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卫·梭罗 (Thoreau H.D.) (作者), 李妍 (译者)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出版年:2013-10-01
评分:4.7分
ISBN:9787554601433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1845年-1847年,美国自然主义作家梭罗移居到离家乡康科德城不远,优美的瓦尔登湖畔的次生林里,尝试过一种简单的隐居生活。他自己搭建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并在森林中漫游探险!他以这项为期两年的实验向世人证明:美与满足往往来自于简单。如果不被欲望捆绑,人们完全有能力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两年森林中的冒险猎奇之旅,一场肉体与灵魂的视觉盛宴!
*特立独行、逍遥自由的梭罗,用绝美文字和浪漫深情
给尘世浇一捧清凉的湖水!
数年之前,我曾幽居于马塞诸塞州康科德密林深处的瓦尔登湖畔,那段生活孤寂而又悠闲,本书文字,大多成于那段时间。在那里,我亲手搭建木屋,我用双手维持生活。两年又两个月时间里,若非一英里以外的邻人偶尔来访,几乎无人来到我身边。那是思想的仙境,此刻,我却要重返人间。
书中对于我生活方式的具体描写,并非我个人所愿,也无意以私人生活来冒犯读者。在我独居的日子里,很多镇上的居民对我的生活感到好奇,因此在文中会有回应。曾有人问我,孤独的岁月里是否会感到寂寞和恐慌?也有一些家道颇丰的人询问我对于慈善事业的投入;或者问我是否有收养遭遇不幸的孩子。此类问题的答案,在文中相关章节会有涉及。触及不喜此类内容的读者的心情,在此我恳请多多包涵。
当前很多书不喜欢以**人称,也就是“我”作为叙述主体。但在本书中,“我”会大量出现,这也算是本书的风格吧。事实上,“我”就是那个叙述主体,只是人们常常忽视了而已。
如果我能够像了解自己一样读懂别人,那么也就无需围绕“我”来赘述太多。可惜,我自身阅历有限。另外,我也衷心希望,所有的作者都能够坦诚地将自己对生命的领悟传达给读者,一如我们给远方的亲人诉说自己的状况一样诚恳而简约。一个生活真诚的人,必然在世界的远端。
本书的内容,或许会更加适合寒门士子们来阅读,至于其他的读者,挑自己喜欢的读就好。毕竟,只有合适的东西才是*好的东西,就像人们穿衣服一样。书中描写的生活,或许与中国或者桑维奇岛 相去甚远,与那里的居民也没有太多关联。读者就是你们,居住在新英格兰的你们,书中的环境就是你们生活的环境。这种环境究竟如何,是否需要改变,你们是*了解的。
我漫步在康科德的很多地方。在这些地方,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在从事各种各样的事。修行或者赎罪,不尽相同。我曾听说,在古老的印度,婆罗门教徒 将身体置于火焰之中,双眸凝视太阳;或者倒悬于火焰上方,头下脚上,却依然用双眼扭转回望上天。“只有通过脖子扭转才能够让液体进入胃部,这样保持直到身体不能复原。”也有一些人将自己绑缚在大树下枯坐凝思;或者像毛毛虫一样用身体来丈量广袤的大地;或者单腿矗立在木桩的顶端……这些修行让人恐惧,让人难以置信!然而,我每天经历的一些,相比这些修行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我所目睹的发生在我的邻人们身上的磨难,就算是赫拉克勒斯 的12件苦役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因为12件苦役,终归会有完结;然而我身边的邻居们面临的磨难却永无休止,他们也没有像奥拉斯那样的朋友帮他们将苦难终结。
在我看来,他们的苦难来源于自己继承的房舍、土地、仓廪、牲口以及财货,这些东西易于获得,却难于摆脱。是什么将他们束缚于土地?是什么给了他们生活的贪念?方寸之地可以存活,他们却欲望不断;是什么使他们出生就为自己设置了坟墓?是什么让他们的生活历经磨难?要想像人一样生活,就必须推翻一切。在我身边,有大量被生活压垮的魂灵,他们难以呼吸。一些没有遗产可以继承的年轻人,他们没有祖辈传下的负担,但他们却依然因为自己的方寸之地而备受艰辛。
《瓦尔登湖》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脾,动我衷肠。到了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此书毫不晦涩,清澄见底,吟诵之下,不禁为之神往了。
——徐迟
他尚未真正让同辈中人看到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便撒手人寰——但,至少他自己是满足的。他的灵魂属于最高贵的人群;他的生命虽短暂,却已然倾己之长尽己之力。茫茫尘世,哪里有知识,哪里有美德,哪里有美,哪里便是梭罗的家园。
——爱默生
《瓦尔登湖》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严重的污染使人们丧失了田园的宁静,所以梭罗的著作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了。
——乔治•艾略特
大卫•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美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自然主义者和改革家。他对工业文明、喧嚣社会挤压人类、侵蚀人性心怀忧虑,他认为人类只有过简单淳朴的生活,才能享受到内心的轻松和愉悦。为此,他进入大自然进行探索,同时四处远游,以寻求生命之美和自然之光。
他一生著作等身,在全世界都深受欢迎,其中经典作品包括《瓦尔登湖》、《种子的信念》、《远行》和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又译为《消极抵抗》、《论公民的不服从》)等。而《瓦尔登湖》在美国文学中被公认为是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远行》在西方被誉为最伟大的旅行文学作品,可与其最知名的作品《瓦尔登湖》媲美。
宁雯,女,1988年生,陕西省西安市人,文学博士,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宋代文学,曾发表论文《苏轼自然观照中的自我体认与文...
