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理论家、耶鲁大学电影中心创建者达德利·安德鲁经典力作
◎自1983年台湾出版陈国富先生翻译的中文繁体版以来,首次发行中文简体版
◎清晰透彻地挖掘经典时期主要电影理论的传统与核心
◎让不同阵营的理论家在同一问题上辩论
◎找到各派理论的逻辑体系及其所用方法的独特性
本书是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达德利·安德鲁的经典著作,清晰透彻地挖掘了经典时期主要电影理论的传统与核心。
全书以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为分节依据,从素材、方法和技巧、形式和外观、目的和价值四个维度出发,找到各派理论的逻辑体系及其所用方法的独特性,将形式主义与写实主义相对照,并结合了现代法国电影理论,对明斯特伯格、爱因汉姆、爱森斯坦等重要电影理论家的观点及其背后涉及的心理学、哲学等思想根基作了详实的溯源与说明,揭示出其中的严密、坚实或矛盾、偏狭之处,进而“让不同阵营的理论家在同一问题上辩论”,以使读者更轻松有效地阅读电影理论的名家名作,从中得到启发与鼓励,重新思考经典电影理论之于当下的价值与意义。
这本电影理论史丰富了我们的理论研究。既是许多重要的信息来源,也为以后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参照。
——《电影研究季刊》
本书必定会引起读者对当代法国电影理论如米特里、麦茨、艾弗尔和阿杰尔的兴趣。
——《电影批评》
安德鲁的著作是最早涵盖众多电影理论家的英文参考书。
——《视与听》
美国学者达德利·安德鲁的这本书,自1976年问世以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并且一版再版,国内学者曾译为《主要电影理论导论》,从今天的角度看,可以说是对经典电影理论的经典评介。
——单万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达德利·安德鲁(J. Dudley Andrew),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委员,耶鲁大学电影中心创建者,谢尔顿·罗斯荣誉教授。获法国文化部授予的法国文化艺术勋章、美国电影与传媒研究会授予的“杰出终生事业成就奖”,著有《主要电影理论》(The Major Film Theories)、《电影理论概论》(Concepts of Film Theory)、《巴赞传》(André Bazin)、《悔恨的迷雾:法国古典电影的文化和敏感性》(Mists of Regret: Culture and Sensibility in Classic French Film)等15本著作,最新力作为《电影是什么!》(What Cinema Is!)、《打开巴赞》(Opening Bazin)。
李伟峰,湖南人,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就...
(展开全部)
美学在康德的整个哲学体系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明斯特伯格这里也是如此。解释现象的科学永远走不出现象世界,也就无法深入到生命和意识的根本所在。它们被永远地封闭在因果关系的世界里。在康德的本体论中,连接逻辑(纯粹理性)和道德(实践理性)的是审美判断力。在我们的审美体验中,也存在先天和先验的法则我们常常会发现,身边有很多的事物或体验能引起我们天然的喜爱或厌恶之情,康徳试图说明的是,这种感性的反应不是由简单的自然因果关系决定的,我们并不是完全被动地任由理性或外界刺激摆布的。他认为,尽管我们的大部分感觉和判断是基于愉快原则,从而能从心理学上加以解释,但是,还是有那么一刻,当我们感受到真正的美的时候,会把个人利害置之度外,因此康德认为,美具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purposivenesswithoutpurpose)。美的事物看起来像经过了完美的设计,各部分独立存在又互相合作,组成整体的美,对此我们除了欣赏外毫无可为。美能从别的事物或经验中剥离出来,正像我们可能在某一瞬间暂时地从一心利己的生活之流中摆脱出来一样,虽然实际上正是后者决定了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状态。在审美的过程中,美感和事物都是自由流动的。康德说此时的心灵是“不涉利害”(disinterested)的,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考虑此物的实际用途,同时这个事物也是独立的,隔绝于所有其他事物之外。我们并不希望这个物体有任何实用价值,也不想在更大的语境里对它进行定位。在审美过程中,这个事物本身就是全部,就是终极价值。康德和明斯特伯格发现,这种价值(美)对我们没有任何实际用途,因此人们拥护这种价值绝非出于理性或心理策略。于是,他们推论,这种“不涉利害”的吸引力就是先验存在的明证。针对康德曾经提出的人类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先验范畴,唯物论者提出另外一种解释:当人们不能理解事物和道德的偶然性时,便编造出...
