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迄今国内学界对斯巴达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体系所进行的相对*为深入具体研究的一本书。本书本书试图立足古典文献对斯巴达政治制度做出较为全面的研究。**部分侧重研究斯巴达的中央权力机构,分别讨论埃伏尔制度、公民大会制度、阿卡伽塔伊制度和长老会议制度。第二部分侧重于地方权力机构的研究,分别研究斯巴达的外交政策、地方管理和海外管理,以及选官制度。*后,作者综合斯巴达政治制度的特点,在总结古典作家和现当代学者研究成果的同时,将斯巴达与雅典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这一研究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空白。
《古代斯巴达政治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立足古典文献对斯巴达政治制度做出较为全面的研究。**部分侧重研究斯巴达的中央权力机构,本部分分四章,分别讨论埃伏尔制度、公民大会制度、阿卡伽塔伊制度和长老会议制度。第二部分侧重于地方权力机构的研究,本部分也分四章,分别研究斯巴达的外交政策、地方管理和海外管理,以及选官制度。*后,作者综合斯巴达政治制度的特点,在总结古典作家和现当代学者研究成果的同时,将斯巴达与雅典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这一研究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空白。
序一
序二
前言
**章“埃伏尔”制度研究
**节古典作家对埃伏尔的研究
一、产生时间
二、产生原因
第二节早期埃伏尔
一、埃伏尔的起源
二、早期埃伏尔的属性
三、早期埃伏尔的职权
第三节古典时期的埃伏尔制度
一、古典埃伏尔制度的组织特征
二、古典埃伏尔制度的产生
三、古典埃伏尔的权力
第四节晚期埃伏尔
一、埃伏尔成为贵族利益的代表
二、军事、外交成为埃伏尔权力的核心
三、埃伏尔的堕落蜕变
四、埃伏尔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
第二章公民大会研究
**节荷马时代的公民大会
一、荷马时代公民大会的职权
二、荷马时代公民大会的政治地位
第二节斯巴达的公民大会
一、斯巴达公民大会的形成
二、斯巴达公民大会的特点
第三节斯巴达公民大会的权力
一、公民大会的政治地位
二、公民大会的立法权辨析
三、公民大会选举权辨析
第三章阿卡伽塔伊制度研究
**节阿卡伽塔伊制度的产生
一、学术界关于阿卡伽塔伊制度的讨论
二、阿卡伽塔伊制度的产生
第二节阿卡伽塔伊制度的特点
一、国王的权力
二、阿卡伽塔伊制度与执政官制度和君主制的比较
三、王位的继承
第三节古典时期阿卡伽塔伊制度的演变
一、古典时期前期“强弱格局”的形成
二、双王并立格局的恢复
三、优律彭家族的再次兴起
第四节晚期阿卡伽塔伊制度
一、国王成为国家独立的象征
二、国王立志改革重振雄风
三、阿卡伽塔伊制度的废止
第四章长老会议研究
**节《荷马史诗》中的长老会议
第二节斯巴达长老会议
一、斯巴达长老会议的构成
二、长老的资格和产生方法
第三节长老会议的政治地位
一、长老会议的职权
二、长老会议与其他主要权力机构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外交政策研究
**节单边扩张的外交
一、斯巴达的早期殖民活动
二、征服美塞尼亚地区
三、美塞尼亚人的结局
第二节结盟外交
一、走向结盟外交
二、伯罗奔尼撒同盟
第三节区域霸权外交
一、区域霸权外交政策的社会背景
二、维持本土的霸权
三、对波斯自私保守
四、对雅典宽容、忍让
五、进攻性的“锁国外交
第四节“泛希腊霸权”外交
一、立足于希腊本土的“泛希腊霸权”外交
二、跨爱琴海的“泛希腊霸权”外交
三、泛希腊霸权外交的失败
第六章地方管理体制研究
**节斯巴达地方管理体制的形成
一、斯巴达地方管理体制的分类
二、斯巴达地方管理体制的形成
第二节斯巴达城区的管理
一、血缘组织
二、奥巴制
三、吉姆纳西尤姆
四、叙希提阿
第三节庇里阿西区
一、庇里阿西区的空间结构
二、庇里阿西区的人口结构
三、庇里阿西区的政治权力
第四节黑劳士区的管理
一、黑劳士区概述
二、以家庭为中介的管理
三、库普提亚制
第七章境外管理模式研究
**节亲斯巴达政府
第二节总督体制
第三节海军统帅制度
第八章职官制度研究
**节斯巴达官僚系统的分类
一、国王系统的职官
三、埃伏尔系统的职官
三、公民大会系统的职官
第二节斯巴达职官的任命
一、身份、特权与才干
二、世袭、选举与任命
结束语:斯巴达是寡头制国家吗?
