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历史演义》是濯缨子一生呕心沥血之作,它作为以现代历史故事写演义小说的罕见之作,从风俗史的角度展现了晚清至民初军阀时期的政治轶事,并表达了自己的历史观。开篇**回便点明其宗旨“并不是借着小说,随便拿人开心”,而是在其中寄予了“一番惩劝之意”。这种“惩劝”批判了当时把“从前的礼教纪纲、廉耻道德,全都变得一点影子没有了”,同时又对晚清政治的腐败进行了深刻剖析,对王朝覆亡的教训进行了历史的清算。虽为稗官野史,但事必有据,人必有名,正可填补正史之不足,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
自1920年开始在天津《益世报》的副刊《益智粽》上发表,直至1932年登竣,长达12年。该书以晚清至民国军阀时期政治轶事为经,民间风俗人情为纬,纵横穿插文笔生花,全书一百○一回,约二百余万言。卷帙浩繁广远深博,被视为以现代历史故事编写演义小说罕见之作。
天津《益世报》曾为陆续出刊单行本,并于1936年以新版分印十一册成套刊行于世,在当年新闻界、出版界均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其文思酝酿成熟,即开始执笔成文,书中事均属实,只有文采加工虚中有实,正与正史遥相呼应;真名假名各有意在,读者思忖自有心得,此即“演义”命名之根由也。
全书以小说的形式触及到晚清所谓“庇护制网络结构”与王朝衰败之间的关系。正如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指出,“清代中国政治行为的特殊型式即庇护制网络结构的形成”,是导致清末官场招权纳贿、任人唯亲、裙带关系盛行和政治腐化的根源。《清末民初历史演义》通过记述一系列重要政治人物的逸闻轶事,揭露并谴责了晚清官员的丑态和官场黑幕,同时也从历史的角度反思了庇护制网络结构不断超出可控范围使政治体制沦为“私利”工具的这一历史现象。这也使得《清末民初历史演义》超出一般谴责小说的范畴而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
本书以翔实的笔法描述了晚清衰败腐朽的政治,从官场的角度刻画了权力大厦将倾时,世人的行为和心态,深刻揭示了清王朝覆灭的必然缘由。清朝末年,不断加剧的内忧外困使其处在风云飘摇、政权随时面临崩溃的绝境,即便如此,*高统治者却仍在搜刮民脂民膏、贪财纳贿、鬻官卖爵,挥霍透支着政治信用,视国家公器为穷奢极欲之私有财产。作者从叙事者的角度展现了慈禧太后贪婪、自私的人物个性,虽多有夸张之语,但入木三分、形肖毕现,活脱脱地呈现出一个“吝啬鬼”的形象。流风所及,上行下效,官场和职位在晚清成为谋求个人财富的捷径,“油水”丰厚的官职更是候补官员们钻营的目标。上下官员如是贪鄙,政纲如此颓败,清王朝焉能不败。压垮清政府的*后一根“稻草”,是被称为“赛和峤”的两湖总督瑞澂,古人说“和峤有钱癖”,而他自称为“和峤重生”,闹得民怨鼎沸、军心动摇。结果直接导致武昌新军枪炮声的响起和清朝皇帝的逊位。
★ 16开平装,箱装,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 是民国作家董郁青(号濯缨子)一生呕心沥血之作,被视为以现代历史故事编写演义小说的罕见之作
★ 本书自1920-1932年在天津《益世报》副刊12年连载,曾陆续出刊单行本,并于1936年以新版分印十一册成套刊行于世,在当年新闻界、出版界均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 举凡晚清、民国军阀时期的宫廷、国会、外交、内政、帮派、社会各方面,无不言之有物,栩栩如列眼前,故每一书成则购者云集,被誉为当时之名作
★ 本书虽为稗官野史,但事必有据,人必有名,正可填补正史之不足,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
★ 本书通过记述一系列重要政治人物的逸闻轶事,揭露并谴责了晚清官员的丑态和官场黑幕,也从历史的角度进行了反思,超出一般谴责小说的范畴
重刊序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由董公郁青所著,署名“濯缨子”,源于《楚辞•渔父篇》,以示愤世嫉俗清高自守之志。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自1920年开始在天津《益世报》的副刊《益智粽》上发表,直至1932年登竣,长达12年。该书以晚清至民国军阀时期政治轶事为经,民间风俗人情为纬,纵横穿插文笔生花,全书一百○一回,约二百余万言。卷帙浩繁广远深博,被视为以现代历史故事编写演义小说罕见之作。
