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 母亲在餐厅里舀了一勺汤, “嘶”地啜了进去。“啊! ”她低低地惊叫了一声。“是头发吗? ”汤里想必混进什么不洁的东西了吧, 我想。“不是”……
读太宰治的《斜阳》,时常会感到刺痛。 书里的人物都有一副恬静的面孔,他们淡淡地笑,默默地哭,让汹涌的情绪在无奈的笑脸里隐藏。和子是如此,直治也是如此。斜阳,对他们来说,是身份的消解,更是自我认同的重建。他们的内心纤细而敏感,虽然向着高贵,却要戴上面具,因此常常会被生活刺痛。 这种在日常生活中时隐时现的刺痛感,微妙地诠释了日本没落贵族的心境。许多作家都写过“斜阳族”,但很少有人能像太宰治一样让读者对没落贵族的境地产生一种感同身受的错觉。女主人公和子想要融入寻常的生活,却屡屡不能,她的失落和挫败,都顺着太宰治文字的针头,扎到读者的皮肤里,进入读者的血液。
早晨,母亲在餐厅里舀了一勺汤,“嘶”地啜了进去。 “啊!”她低低地惊叫了一声。 “是头发吗?” 汤里想必混进什么不洁的东西了吧,我想。 “不是。” 母亲若无其事地又舀了一勺汤,动作灵巧地送进嘴里,然后转头望着厨房窗外盛开的山樱花,就那么侧着脸,动作灵巧地舀一勺汤,从小小的嘴唇缝里灌了进去。“动作灵巧”这种形容,对母亲来说一点儿也不夸张。母亲的进食方法,和妇女杂志上介绍的完全不一样。弟弟直治有一次一边喝酒一边对我这个姐姐说过这样的话: “有了爵位 ,不等于就是贵族。没有爵位的人,也有的自然具有贵族高雅的品德。像我们这样的人家,有的光有爵位,根本谈不上贵族,仅仅接近于贱民。像岩岛(直治举出同学伯爵家的名字)那种人,给人的感觉甚至比新宿的游廓 拉客的鸡头还要下贱,不是吗?*近,柳井(弟弟又举出同学子爵家次子的姓名)的哥哥结婚,婚礼上瞧他那副德性,穿着简易的夜礼服,有必要穿那种衣服吗?这还不算,在致辞的时候,那家伙一个劲儿运用敬语表达法,实在令人作呕。摆阔和高雅根本沾不上边儿,他只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本乡 一带有很多挂着高级宅第的牌子,实际上,大部分华族 可以说都是高等乞丐。真正的贵族,是不会像像岩岛那般摆臭架子的。就拿我们家来说,真正的贵族,喏,就像妈妈这样,那才是真的,有些地方谁也比不上。” 就说喝汤的方式,要是我们,总是稍微俯身在盘子上,横拿着汤匙舀起汤,就那么横着送到嘴边。而母亲却是用左手手指轻轻扶着餐桌的边缘,不必弯着上身,俨然仰着脸,也不看一下汤盘,横着撮起汤匙,然后再将汤匙转过来同嘴唇构成直角,用汤匙的尖端把汤汁从双唇之间灌进去,简直就像飞燕展翅,鲜明地轻轻一闪。就这样,她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之中,“唏溜唏溜”地操纵汤匙,就像小鸟翻动着羽翼,既不会洒下一滴汤水,也听不到一点儿吮汤和盘子的碰撞声。这种进食方式也许并不符合正规礼法,但在我眼里,显得非常可爱,使人感到这才是真正的贵族做派。而且事实上,比起俯伏着身子横着汤匙喝汤,还是微微仰起上半身,使汤汁顺着匙尖儿流进嘴里为好。而且,奇妙的是这种进食法显得汤汁更加香醇。然而,我属于直治所说的那种高等乞丐,不能像母亲那样动作轻巧地操动汤匙,没办法,只好照老样子俯伏在盘子上,运用所谓合乎正式礼法的那种死气沉沉的进食方法。 不只是喝汤,母亲的进食方法大都不合乎礼法。上肉菜时,她先用刀叉全部分切成小块,然后扔下刀子,将叉子换在右手拿着,一块一块地用叉子刺着,慢条斯理地享用。