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掠以上语音材料,可以得知:中古峙期,锡韻和效攝韻的某些字使用同一聱旁,讀音相近。舆錫韻音近的職韻或質韻,可能有些字的讀音也舆效撮韻的某些字的讀音相近。據此,可以推谕:“抑”舆“要”也有可能讀音相近,也可以相通。这一情形,在温州话中可以看兄痕迹。
“要”和“抑”相通,“要且”便是“抑且”。由於同羲词之间的互相影鄕,“要”或许又舆“然”相通。
“然”在温州话中讀(jie31),隔平,带腭化色彩。舆温州话“要”的A讀相近。雨者都是降调,而且都是降雨度。
在宋本《庿,“然”是日母仙韻平聱字,如延切。温州话中,仙韻字的韻母多为[i](也可记作ie]),效攝字的蹈母多焉[i]。两者音色相近。
温州方言是魏晋以来保留古音*完整的一支方言。在温州话裹,仙韻和宵韻、笑韻字的韶母讀音相近。所以箪者認焉在漠语的某一歷史峙期、某一地域,“要”也可能舆“然”音近。
根據温州话的情形,不妨推論:在漠語史的某個峙期,大豹是漠至魏晋峙期;“要、抑”音近,在表示轉折峙,是同詞具字阴傈。後来,“要”舆“然”也有可能音近羲通。用温州話讀“抑且、要且、要自、然而”音色都接近。
三、转折连词“要”的继续语法化
魏晋六朝时期,表示转折的“要”是位於句首的,其“重要的”义项尚有痕迹可循。唐代开始,“要”位於句子中间,功能帼当於“却”,其源词之词义消失殆尽。
唐诗用例:
(12)知妄谓当遣,临感要难裁。(韦应物:伤逝,全唐诗)
(13)一种貌如仙,人情要自偏。罗敷有底好?*得使君怜。(施肩吾:感遇词,全唐诗);“要”和“且”连用,表示转折,含有出乎意料的意思。可释义为“却是,可是,偏偏”等。唐代亦见:
(14)由来不要文章得,要且文章出求人。(方干:迭弟子伍秀才赴举,全唐诗)《碧岩录》中也保留这样的用法:
(15)良公善能发箭,要且不解中的。(碧岩录.卷5)“要且”也可写作“要自”,例如:
(16)皆言贱妾红颜好,要自狂夫不忆家。(蒋维翰:怨歌,全唐诗)唐代还出现“虽(虽然)……要且……”的格式,如:
(17)虽云智慧生灵府,要且功夫在笔端。(方干:项洙处士画水墨钓台,全唐诗)
(18)满园桃李虽堪赏,要且柬风晚始生。(罗邺:早梅,同上)
(19)虽然不识面,要且已销魂。(贯休:寄西山胡汾同上。
现代汉语中表可能的述补结构“v得(O)”相应的否定形式是“V不得(O)”,肯定式与否定式的语序是对称的,如:吃得(饭C吃不得(饭),说得(话)/说不得(话)。但从历史上看,这种肯定、否定对称的格局不是一开始就已形成的。
肯定式“V得(O)”六朝时始见,唐代才大量出现。其来源是由表实现、有结果的“v得(O)”在特定的未然语境中语法化的结果。而其否定式在近代汉语很长一段时期内,与肯定式形式
上并不完全对称,表现在如果带宾语,宾语要出现在“得”之前,为“VO不得”。
为什么早期这种表可能的述补结构肯定式与否定式不对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现代汉语“V得0”/“V不得O”对称的格局又是怎样形成的?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出分析,着重考察否定
形式“V(O)不得”的来源和发展。
一能性补语式“V(0)不得”的来源