《益世报》曾为陆续出刊单行本,并于1936年以新版分印十一册成套刊行于世,在当年新闻界、出版界均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天津《益世报》是以天主教徒为主,在雷鸣远神父推动下,集资创办的日报,其办报以益世益民爱国护教为宗旨,于1915年10月10日双十节创刊号问世。创刊之初,刘浚卿先生、雷鸣远神父,深知濯缨子学识渊博,文笔朴茂,在当时新闻界名重一时,乃诚恳邀聘于报社撰文。
报刊发行不久,即逢1919年“五四”运动,在这一运动中,《益世报》以同情学生,谴责当时军阀官僚,受到社会上好评。1936年绥远百灵庙抗击日本侵略,《益世报》评论、报道以此为中心,广泛向社会宣传抗日思想,更配合以雷鸣远神父为主的救护队深入战场,向抗日官兵进行慰问鼓舞,并向社会募捐送往前线,此举深为天津新闻界所钦佩。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于7月28日侵占天津,报社被迫停刊。
濯缨子汉族人氏,祖籍浙江绍兴,幼年随曾祖父迁居北通州,晚清曾中举秀才,家居时博览群书,贯通经史,亦喜好诗词戏典。民国后迁寓北平市内,平素交游广泛,以诚挚待人、光明磊落为处世之本,对友能肝胆相照,论事则仗义执言,从来不屈服于权势之压迫,而为时人所称道。曾为《京华时报》执笔撰文,以犀利文笔针砭当时社会弊病为己任,故名声日上,友朋益广,举凡当时社会传闻,宫廷密事,政治风云,官场变幻,均循此渠道源源而来,为以后的《清末民初历史演义》成书,积累了大量素材。濯缨子自应聘进入《益世报》社后,严肃认真,事必亲躬。对副刊《益智粽》及《说苑》的组稿、审稿、发稿、编辑版面等,必不辞劳苦亲自安排妥帖,并曾为专栏《弦外之音》每日写一短文,评论当时政局风云、文坛争议、社会动态,其文章隽永辛辣,深中时弊,立论公允,颇得读者之同感。
会当此时,《清末民初历史演义》文思酝酿成熟,即开始执笔成文,书中事均属实,只有文采加工虚中有实,正与正史遥相呼应;真名假名各有意在,读者思忖自有心得,此即“演义”命名之根由也。
濯缨子当年每日秉笔直书一千余言,文不加点亦不增删,直发排版付印,举凡晚清、民国军阀时期的宫廷、国会、外交、内政、帮派、社会各方面,无不言之有物,栩栩如列眼前,故每一书成则购者云集,被誉为当时之名作。1935年《益世报》改组,濯缨子调任为报社编辑部总稽核,负责检查全报大样,当时曾在天津出版《沽上英雄谱》一书,又应山东出版社之约,先后执笔写成《明湖影》及《义侠薪胆录》等中篇演义小说,在当地出版界亦甚有影响。
一九三七年(民国二十六年)《益世报》被迫停刊后,濯缨子年高体弱,难与报社同迁内地,乃隐居家中,并在天津小修院教授国文,每日带领我去老西开教堂参与清晨弥撒(濯缨子曾听雷鸣远神父讲道,于一九一六年与另五人领洗入教;日后对我的圣召劝勉有加,影响甚大,于一九四○年我申请加入天津小修院)。濯缨子虽曾受日伪迫害拉拢,但洁身自好安贫若素,虽历生活之清苦,难磨胸中浩然正气,至此不再参与新闻界、出版界之事。一九四四年(民国三十三年)返回山东济南定居,一九四五年(民国三十四年)病逝于山东济南,寿享六十六岁。
缅怀濯缨子从事新闻工作数十年,遗留卷帙浩繁的小说和无数篇杂文、政论,长期担任天津《益世报》主任编辑,被誉为天津新闻界耆宿,赞称董老一生虚怀若谷,光明磊落,义无反顾,笔耕为民,亦足以告慰濯缨子于九泉矣。《清末民初历史演义》虽为稗官野史,但事必有据,人必有名,正可填补正史之不足,故该书是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的。值此重刊之际,书此序言简介著者生平,希冀能对读者阅看此书小有助焉。
著者嫡孙 董立醇
董郁青,生卒年月不详,号濯缨子,北京通州人,祖籍浙江绍兴,满族,早年中过举人,后加入天主教,成为天主教徒。早年在北京交际广泛,对清末民初的宫廷掌故、社会状况及袁世凯执政国会议员活动较为熟悉。酷爱戏曲,对当时的戏曲梨园界甚为熟稔。中年后寓居天津,在天津新闻界工作了数十年,长期担任《益世报》副刊编辑,称得上天津新闻界耆宿,也被视为小说家.学识渊博,文笔朴茂,在当时新闻界名重一时,乃诚恳邀聘于报社撰文。
家居时博览群书,贯通经史,亦喜好诗词戏典。民国后迁寓北平市内,平素交游广泛,以诚挚待人、光明磊落为处世之本,对友能肝胆相照,论事则仗义执言,从来不屈服于权势之压迫,而为时人所称道。曾为《京华时报》执笔撰文,以犀利文笔针砭当时社会弊病为己任,故名声日上,友朋益广,举凡当时社会传闻,宫廷密事,政治风云,官场变幻,均循此渠道源源而来,为以后的《清末民初历史演义》成书,积累了大量素材。先祖父自应聘进入《益世报》社后,严肃认真,事必亲躬,对副刊《益智粽》及《说苑》的组稿、审稿、发稿、编辑版面等,必不辞劳苦亲自安排妥帖,并曾为专栏《弦外之音》每日写一短文,评论当时政局风云、文坛争议、社会动态,其文章隽永辛辣,深中时弊,立论公允,颇得读者之同感。
建汉首功-萧何 本书特色秦末,天下大乱,萧何乃一刀笔小吏,然能乘势而起,拥立沛公,后又劝刘邦避项羽锋芒,屈尊汉中王。立稳脚跟,涂图天下。他慧眼独具,月下追回韩信...
