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编:原始艺术,中编:佛教时期艺术,下编:佛斯兰教时期艺术。这样划分,只是一个大致的时限分期。如原始艺术的内容,不仅是产生于原始社会的艺术,而且还包括有文明历史以后一切处于原始文化状态,具有“原始性”特征的游牡民族、部族“艺术”;佛教时期艺术主要指佛教传入西域至佛教在西域衰落期间的西域艺术。“佛教时期艺术”并不是“佛教艺术”的转换称谓,这一时期虽然以佛教艺术为代表,却不是单一的佛教艺术一统西域,而是还有其他宗教的艺术和不属于佛教范畴的民族民间的本土艺术活跃其间;同样,“伊斯兰教时期艺术”也不是“伊斯兰教艺术”的同义语,它只是指伊斯兰教传入西域至“西域”称谓被“新疆”称谓取代以前的西域艺术。本书对三个时期艺术的界定,主要是为了突出每个时段的叙述主体,并不存在排斥同一时期非主体艺术的问题。
★16开平装,云南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 本书是王嵘先生呕心沥血完成的一部全面、系统论述西域艺术的史学专著,是他20多年潜心研究西域艺术文化的丰硕成果
★ 本书具有独到的学术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文献价值及写作风格,被著名民族史学家薛宗正誉为研究西域艺术的“拓荒之作”
★ 全景式呈现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以南的西域新疆,以及中亚、印度、波斯乃至希腊和阿拉伯半岛的辉煌文明
友情提示:本书因年版久远,品相自然旧,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汉代以降,统称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为西域,泛指新疆、中亚、印度、波斯、西亚、北非乃至东南欧诸国,此为广义的西域。狭义的西域则仅指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以南地区,主要是新疆。本书涉及的地理范围即为后者。但为了说明相关问题,有时也无法省略地延伸至中亚、印度、波斯乃至希腊和阿拉伯半岛。
《西域艺术史》的上限为原始社会,下限到1884年新疆建省,“西域”或“西域新疆”的称谓被“新疆”的称谓取代之时为止。
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原始艺术,中编:佛教时期艺术,下编:伊斯兰教时期艺术。这样划分,只是一个大致的时限分期。如原始艺术的内容,不仅是产生于原始社会的艺术,而且还包括有文明历史以后一切处于原始文化状态,具有“原始性”特征的游牧民族、部族“艺术”;佛教时期艺术主要指佛教传入西域至佛教在西域衰落期间的西域艺术。“佛教时期艺术”并不是“佛教艺术”的转换称谓,这一时期虽然以佛教艺术为代表,却不是单一的佛教艺术一统西域,而是还有其他宗教的艺术和不属于佛教范畴的民族民间的本土艺术活跃其间,同样,“伊斯兰教时期艺术”也不是“伊斯兰教艺术”的同义语,它只是指伊斯兰教传入西域至“西域”称谓被“新疆”称谓取代以前的西域艺术。这一时期的西域艺术中,伊斯兰教艺术占主导地位,但仍有佛教、道教等宗教艺术存在。特别是东疆地区,佛教一直延续到15世纪。即使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他们的大部分民间艺术还是属于群众娱乐的世俗性艺术。况且,这一时期还有蒙古、锡伯、满、汉等非伊斯兰教民族的艺术流行。
自序
导言
上编 原始艺术
**章 原始艺术概说
**节 原始艺术的共性和个性
第二节 异峰突起的西域原始艺术
第二章 石器艺术
**节 原始人类举起**把石刀
第二节 石器怎么变成了艺术品
第三章 陶器艺术
**节 火与泥土的杰作
第二节 美妙的器表纹饰
第四章 岩画艺术
**节 刻在石头上的形象“史书”
第二节 西域岩画的文化意义
第三节 西域岩画的艺术风格
第五章 石雕艺术
**节 神奇的鹿石雕刻
第二节 怪异的石人雕刻
第六章 歌舞艺术
**节 文献和传说中的西域歌舞
第二节 图像资料中的西域歌舞
第三节 西域歌舞与原始艺术的起源
中编 佛教时期艺术
第七章 佛教时期艺术概说
**节 佛教来自近邻
第二节 扣动心扉的艺术形式
第八章 两汉时期西域艺术
**节 两汉时期的西域
第二节 草原文化的摇篮
第三节 西域艺术与东西方艺术
第四节 佛教文化在西域的传播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艺术
**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域
第二节 于阗艺术
第三节 龟兹艺术
第四节 高昌艺术
第五节 鄯善、疏勒艺术
第六节 西域艺术与中原文化
第十章 隋唐时期西域艺术
**节 隋唐时期的西域
第二节 于阗文化中心
第三节 龟兹文化中心
第四节 高昌文化中心
第五节 西域艺术在中原的巨大影响
下编 伊斯兰教时期艺术
第十一章 伊斯兰教时期艺术概说
**节 伊斯兰教东传西域
第二节 伊斯兰教时期艺术及其内容
第十二章 宋辽金时期的西域艺术
**节 宋辽金时期的西域
第二节 喀拉汗王朝艺术
第三节 于阗艺术
第四节 高昌艺术
第十三章 元明时期的西域艺术
**节 元明时期的西域
第二节 元明时期的西域艺术
第十四章 清朝时期的西域艺术
**节 清朝时期的西域
第二节 维吾尔建筑艺术
第三节 维吾尔装饰艺术
第四节 维吾尔歌舞艺术
第五节 维吾尔幽默艺术
第六节 哈萨克族艺术
第七节 蒙古族艺术
第八节 其他民族艺术
第九节 汉文化与清代西域艺术的新格局
后记
