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祭祀与艺能

日本的祭祀与艺能

作者:[日] 诹访春雄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3-10-1

评分:7.5

ISBN:9787305122088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诹访春雄

1934年生于日本新潟县,东京大学毕业,文学博士。日本近代文学、艺能史学者,现为学习院大学名誉教授。

作品目录

序章
第一章 折口信夫的功过
1 信仰起源说
2 折口信夫关于艺能、文学产生的观点
3 稀客论的破绽
第二章 日本祭祀的类型
1 日本的祭祀——善神型
2 种子的原理、供牲的原理
3 日本的祭祀——善恶两神型
4 民间神乐
5 谷灵与傩
第三章 巫术与宗教
1 驾驭与祈求
2 傩与神灵型巫术——巫术与宗教的融合
第四章 艺能和文学的产生
1 艺能和文学之母——神言和神技
2 大傩式——祈祷文和面具艺能的产生
3 中国的傩仪
4 中国的来访神仪礼
5 南岛的古歌谣
6 上古时代的歌谣
第五章 俳优的诞生
1 俳优的诞生
2 中国江苏省的男巫表演
3 公权力和俳优
第六章 大陆艺能的传入——散乐
1 日本的散乐
2 中国的散乐
3 《东京梦华录》中的散乐
4 日中散乐的比较
第七章 偶人艺能的展开
1 偶人的起源——绳文土偶
2 古坟时代的埴轮
3 信仰偶人的谱系
4 偶人表演的起源
5 传来的傀儡子集团
6 傀儡子们的故乡
7 傀儡子们的艺能
8 木偶表演的全盛时代
第八章 面具的本质
1 面具的功能
2 面具的力量
3 日本南岛的面具礼仪
4 南岛面具的分类
5 与神理念对应的南岛的面具
6 南岛的面具是精灵信仰的产物
7 自然信仰与面具
8 日本的面具分布
9 朝鲜半岛的面具分布
10 中国的面具分布
11 世界的面具分布
12 为何有制作面具的民族和不制作面具的民族?
第九章 中世假面剧——能和狂言
1 围绕能乐诞生的传统学说
2 能乐的本质和追傩
3 从驱除恶鬼向超度亡灵的演变
4 大陆假面剧的形成
5 宗教革新的时代
6 大陆面具的渡来
7 中国的超度亡灵戏——目连戏
8 渡来的目连传说与地藏信仰
9 翁猿乐的由来
10 能乐和狂言的组合
第十章 中世的民间神乐
1 五行神乐的源流
2 日中五方五色观的交流
3 三信远“花祭”中的五方五色观
4 大神乐的“入净土”
5 目连戏的“游遍地狱”与“入净土”
6 “花祭”的基本结构
7 韩国江口洞的“别神固特”
8 日韩祭祀仪式的相似性
9 中国农村的道教礼仪
10 日韩中祭祀结构的一致性
11 日韩中祭祀中的诸神和花的题材
后记
译者后记
· · · · · ·

作者简介

诹访春雄

1934年生于日本新潟县,东京大学毕业,文学博士。日本近代文学、艺能史学者,现为学习院大学名誉教授。

精彩摘录

依靠大地的农耕民(而且部分狩猎采集民也如此)让种子的生死与人的生死重叠,具有把地上存在的大地、山川、植物、动物等认为有神性的倾向。面具作为表现这种地上的神明之物而诞生,发挥着作用。另一方面,受天气支配,席天幕而生的畜牧民相对来说,对离开地上的存在,认为有神性的倾向更强。这些神明是与人分离的存在,为了交流,家畜必须被供牲。作为代表前者的系统宗教的佛教在人类中看到佛性,诞生了丰富多彩的面具、佛像等。相对而言,根据以上的思考,代表后者的系统宗教的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仰唯一绝对的神,否定面具这种意义也就可以接受了。

——引自第135页


在(日韩中)三个祭祀中,神灵都不常住村内,由远方来访,这一点与萨满教的理念相同,是其根本。但是因佛教、道教等的渗透,一旦制作佛像、神像、假面,供奉在祠庙的习惯普遍化,那么佛祖神明就会在村内常住。于是就产生了与原有信仰矛盾的观念。为了调和这两种观念,每当祭祀时,就要新设神祗依附的祭祀场所,以迎接远方的神明。作为仪式的全体过程,在已有的祠庙内请神,再奉送至新设的祭坛,就形成了三个祭祀的相同的科仪结构。

——引自第192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