遇到带骨的鸡肉,我们为了不使盘子发出响声,煞费苦心地从鸡骨上切肉时,母亲却用指尖儿倏地撮起鸡骨头,用嘴将骨头和肉分离开来。那副野蛮的动作,一旦出自母亲的手,不仅显得可爱,而且看上去很性感。到底是真贵族,就是与众不同啊!不光是带骨的鸡肉,午餐时母亲对于火腿和香肠等菜肴,有时也用手指尖儿灵巧地撮着吃。 “饭团子为什么那么好吃,知道吗?因为是用人的手指尖儿捏成的缘故啊。” 她曾经这样说。 用手拿着吃的确很香,我也这么想过。可是像我这样的高等乞丐,学也学不像,只能是越学越觉得像个真正的乞丐,所以还是坚忍住了。 弟弟也说他比不上母亲,我也切实觉得学母亲太难,有时甚至感到很绝望。有一次在西片町住宅的后院,初秋时节月光皎洁的夜晚,我和母亲坐在池畔的亭子里赏月,娘儿俩个说说笑笑,谈论着狐狸出嫁和老鼠出嫁时,配备的嫁妆有什么不同。说着说着,母亲突然起身,钻进亭子旁边浓密的胡枝子花草丛里,透过粉白的花朵,伸出一张更加白净的脸孔,笑着说: “和子呀,你猜猜看,妈妈在干什么来着?” “在折花。”我回答。 “在撒尿呢。”她小声地笑着说。 她一点儿也未蹲下身子,我感到很惊奇。不过我们是学不上来的。我打心底里感到母亲很可爱。 正说着早晨喝汤的事,话题扯远了。不过,我从*近阅读的一本书上,知道路易王朝时代的贵妇人也在宫殿的庭院或走廊的角落里小便,她们根本不当回事儿。这种毫不在乎的行为实在很好玩,我想我的母亲不就是这种贵妇人中的*后一个吗? 再回到早晨喝汤的事儿上吧,母亲“啊”地一声,我问:“是头发吗?”她回答:“不是。” “是不是太咸了?” 早晨的汤是用美国配给的罐装青豌豆做底料,由我一手熬煮的potage 。我本来对做菜没把握,听到母亲说“不是”,心中依然犯着嘀咕,所以又叮问了一句。 “味道挺好的。” 母亲认真地说。吃完汤,接着伸手撮起一个紫菜包饭团儿吃了。 “我虽然死心了,但吃到这么好的汤,就想起直治,心里受不住。要是对直治多疼爱些就好了。” 直治读高中时就一味迷上了文学,开始过着不良少年的生活,真不知给母亲招来多少辛苦。虽说这样,母亲依然一喝上一勺汤就想起直治,“啊”地惊叫一声。我将一口饭塞进嘴里,眼睛热辣辣的。 “没事儿,直治不会出事的。像直治这样的恶汉子是不会死的。死的都是老实、漂亮、性情和蔼的人。直治是用棍子打也打不死的。” “看来,和子也许会早死的吧。” 母亲笑着逗弄我。 “哎呀,为什么?我是个淘气包,活到八十岁看来没问题。” “是吗?这么说,妈妈可以活到九十岁啦。” “嗯。” 说到这里,心里有点儿难过。恶汉长寿,漂亮的人早夭。妈妈很漂亮,不过我希望她长寿。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快别捉弄人啦!” 说着,我的下嘴唇不住颤动,眼泪扑簌扑簌涌流出来。 ……
太宰治(1909—1948),日本无赖派代表作家。本名津岛修冶,生于青森县北津轻郡金木村大地主家庭。父亲源右卫门是贵族院议员和众议院议员。因自幼经受北国海疆粗犷荒瀚的自然风土的熏陶和没落贵族的斜阳晚照家风影响,养成了奇诡多变、放荡不羁、时而骄矜、时而自卑的性格。1930年进入东大法文系就读,1933年开始以太宰治为笔名写作,在短短15年里先后创作了《逆行》《小丑之花》《女生徒》《虚构的彷徨》《满愿》《二十世纪旗手》《维庸之妻》等。他五次自杀未遂,最后于1948年与山崎富荣投玉川上水身亡。他的代表作《斜阳》《人间失格》引起了无数年轻人的共鸣,被认为是日本战后文学的巅*之作。
老照片(第40辑) 本书特色 摄影术的诞生,为人们认识历史提供了一种生动而稳定的参照。较之于文字的记述,照片往往更直观,也更确定,随着照相机快门被按上的一瞬间,...
