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迄今国内学界对斯巴达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体系所进行的相对*为深入具体研究的一本书。本书本书试图立足古典文献对斯巴达政治制度做出较为全面的研究。**部分侧重研究斯巴达的中央权力机构,分别讨论埃伏尔制度、公民大会制度、阿卡伽塔伊制度和长老会议制度。第二部分侧重于地方权力机构的研究,分别研究斯巴达的外交政策、地方管理和海外管理,以及选官制度。*后,作者综合斯巴达政治制度的特点,在总结古典作家和现当代学者研究成果的同时,将斯巴达与雅典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这一研究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空白。
《古代斯巴达政治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立足古典文献对斯巴达政治制度做出较为全面的研究。**部分侧重研究斯巴达的中央权力机构,本部分分四章,分别讨论埃伏尔制度、公民大会制度、阿卡伽塔伊制度和长老会议制度。第二部分侧重于地方权力机构的研究,本部分也分四章,分别研究斯巴达的外交政策、地方管理和海外管理,以及选官制度。*后,作者综合斯巴达政治制度的特点,在总结古典作家和现当代学者研究成果的同时,将斯巴达与雅典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这一研究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空白。
序一
序二
前言
**章“埃伏尔”制度研究
**节古典作家对埃伏尔的研究
一、产生时间
二、产生原因
第二节早期埃伏尔
一、埃伏尔的起源
二、早期埃伏尔的属性
三、早期埃伏尔的职权
第三节古典时期的埃伏尔制度
一、古典埃伏尔制度的组织特征
二、古典埃伏尔制度的产生
三、古典埃伏尔的权力
第四节晚期埃伏尔
一、埃伏尔成为贵族利益的代表
二、军事、外交成为埃伏尔权力的核心
三、埃伏尔的堕落蜕变
四、埃伏尔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
第二章公民大会研究
**节荷马时代的公民大会
一、荷马时代公民大会的职权
二、荷马时代公民大会的政治地位
第二节斯巴达的公民大会
一、斯巴达公民大会的形成
二、斯巴达公民大会的特点
第三节斯巴达公民大会的权力
一、公民大会的政治地位
二、公民大会的立法权辨析
三、公民大会选举权辨析
第三章阿卡伽塔伊制度研究
**节阿卡伽塔伊制度的产生
一、学术界关于阿卡伽塔伊制度的讨论
二、阿卡伽塔伊制度的产生
第二节阿卡伽塔伊制度的特点
一、国王的权力
二、阿卡伽塔伊制度与执政官制度和君主制的比较
三、王位的继承
第三节古典时期阿卡伽塔伊制度的演变
一、古典时期前期“强弱格局”的形成
二、双王并立格局的恢复
三、优律彭家族的再次兴起
第四节晚期阿卡伽塔伊制度
一、国王成为国家独立的象征
二、国王立志改革重振雄风
三、阿卡伽塔伊制度的废止
第四章长老会议研究
**节《荷马史诗》中的长老会议
第二节斯巴达长老会议
一、斯巴达长老会议的构成
二、长老的资格和产生方法
第三节长老会议的政治地位
一、长老会议的职权
二、长老会议与其他主要权力机构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外交政策研究
**节单边扩张的外交
一、斯巴达的早期殖民活动
二、征服美塞尼亚地区
三、美塞尼亚人的结局
第二节结盟外交
一、走向结盟外交
二、伯罗奔尼撒同盟
第三节区域霸权外交
一、区域霸权外交政策的社会背景
二、维持本土的霸权
三、对波斯自私保守
四、对雅典宽容、忍让
五、进攻性的“锁国外交
第四节“泛希腊霸权”外交
一、立足于希腊本土的“泛希腊霸权”外交
二、跨爱琴海的“泛希腊霸权”外交
三、泛希腊霸权外交的失败
第六章地方管理体制研究
**节斯巴达地方管理体制的形成
一、斯巴达地方管理体制的分类
二、斯巴达地方管理体制的形成
第二节斯巴达城区的管理
一、血缘组织
二、奥巴制
三、吉姆纳西尤姆
四、叙希提阿
第三节庇里阿西区
一、庇里阿西区的空间结构
二、庇里阿西区的人口结构
三、庇里阿西区的政治权力
第四节黑劳士区的管理
一、黑劳士区概述
二、以家庭为中介的管理
三、库普提亚制
第七章境外管理模式研究
**节亲斯巴达政府
第二节总督体制
第三节海军统帅制度
第八章职官制度研究
**节斯巴达官僚系统的分类
一、国王系统的职官
三、埃伏尔系统的职官
三、公民大会系统的职官
第二节斯巴达职官的任命
一、身份、特权与才干
二、世袭、选举与任命
结束语:斯巴达是寡头制国家吗?
