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令人眼花缭乱的食谱和饮食文化背后,是不是隐藏着一种有关食物的本能,一种全人类共有的味觉体验?有没有一种“食物理论”决定着我们会选哪些东西来吃,决定我们认为吃多少才算饱,决定我们爱吃什么零食?神经人类学家约翰•艾伦觉得有。在这本书里,他探索了味觉的演化基础,以及共同的认知基础何以衍生出世界各地纷繁复杂的饮食文化。
人类食用的植物和动物种类非常广泛,但与其他杂食动物不同,我们吃饭时用到的不只有舌与胃,还有脑。味蕾能够体现人类的自然史,我们是独一无二的超级杂食者。
这本书的素材来自食物历史、厨师、人类学家和神经科学家,艾伦先是描绘了我们最原始的祖先的食谱,探索了烹饪在大脑演化中的作用,随后将笔锋转向当代吃货关心的一系列问题。书中探究了对食物的厌恶与喜好、给食物加上“好”和“坏”标签的强迫性需要、健康食物金字塔的膳食偏差,还对吃这件事进行了跨文化比较。
例如,为了解释为什么全世界的人都喜欢吃酥脆的食物,艾伦先是考察了人类的近亲食用昆虫的习惯。他还提示,咬碎酥脆食品的声音可以丰富感官体验,避免吃饭时的乏味。另外,对健康不利的油炸食品却会让我们获得犯错般的快感。事关吃喝,决定味觉的绝不是单一因素。
如果说语言反映了人脑独特的高级智慧,食物在此方面也毫不逊色。这是一本能够让人思考的书,让大家能更深刻地认识人和食物的关系,更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吃、吃什么以及怎么吃,并更深入了解我们的过去,同时思考人类的将来。
——薛贵 北京师范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认知神经科学家
这本书告诉你的,是“人类为什么喜欢这样吃”。不明白这些,并不会影响你享受美味,但明白了这些,可以让你谈起吃来与众不同,在吃货中上升几个等级。
——云无心 科普“《吃的真相》系列”作者
艾伦结合了演化与现代生物学研究,做出了一桌有关人类饮食习惯的盛宴,桌上满是新鲜想法。这本书以迷人的笔触揭示了食物的深层意义。
——理查德•兰厄姆(Richard Wrangham) 哈佛大学人类学家
书里有多如牛毛的有趣信息:我们为什么爱吃酥脆的食物,食物如何推动演化……这是取道餐盘的人类史之旅。
——Jesse Rhodes,史密森尼杂志美食专栏作者
我们的大脑总是会被食物吸引,耽迷于复杂的食谱,眼馋巧克力……艾伦以精神上的味觉偏好作为透镜,讲述生物学和文化历史的故事,他的武器是人类学、食物历史和作为厨师的经验。书中涉及对食物的渴望与厌恶、文化取向与节食,内容丰盛。
——《自然》
艾伦是个科学家,这就是说,他对食物的文化史——比如说腌黄瓜怎么从东欧迁移到纽约——兴趣不大,他感兴趣的是“干货”。他的工作就是观察大脑扫描图,看看要求被试者想着不同的食物时,他们的哪部分脑区会被激活。由此,他能把如今人们对食物的偏好镶嵌到生物演化的漫长征程中。
——Kathryn Hughes,历史学家,作家
约翰•S.艾伦(John S. Allen) 美国南加州大学“栋赛夫认知神经科学成像中心”和“脑与创造力研究所”的神经人类学家。艾伦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完成本科和研究生学业,在奥克兰大学人类学系担任教职的数年间,他曾于日本、巴布亚新几内亚、帕劳群岛和新西兰进行心理生理学和神经分裂症演化的田野调查。1998年,艾伦开始跟随安东尼奥•达马西奥夫妇领导的认知科学研究组开展人类神经解剖学研究。
陶凌寅 文学硕士,科普、科幻译者。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为第二语言习得,对心理学、神经科学亦有兴趣,现为科幻图书编辑,居于北京。
比起大量而单一的食物,人们更容易吃下量少但是品种多样的食物。现代的工业化饮食环境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提供了大量不同口味的美食,足以抵御味觉的习惯化。例如,干涩无味的爆米花我们咽不下多少,但要是闪着黄油光泽的咸味爆米花,很多人都愿意来一桶。
——引自第34页
作为现代国家的美国和法国,在诞生之初都以“平等”为口号。相同的意识形态基础却发展出截然相反的两种饮食文化。与旧世界相比,美国的食物相对充裕,平等意味着食物成了社会公平的校正器。既然没有什么特殊的价值,那么除了填饱肚子之外,食物的感官体验就应当向适合所有人的最低标准看齐。而在法国,欣赏、评论食物并交流关于食物看法的能力成为社会流动的一种手段。这反过来又抬高了食物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培育出一种更活跃、更深刻、更正式的饮食文化。
——引自第87页
临床心理学博士,美国心理学会(APA)第10分会学员。任教于南伊利诺伊大学、华盛顿大学。她的著作主要以女性主义理论和创伤治疗为主,她曾获得美国女性协会颁发的“优...