「我想你們因為我一直沒有現身,不安也差不多快瀕臨極限了,所以特地像這樣為各位登場,感激涕零吧!」神‧榎木津禮二郎回來了!痛快冒險大混亂活劇第二彈!另一個京極堂系...
伊利莎白.貝克-葛恩胥菡。德國艾爾浪恩大學社會學教授。烏利西.貝克。德國慕尼黑大學社會學教授,並擔任專刊《社會世界》編輯。譯者介紹蘇峰山。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
宋代筆记俗語詞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为古代汉语领域的研究专著,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建设项目成果。本书以《全宋笔记》十编为研究对象,重点...
长三角都市文化演进与体验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市文化要素、形态、系统等历史演进规律和空间分布规律的认识与梳理,再现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宝库,...
第二语言与外语写作教学 本书特色 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有关第二语言和外语写作教学的相关理论,并且在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了关于写作教学各个方面的具体问题,还提出了很多...
《法律文书写作》内容简介:本书分为9章,第1章介绍法律文书的写作规范;第2章至第9章则依次为公安机关法律文书、检察机关法律文书
第二语言使用者描述 本书特色 《西方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视野:第二语言使用者描述》作为一本专题论文集,共包含13篇文章,文章的著者或合著者共14名,其中13名为欧...
宋代文化市场与文学审美俗趣 本书特色 《宋代文化市场与文学审美俗趣》的作者是尚光一。《宋代文化市场与文学审美俗趣》: 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为文化市场的繁荣提供了时...
语言学习认知法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从认知角度论述第二语言学习和测试的专著。本书系 统阐述了关于第二语言学习的*新方法――认知法,反映了关于第二 语言习得研究的*...
余秋雨,一九四六年生,浙江餘姚(現為慈溪)人。在家鄉度過童年後到上海讀中學和大學,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上海寫作學會會長。撰寫過大量藝術史論和文化史論著作,在學...
清王朝统一台湾之路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为让 陆人民 别是 陆的青少年能比较全面、真实地了解 湾所编写的。该书以翔实的史料、 的图 、通俗的语言,从社 、经济、文化...
趣味考据(三) 内容简介 《趣味考据》已经出了两集。一些读者喜欢这样的书,是因为多数作者能够将自己好学深思,“孜孜真积力久”,“是用多少工夫积累”而体会到的“趣...
中国圣人文化论纲 本书特色 研究中国文化,尤其是政治文化,必然要讨论孔子。作者对孔子进行了新的探讨,从而提出“圣化”的范畴。作者认为,“圣化”比“礼”与“仁”等...
《雏凤清声》内容简介:本书分为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分类写作”,按照新课改和中考要求,指导学生从自然、人生、社会三个角度
中国的文房四宝 内容简介 其周围地域形成并延续至今的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共同的社会心理与习俗的结晶。继承中国文化遗产,并不是对中国古代文化毫无选择地一概接受,而...
老照片:第59辑 本书特色 照片能更多地留住历史的真实,全赖于它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不容篡改的独立话语。令人遗憾的是,在叙述历史的时候,照片的独立话语常常得不到应...
行走的风景-15国文化印象 本书特色 文学性。本书文笔细腻生动,感性描绘中不失理性思辨,可带给读者愉悦的审美体验。文化价值。作者运用文化人的独特视角,在行走中观...
读库1901 本书特色 本辑《读库》一共包含了八篇文章。《如果物质文明瞬间消失…》、《〈四郎探母〉复出四十年》、《学美术,教美术》、《送瘟神》、《...
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先后论证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考察了“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来龙去脉,辨析了译介学和翻译学之间的差异,明确了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