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海军长江抗战是国民政府抗日正面战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抗战史应该书写的一页。马骏杰所著的《中国海军长江抗战纪实》拟结合一些史实,对中国海军长江抗战作初步探讨。
谈到海军的长江抗战,人们总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甲午年那场悲壮而屈辱的战争,在这两场中日战争中,海军的作战方式有着天壤之别。甲午战争中,尽管北洋海军*终全军覆没,但与日本海军进行了三次真正的海上较量,特别是黄海海战,是近代以来世界上少有的大规模海上战争。而42年以后的抗日战争中,中国海军已经完全丧失了在海上与敌人抗衡的能力,其主力不得不退缩于长江之中,利用沉船、水雷、炮台等*简单的手段打了一场窝火的战争。
42年的光阴让中日海军的实力差距越拉越大,究竟是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将中国海军导向了这样的结局?
《中国海军长江抗战纪实》主要内容包括:几封书信引发的争论、抗战前派系林立的中国海军、国军编遣会议与海军的“统一”编制、各派系海军的形成、屡次流产的海军建设计划、孙中山拟定《国防计划纲目》、北京政府海军制订“一次置舰计划、南京国民政府海军制订六年计划、抗战前艰难的海军装备建设和自造舰艇不敷堪用等。
从时间上看,丁默村、高友唐等人对海军的指责已经超出了“一·二八事变”的范围,实际上包括了南京政府成立以后到事变前的整个时期。在高友唐的弹劾案中,指责的重点并不是海军在事变中的表现,对于海军与盐泽“订立条件”和拒绝借武器装备给第十九路军的行为,只不过是“实太令人下不去”,而对“坐视海盗猖獗,未闻海军有剿除计划”的行为,则是“可耻殊甚”。在丁默村等人的指责中,对海军在事变中的表现更是只字不提,这充分说明海军在事变中的表现,只不过是丁默村、高友唐等人掀起派系斗争的借口而已。
从内容上看,丁默村和高友唐等人的指责不仅包括海军在“一·二八事变”中的表现,而且还包括海军的编制体制、人员的素质以及武器装备等各个方面。特别是人员的素质,是指责的重点。在他们看来,海军的高级人员“贻害国家”,中下级人员在“技术和道德”方面还需受“相当”的训练。高友唐甚至认为,海军还在干着人们*为痛恨的事情,那就是“在福建种鸦片,仗势欺压人民”。
从目的上看,丁默村和高友唐等人的指责不是从巩固海防建设出发,而是单纯地要消除“闽系”海军。丁默村指出,在派往英美学习的海军人员中,“现有海军人员绝对无被派资格,又被派人员之省籍亦须特别注意,不可又蹈以前被某一地方人把持垄断、贻害国家之覆辙”。很明显,“现有海军人员”中,绝大多数都是福建人,显然“某一地方”指的就是福建省。高友唐说得更加明确,“于院长常谓,何苦以全国人民血汗金钱保持福建人饭碗?因现在之海军已成世袭罔替之福建人之天下也”,因而“主张将海军根本取消”,以便彻底铲除“闽系”海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不惜削弱国家的海防建设,竟提出“将舰售与商家作商船”,“以二百只小艇防守海口”的主张。
事关海军的名誉,事关“闽系”海军的生存,陈绍宽等人面对派系倾轧,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一改在民众面前耐心而温和的态度,展开了措辞严厉的抨击。
对丁默村的提案,陈绍宽于4月13日致电汪精卫进行驳斥,指出:“海军为历来环境所牵掣,以致实力薄弱至此。际兹国难当头,举国上下果有御侮决心,自应一致协助,俾得积极扩展。报端所载立法院某员之谈话如果属实,是不啻摧残海军,漠视国防,影响殊非浅显。敬乞俯赐训示,以正全国之言论,而杜中外之骇疑。”
……
马骏杰
毕业于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获南开大学硕士学位,现为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军事历史与军事思想的教学与研究,特别重视中国近代海军史的研究,著有《一·二八事变中的中国海军》《论<北洋海军章程>》《甲午年北洋舰队援旅问题新探》。
《中国古代史》(新版)(上)内容简介:为了给大学文科提供一部比较适用的中国古代史教材,我们努力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掌握
元史演义-现代白话版 本书特色 《元史演义》是《历朝通俗演义》的元朝部分,详细介绍了从铁木真家族诞生、蒙古统一、元朝建立、开疆扩土,到元末起义、朱元璋开创大明、...
《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选收的是作者近年以中文刊发的有关民国史的部分论文,各文都多少触及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一些面
西方美学史(第一卷)古希腊罗马至中世纪美学 内容简介 四卷本的西方美学史由汝信主编,主要成员周国平、凌继尧、金惠敏等都是当前学术界*前沿的实力派学者。本书的理论...
《CTF竞赛权威指南(Pwn篇)》内容简介:本书专注于Linux二进制安全。全书包含12章,从二进制底层开始,结合源码详细分析了常见的二
《中国艺术史(全新修订版)》内容简介:从远古到21世纪,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厘清中国艺术发展脉络,以通晓流畅的语言剖析器物、绘
历史的真面目:现当代人物事件考信录 本书特色 从早已褪色的照片中,从纷繁复杂的事件中,从尘封多年的档案中,著名军事专家刘统深入挖掘历史上有代表性的事件的前因后果...
清史学者、《战天京》作者谭伯牛牛饮•之二《近代史的明媚与深沉》(精装)(晚清、民国时期历史的另一面)编辑推荐:作为政争武器
《城堡(四师推荐版)》内容简介:此版本《城堡》为麦家、苏童、阿来、马家辉,四位知名作家指定推荐版本,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家苏
西洋镜:远东杂志记录的晚清(1876-1878) 内容简介 《远东》杂志于19世纪70年代广泛流传于在华的外国人社区,是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很主要的出版物之一。作...
北京古戏楼 本书特色本书收录了北京历史上的62个古戏楼,介绍了北京地区现存清朝中期到民国初年的古戏楼的历史、建筑形制并配有百余幅图片。北京的古戏楼是上至皇帝,下...
本书以经史之学为中心,通过关键论题、关键人物、关键著作的有机结合,从富于个性的视角探讨西力东侵、西学东渐背景下中国近代学
《创新简史:打开人类进步的黑匣子》内容简介:人类为什么能够演化成今天这样?是什么驱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什么是创新?创新到底需
罗马史-第一册 本书特色 蒙森《罗马史》共五卷,分四册出版,*册收录*、二卷内容;第二册收录第三卷内容;第三册收录第四卷内容;第四册收录第五卷内容。蒙森《罗马史...
一、文化的教育1、物质与文质: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反思(《光明日报》2000年12月26日)2、社会心态的“贫寒子弟化”:从有与无的比
游民政治-可以触摸的民国 本书特色 首部国内正式出版的黄远生著作简体点校本!不看过他的通讯的,就不配谈民国初年的政治动态和社会万象。——曹聚仁游民政治-可以触摸...
魏书(全八册) 内容简介 《魏书》共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实共130卷。北...
《机器70年》内容简介:本书试图梳理我们的生活被一种社会实践力量改变的过程,这力量是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变
先秦史:文明卷 本书特色 《先秦史》是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的**部,初版于1941年。本书前半部分是为政治卷,按历史事件的顺序编排;后半部分是文明卷,...
《明亡清兴六十年》(上)是我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CCTV-10)《百家讲坛》主讲系列历史讲座前半部分24讲的讲稿。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