1.1关於能性补语式“V(O)不得”的来源,不少学者认为是由先秦能性助动词“不得”後移形成的(王力1958,1984,周法高1959,岳俊发1984,李晓琪1985,蒋绍愚1994,1995),产生的时间是在东汉。太田辰夫(1958)和蒋绍愚(1995)认为,“V得0”和“VO不得”不对称,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来源。前者的“得”是由“得1”(按,指动词後面表示动作实现、有结果的“得”)进一步虚化而成的,後者是“不得2”(按,指出现在动词前面表示可能的“得”)放在动词後面而成的。“v得0”产生的时代(唐代)远晚於“VO不得”(汉代),是因为“不得2”很早就可以置于动词之後,而“V得O”中的“得”由得(动词)一得1(表实现)—>得l(表可能),发展需要时间。
究竟是否“V得O”与“VO不得”中的“得”有不同的来源?“VO不得”是否是能性助动词“不得”移到动词後直接形成的?实际情况恐怕不是这样简单。
1.2先秦“不得”已有用於动词之後的,如:
(1)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诗经·周南·关雎)
(2)与谋事不得,举事不成,入守不固,出诛不强。墨子·尚贤中)
(3)靖郭君辞不得,三日而听。(战国策·齐策一)
例(2)四个分句句法相同,尤其前两个分句,“谋事不得”与“举事不成”对举,“得”和“成”意思接近,都是“达成,得以实现”之义,“得”、“成”均为句中主要动词,分别跟前面的“谋事”、“举事”构成主谓关系。例(3)中的“得”尽管不是实在的“获得”义,但仍是“获得”义的引申用法,犹“获准、获许”,“得”与“听”意义接近,“听”也是“允许,获准,准从”义,此句高诱注:“听,受也。”又《国语·周语》:“民是以听。”韦昭注:“听,从也。”仍为动词。例(3).这句话实际应断句为“靖郭君辞,不得,三日而听。”“不得”的主语是前面已出现过的“齐王”。因此,这几例中的“V不得”显然不是能性助动词“不得”後移而成的。
汉代,“V(O)不得”大量出现,但据我们考察,这一时期的“得”不具有能性意义,仍是动词。根据动词V的语义类别,“得”又可分为两类:
A.V为“获取”义动词,如“追、求、索、求捕、捕、逐捕”等,“得”表现为明显的“获得”义,如:
(4)单于自度战不能如漠兵,单于遂独身与壮骑数百溃漠围西北遁走,漠兵夜追不得。(史记·匈奴列传)
(5)无知入宫,求公不得。或见人足于户间,发视,乃裹公,遂弑之,而无知自立为齐君。(史记·齐太公世家)
(6)宦骑亡,韶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菜而死。(漠书·苏武传)
(7)求子之身,何不睹患,其失道意,反求之四野,索之不得,便至穷老矣。(太平经合校P.26)
这一类的“V(O)不得“也可以分析为”V(O),不得“。
B.V的“获取”义不明显,如“争、出、通、刺”等,“得”为“达成(目的),得以实现”义。如:
(8)魏其侯去,麾灌夫出,武安遂怒曰:“此吾骄灌夫罪。”乃令骑留灌夫,灌夫欲出不得。(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9)大宛闻漠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曰:“若欲何之?”(史记·大宛列传)
(10)荆轲为燕太子刺秦王,操匕首之剑,刺之不得,秦王拔剑击之。(论衡·儒增)
上述两类“V(0)不得”,“得”均为实义动词,或表“获得”或表“达成(目的)”,显然“不得”并非是由能性助动词後栘的结果。
比方:比“此则起高於渊湾,为深於丘山也。比方五代,孰者为优。”(恢国)“比”犹“方”,系并列结构的新词;佛典仍用单音旧词“比”,如:“其佛刹女人德,欲比玉女宝者,玉女宝不及其佛刹女人。”(313,756,1)“比方”《词司典》引《三国志·魏志》。
