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基础上整理而成,质量高,专题性强,学界很需要此类梳理性质的图书。
理解政治权力是理解政治学的关键。有关权力的本性、价值、分配、控制、异化以及权力关系的调整,一直是西方政治思想家所关注的主题。本书通过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主要思想家上述问题有关思想的梳理,为人们清晰地理解政治权力提供了便捷的工具。
本书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基础上整理而成,质量高,专题性强,学界很需要此类梳理性质的图书。
权力是人类社会非常重要的一种现象,对权力进行反思,伴随着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古希腊政治哲学家柏拉图所著的《理想国》,不仅是在探讨什么样的国家是最好的国家,什么样的政治秩序是最理想的政治秩序,而且是在回答政治共同体的权力应该如何分配,什么样的人有资格来掌握政治权力;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提出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协调和平衡政治权力与精神权力之间的关系;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探讨的是权力的获得、扩展和保持;霍布斯的《利维坦》、洛克的《政府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都在回答人类社会为何无法离开政治权力而生存;霍布豪斯的《自由主义》,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以及罗尔斯的《正义论》,诺齐克的《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都在思考政治权力行动的边界和政治权力存在的公共目的。对权力问题的思考,也是中国政治哲学家们政治思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儒家经典文本《论语》、《孟子》、《荀子》等,都在思考什么样的人才应掌握政治权力,通过何种教育制度来培养这样的人,又通过什么样的选拔制度来选拔权力精英,在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中,如何协调好权力精英和其它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具体政治运作过程中,应该预设人性是善的,恶的,还是非善非恶的;对掌握权力的人,应采取柔性的道德约束,还是刚性的法律约束;在中央与地方之间,权力关系应如何安排,这些思考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权力问题的思考,始终是人类政治思考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权力的系统反思和集中研究却开始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迄今为止,有关权力的研究,已诞生了大量具有重要影响的著作和论文,著作包括:1.barrybarnes, the nature of power,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2.thomas e. wartenberg: the forms of power from domination totransformation,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 robert l.dilenschneider, on power, harperbusiness, 1994;4. keith dowding,power, univeri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6; 5.barry hindress,discourses of power: from hobbes to foucault, blackwell, 1996;6.mark hauggard, the constitution of power: a theoretical analysisof power, knowledge and stucture,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7; 7.bent flyvbert, rationality and power: democracy inpractice, 1998. 论文主要集中在如下两本论文集中:1.edited by roderick bell, david v.edwards and r. harrison wagner, politcal power a reader in theoryand research,the free press, 1969; 2. edited by john scott, power:critical conception (volue 1-3). routledge, 1994. 2008年,在stevenlukes, clarissa hayward, amyallen等学者的倡导下,一本专门研究权力的学术期刊即权力期刊(journal ofpower)在美国诞生,将权力研究推到一个崭新高度。具体而言,西方学界主要展开了如下六个方面的研究:
1.对人们权力欲望的比较研究。1959年,美国俄勒冈大学的roberte.agger教授在美国主持了一项实证研究,其目的就是要研究政治文化、种族、教育、性别等因素与权力欲之间的关系;1963年,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yasumasakuroda在日本也做了类似的研究。通过问卷设计和深度访谈等方式,两项研究有诸多类似的发现。两项研究发现,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日本,性别与权力欲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一般而言,男性比女性对政治权力有着更强烈的追求,从跨国比较的角度来看,日本的男性比美国的男性有更强烈的权力欲。在日本,男性之所以比女性对权力有更强烈的欲望,主要是因为日本是一个男权社会,男性在整个社会占据主导地位,而女性往往处于从属地位。在美国,由于文化因素,妇女比男性更少投票。美国妇女是1920年获得投票权,而日本妇女是在二战后才获得投票权的。yasumasakuroda教授提出一项大胆假设,就是如果其它因素相同,任何参与政治生活历史越长的群体就可能比其他参与政治生活更短的群体有更强烈的权力欲。不仅性别与权力欲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而且受教育程度也与权力欲之间也存在密切关系。调查结果发现,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日本,一般而言,如果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他(或她)参与政治的愿望和对政治权力的欲望会更强烈。这是因为,教育是提升公民政治认知能力的主要方式,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他们有更多机会去阅读报纸,有更多见识,拥有更多政治参与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除了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外,人们的权力欲也会受到政治参与和政治效能感等因素的影响。对权力的渴望是人们参与政治的重要动力,而参与政治本身则会激发人们对权力的渴望。
