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美食家》可视为文人美食的典范之作,汪曾祺、王世襄、陆文夫、张恨水、唐鲁孙、蔡澜等文化名人对待美食的态度和热情在本书中一一再现。徐城北书写美食中的文化情趣和韵味,兴致盎然,而不时穿插着的文人圈和梨园圈的美食掌故也为本书增添了不少鲜活的色彩。
绝佳的文人圈美食掌故读本,文化名家徐城北先生为您娓娓道来——1、赫赫有名的谭府菜,谁是掌勺人,谁是菜品设计师?2、老北京吃席有何规矩?3、老北京看戏时桌上通常摆放什么点心?4、张恨水和小饭馆有什么关系?5、汪曾祺有何票友菜?6、王世襄为何自备炊具与朋友聚餐?7、美食家陆文夫*爱的菜品是什么?8、台湾美食唐鲁孙去台前是何职业,这一职业为何成为他书写美食的重要积累?9、香港美食家蔡澜的美食旅行团有什么故事?10、丰泽园老堂头王元吉为白崇禧设计了一道什么菜品?11、爆肚冯曾是哪一行的青年发明家?等等……
徐城北,戏曲研究学者,著有《京剧一百题》、《梅兰芳与二十世纪》、《京剧架子与中国文化》、《品戏斋夜话》、《品戏斋札记》、《梅兰芳与中国文化》、《一鸡三吃》、《品戏斋神游录》、《梅兰芳百年祭》等。退休后转行中华老字号研究,对传统美食有独特的见解。
變身企業搶手人才!隨時都有解決問題的好創意!你的智慧沒有完全發揮,怎麼得到更好的工作?你是甘於平凡的上班族嗎?常常感到絞盡腦汁的痛苦嗎?現代職場的每一份工作都需...
每天一个好寓言大全集 本书特色 《每天一个好寓言大全集(精)》编著者秦泉。寓言短小精悍、轻松怡人,没有长篇大论的枯燥与刻板,用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就能说出...
“现在我确定我知道如何做一个孩子,我知道如何看着那被冰霜覆盖的树林,如何活着,保持立定的姿势。”《不对称》是波兰诗人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的全新诗集。本书分为三辑...
日本人的皮囊 本书特色 对于想要了解日本的人来说,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似乎已经成了一部不可不读的著作。这位从未到过日本的美国人,在书中描述了日本人的社会...
胡朴安:文字学常识 内容简介 本书是文字学家胡朴安先生在持志大学、国民大学、上海大学、群治大学历次讲授文字学知识的讲义结集,分上、中、下篇。上篇从文字的起源讲到...
从富翁、非富翁到新富翁:财富地图 内容简介 本书分历史地图、学习地图、文化地图、阅读地图,内容包括:财富、富裕与富翁、财富东来之后、财富的文化经济学等。从富翁、...
《小小艺术大师·华夏版:与沈周一起去池塘边》内容简介:沈周(1427—1509),生活在明朝美丽的苏州城,喜欢出门游览,回家便画出
生命之根:邹海鹏寓言集 本书特色 《邹海鹏寓言集:生命之根》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出版。寓言是什么?寓言是“智慧的花,哲理的诗,真理的剑,人生的歌”。生命中理性的...
欧亚学刊:第五辑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欧洲、亚洲历史研究的文集,收录的理论文章有:《匈奴的崛起》、《民众信仰与国家建构:关于黑秃阿喇的七大庙》、《斯文赫定收集品...
百家姓姓氏大典 内容简介 姓氏,是人根。是祖先魂,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先决条件。中华姓氏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据《半月谈》报道,[中...
《内容之王》内容简介:一部围绕“传媒帝王”雷石东展开的“企业侦探小说”,也是一部西方传媒业发展简史。萨姆纳·雷石东(1923年
儿时游戏 本书特色 《儿时游戏》收录200幅画,每幅画配有文字介绍。图文并茂,以生动鲜活的画作,辅以简洁活泼的文字,把老北京的生活文化、民俗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镜子的魔术 本书特色 本书开始写作于1977年夏,刚开始,作者打算以“艺术与镜子”部分为主进行写作,但是编辑提出要求,希望作者多加一些建筑空间与镜子之间关系的章...
象棋古谱新编——蕉竹斋 内容简介 本书是编于清代的著名象棋古谱,以精妙的残局而被历代棋人视为“秘宝”,成为人们学棋的良师益友,至今仍被棋界奉作提高棋艺的必读书。...
中朝大词典 本书特色 本书共收录了12794个汉字(其中繁体字1200多个,异体字1130多字),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广泛使用的词语以及新词新语20万多词条。中...
筷子三千年 本书特色 俗文化,古而不老,历久而弥新。它在人们的身边,在人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情趣。总结俗文化,剔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对发...
语言地理类型学 本书特色 本书把语言在地理上表现出来的类型推移,看作是语言历史演变各层次的投影,从而把“横”的区域考察跟“纵”的历史比较有机地结合起来。全书理论...
《培训经理进阶指南》内容简介:本书通过两位作者共20多年的培训经理岗位从业、成长经验,把在成长为优秀培训经理的过程中,遇到的
文化权力的终结与福柯对话:与当代学术大师对话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重视的福柯思想的细节,甚至某 些福柯所讲述的历史细节也不放过。这也正是编者们的一个意图即将福柯还...
作者简介宇野常宽(1978- ),当代日本非常活跃的青年评论家之一。早年毕业于立命馆大学,后历任京都精华大学、立教大学兼职讲师。2005年起创办批评杂志《P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