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的故事》由李道英所著,《唐宋八大家的故事》讲述的是中唐和北宋时期文坛上八位著名的古文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曾巩、王安石、苏轼、苏辙的故事。作者秉持真实性、知识性、可读性、互见性为原则,选取八位大家一生中的典型事件,向读者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人际交往、人品性情、处世之道、道德文章,以及生活中的趣闻轶事。读者朋友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在阅读中既可获得文史知识,又能受到人生启迪。
《唐宋八大家的故事》由李道英所著,《唐宋八大家的故事》讲述的是中唐和北宋时期文坛上八位著名的古文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曾巩、王安石、苏轼、苏辙的故事。作者秉持真实性、知识性、可读性、互见性为原则,选取八位大家一生中的典型事件,向读者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人际交往、人品性情、处世之道、道德文章,以及生活中的趣闻轶事。读者朋友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在阅读中既可获得文史知识,又能受到人生启迪。
韩愈
身世之谜
四举于礼部乃一得
三选于吏部卒无成
毛遂自荐
人不如鸟
两入军幕
请示上班时间
抗颜为师
华山求救
叔侄情深
为民请命贬阳山
穷乡僻壤的县太爷
难兄难弟度中秋
自我辟谣
日与宦官为敌
屈驾访神童
挑战避讳
质疑割股
为牛僧孺造势
爱才荐贤
谆谆教子
特立独行颂伯夷
待己以信
“妄论”被降职
发牢骚反被提拔
力排众议调闲职
辅佐裴度平淮西
《平淮西碑》之荣辱
忠犯人主之怒
祖孙相逢蓝田关
为民驱鳄
出资办学
释放奴隶
结友大颠和尚
改革太学
奉诏宣抚王庭凑
桃柳二妾
卷入“台参”闹剧
服食风波
推敲
谀墓之讥
抚养穷孤的慈善家
柳宗元
从未回去过的老家
战乱中的童年
良好的家庭教养
坎坷的求仕之路
郇州考察
未曾上任的蓝田尉
“踔厉风发”的革新者
不幸的婚姻生活
待罪南荒
泪罗江口吊屈原
寄居龙兴古寺
定居愚溪
力赞韩愈《毛颖传》
自肆山水撰妙文
长歌之哀过痛哭
反对割据论“封建”
但教弟子不为师
巧用寓言刺政敌
官为民役的公仆观
韩柳史官之争
再返京城
以柳易播
为政柳州
种柳柳江边
革除社会弊端
遗惠一方
刘柳之谊
欧阳修
艰难的青少年时期
神交范仲淹
洛阳三载
怒斥司谏高若讷
贬官夷陵
同退不同进
崇儒学而斥佛老
情有独钟尊韩文
义正词严论朋党
力主改革吏治
加强武备反议和
为政宽简
力排众议保麟州
不在天命在人事
批评唐太宗作秀
犯颜直谏鸣不平
被贬滁州
与民同乐
未老而称醉翁
宽厚仁爱保降卒
回河之争
请立皇子固根本
出使契丹
知贡举痛抑怪文
与宋祁的君子之交
赋秋声而悟养生
再遭诬陷
青苗法之争
以直报怨
不遗余力奖后进
果敢刚正之气节
“六一居士”和“文忠”
“穷而后工”之说
六一风神
文笔生动的《归田录》
成如容易却艰辛
艳词真伪
苏洵
落拓不羁的青年时期
自焚文稿数百篇
老泉并非苏洵号
得勉夫教子贤内助
再游京师
雷简夫三荐苏洵
名动京师
婉拒舍人院考试
人生知己欧阳修
名二子用心良苦
一生交恶王安石
纵论六国警当世
风水为喻论作文
曾巩
儒学世家的才子
漫漫求仕之路
初交欧阳修
力荐王安石
辗转数郡
清官循吏
知齐州缉盗除恶
孝父母而抚弟妹
正直严谨不媚俗
政事不如文章
编校历代典籍
记佛殿借题发挥
谁说曾巩不能诗
王安石
不平凡的青年时期
不求调任京官
上仁宗皇帝万言书
郁闷的英宗之世
初得神宗信任
熙宁变法
铁腕人物
罢相和复相
用人之失
知错能改
爱子之死
与曾巩之恩怨
与政敌司马光
与尊师欧阳修
忘年知己王令
颁行《三经新义》
痛惜神童伤仲永
同病相怜咏明妃
荣膺雅号“野狐精”
精深简淡“半山体”
炼一“绿”字长精神
八股文之祖师
“自奉至俭”惹争议
苏轼
少年英才
金榜题名
王氏姐妹
爱妾朝云
上书神宗批新法
西湖苏堤
徐州抗洪
乌台诗案
一场虚惊
不思悔改
两次误传
筑室东坡
苦读《汉书》
猪肉广告
一蓑烟雨任平生
泛舟赤壁抒情怀
铜琶铁板唱大江
“三白”故事
夹缝求生
苏王金陵会
惠州四年
两代文坛盟主
兄弟情深
善谑三则
广交歌妓
兹游奇绝冠平生
阳羡赠屋
奖掖后进
诗中理趣
崇尚自然反雷同
文星陨落
宋代五帝论苏轼
苏辙
应制科直谏仁宗
屡次质疑青苗法
贬黜奸佞
反对回河
力主放弃五寨
反对“调停”
对西夏讲诚信
上疏论政被贬
淡泊的晚年
鲜为人知的家事
“养气”为文
“适意为悦”的人生
态度
文章优劣任评说
《唐宋八大家的故事》由李道英所著,“唐宋八大家”中的许多人不仅是卓绝的散文家,还是杰出的诗人、词人。乃至政治家、哲学家、史学家和书画家。因此,他们的文章也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内容之深刻,观点之精辟,论述之卓越,几乎达到了当时社会的*前列。可以说,八大家的散文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贵宝藏,是国学的重要部分,值得每一个人认真品读。
李道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1938年生,河南省济源市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长期担任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多次获得北京市和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曾执教于香港浸会大学持续教育学院;长期从事各类成人高等教育工作,曾担任北京市高教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考试委员。主要著述有:《唐宋古文研究》、《唐宋八大家文选》、《昌黎文集注释》、《韩愈》等。曾受原国家教委委托主持编写了《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大纲》;主编全国12所高等师范院校合编6卷本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及《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辞典》等。
洞见新的世界:钱学森与他开启的智慧之门 本书特色 谨以此书纪念钱学森诞辰110周年 梳理17世纪以来经典科学研究方法 结合当前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权威解读钱学森系...