——引自章节:第一章 于果•明斯特伯格
明斯特伯格认为人类的每种体验都是部分与整体、图形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关于这点,他比持相同论调的格式塔心理学家早了好几年)。大脑恰当地处理这种关系,并将之组织成知觉世界。运动的视觉感受就是图形在背景之上的位移,而且通过自主的注意力转换,我们可以改变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变运动感(参看图1.1)。关于这种体验,云朵和月亮的运动就是最好的例子。在某个特殊的晚上,我们可以看到浮云快速地飘过月亮,但是一会儿之后,又会看到月亮穿过乌云。到底是哪一个在动,全取决于我们的注意力怎么建构知觉。
——引自第7页
ApioneerinearlystudiesofthehumanmindandfounderofthatpeculiarlyAmericanphilosophy...
《公司高管实战操典》从中国企业的实际出发,根据国际企业管理的新趋向、新理论,结合MBA经典教材和典型案例,全面阐述了各高层管理职位的基本素质要求、职责权限和工作...
NowinitsFourthEdition,thismuchlovedtextofferstheoreticalandphilosophicaldepthwit...
苏精,英国伦敦大学博士。中央图书馆编辑、编纂、特藏组主任。目前在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任兼职教授。学术专长 十九世纪中国基督教史、图书史、汉学史。专著:《上帝的...
安·兰德(1905-1982),俄裔美国作家、哲学家。青年时代从苏联流亡美国,以其小说和哲学闻名于世。小说《源泉》1943年出版后立即成为畅销书,并为她赢得了巨...
材料科学与工程:英文:第4版 内容简介 国外大学优秀教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列。国外大学优秀教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列。材料科学与工程:英文:第4版 目录 PRRT...
中医经典研究与临床-王琦医书十八种-全二册 本书特色 《王琦医书十八种》是王琦教授近50年来临床、科研、教育等方面丰硕成果的总结,还包涵了诗词、歌赋、散文、杂谈...
民商法理论与经济分析 内容简介 法律经济分析理论系一种将法律学与经济学作科际整合的新学门,于一九三0年代自美国开始萌芽,逐渐发展为美国法律学研究中重要的领域,并...
精彩摘录Everyoneenvisionshis/herheavenorhellintheirownway.It’stheimaginedplaceonecra...
★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33)——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掀开拉美...
赵林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学术委员。作为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武汉大学的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四年大学期间没听...
阿加莎•克里斯蒂原名为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一八九○年九月十五日生于英国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尔德宅邸。她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但酷爱阅读,尤其痴迷于歇...
《HTML+CSS+JavaScript网页设计与布局》内容简介:本书主要介绍使用HTML5、CSS3和JavaScript进行网站图像、网页动画、设计以及网页
An up-close look at the education arms race of after-school learning, academic c...
杰伊•温格罗(Jay Wengrow)经验丰富的讲师、工程师,一直致力于全民编程教育。编程培训公司Actualize、教育公司Anyone Can Learn ...
本書由安藤忠雄先生親自篩選提供圖片、親筆撰寫,除了回顧並整理自己過往的心路歷程,也重新詮釋每一個建築作品背後的意義。當大家都還只是停留在欣賞建築外觀的時候,你卻...
作品目录编者前言 作者序 致谢 第一部分 生活中的宗教 第一章 生活的艺术 第二章 宗教中的精神与形式 第三章 宗教生活 第四章 虔
☆《纽约时报》年度关注图书☆《波士顿环球报》《旧金山纪事报》年度畅销书☆“索卡尔事件”核心文本1996年,索卡尔模仿时下流行于后现代主义学者之中的写作方式,使用...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的最大特色在于,编写者几乎囊括了中国当代绝大多数古典文学专家。初一看,其中有些知名专家的学术重量似乎与“鉴赏”一词的轻松洛调不太相称,但事...
田晓菲学术成名作。在流动的手抄本世界里云游,探寻读者如何主动参与对“陶渊明”的生产和创造。只有当我们看到陶渊明是多么深刻地植根于文学和文化传统,我们才能更好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