附录一 王嵘著作及文论要目
附录二 拓荒、挑战与超越
——评王嵘新作《西域艺术史》
王嵘,1938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遍审。出版过《无声的塔克拉马干》、《最后的秘境》、《遥远的爱》、《秘密使者》等多部作品,主编出版的学术著作有《丝绸之路乐舞艺术》、《丝绸之路造型艺术》及《西域考察与研究》等。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西域艺术文化研究系列论文数十篇。历任职务有《新疆艺术》主编,新疆作家协会副主席以及中国吐鲁番学会理事、西域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新疆中外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新疆美学学会历史等。
《培训+》内容简介:VUCA时代,一个企业想要立于不败之地,落脚点在于自身的组织能力持续提升。组织能力的提升,则需要持续不断地学
《材料呈现:19和20世纪西方建筑中材料的建造空间空间双重性研究》在国内首次从理论角度阐述了材料的建造和空间意义,并梳理了西方
康里囗囗-书艺珍品赏析第六辑书法名家明代 本书特色 中国美术的核心在书法中国美术的核心在“书法”,“书法”不仅是写字的方法,更是绘画的基本功。中国的建筑、舞台艺...
艺术批评的视野 本书特色 《艺术批评的视野》是一本「艺术批评」的入门书,向对艺术有兴趣的读者,包括文科及理工科大学生,以及教师与社会人士等,讲解「何谓艺术批评」...
表征:材质感性设计与可拓推理/集成创新设计论丛(第二辑)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可拓学方法、结合工业设计、感性工学等基本理论,研究材质感性设计的表征、推理方法,旨在...
李阳冰三坟记-中国碑帖名品-[六十三] 内容简介 《中国碑帖名品》是针对当代读者学习需求而推出的一套理念全新的丛帖。丛帖在总结该社不同时段字帖出版的资源和经验基...
伯里曼画手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人体解剖、结构为基础,把人的手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即以手掌为中心,由上相连手腕、手臂,下相接和手指的三个部分组成。伯里曼画手 目录 手...
隋兖州长史徐府君墓志-故宫珍藏历代墓志初集 本书特色 墓志说明:质地,青石。高五三.五厘米,广五三.五厘米。字体,正书。二四行,五三五字。河南洛阳出土。周季木旧...
赵孟頫-欧颜柳赵启五体楷书习字帖 本书特色 本从书是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启功五位在书法史上有特殊影响的楷书作品中,按照一定的部首规律精心选编的楷书...
2015-绘画-中国艺术品拍卖年鉴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苏富比、佳士得、邦瀚斯、澳门中信、中国嘉德、北京保利、保利香港、北京匡时、北京翰海等38家世界顶级拍卖行在...
安东尼奥尼的电影最充分、最微妙、最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内心世界。这本书中多处谈到了寂寞和孤独者以及舍弃自我的献身。这些起
花卉-园林景观植物识别与应用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分别收入一二年生花卉133种、多年生花卉532种、球根花卉59种、水生花卉35...
乔治·布雷,作家、艺术家。毕业于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主要撰写艺术史和当代视觉文化方面的文章。目前生活、工作于伦敦。
《殷墟王卜辞的分类与断代》简介:殷墟卜辞使用的时代长达两百余年,无论从历史学的角度或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来使用这批资料,都
西泠鸿雪 本书特色 《西泠鸿雪:郁重今师友及个人作品集》收集了郁重今的收藏作品,有:黄宾虹、潘天寿、李可染、范曾、程十发等大师作品,另汇集了“西泠五老”个人作品...
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本书特色 刘凤禄主编的《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主要讲述了1942年5月,日寇集中兵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八路军奉命坚持斗争。八路军在掩护...
京剧与胜迹 本书特色 《京剧与胜迹》将200出京剧剧目的故事、人物和与之有关的人文景观、胜迹联系在一起并予以史说,可说是京剧、胜迹和相关历史三者的有机结...
作者简介:乔治•奥德尔(GeorgeH.Odell,1942-2011),人类学博士,曾任美国塔尔萨大学人类学系主任,石器微痕分析方法——低倍法
视听语言 内容简介 本书从影像、声音、剪辑三个角度着手研究、分析视听语言,并以《公民凯恩》、《辛德勒名单》、《断背山》、《阳光灿烂的日子》、《青红》等个案为例,...
田英章名家散文字帖-楷行双体 本书特色 百余年*受读者喜爱的精品美文总有一篇文字令你永生难忘总有一个句子让你刻骨铭心田英章名家散文字帖-楷行双体 内容简介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