季羡林 内容简介 我说过不少谎话,因为非此不能生存。但我还是敢于讲真话,我的真话总是大大地超过我的谎话。因此我是一个好人。——季羡林写作本书*大的快感,是二十世...
《成为乔布斯》内容简介:这不是关于成功的故事,而是关于成长的故事。这本书将彻底改变我们看待乔布斯的方式 史蒂夫·乔布斯是史上
毛泽东三兄弟 本书特色 前言回韶山我的故乡,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冲,是一个有灵气的地方。每年我都会回韶山。小时候父母带我去,如今我和妻子刘滨一起,领着东东、甜甜去韶...
从万里江山到灯火阑珊:辛弃疾传 本书特色 辛弃疾是我国文学史上的著名词人,跟与他同时代的许多其它文学家相比,辛弃疾*特殊的一点在于,他不仅文如金戈,笔扫千军,而...
《行到水穷处:感官日记》内容简介:本书为作家的自传体小说。十七岁的少年“我”,出于对现代都市生活的厌倦,决定离开繁华的波哥
1638-1715-路易十四 本书特色 他是法国历史上*英俊、*伟大、*有艺术家气质的国王,欧洲专制君主的榜样人物;他有个自封的绰号“太阳王”,因为他爱跳芭蕾舞...
《熬:极地求生700天》内容简介:环境的极致,信念的极致,生命的极致,你能熬过去吗? 700天冰海历劫,20世纪最伟大的南极探险故事
历史的真言-毛泽东和他的卫士长 本书特色 李银桥、韩桂馨夫妇同是河北省安平县人,1948年12月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经毛泽东提议结为伉俪。李银桥,11岁参加八路...
民盟历史文献:张澜 本书特色 《张澜》不仅仅是追忆往昔、缅怀先贤,也不仅仅是为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去厘清历史、臧否人物,更重要的是:通过回顾那段曲折的历史,传承民...
李德裕年谱 本书特色 李德裕,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
裴艳玲传 本书特色 《裴艳玲传》编著者雪小禅。本书是我国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裴艳玲的传记。裴艳玲是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代艺术大师,在河北梆子和京剧两个剧种都有很高的造...
我这三十年-沈醉回忆录 本书特色 一个忏悔灵魂,血淋淋的自白。150万的畅销记录等待刷新。我这三十年-沈醉回忆录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沈醉口述、其女沈美娟整理的往...
这是作者继《儿时“民国”》之后推出的第二本回忆录,忆及政权更替初期在沪上读高中和后来负笈北大的经历。伴随着共和国的建立,
民国名人回忆录系列-(全7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本,东方出版社出版★ 《梅兰芳回忆录》,收录《舞台生活四十年》与《东游记》,与大师一起回顾舞榭歌台间的戏...
两个人改变世界-卫斯理兄弟传 本书特色 ★国内首部卫斯理兄弟的完整传记:卫斯理兄弟作为宗教改革及新教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是真正理解现代世界的钥匙。 ★卫斯理兄弟...
宋氏三兄弟 内容简介 宋氏三兄弟早年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后又远渡重洋求学,在中西文化和文明的撞击下,他们有过救国救民的宏伟大志,也有过一心向上的刻意追求。他们曾...
《苍炎》内容简介:本书叙述了羽生结弦从年幼滑冰到青少年组,到成年组,关于成长,关于每一次大赛的心路历程。2011年3月11日,日本
胡乔木-中共中央一支笔(最新增补本) 本书特色 胡乔木在中国拥有很高的知名度。他自1941年2月起担任毛泽东秘书(初为文化秘书,后为政治秘书),直至1966年6...
俾斯麦(1815~1898),OttovonBismarck,普鲁士王国首相(1862~1890),德意志帝国宰相(1871~1890)。执政期间采取“铁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