内容简介《我就是教你混社会:老祖宗用鲜血和脑浆写下的忠告》是一本人际交往实用书,告诉读者混社会要有真本事,做人要懂得换位思考,要明白做事不误入别人圈套、又能糊涂...
建筑物抗震构造设计详图与实例(多层、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书特色 徐斌、孙磊、韩玲等编著的《建筑物抗震构造设计详图与实例(多层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将《建筑工...
李春生治疗急危重病及难治性疾病经验 本书特色《李春生治疗急危重病及难治性疾病经验》从李春生从医几十年间诊治疾病500多种、病患10万例次的临床经验中,精选了18...
泰瑞·哈里森(Terry Harrison),现居英国科兹沃尔德,少年时受到一位杰出的美术老师影响,立志学习绘画,16岁考入法纳姆美术学校,1984年成为专职画...
作者简介中国第一部有关食物营养、疗效食品、食物效法的专著。元代蒙古族医学家忽思慧撰。初刻于至顺元年(1330)。早年传往日本
电子元器件选择使用快速入门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介绍了17类100余种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构造、型号命名方法、主要技术参数及其标注方法、性能好坏的鉴别方法,扼要介绍了...
作品目录目錄第一編 論皇權略論中國封建政權的運行機制 /003試論我國封建君主專制權力發展的總趨勢——附論古代的人治與法治
内容简介所有的生都是一种磁性的存在,地球本身也不例外。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历经一连串的文明起落之后,又要随着人类性灵与意识的提升,再次的蜕变与新生,这是克里昂来此所...
夏正正:http://www.douban.com/people/2299057/http://weibo.com/xiazhengzheng巨蟹座,本名夏阳,...
褚时健,这是一个在中国烟草史上举足轻重的名字,这是一位将地方工厂发展成世界级行业巨头的能人,临近退休却折戟沉沙。十几年后,褚时健的名字因为橙子享誉大江南北,以7...
ThepoliticalcollapseoftheSovietUnionhasbeenmuchbetterdocumentedthanthecourseofit...
MollyKelman,awell-educated,ambitious,mid-thirties,married,motheroftwo,seekingane...
洛伦•艾斯利(1907—1977):美国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和科学散文作家。1907年9月生于内布拉斯加州,1937年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堪萨...
程千帆(1913—2000),南京大学教授,著名文史学家、教育家,主编《中华大典·文学典》《全清词》,个人著作有《程千帆全集》(十五卷)。张伯伟,程千帆先生弟子...
程氏集验妙方歌诀 本书特色 《汤头歌诀》是清代名医汪昂编撰的方药专著,因其选方实用、疗效确切、词义明畅、便于记诵,深受中医初学者的青睐,数百年来,流传甚广,对中...
作品目录关于《笑声泪痕》羊毛出在养身上-----谈色,戒表姨细姨及其它谈吃画饼充饥……· · · · · ·精彩摘录这种地方深入浅
《金田一探案集》是日本推理泰斗横沟正史的代表作合集,共10册。《金田一探案集》收录横沟正史自选10大佳作,包括《狱门岛》《本阵杀人事件》《犬神家族》《恶魔的彩球...
精彩摘录孤城何必道风霜,风尽冷眉,人本离殇还寂寞,身过四方,不肯话凄凉。白衣未尝解彷徨,十年秀骨,病与朝衣作故香,却将多
亦舒,言情文学作家。原名倪亦舒,兄长是香港作家倪匡。1946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五岁时定居香港。中学毕业后,曾在《明报》任职记者,及担任电影杂志采访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