学低年级向初中学段的过渡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经过三
慕尼黑白 本书特色 她,进入德国家庭且深探他们的灵魂感知,有关碧娜鲍许与荷索,尼采或徐四金;她,识得剧场大师并为台湾策划德国狂潮系列剧展,引介卡斯登穆勒和欧斯特...
《神美隐现:史前·夏商卷》内容简介:全书通过对我国史前大量文明遗产(包括各类工艺品、美术作品、音乐舞蹈作品、文学作品、建筑
叙事-个人史的另类呈现-重建中文之美 本书特色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丛书(共7本)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
斯特凡•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和传记作家。出身赋予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周游世界...
曾志(1911-1998),湖南省宜章县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最早的红军女战士之一,老一辈国家领导人陶铸的夫人。曾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
《镜·龙战》内容简介:《镜》系列第三卷。海天龙战,其血玄黄。海皇苏摩和空桑太子妃白璎共赴苍梧之渊,解开千年前星尊帝留下的封
朱自强学术文集2:1908-2012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 本书特色 集三十载研究之功建十卷本学术业绩——《朱自强学术文集》出版国内迄今规模*大,涉及研究领域...
陈君葆书信集(2008/11)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出品,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陈君葆(1898-1982),香港知名学者,爱国教育家,文学...
本书是作者十年诗歌写作作品的一部精选集,含有六十首左右的诗歌作品,以独特的视角见证了当代女性的精神与身份的内涵,以及对当
四十不惑:中国改革开放40年优秀报告文学选 本书特色 《四十不惑:中国改革开放40年优秀报告文学选》以改革开放40年内容为主,全面反映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