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研究鲁迅的专著,也是一部与鲁迅的对话。作者以“你你我我”的表达方式,跨越时空,追溯到五四的大背景下,与鲁迅就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世界之间的选择,“立人”的使命,关于启蒙主义,在权威与大众面前的姿态,人的现代性,知识分子独立人格和话语权的获得与坚守,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创建等进行对话和思考,对文化现代性进行寻踪,对传统与反传统、民族化与世界化、大众化与精英化、人本主义、如何理解并继承五四精神、如何实现人特别是知识分子人格和思想的现代化、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使命等进行了深刻剖析和探索,激情四射,掷地有声,令人折服。作者把学术、思想、抒情、议论结合在一起,追根溯源,旁征博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生动叙述和逻辑论证有机结合,使文本话语流畅,极具亲和力和认同感。
中国缺少选定了一个梦就一直做下去的人,缺少执著的理想主义者。可是,应该明白,有梦想的人是死不了的,而没有梦想的人却会很怏死去。判断一个人是否活着,火概不应该只是看其是否呼吸,还应该看他的心脏是否跳动,更重要的是,看他是否还有梦想。——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新字从骨子里来说,李新宇教授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性学者,他孤独而又坚强地行进在鲁迅先生曾经走过的道路上。从这个角度来说,鲁迅先生不孤单。而在李新宇先生身旁身后,正有许许多多的同道和后来者紧跟着,所以,他也不会孤单。——《中华读书报》叶炜
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没有考虑它能否出版。
那是1990年的冬天,古老的曲阜小城天气很冷。我在曲阜师范大学寓所小小的书房里,一天天枯坐着。为了寻找一种平静的心境,我开始重读“五四”先驱们的书。一边读,一边随手写下一些感想,读得断断续续,写得也断断续续。在读与写的过程中,我已经知道,自己与其说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倾听先驱的声音;与其说是在写学术笔记,不如说是在倾诉。所以,*初的总标题就叫“倾听与倾诉”。
1992年底到1993年初,我把它输入刚刚使用的电脑。结果使我吃了一惊:片片断断,已有60万字。半数是关于鲁迅的,另一半是关于胡适和陈独秀的(已定名为《走近胡适》与《叩问陈独秀》)。1995年,我把这些散乱的笔记整理了一遍,分为现在的篇章,并且补写了一些内容,但仍然没有考虑拿出来出版。因为我不知道它应该算什么东西,既不是散文,又不是论文,书信不是书信,日记不是日记,与鲁迅、胡适、陈独秀这些早已逝去的人“你你我我”地交谈,这算什么?而且,情绪化的东西也太多了。但是,我非常珍爱它,甚至胜过我已出版的任何著作。
感谢我的朋友夏中义,是他*先发现了这些东西,读过之后给予热情的肯定,鼓励我尽快拿出来出版,并且为它的出版而努力奔走。或许是巧合吧,当我以“你你我我”的方式与鲁迅、胡适、陈独秀对话的时候,中义兄正在给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胡适等先贤写信,其形式也是“你你我我”。朋友们同时向着没有回声的彼岸倾诉,肯定有什么东西在冥冥之中牵制着我们,使我们在形式上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从动笔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从成稿到现在,也已将近十年。本书终于出版,都是朋友们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要感谢所有给予我支持、鼓励和帮助的朋友们,这是一个长长的名单,无法一一列出,谨在此遥寄我诚挚的感谢和祝福!
李新宇2003年12月
中国缺少选定了一个梦就一直做下去的人,缺少执著的理想主义者。可是,应该明白,有梦想的人是死不了的,而没有梦想的人却会很快死去。判断一个人是否活着,大概不应该只是看其是否呼吸,还应该看他的心脏是否跳动,更重要的是,看他是否还有梦想。
——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新字
从骨子里来说,李新宇教授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性学者,他孤独而又坚强地行进在鲁迅先生曾经走过的道路上。从这个角度来说,鲁迅先生不孤单。而在李新宇先生身旁身后,正有许许多多的同道和后来者紧跟着,所以,他也不会孤单。
——《中华读书报》叶炜
李新宇,生于1955年,山东青州人。1982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1993年晋升教授,曾任教于曲阜师范大学和吉林大学,现为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爱神的重塑》(1991)、《新时期小说的文化选择》(1991)、《中国当代诗歌潮流》(1993)、《中国当代诗歌艺术演变史》(2001)、《鲁迅的选择》(2003)、《走过荒原》(2003)等。
叶永烈精品书系“经色三部曲”之一--红色的起点 本书特色 作者把一九三一年至一九四九年中国共产党历程概括为三名话,用三部纪实长篇描述,称之为“红色三部曲”。这套...
