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独辟蹊径,在介绍中国气候特点及其成因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中国气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性,讲述中国气候与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中国人民的衣食住行及中医科学等方面千丝万缕的联系,颇具趣味性。
本书独辟蹊径,在介绍中国气候特点及其成因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中国气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性,讲述中国气候与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中国人民的衣食住行及中医科学等方面千丝万缕的联系,颇具趣味性。
中国传统文化从形成外因看,实质是“寒暑文化”(代序)
**章 气压与季风
一、中国冬夏季节气压场的分布和形势
二、中国季风气候及其成因
三、季风气候对中国的主要影响
第二章 中国的气温
一、中国(*冷)1月平均气温分布
二、中国冬季是世界同纬度上*冷的国家
三、中国冬季中*冷的地方——“北极村”漠河
四、中国(*热)7月平均气温分布
五、中国夏季气温*高的地方——新疆吐鲁番盆地(火炉高温)
六、中国夏季*闷热的地方——长江中下游地区(蒸笼高温)
七、“冬冷夏热春秋急”——中国平均气温年较差分布
八、“早穿皮袄午穿纱”——中国平均气温日较差分布
第三章 中国的四季
一、四季如何划分
二、四季哪天开始
三、中国四季短长
四、中国四季更替世界*鲜明
第四章 地形对中国气温的主要影响
一、“高处不胜寒”——海拔高度对气温的影响
二、四川盆地孤立无霜区——地形影响气温的世界奇迹
三、四川盆地“没有海洋的海洋性气候”——地形对气温年、日较差的影响
第五章 中国的降水
一、从“雅州天漏”说起——中国年平均雨量分布
二、中国年雨日、年雨时分布
三、中国的暴雨
四、中国的降雪和积雪
第六章 中国的雨季和旱季
一、华北春旱和江南春雨
二、黄梅时节家家雨——江淮梅雨
三、夏雨与伏旱
四、秋高气爽与秋雨绵绵
五、中国冬季中*鲜明的晴雨对比区——川西、云南vs四川盆地、贵州
六、“风调”才能“雨顺”
七、中国丰富多彩的雨旱季节类型
第七章 地形对中国降水的影响
一、沙漠地区有森林——海拔高度对降水的影响
二、森林纬度带上的沙漠——坡向对降水的影响
三、金沙江河谷的“西南干旱中心”——多重山脉背风坡
减雨效应叠加造成的中国气候奇迹
四、中国唯一的局地性基隆冬雨区——地形坡向改变雨季
五、拉萨和四川盆地的典型夜雨——地形对降水日变化的影响
第八章 中国的风速、湿度和蒸发
一、中国平均风速和大风日数的分布
二、“山高风大”——海拔高度对风速的影响
三、山隘、海峡大风多——地形形状对风速的影响
四、山谷风、坡风、冰川风和焚风——地形制造的
形形色色地方风
五、中国相对湿度和水汽压的分布
六、中国的蒸发量和干燥度
第九章 中国的云量和日照
一、中国年平均云量分布
二、中国年平均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分布
三、“蜀犬吠日”和“天无三日晴”考
四、昆明和贵阳——两个有气象意义的地名
五、拉萨“日光城”
第十章 中国的雾、雷、雹、霜、凇和沙尘暴
一、中国的雾
二、中国的雷暴
三、中国的冰雹
四、中国的霜日、初终霜冻期和无霜期
五、中国的沙尘暴
六、中国的雨凇和雾凇
第十一章 中国气候区划
一、中国气象局的中国气候区划
二、国家气象局主持完成的中国农业气候区划
三、中国南北方自然分界线问题
第十二章 寒寒热热度春秋
——中国气候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之一
第十三章 中国气候对我国衣、食、住、行、民间体育竞技
等文化的影响
——中国气候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之二
一、鲜明多样的气候,丰富特殊的衣饰(衣饰文化)
二、“南稻北麦”、“南甜北咸”、川湘爱辣(饮食文化)
三、南床北炕、南敞北闭、“春捂”和“阴暑”(居住文化)
四、“南船北马”、古驿道、风雨桥(交通文化)
五、“南龙舟、北赛马”,“水嬉与冰嬉”,“南拳与北腿”
(民间体育竞技文化)
第十四章 中国气候与二十四节气文化
——中国气候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之三
一、汉语“气候”源自二十四节气
二、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古代的重要性超过“四大发明”
三、节气名称和排序不符气候实际,是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二十四节气正以“中国岁时节令文化”形式继续发展
第十五章 中国气候与中国园林文化
——中国气候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之四
一、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地理气候对园林的影响
二、“我欲四时携酒去,莫让一日不花开”——鲜明四季变化
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三、扬州“四季假山”——中国唯一用假山反映鲜明四季变化
的园林
四、光、影、声、香——天气风雨本身亦美景
五、中国园林正在走向世界
第十六章 中国气候与中国古诗词文化
——中国气候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之五
一、春:“二月春风似剪刀”与“春风不度玉门关”
二、夏:“万国如在烘炉中”与“如坐深甑遭炊蒸”
三、秋:“万里悲秋常作客”与“霜叶红于二月花”
四、冬:“寒者愿为蛾,烧死被华膏”与“自恨不如鸡有毛”
第十七章 中国气候与中医、中医养生文化
——中国气候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之六
一、中医与阴阳五行学说
二、天人相应因时治病
三、“顺四时而适寒暑”——中医养生总原则
四、古人养生讲 求顺,“春捂秋冻”无此说
五、为什么中医只能诞生在中国
六、中医也需要发展
后记
《关注气候:中国气候及其文化影响》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