奇余:余“知之者知贫人劣能共百,以为富人饶羡有奇余也。…将知之者,知文吏儒生笔同,而儒生胸中之藏,街多奇余。”(量知)“奇”犹“余”,系并列结构的新词;佛典沿用旧词“余”,如:“度*黠,度无有余”(98,924,3)
中得:得“岂喜怒之气为小发,不为大动邪?何其不与行事相中得也。”(寒温)黄晖《校释》:“相中得,谓相合也。”“中”犹“得”,系并列结构的新词;佛典沿用单音旧词“得”,如:“与好长素卷,善书,令经上下句相得。”(2N,478,3)
3.3复、新一复、旧
《论衡》用复音新词、佛典用复音旧词,据初步调查有4项,如下:
惭负/愧负:惭愧“愧负刑辱,深自刻责,故不升墓祀於先。”(四讳)“负”犹“愧”,《後汉书·张步传》:“负负,无可言者。”李贤注:“负、愧也。再言之者,愧之甚。”《论衡》又见“惭负”,如:“古礼庙祭,今俗墓祀,故不升墓,惭负先人,一义也。”(四讳)佛典袭用旧词“惭愧”,如:“剃头被纳服,如何不羞耻,惭愧为衣服,世衣增尘垢。”(196,155,2)“惭负”,鲳司典》引《旁汉书·樊宏传》;“愧负”引苏轼《和陶诗<拟古>》之一。
……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5辑)》主要刊登了研究古代汉语的论文和学术评论,并适量的刊登了国外已发表的具有借鉴价值的论文。探讨了语言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演变规律。
书摘根掠以上语音材料,可以得知:中古峙期,锡韻和效攝韻的某些字使用同一聱旁,讀音相近。舆錫韻音近的職韻或質韻,可能有些字的讀音也舆效撮韻的某些字的讀音相近。據此,可以推谕:“抑”舆“要”也有可能讀音相近,也可以相通。这一情形,在温州话中可以看兄痕迹。“要”和“抑”相通,“要且”便是“抑且”。由於同羲词之间的互相影鄕,“要”或许又舆“然”相通。“然”在温州话中讀(jie31),隔平,带腭化色彩。舆温州话“要”的A讀相近。雨者都是降调,而且都是降雨度。在宋本《庿,“然”是日母仙韻平聱字,如延切。温州话中,仙韻字的韻母多为[i](也可记作ie]),效攝字的蹈母多焉[i]。两者音色相近。温州方言是魏晋以来保留古音最完整的一支方言。在温州话裹,仙韻和宵韻、笑韻字的韶母讀音相近。所以箪者認焉在漠语的某一歷史峙期、某一地域,“要”也可能舆“然”音近。根據温州话的情形,不妨推論:在漠語史的某個峙期,大豹是漠至魏晋峙期;“要、抑”音近,在表示轉折峙,是同詞具字阴傈。後来,“要”舆“然”也有可能音近羲通。用温州話讀“抑且、要且、要自、然而”音色都接近。 三、转折连词“要”的继续语法化魏晋六朝时期,表示转折的“要”是位於句首的,其“重要的”义项尚有痕迹可循。唐代开始,“要”位於句子中间,功能帼当於“却”,其源词之词义消失殆尽。唐诗用例:(12)知妄谓当遣,临感要难裁。(韦应物:伤逝,全唐 诗)(13)一种貌如仙,人情要自偏。罗敷有底好?最得使君怜。(施肩吾:感遇词,全唐诗);“要”和“且”连用,表示转折,含有出乎意料的意思。可释义为“却是,可是,偏偏”等。唐代亦见:(14)由来不要文章得,要且文章出求人。(方干:迭弟子伍秀才赴举,全唐诗)《碧岩录》中也保留这样的用法:(15)良公善能发箭,要且不解中的。(碧岩录.卷5)“要且”也可写作“要自”,例如:(16)皆言贱妾红颜好,要自狂夫不忆家。(蒋维翰:怨歌,全唐诗)唐代还出现“虽(虽然)
新书--汉英语言对比概论 内容简介 《汉英语言对比概论》是普通高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使用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学生和汉英语言对比爱好者使用、参考。“汉英语言对比...