一、当代学者对斯巴达政制的认识
二、古典作家对斯巴达政体的分析
三、古典作家对寡头制的认识
四、从政体代表性看斯巴达政体性质
五、从平民的政治地位看斯巴达政体的性质
六、民主视角下的雅典与斯巴达政体
附录一:斯巴达王表
附录二:历次公民大会一览表
附录三:人名地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古代斯巴达政制研究》由祝宏俊所著,全书主体包括序言、正文和结束语。正文大致上分为两大部分,**部分侧重研究斯巴达的中央权力机构,本部分分四章,分别讨论埃伏尔制度、公民大会制度、阿卡伽塔伊制度和长老会议制度。鉴于斯巴达政治制度的特殊性,本书将传统的监察官制度和国王制度采取音译的方法,分别称之为埃伏尔制度和阿卡伽塔伊制度,因为意译容易使我们望文生义,难以准确揭示该制度的主要特征。第二部分侧重于地方权力机构的研究,本部分也分四章,分别研究斯巴达的外交政策、地方管理和海外管理,以及选官制度。尽管外交不是严格意义的政治制度,但它是斯巴达地方管理体制建立的社会背景,因此,本书从纵向发展的角度叙述了斯巴达外交政策的演变。接下来的两章分别研究了斯巴达国内、国外管理模式,*后研究了斯巴达的职官制度,总结了官员任用的原则和方法,这些原则和方法同时适用于中央和地方政府机关。结束语部分旨在从理论上分析斯巴达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在总结古典作家和现当代学者研究成果的同时,将斯巴达与雅典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
祝宏俊,1966年、2月生,江苏海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会古代史专业委员会理事。1984年、1988年先后就读于扬州师范学院(现扬州大学师范学院)历史系、吉林大学历史系,获史学学士、硕士学位。1991年到南京师范大学任教至今。2000年到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2004-2006年、2006-2008年先后在南开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3-8月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剑桥大学古典学系做访问学者,2012年8-11月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进修。目前主要从事世界古代史、古希腊史、西方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兴趣是古代斯巴达史。
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永葆朝气 本书特色 研究中国共产党,是一门大学问。对很多西方学者来说,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个谜。他们热衷于唱衰或是预言,却一次次落空,中...
不忘初心-优秀共产党员的入党情怀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优秀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入党事迹,从赤子之心、担当之心、公仆之心、平凡之心等方面讲述优秀共产党员...
《ISIS文库·兵器文化系列:机关枪的社会史》系《ISIS文库·兵器文化系列》之一。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清晰地梳理了机枪如何产生、
《军官的教育:从对军事专业化的尊崇走向背离》是世界著名的军事历史学家马丁·范·克里费德关于军事教育比较研究的一部经典著作,
本书是《解秘中国古代军队》的姊妹篇,旨在帮助读者解秘求真,用比较准确的历史知识替代从古典小说与戏曲舞台获得的大量不可靠、
战争是什么?战争离我们有多远?“打赢”能教会吗?怎样才能“打赢”?“打赢”为什么需要非军事才能?谁是我们的敌人?解放军是
政治哲学-耶鲁大学公开课 本书特色短小精悍,内容丰富 《耶鲁大学公开课:政治哲学》一书重点选取了十位左右的政治哲人及其经典著作进行讲解,重点突出,要言不烦,基本...
权力素描像 内容简介 《权力素描像》一书是政治学者桑玉成教授和丁斌校长联手推出的学术随笔,笔者用轻松、通俗的笔调,阐述了关于权力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获得权力、执...
闪电战-第三帝国-06-修订本 本书特色 1940年春,在侵占波兰之后,希特勒又将目光瞄向了挪威和丹麦,之后是比利时、荷兰、法国。纳粹德国采用闪电战的方式,以*...
法国圣西尔陆军军官军校-将军的苗圃 本书特色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军校的成长印迹、办学风格、传统学校文化、特训课堂、经典名人等几个部分,在文后还附有经典的军校名言、...
党员公务员学雷锋手册 本书特色 党中央一次次向全党全社会发出学习号召,就是因为雷锋始终坚守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时时处处发挥模范...
《中国军事学术史(上下)》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涿鹿之战,下迄上世纪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战争,对长达4000余年历史上主要战争的战略指
吉登斯生活政治范式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生活政治的社会历史背景、内涵、观点、范式等重要内容,在与解放政治、后现代政治范式的比较中把握其特殊内涵,从而清...
乔治·奥威尔(1903—1950),原名埃里克·阿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英国记者、小说家、散文家和评论家。乔治·奥威尔一生短暂,但其...
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 本书特色 1962年1月11日到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集了七千多名县委书记以上干部参加的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史称“七千...
X战机档案-I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迷人的和翔实的试验机指南,其介绍了超过120种曾经设计过的*不寻常的试验机。涵盖了每一种原型机都有详细的介绍,并用功...
《简氏飞机鉴赏指南(第5版)》以世界军事信息权威机构英国简氏信息集团提供的权威信息为基础,介绍了500多种不同用途的飞机,内容
石油地缘政治 内容简介 国际原油价格自2004年以来飞速飙升,这究竟是因石油市场自身的结构性缺陷所致,还是背后隐藏着更为深刻巨大的国际政治与战略问题7中国与美国...
《特战先驱2:百战雄师》注重于战术层面和细节问题,通过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军人,演绎出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具体的战争故事!战争是血
小平说.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漫画版) 节选 bsp;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为了纪念中国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