林之光,1936年1月生,江苏太仓市人。195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曾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91-1994任《中国气象报》总编辑。气象学专著有《地形降水气候学》,《中国气候》(合著)等3部,发表中英文论文70余篇,成果曾获省部级科研二等奖。92万字的《中国气候》(合著)曾在上海、台北(繁体字版)和美国(英文版)出版。1992年开始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气象知识》杂志编委会顾问。科普著作有《环球凉热》,《气象万千》,《气象与生活》,《中国气候及其文化影响》等约20余部(含主编),科普文章数百篇。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990和2007年两次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中国有突出贡献的科普作家”,1996年被国家科委,中国科协授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近十余年来,致力于气象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研究,已有初步成果问世。
夸克.轻子和规范场-第2版 内容简介 依据通行的观点,物质的基本彻块是夸克与轻子,它们通过杨-米尔斯规范场的媒介相互作用(在这种场合下引力被忽略了)。这就意味着...
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赛题详解及点评-2011版-第2版 本书特色 《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赛题详解及点评(第2版)(2011版)》:汇编历届全国大学生竞赛试题,并给出...
波动学-第3卷-英文影印版 本书特色 《伯克利物理学教程》中译本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印行以来已过去三十多年。然而,即便如此,时至今日国内高校从事物理教学的教师和选修...
Whenpublishedin1981,TheMismeasureofManwasimmediatelyhailedasamasterwork,theringi...
绪论第一篇天文观测的基础知识第一章星空运转与周日视动第1节星座与四季星空第2节天体的周日视运动第3节太阳的周年视运动第4节天
乳铁蛋白生物功能及基因表达 内容简介 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作为一种具有广泛而独特生物学功能和理化特性的功能蛋白,在食品与医药方面的应用与研究...
(精)地矿知识大系(全2册)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上册918页,下册1142页,内容丰富而紧凑★内页中插配大量黑白图片,书前另有40...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石分类图册 本书特色 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已经成为塔里木盆地寻找大油气田的重要目标,成为增储上产的主力层系。探区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
遥感物理 本书特色 “遥感物理”是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为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本书积累作者多年讲授这门课程的经验而写成,讲述目标是阐明遥感定量...
海洋卷-蓝色的国土 本书特色 《蓝色的国土》系统阐释自然科学各领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展示自然科学各领域*新科技成就和发展动向;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传播...
相对论量子力学与量子场论 本书特色 由v.德文纳森所著的《相对论量子力学与量子场 论》研究了单粒子相对论波动方程和量子场论的基本 元素,全书共有11章和两个附录...
普朗特流体力学基础 本书特色 德国科学家普朗特于1942年出版了其名著《流体力学概论》。随后,其学生奥斯瓦提奇等增补修订出版了该书的第六至第九版。德国流体力学教...
有机化合物系统鉴定手册 本书特色 有机化合物的鉴定是有机化学的基础,是有机合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是有机化学工作者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本书主要内容有未知物...
巫师外星人和星舰-科幻与奇幻中的物理数学 本书特色 从瞬间移形到太空电梯,从外星接触到星际旅行,科幻和奇幻作家笔下的世界总是充满奇思妙想。但是这些奇妙的设定到底...
高等学校教材:无人机测绘技术及应用 本书特色 本书集中了作者及其研究团队近年来在无人机测绘领域的研究成果,在系统归纳无人机测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对无...
揭開意識之謎,還原生命起點宇宙的誕生,絕非始於隨機的碰撞與爆炸......是生命與意識形塑了宇宙!超越《時間簡史》、《萬物簡史
科学研究的经济定律 本书特色 本书包括:弗朗西斯·培根与亚当·斯密;古代社会的“研究与发展”;所谓黑暗时代;商业革命等内容。科学研究的经济定律 内容简介 作者从...
时空序列数据分析和建模 本书特色 王佳璆、邓敏、程涛、黄健柏所著的《时空序列数据分析和建模》在集成时空自相关移动平均模型的基础上,借鉴神经网络、支持向量相关等智...
宝藏拼图 本书特色 《宝藏拼图》是在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的纪录片《宝藏拼图》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紧紧围绕正史、传说、口述史中流传的世界传奇宝藏的失落及...
大学化学 内容简介 本书共10章,为化学热力学初步、化学反应速率、溶液和离子平衡、氧化还原与电化学、物质结构基础、过渡金属元素、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大学化学 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