闪烁时间-石康 本书特色 这是石康*新的一本随笔集。 2005年与2006间的生活速写,地点分别是在厦门与北京,有一些工作,有一些生活点滴,有一些私人感受,有一...
认得几个字 本书特色 你认得字吗?对于认字这件事,我们往往想得太简单。阿城作序;《新京报》、《三联生活周刊》、《东方早报》、《外滩画报》、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
在安静中盛享人生的清凉 本书特色 快乐的人生是简单干净的,成长的过程中,总免不了经历一番复杂,三千烦恼,利欲扰心。如何才能在纷扰红尘中不迷失自我,不忘初心?作者...
斯蒂芬·金(Stephen King,1947-)一九四七年出生于美国缅因州波特兰市,后在缅因州州立大学学习英语文学,毕业后走上写作之路。自一九七三年出版第一部...
《中国历史研究法》内容简介:《中国历史研究法》为梁启超涉猎东西方史学著作,结合中国史书的过去和现状,系统整理,专门讲演,条
丰子恺代表作.还我缘缘堂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一般指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这一阶段的文学,其间跨度有30年左右。30年在一个国家文学发...
马未都,观复博物馆创办人,文化学者,在文物研究、文学写作、文化传播等领域均有建树。1996年,马未都创立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目前在北京、上海两...
《四海为仙3:剑啸火云山》内容简介:《仙剑奇侠传》官方作者管平潮长篇仙侠奇幻力作。“四海为仙”系列围绕少年张小言和居盈、灵漪
海藻集 内容简介 《海藻集》是当代著名学者陈思和教授新一本编年体文集,为其2003年至2006年间的文章结集。三年里,作者除在大学任教外,还担任大型文学刊物《上...
张说(667-730),字道济,又字说之,初唐渐盛之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凡三十年”
到庐山看别墅 本书特色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雄奇险秀,刚柔并济,形成了世界罕见的壮丽景观。然而,如果你登上庐山,光知道看庐山的奇山秀...
浮生半日闲-笔记小品赏读 本书特色 笔记,是一种随笔杂录见闻感想的文体的通称,又称随笔、笔谈、闲话、散记等,或考辨野史旧闻、典章制度、名物文字,或记录日...
李柯克谐趣作品集 内容简介 本书向读者介绍了琼斯先生的悲惨命运、照相师的摆弄、投身自然而后返回、典型小说家采访记等内容。李柯克谐趣作品集 目录 百味人生借火柴我...
徐葆耕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主要作品有:《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释古与清华学派》、《紫色清华》。影视创作有:电影剧本《邻居》(合作)、《普通人家》、《孤...
本书广泛吸收二十多年来对朦胧诗和朦胧诗运动的研究成果,摒弃历史成见。对发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胧诗和朦胧诗运动
我爱人像红红的玫瑰 内容简介 彭斯的诗歌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生与死、爱情、友谊、幸福、真理、良知、青春、博爱、宗教、诚实、荣誉等等,不一而足。其诗有深刻的思想内...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增订本) 本书特色 编辑推荐对独立思考的执守、对人生百味的达观,浸透纸背;寥寥数语蕴蓄深厚,多少云烟往事,多少喜乐悲欢,令人体味不尽走到...
小言论 本书特色 这本《小言论》是邹韬奋杂文代表作。编入韬奋先生1928年至1933年写的小言论,也就是杂文,文字少则几百字,多则不过千字,是名符其实的短杂文。...
往来于故土之间-一个美国人的爱尔兰返乡之旅 本书特色 从70年代初起,托马斯·林奇开始与生活在爱尔兰的族人取得联系,三十五年间他数十次横跨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