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16开布面精装,辽宁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
★ 本书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田本相和戏剧戏曲学博士宋宝珍共同编写
★ 在叙述大陆话剧发展演变的同时,还记述了以往涉及不深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话剧的兴衰历程
★黑白图文,收入了各个时期的珍贵历史图片资料,包括舞台剧照、书刊图影、演出海报以及各种形象的资料等
《中国百年话剧史述》叙述了中国话剧的诞生、演变、发展的历程。从16世纪中国人**次目睹西洋戏剧,到20世纪初中西文化大碰撞催促了中国新剧的诞生,从1907年的**部完整的中国话剧《黑奴吁天录》,到新时期的话剧舞台,时间跨度逾300年,是对中国百年话剧发展所作的一次历史总结。
本书把中国话剧的历史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的发展历史加以研究和描述,即把话剧文学、话剧运动、舞台艺术、导演艺术和表演艺术纳入话剧历史的范围。把话剧作为综合艺术的整体发展的历史给予考察和评估。对中国话剧的历史发展理出了一些线索,揭示了一些有规律性的内涵,反映了中国话剧史学的研究的进展。
书中着重于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这一百年来中国话剧走过的历程。在叙述大陆话剧发展演变的同时,还记述了以往涉及不深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话剧的兴衰历程。针对过去史著中突出不够的人物、剧作和每一个大的历史阶段和事件加以适当突出,给予专章叙述,以话剧史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为中心勾勒出中国话剧的百年沧桑,同时配置了各个相关历史时期的珍贵历史图片资料,包括舞台剧照、书刊图影、演出海报以及各种形象的资料等。
图为清代“同文馆”(即外语学校)**批毕业生张德彝在国外初次接触西洋戏剧时所记载的经历:
名家评论
浙江大学胡志毅教授:“《中国百年话剧史述》却写得比较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譬如,它在叙述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话剧的发展史之前,它用了几个章节向读者展示了那些‘游移于整体之外的异质和片段’——即中国话剧的史前史,新剧以及文明戏的兴盛和衰落。这些散落在整个话剧史之外的碎片也被编者细心拾起。这种苦心诣造显示了编者试图还原中国话剧史*初景观的努力。也让读者对于整个中国话剧史有了一个鸟瞰的高度。”
中国传媒大学周靖波教授:“这是一部颇有特色的史著。**,它摆脱了过去话剧运动史加戏剧文学史的模式,还话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从而试图写成一部话剧艺术史,在这方面是一个突破;第二,他们认为,一部中国话剧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部接受外来戏剧思潮、流派和创作影响的历史。第三,他们**次将中国话剧从无到有的百年发展进程贯穿起来描述,企图探寻其中的经验教训以及某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第四,他们**次将港澳台的戏剧纳入中国话剧史中,这将产生很好的政治影响;第五,可以看出,他们高度重视前人的研究成果,使他具有良好的学术品质。本书写作颇有特点,文笔流畅,结构清爽,娓娓道来。另外,重点突出,他们注重将戏剧史的精华凸现出来。”
《中国百年话剧史述》着重于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这一百年来的中国话剧走过的历程。在叙述祖国大陆话剧发展演变的同时,还记述了以往涉及不深的中国话剧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兴衰历程。针对过去史著中突出不够的人物、剧作和每一个大的历史阶段和事件加以适当突出,给予专章叙述,以话剧史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为中心勾勒出了中国话剧的百年沧桑。还配置了各个相关历史时期的珍贵历史图片资料。
前言
**编新剧的诞生
第二编“五四”新剧
第三编走向成熟
第四编在战火中壮大
第五编新中国话剧
第六编非常时期
第七编新时期戏剧
后记
浙江大学胡志毅教授评论本书:“《中国百年话剧史述》却写得比较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譬如,它在叙述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话剧的发展史之前,它用了几个章节向读者展示了那些‘游移于整体之外的异质和片段’——即中国话剧的史前史,新剧以及文明戏的兴盛和衰落。这些散落在整个话剧史之外的碎片也被编者细心拾起。这种苦心诣造显示了编者试图还原中国话剧史最初景观的努力。也让读者对于整个中国话剧史有了一个鸟瞰的高度。”
中国传媒大学周靖波教授评论本书:“这是一部颇有特色的史著。第一,它摆脱了过去话剧运动史加戏剧文学史的模式,还话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从而试图写成一部话剧艺术史,在这方面是一个突破;第二,他们认为,一部中国话剧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部接受外来戏剧思潮、流派和创作影响的历史。第三,他们第一次将中国话剧从无到有的百年发展进程贯穿起来描述,企图探寻其中的经验教训以及某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第四,他们第一次将港澳台的戏剧纳入中国话剧史中,这将产生很好的政治影响;第五,可以看出,他们高度重视前人的研究成果,使他具有良好的学术品质。本书写作颇有特点,文笔流畅,结构清爽,娓娓道来。另外,是重点突出,他们注重将戏剧史的精华凸现出来。”