秉烛谈 本书特色 《秉烛谈》收录周作人一九三六年十一月至一九三七年四月的作品。作者晚年回顾平生著述,很是强调集中《赋得猫》一类文化批判之作。其取材不避古今中外,...
诗游记-我与古典诗词的一千零一夜 本书特色 天风海涛,幽忆怨断。携意象与典故,在烟雨楼台里,以细腻的情感和温润的笔触,描绘柔婉清丽的古典境界。幽径屐痕、星汉浮槎...
诗探索-2013 第4辑-(全二册) 本书特色 林莽主编的《诗探索(2013第4辑共2册)》在本年的创新之处是将细读推荐,理论卷在本年的创新之处是将细读推荐 给...
英伦行色 本书特色 失落的文明,西夏文佛经手书残片,残旧的甲骨文,破碎的帕台农神庙文物……这些曾经失落的东方艺术品在这部书法艺术家刘正成先生游历英伦的随感录又一...
《探寻第三极:西藏考古手记》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记录霍巍教授在“第三极”青藏高原开展考古发掘工作过程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
乐府 本书特色 乐府是中国文学中的瑰宝,它以奔放的想像、新鲜的活力表现出心灵的真实感动,并影响后来的文学创作,导向中国文学国度中灿烂的风景诗词。它的影响源远流长...
达观 本书特色王蒙、王充闾、梁晓声龚鹏程、汪惠仁联袂推荐本书是作家金宏达先生的散文集。宏达先生笔下多写眼中世界、世事沧桑、人间真情,每以散文的旖旎俊丽,融合杂文...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出身德国的杰出诗人、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孤独、彷徨、伤感、怀古、对童年的回忆、哀叹失去
《门:1995—2007诗选》内容简介:★《使女的故事》作者,风靡全球的女性写作代言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诗歌代表作 ★著名诗人巫昂以
(精)胡河清文集(上下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安徽教育出版社★ 胡河清是一位对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发展作出较大贡献的优秀学者,其在中国诗学、中国艺术、中国古...
书生留得一分狂 本书特色 本书书名取自书稿所收第二篇篇名;《书生留得一分狂》又取自作者访问美国女作家木令耆时在她家书房发现的一幅字中的一句,这幅字是由武汉大学世...
牛棚杂忆 本书特色 本书为季羡林自传文集系列之一。记录了作者本人在文革期间的遭遇和经历,并用极为真切、理智的笔触,描写了发生在他身边的一群知识分子身上的事,同时...
韦君宜原名魏蓁一。因投身“一二九”运动而参加革命,从此个人命运与中国共产党几十年历史缠绕在一起。她是——清华高材生,热血青年,党的干部,作家,编辑家,背负精神十...
文学的选择 本书特色 吴亮的文学批评,文思喷涌,激扬评论。从张弦作品中发现反映时代的“圆圈”,从高晓声作品中捕捉住“向哲学靠拢的信息”,从张承志作品中看...
作品目录目 次颂怠惰颂赛吉颂夜莺颂希腊古瓮颂忧郁颂秋颂十四行诗咏和平致查特顿致拜伦写于李・亨特先生出狱之日“女人!当我见
作者简介:金爱烂,1980年生于韩国仁川市,毕业于韩国艺术综合学校戏剧院剧作系。2002年短篇小说《不敲门的家》获得第一届大山大学文学奖,该小说又发表于2003...
1990年代新潮诗研究 本书特色 《1990年代新潮诗研究》坚持文学研究的精英意识和审美尺度,既突出那些具有开创意义的重大学术成果和学术名人,也不忽视一些具有典...
我们共同是美好生活 本书特色 “身份共同体·70后作家大系·诗歌卷”是对国内70后诗歌创作实绩的一次集中展示...
凛冬将至 本书特色 当一个女人的生死取决于旁人口中的故事时,她还能够承受什么希望呢?冰岛历*后一名断头台上的死刑犯——女仆爱妮丝,在来年春天斩首示众前,被押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