作者从阿伦特的名著《极权主义的起源》、《论革命》、《人的条件》、《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和《精神生活》等文本入手,重构阿伦特
睇向斋秘录(附二种) 内容简介 《睇向斋秘录》、《睇向斋逞臆谈》、《睇向斋谈往》的作者均是陈灨一,江西新城人。曾经创办《青鹤》杂志。《睇向斋秘录》所记主要为清末...
美国女画师的清宫回忆 本书特色 一位名叫凯瑟琳·卡尔的美国女画师曾以观察统治者的眼光去解析慈禧,却在政务之外,看到了一个女人对容貌的关爱和对服饰的考究;她曾以揣...
《新手学漫画教程:Q版素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内容简介:MOCA动漫著的《Q版素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是针对初学者精心编制Q版漫画素描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ISBN:9787503624407,作者:蔡定剑著目录 目录第一编总论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第一节
中国川菜史 本书特色 本书聚焦于四川盆地内的巴蜀先民创造饮食文化的历史过程,从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的巴蜀饮食文化开始,一直写到20世纪中叶,以具体时间断面分别言而...
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ISBN:9787300111476,作者:郑振满著作者简介 郑振满,1955年生,福建仙游人。1980年毕业于厦门大
微信民国-主角配角 本书特色 本系列图书借用时下*火的微信,写*受欢迎的民国历史。全书共三册,十八章: **册共四章,采用“大事年纪”和“认证名人”的微信形式,...
《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作者曾任孙中山先生的机要秘书,亲历过辛亥革命前后许多重大事件,从而收集了革命活动中的大量报导、通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18辑) 目录 卷首语学术感言重读向达先生的《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人文学科学术标准感言元史研究从和林碑文看元代和林城的回回与汉人...
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系列会议,第一次于2002年在哈佛大学召开。组织者决定第一次会议的重点应该放在受战争影响的中国的不同地区
门巴族社会历史调查-一 本书特色 《门巴族社会历史调查(1)》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之一。门巴族社会历史调查-一 内容简介...
世家大族与辽代社会 内容简介 根据辽朝境内的主要民族构成情况,本书一方面研究辽朝契丹、奚、渤海、汉人等民族的主要世家大族有哪些,他们的发展道路都有些什么特点,他...
《天朝的崩溃》是作者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十余年所得的成果。作者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
西藏江孜:1904年抗英斗争的历史记忆 本书特色 百年前的血雨腥风已经淡远,中国人民早已走出深重的民族苦难。但历史已镌刻在西藏的河谷山川。西藏人民出版社推出本套...
民国往事 本书特色 1.全书介绍了民国这个风范十足的时代,详细叙述了民国时期文化、社会的发展和重点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再现了一个真实而多彩的民国时代。2.珍惜而...
高中卷-说文.论语-30年语言知识典藏 本书特色 大量常用词汇的辨析比较、重点语言知识的用法指导、汇集《语文报》历年语言知识、言简意赅的语法技巧。中国教育学会中...
爱上青花瓷 内容简介 青花瓷,色泽淡雅,华而不艳,明快悦目,穿越了唐、宋、元、明、清的历史风尘,时至今日,青花瓷没有褪色,反而越发光彩照人,那一件件价值连城的青...
中国近代对外开放史 本书特色 《中国近代对外开放史》由申学锋著,总体来看,本书主要探讨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项:其一,近代历届政府对外开放思想的演进与政策的变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