2. 人们对政治权力态度的研究。franzl.neumann教授指出,权力是人类社会十分重要的一种社会事实,从本性上看,政治权力是人对人的支配与控制。政治权力要有效运用,必须考虑政治共同体内部的不同成员对政治权力的不同态度,在权力运用的过程中照顾不同社会成员的心理感受,否则,政治权力的运用过程,就是公共暴力被强化和使用的过程。从政治思想的演进角度看,不同的政治思想传统,孕育着不同的对待政治权力的态度。在西方政治文化传统演进过程中,大致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对待政治权力的态度,这些态度在具体政治生活中为不同背景的人所接受。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代表的古希腊政治哲学传统,对政治权力持有积极和肯定的态度。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指出,政治权力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最高的善,除了沉思的生活之外,城邦的政治生活优越于其它生活。国家与社会、经济与政治、道德与政治、宗教与政治、文化与政治之间没有区分。为了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必须首先成为城邦的公民,唯有进入政治领域,参与政治生活,一个人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代表的古希腊政治哲学传统对政治权力的积极态度不同,奥古斯丁则是对政治权力持消极态度的杰出代表,他将人们对政治权力的厌恶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奥古斯丁认为,政治是罪恶,无论从起源还是从目的看,政治就是罪恶。政治权力是一种强制性力量,人统治人,人支配人是不自然的。唯有在历史终结之时,上帝之城的出现,人类才能结束目前悲惨状态。人类是通过信仰,而不是通过权力,来获得拯救的,世俗生活只不过是为了信仰生活所做的准备而已。面对压迫性的政治权力,人们要么逃避权力,过着隐居生活,要么反抗权力。正是在此意义上,franzl.neumann教授指出,伊壁鸠鲁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是奥古斯丁学说的衍生物。伊壁鸠鲁主义选择了逃避权力,无政府主义则选择了否定权力。对伊壁鸠鲁主义而言,人们不应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弄脏了手;对无政府主义而言,政治是罪恶,社会是善,组建一个没有政治的社会是可能的。马克思主义也分享了奥古斯丁的精神遗产,认为政治权力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历史现象,政治权力会消失于共产主义社会。与希腊政治哲学传统和奥古斯丁主义不同,托马斯?阿奎那和自由主义代表着对政治权力的第三种认知。阿奎那认为,奥古斯丁的激进主义是难以接受的,也是不可实践的。权力不是不自然的,即便是在天使之间,也存在等级性的权力关系;权力的目的也不是肮脏的,权力可以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与幸福;政治权力不是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从属于精神权力。自由主义分享了阿奎那对政治权力的理解,他们承认政治权力是无法消除的,政治权力可以作为一种理性的工具服务于一些可欲目的。自由主义继承了阿奎那对掌权者的不信任态度,认为政治权力的运用是有边界的,政治权力运用的领域也必须是有限的,政治领域必须与其它领域区分开来。对人类社会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思考通过何种制度安排能约束掌握权力的人,使政治权力得到理性运用(franzl.neumann, 1950)。
曾水英,女,吉林大学政治学博士,任职于长春工业大学。发表多篇政治学方面的论文,本书为博士论文基础上的修改作品,该博士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文论。
大国空巢-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 本书特色 直面中国人口危局,发出时代*强呼声!不能不读的人口学经典!大国空巢-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 内容简介 本书曾于2007年...
执政能力-一个县委书记的故事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很累人很烦心很多事因而也很中国的书。猎犬追踪也似在布满大山小山和沟壑的县乡间左顾右盼上蹿下跳,连采访带写作前后陆...
本书集中探讨了北宋在与辽对峙的百余年中,如何筹措粮食以满足屯驻在北方边界地区数十万边防守军的后勤需求,以及这些筹粮举措与
海报上的中国抗战 本书特色 本书根据抗战时期以宣传抗日为内容的商品广告、戏剧、电影海报、美术作品、民俗以及来自世界的反战宣传品等等,对这一时期的海报和带有海报性...
2011-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 本书特色 国家图书馆编著的《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11)》是2011年国家图书馆主办的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讲稿的...
三十年来中俄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比较研究 本书特色 中国和俄罗斯的政治改革与发展,这两个世界大国既有众多的形似之处,也有各自显著的特点。目前两国的改革经历了初期的...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内容简介 习近平讲话单行本2021年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
国际经济论坛将在滨海市举行年度会议,国际ABC集团总裁何世昌亲率一批集团高层人士前来参加会议。然后,就在何世昌下榻宾馆不久便
二战著名战役全画传·3,太平洋四大战役全画传 内容简介 《太平洋战役全画传》,包括袭击珍珠港、中途岛海战、瓜岛争夺战和菲律宾战役四次著名战役。该书选用大量经过考...
边缘地带论-影响世界历史的权威巨著 本书特色 1942年美国人尼古拉斯·约翰·斯皮克曼(nicholas john spykma)提出的“边缘地带理论”(...
"ThewarinVietnamwasnotlostinthefield,norwasitlostonthefrontpagesoftheNewYorkTime...
共产党宣言:党员干部普及读本(百周年纪念版) 本书特色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3日下午就《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举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习近平在主持学...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大家谈 本书特色 2014年6月30日,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及“政治生态”,此后又在多个场合阐述,引人注目。2015年5...
《君主论》内容简介:《君主论》是马基雅维利的代表作之一,该书论述了君主应该怎样进行统治,认为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
巴林-中国驻中东大使话中东 本书特色 杨伟国、王雁芬编著的这本《中国驻中东大使话中东:巴林》全面介绍了中东国家巴林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教育、风情民俗、名胜...
《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中文版)》内容简介:本书内容新颖而活泼,与其他后殖民主义的简介:大为不同。作者不是在谈抽象的理论,而
《大国霸权:5000年世界海陆空争霸》内容简介: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中华帝国和蒙古帝国,他们都有什么共同点? 曾经弱小的英国为
罗马革命 本书特色 关于罗马共和国向帝国过渡的权威之作,为罗马史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是研究古罗马史的重要参考书。罗马革命 内容简介 《罗马革命》是关于罗马共和国向...
《徐文兵讲黄帝内经·前传(上下册)》内容简介:★《黄帝内经前传》说什么 史上首次讲述《黄帝内经》诞生的缘起,以及先人们如何天
加塔诺・莫斯卡,意在利都灵大学宪法教授、罗马政治制度和理论讲座教授,著名政治社会学家,被誉为意大利政治科学之父;作为一名长期参与政务的学者,他曾担任议会议员和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