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空间医学

生物空间医学

作者:黄仲林著

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2013-07-01

评分:5分

ISBN:9787515203119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生物空间医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黄教授一生实践经验和思想的总结,内容涉及探索生命的奥秘、天体与人体三维坐标系、人体生物场效应、生物空间医学、运用人体三维生物场实施生物针刺新技术、生物空间针刺治癌新探索等。

生物空间医学 本书特色

黄仲林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两年了,但他的“生物空间医学”的思想将永存人间。
《生物空间医学》是黄教授一生实践经验和思想的总结。他把自己几十年治病的方法、经验、亲身经历科学试验的感受、体会,甚至自认为不够成熟或还不够完善,但对科研人员或患者可能有益的思想完全呈现给读者,体现了一位老科研工作者对中华医学发展的忠诚与期盼。

生物空间医学 目录

**章 导论 **节 创立生物空间医学的意义 第二节 《八卦图》与中国传统医学 第三节 阴阳对称是三维立体平衡学说 第四节 天体自然数与人体自然数 第五节 生物光能和场能对人类的影响第二章 探索生命的奥秘 **节 人体是一个三维六合坐标系 第二节 人体是一个多边形球体 第三节 生命遗传工程DNA与“八卦图” 第四节 生命能量与生物场 第五节 人体能量转换 第六节 人体生命光路与自然信息 第七节 活体植物信息和能量第三章 天体与人体三维坐标系 **节 人体是五个磁偶极矩的三维各向异位磁体 第二节 人体阴阳二气运行对人体的作用 第三节 人体光路的坐标系 第四节 人体场和植物场相互作用的研究第四章 人体生物场效应 **节 生命现象——生物能量的物质基础 第二节 人体生物场的能量效应 第三节 人体能量转化和生物磁场效应第五章 生物空间医学 **节 生物能量与生物空间医学 第二节 活性植(动)物与人体感传效应 第三节 生命整体现象——对称与平衡 第四节 双手行针原理第六章 运用人体三维生物场实施生物针刺新技术 **节 运用“八卦”思维模式创造双手行针新疗法 第二节 生物空间针刺感传与能量序化 第三节 生物针刺感传的新现象 第四节 生物针刺的感传形式 第五节 “导线回路”的生命现象 第六节 “双手行针”导线回路和手法 第七节 脉管针刺导线回路疗法 第八节 人体与植物体针刺导线回路疗法 第九节 生物针刺的特殊疗效 第十节 人体方位编码 第十一节 双手行针感传图第七章 生物空间针刺治癌新探索 **节 致癌原因分析 第二节 治癌新探索 第三节 生物电能对癌细胞的治疗作用 第四节 几项试验典型病例解析第八章 针刺导线回路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节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因 第二节 针刺导线回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新探索 第三节 针刺导线回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鉴定 第四节 典型病例解析第九章 生物空间医学对人体生命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节 人体生物功能态研究 第二节 生物功能态与现代医学 第三节 生物功能态与体育运动 第四节 生物功能态对自身的影响 第五节 生物功能态与生命科学研究的意义 第六节 生物功能态对受试者生理效应的观察人体科学研究院科学研讨会黄仲林教授论证宇宙圆周率是3.2《八卦图》的启示后记

生物空间医学 节选

黄仲林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两年了,但他的“生物空间医学”的思想将永存人间。
《生物空间医学》是黄教授一生实践经验和思想的总结。他把自己几十年治病的方法、经验、亲身经历科学试验的感受、体会,甚至自认为不够成熟或还不够完善,但对科研人员或患者可能有益的思想完全呈现给读者,体现了一位老科研工作者对中华医学发展的忠诚与期盼。

生物空间医学 作者简介

黄仲林教授。男,汉族,1931年12月出生,江苏江阴人。1951年9月毕业于上海东亚体专(现上海体院),从事山东农业大学体育教学和运动医学研究。1987年任山东农业大学教授,1988年任山东大学兼职教授;1988年任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气功双手行针研究所所长;1992年任中国人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99年任江苏无锡生物空间医学针刺研究所所长;1999年任山东淄博市仲林针刺技术研究所所长;1993年任解放军101医院康复科主任医师;1993年任中华国际易学研究中心常务理事;1994年任新加坡中医针灸协会技术顾问;1995年任美国中医药研究院顾问;1995年任美国中医进修学院访问教授;2004年任中华老子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贡献:多年来从事临床运动医学和易医的研究,在易医的理论基础上,根据“天人合一”,“阴阳匹配”对称互补原理。首先提出以生命能量解除生命疾患,区别用非生命能量解除生命疾患的医疗研究。从而创造生物空间医学“气功双手行针”、“脉管针刺导线回路”、“人体与植物体导线回路”等新的医疗方法。以及发明“生物场控医疗器”(专利号:892160306)和“一种用于治疗人体疾病的桥”(专利号:941155373)的医疗器等。有专著《气功与生命探索》获山东科技著作三等奖。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