一、当代学者对斯巴达政制的认识
二、古典作家对斯巴达政体的分析
三、古典作家对寡头制的认识
四、从政体代表性看斯巴达政体性质
五、从平民的政治地位看斯巴达政体的性质
六、民主视角下的雅典与斯巴达政体
附录一:斯巴达王表
附录二:历次公民大会一览表
附录三:人名地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古代斯巴达政制研究》由祝宏俊所著,全书主体包括序言、正文和结束语。正文大致上分为两大部分,**部分侧重研究斯巴达的中央权力机构,本部分分四章,分别讨论埃伏尔制度、公民大会制度、阿卡伽塔伊制度和长老会议制度。鉴于斯巴达政治制度的特殊性,本书将传统的监察官制度和国王制度采取音译的方法,分别称之为埃伏尔制度和阿卡伽塔伊制度,因为意译容易使我们望文生义,难以准确揭示该制度的主要特征。第二部分侧重于地方权力机构的研究,本部分也分四章,分别研究斯巴达的外交政策、地方管理和海外管理,以及选官制度。尽管外交不是严格意义的政治制度,但它是斯巴达地方管理体制建立的社会背景,因此,本书从纵向发展的角度叙述了斯巴达外交政策的演变。接下来的两章分别研究了斯巴达国内、国外管理模式,*后研究了斯巴达的职官制度,总结了官员任用的原则和方法,这些原则和方法同时适用于中央和地方政府机关。结束语部分旨在从理论上分析斯巴达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在总结古典作家和现当代学者研究成果的同时,将斯巴达与雅典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
祝宏俊,1966年、2月生,江苏海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会古代史专业委员会理事。1984年、1988年先后就读于扬州师范学院(现扬州大学师范学院)历史系、吉林大学历史系,获史学学士、硕士学位。1991年到南京师范大学任教至今。2000年到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2004-2006年、2006-2008年先后在南开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3-8月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剑桥大学古典学系做访问学者,2012年8-11月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进修。目前主要从事世界古代史、古希腊史、西方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兴趣是古代斯巴达史。
獻給熱愛歐洲中世紀軍事文化的你──【戰略.戰術.兵器事典】系列第12集帶你一窺城堡與要塞的發展歷史和建築結構!要塞(Fortre
自由的代价-美国筹集从革命到反恐时代的所有战争款项之实录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研究“美国筹集从革命到反恐时代的所有战争款项”的专著,书中包括了:战争需要的税制、...
政府精细化管理 本书特色 本书在中国国情以及精细化管理方法论的基础上,总结出当前各地、各级政府*突出的、带有共性的三大问题,即行政成本问题、执行力问题、衔接配合...
理论热点面对面(2019):新中国发展面对面 本书特色 本书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以在新中国成立70年这一重大时间节点回顾国家发展历程为主题组织内容。...
中国封建帝制下的官制沿袭 本书特色 《中国封建帝制下的官制沿袭》:朝代更迭,王旗变幻,一朝天子一朝臣,不改是皇权世袭家天下那锅老汤。官制沿革,君臣佐使,监察刑罚...
国会与美国外交政策 内容简介 “美国经济中长期趋势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讨会一共收集了46篇论文,反映了当前国内美国经济与中美经济关系研究的*新成果。同时...
情报的兴衰-一部国际安全史 本书特色 《情报的兴衰》是美国国防部历史学家、前中央情报局和国家情报主任办公室历史学家迈克尔·华纳(michael warner)的...
1946-1950-决战锦州-国共生死决战全记录 本书特色 著名军旅作家张正隆战争经典作品全新演绎第四野战军斗进行曲1946-1950-决战锦州-国共生死决战全...
作者原来是SAS团队成员,曾在缅甸参与过政府军和克伦邦反政府武装的战争。后来这家伙不知怎么的成了反政府武装的同情者,为了给他
最高荣誉-八一勋章英模故事 本书特色 伍正华主编的《*高荣誉(八一勋章英模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十位勋章英雄的光荣故事,分别介绍了“钢铁战士”麦贤得、“科研先锋”...
枪史构筑 本书特色 了解人类历史,就不可不了解*械的演进与发展。火器时代后,战争中基础的**是*械。相信本书会成为**等**专业人员的手册级别查阅依据;成为社会...
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1949~1972:第一卷(上下) 本书特色 上卷主要涉及1948年冬到1950年6月朝鲜战争前的一年半时间里,美国决策者对蒋介石集团绝望,...
《“学恩来精神、 守初心使命” 征文选集》内容简介:征文作品内容题材多样,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对照不忘初心、对党忠诚、热爱人民、
第一野战军 本书特色 记述中国历史上规模*大的一场战争,权威、详尽、生动。政治智慧的对奕,军事谋略的对博,作战才能的对决。原生态野战军纪实文学经典,能满足你在知...
《山居七年》内容简介:2014年因借山而居火爆网络的青年诗人、画家二冬,在终南山的小院儿里诗意地栖居七年了。很多人以为他住个一
太平洋战争与中美关系 本书特色 本书群集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人民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等著名研究机构的中外学者,...
《悠享绘:暖系水彩画入门(全彩)》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水彩门书。作者将多年的水彩绘画心得及网络教学经验编辑成书,从画材选择
第二野战军的11个军-开国雄兵 本书特色 我们从这里走来──《开国雄兵》序言徐 焰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现代人流行的歌声中往往也表达着一种“寻根热”。人...
加塔诺・莫斯卡,意在利都灵大学宪法教授、罗马政治制度和理论讲座教授,著名政治社会学家,被誉为意大利政治科学之父;作为一名长期参与政务的学者,他曾担任议会议员和参...
作品目录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旨趣 第二节 研究回顾 一、关于天理教事件的研究回顾 二、“嘉道”学术时段下的清中叶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