中国古代文化会要-[图文修订本] 本书特色 随着对传统文化研究的深入,不断出现一些古代文化、古代名物之不按历史时代雨按知识内容结构和表述的名物专史,令人耳目一新...
神的由来 本书特色 本书参阅了大量资料,系统地收集整理了两百多个神仙的由来、传说、功能和相关信息。本书覆盖范围广,神仙种类繁多,文字通俗易懂,使人读来趣味...
安东尼·艾略特:著名社会学家,南澳大利亚大学霍克欧盟让·莫内卓越中心执行主任,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社会学超级全球客座教授,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社会学客座教授。
文化的盛宴 本书特色 作品精选了梁启超、王国维、辜鸿铭、蔡元培、陈寅恪、胡 适、夏丏尊、李叔同、鲁 迅、闻一多、徐志摩、陶行知、郁达夫、朱自清、林徽因、丰子恺、...
探名-破译名称的奥秘 目录 交际称谓十二问敬辞十二问谦辞十二问年龄别称十二问网络词语十二问历史朝代名十二问古代职官十二问科举词语十二问清帝年号十二问古代人名十二...
中华古汉语词典 内容简介 本词典在编写过程中使用的语料库包含了中学生古诗文阅读中的常见篇目,包括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师大版等目前通行的初高中语文教材、读本中...
人生十讲-季羡林谈人生 本书特色季羡林先生的十堂人生课, 浓缩生命的真谛。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书写人生智慧的文章,共分十讲:**讲,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第二讲,...
西域的美人时代 本书特色 1、《西域的美人时代》题材新颖,是**部关注西域古代以来杰出女性命运的作品,对充满神秘色彩的西域历史文化做了非常亲切、生动的还原,特别...
2003-2012-潮流话题大全集-格言-选题精编版-10年全景版 本书特色 1. 围观时尚话题2. 收听潮流表达3. 品味内涵段子格言十年精华全荟萃,潮语、热...
4種難易度.8種不同工具170種玩具DIY.6000幅精美手繪插圖《玩藝圖鑑》介紹作者在美勞教室裡和孩子們一起動手做的玩具,全部收錄了170種以上,不僅有孩子喜...
实用语海-汉字字源 本书特色 字、词、句涵盖所有语言常识,点、线、面层层剖析中华古老文字精华,引领现代读者走进一个美轮美奂的文化圣殿,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实...
老照片-第六十六辑 目录 陈悦“镇远”舰的命运鲁任王普先生的历史留影庞德治1982年:季羡林先生回母校黄植煦回忆北京新闻学校孙瑞安一个人经历的两次战事李玉荣在毛...
古希腊神话英雄传 内容简介 约在基督诞生前一百五十年,罗马征服了希腊,但是罗马人热爱希腊诗歌,甚至在信奉了基督教之后仍然不改变这种喜好。罗马的学校教育传布整个欧...
《易中天中华史:命运和选择》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华史系列的总结之卷,易中天带你快速闪回,从3700年以前洛阳盆地上“中国崛起”开
如何阅读一本书 本书特色 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你的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
复句关系标记的搭配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关系标记为切入点,以“小句中枢”和“词语发配”为理论背景,将搭配研究基本手段与“两个三角”,即“表-里-值”小三角和“普...
汉唐乐府中的民俗因素解析 内容简介 乐府诗与民俗的关系错综复杂,以上胪列的内容并不能完全涵盖,但从上所述已足以看出,若要准确把握乐府诗的特点,民俗这一视...
格林童話的里程碑 讓人永遠懷念的桑達克《格林童話》的里程碑《格林童話》是全世界流傳最廣的童話,是經典中的經典,許多插畫大師都把詮釋格林童話當做最大挑戰。其中《莫...
田边刚,1975 年生于东京。2001 年凭借《砂吉》 获得 Afternoon 四季奖评委特别奖,2002 年改编自马克西姆· 高尔基作品的《二十六个男人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