《中国百年话剧史述》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中国话剧文学研究会总干事田本相先生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所长、戏剧戏曲学博士宋宝珍女士共同编写。
田本相,1932年生,中国话剧历史与理论研究会会长,原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编委,南开大学、青岛大学、烟台师范学院兼职教授。著有《曹禺剧作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获1984年全国优秀戏剧理论著作奖)、《郭沫若史剧论》(合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获1989年中国话剧理论专著奖)、《曹禺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电视文化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等。
宋宝珍,1964年生,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戏剧戏曲学博士。长期从事话剧理论与历史的研究工作。曾多次获得省部级优秀学术奖。主要著述有《20世纪中国话剧回眸》、《残缺的戏剧翅膀―中国现代戏剧理论批评史稿》、《世界艺术史·戏剧卷》、《中国话剧》、《澳门戏剧》,并与人合作完成《洪深传》、《田汉评传》、《中国话剧史》、《中国现代戏剧文化论辩史》等著作。
《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旨在“给观众一个中华文明整体概念”的《中国记忆》,集中了中国各地的大量国宝,每件都是一段历史时
《黑白画意:经典植物手绘教程》内容简介:绘画不一定要求你准备昂贵的工具,安排独立的作画场地,这一本书只要你准备几根针管笔和
秦泰山刻石-中国历代经典碑帖辑选 内容简介 秦泰山刻石位于岱庙东御座内,是泰山石刻中时代*早的作品。铭文为秦始皇功德铭和二世诏书,由丞相李斯篆书。刻石原文222...
当代书法创作:理想与批评 内容简介 “兰亭论坛”由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邱振中任学术主持,每年举办一届。首届论坛的主题是“当代书法创...
珠翠光华-中国首饰图史 内容简介 明代首饰仪态端庄,气度宏美,是华夏近代服饰艺术的典范。明朝前期,明太祖提倡恢复大汉文化传统,承袭了唐宋玉带等服饰风格,确立了明...
经典丛书:远方 本书特色 经典丛书为当代艺术书籍中的精品,由今日美术馆精心编撰。在装帧上,本书印质极佳,全彩图文,设计大气;内容上偏重学养,选题独具匠心,文化与...
叶雨书衣-自选集 本书特色 不仅展示了出版家范用的图书设计,也展示了范用主持编辑出版的一批影响深远的好书。如果要用一个词儿概括范用的设计风格,那就是“书卷气”。...
TheROCKofSocialRelationshipsteachesyouthandyoungeradultsabouttheimportanceofresp...
《UI设计参考手册》内容简介:本书根据UI设计的基本构成和应用分为移动设备界面设计和网页界面设计两部分。其中移动设备界面设计分
砚证文明-古砚鉴赏指南 内容简介 怎样“雾里看化”识青花?如何识别“冻”和“白”?老坑的“标志”究竟是什么?优质端砚真的都是“木声”吗?如何正确理解歙砚的“瓜肤...
实用鞋垫图案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民间鞋垫图案二百余幅,分类详细,并对鞋垫图案中蕴含的传统吉祥文化含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梳理了鞋垫的历史沿革,地区分布,技艺手法...
《建筑评论:现代建筑与历史嬗变》荣获1985年建筑批评家奖,该奖为当时建筑批评出版物最佳奖项。自20世纪50年以来,艾伦·科洪的批
CriticaltheoriessuchasthoseoftheFrankfurtSchoolofthetwentiesandthirtiesgaveriset...
赏玩系列丛书:佛造像 本书特色在佛造像的发展历程中,每一个时代的佛像造像就有当时社会的文化特点,所以,每个朝代的佛像都不尽相同,风格迥异。可以说,佛像的风格变化...
《目标客户营销》内容简介:本书目标客户营销(Account-Based Marketing,ABM)是近几年B2B企业比较关注的新型营销战略。它强调营销
美国二维设计基础 本书特色 《美国二维设计基础》以清晰、准确和令人赏心悦目的文字揭示了设计基础中的*主要规律。作者以每个设计概念为基础,使用简单直白的方式描述了...
陆琦 色彩风景-美术高考突破讲解 内容简介 学习美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策略。不仅能提高学习者的审美判断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整体的人文修养水准,而且还对我...
《拯救你的睡眠》内容简介:睡眠,占据了人生1/3的时间。无论你睡得多还是睡得少,无论你是“晨型人格”还是“猫头鹰派”,睡眠都与
1907年1月,何乐模从英国出发,辗转丹麦、美国、日本等地,跨越大半个地球来到中国,并深入西北内陆的西安城,意欲获取基督教在华
《结构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是关于介绍“结构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的研究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结构学”的学问、把社会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