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丛书运用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尤重文化学、文艺学与文献学的三者结合,研究了诗学、词学、画学、学者研究及其他。此卷为比较诗学。著作《有声画与无声诗》为中国古代诗、画的全面比较,论二者表现对象、思想基础、社会功能、主体风格,以及美学特征、形象营建、艺术表现的异同。
本卷所收为比较诗学的专著与论文。**部分为平行比较,收诗画比较专著《有声画与无声诗》,诗画比较论文l篇,比较文学论文6篇,共论文7篇;第二部分为影响比较,收专著《现代新诗与唐宋诗词》(未刊)书稿的3章。 《有声画与无声诗》正文8章,前有小引,后有结语,由徐中玉先生作序。 前四章论述中国古代诗画之异: **,就表现对象而言,诗与画经历代发展,分流渐显。早期诗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绘画“图画天地,品类群生”;中期诗歌虽有游仙、山水之盛,但所写仍多在人世与人情,而绘画则转为以宗教题材为主;后期更呈现出表现对象的分流,可总结为:诗歌始终立足于人生(民生与民族),而绘画则走向自然(山水与花鸟)。 第二,就诗画的思想基础而言,也有儒学与道释的不同。先秦儒家倡《诗》,汉儒重《诗》,墨、道、法家不重《诗》,却有论画之见。孔孟的人道主义和人格精神,对历代诗人和诗作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庄子的“无情”、“无己”、“心斋”、“坐忘”,则成为后代绘画的精神。儒家思想通向人间事业,而庄子和禅宗却向往幽深清远的林下风流。 第三,对诗画社会功能的认识,也经由了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而导致不同。先秦至汉,“诗言志”、“兴观群怨”以贯之;孔子论画的“明镜察形”、“往古知今”,延续在王延寿“诫世示后”,曹植“存乎鉴戒”中。陆机说“诗缘情而绮摩”,刘勰、钟嵘、裴子野、挚虞回归“言志”;“益仁智之善性”则是佛教与佛画功能的*好说明。“诗言志”经三次引申仍然屹立、坚持,而绘画经礼教化、宗教化,终至“畅神”论出现。 第四,历史*终确立了杜甫的诗圣地位,而文人画则以王维为尊。以杜甫诗风来衡诗在于“实”,以王维的画风观画却在于“虚”,“实”与“虚”成为了诗画批评的不同标准。儒家美学思想是通过“人为”而求“尽美”、“充实”、“全”、“粹”,在于“辞达而已”的“实”;道释则以“虚无为本”、“唯道集虚”、“随缘任运”而返于自然,在于“大象无形’’的“虚”。
有声画与无声诗
序
小引
人生与自然——诗画表现对象的分流
儒学与道释——诗画思想基础的界定
言志与畅神——诗画社会功能的演变
实与虚——诗画主体风格的确立
有声画与无声诗——诗画美学特征的融合
言意之辨与形神之鉴——诗画形象营造的趋同
诗情与画意——诗画艺术表现的互补
南宗画与神韵诗——诗画后期创作的相通
后记
比较诗学论文
诗画与虚实——论我国诗画批评标准的成因
从荷马史诗与西周史诗谈中西文学
荷马史诗与西周史诗
酒中有深味——陶渊明《饮酒》和莪默·伽亚谟《鲁拜集》
龚自珍与雪莱
王国维“境界”与叔本华“理念”谈片
阳刚、阴柔与崇高、优美
现代新诗与古典诗词
意象与意境
声韵与体式
语言与修辞
论文存目
幼童文库第一集:救了一船人 内容简介 《劳动力市场经济学》是为大学本科高年级及研究生一年级学生设计的劳动经济学教材。它是在《劳动力市场经济学》作者原来的《劳动力...
《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非虚构文学创作的必备手册,其中收集了当今广受赞誉的非虚构文学创意写作大师们
當寂寞以天崩地裂之勢襲捲而來,唯有強烈的思念才能引領它回到想望的地方……藍石頭靜靜躺在森林深處,度過了一萬年之久。它以為
古典诗词的体式韵律及其运用 本书特色 《古典诗词的体式韵律及其运用》是刘叔新先生在诗歌韵律方面数十年精心研究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古典诗词的体式韵律及其运用》...
他不是以前那愤世嫉俗的师兄兰罄,他是归义县正义的捕快施小黑。百里七总想,也许兰罄忘了以前的一切也好。那样不堪的往事,是自
政谈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本政冶的发现者”获生徂徕(1666年-1728年)的政冶论论著表作,完成于18世纪前期,是为推动幕府的政冶改革而撰写的一部意见书。本书...
文学制度 本书特色 在回答“什么是文学”这类经典问题时,我们通常给出的答案是小说、诗歌及其他。本书却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转向文学制度本身。论述了这一制度是如何构成...
梁文博中国画作品选 内容简介 本书作品纯真、朴实,作者能在极其平凡的场景中发现人性的美、生活的美,作品风格清秀,本书收录其国画作品精品30余幅。梁文博中国画作品...
文艺心理学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理论深厚的学术专著,又是一部体系完整的高校教材。本书试图建立一个比较系统的学科体系。这个体系是在顺应文艺心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理论...
阿拉蕾-(全套18册) 内容简介 简介《阿拉蕾》(又名《怪博士与机器娃娃》、《iq博士》)是日本著名漫画家鸟山明在1980年代漫画作品。改编的电视动画于1981...
陈绍初再寻红楼路-解不尽读不完的红楼梦 本书特色 《陈绍初再寻红楼路——解不尽读不完的红楼梦》集两百余年来“红学”不同派别的各种不同观点。重点介绍《红楼梦》作者...
秦汉商品经济研究 目录 前言**章绪论一、秦汉商品经济发展的轨迹二、秦汉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序三、秦汉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关系第二章秦汉商品生产的发展及其主要特征一...
经典的背景 本书特色 作家李骏虎多年来在创作和评论两个园地都有建树,《经典的背景/赵树理研究文丛》一书收录他有关现实主义创作的创作谈、发言和理论文章30余篇,基...
文学现象与文学史风景 目录 自序上编 现当代文学现象阐释与总体观照**章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质疑现代性主题与叙事 1.乡村社会和文明的美化与乐园世界的构建...
三言二拍传播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三言二拍的传播作为考察对象,探讨三言二拍自明末至晚清的传播情况。具体而言,它主要勾勒了三言二拍的版本流传,分析了其选本现象及...
本丛书包括:《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鲁滨逊漂流记》、《双城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莎士比亚喜剧集》、《爱玛》、《
本书用第一人称生动地讲述了一条惹人喜爱的大黄狗涅槃的故事。它跟随过六个平凡而奇特的主人:在人前从不说话却喜欢与狗说话的勤
这是一个男孩与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要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
崇文集二编(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选) 内容简介 本书所选以文史论著的文章为主,兼收其他文献著述及录文史专著的重要章节或序跋。所选作品,按作者生年为序。所选著作。...
理论的幽灵:文学与常识 本书特色 《理论的幽灵--文学与常识》(作者安托万·孔帕尼翁)是“当代文学理论系列”之一,回顾了文学理论与常识问所发生的种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