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重大争议问题研究

中共党史重大争议问题研究

作者:罗平汉,卢毅,赵鹏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3-11

评分:8.3

ISBN:9787010123202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作品目录

前言
第一章大革命时期的“左"、右倾错误
一、传统观点的突破与颠覆
二、大革命时期的“左”倾错误
三、工农运动“左”倾的原因
四、陈独秀的右倾与大革命失败的责任
第二章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是“共工”还是“蒋干”
二、如何评价国民党在抗战中的表现
三、怎样看待中共在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章延安整风的起因、过程及其影响
一、众说纷纭的延安整风
二、毛泽东为什么要发起延安整风
三、与王明交锋的两个回合
四、从整风转入审干
五、延安整风的深远影响
第四章老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一、从为地主“平反”说起
二、地主、富农的界定
三、旧中国土地是集中还是分散
四、由减租减息转变为土地改革之因
五、土改过程中为何发生乱打乱杀
六、老解放区土改之意义
第五章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评价
一、对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不同评价
二、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性质
三、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结束的原因
四、社会主义改造为何提前完成
五、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
第六章1957年全党整风与反右派运动
一、阴谋还是“阳谋”
二、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四、“请党外人士帮助整风”
五、“事情正在起变化”
六、反右派运动的开展
七、错划右派的甄别、改正
第七章“大跃进”运动和“三年暂时困难”
一、“大跃进”运动不同于“大跃进”时期
二、1959年庐山会议转向的原因
三、“三年暂时困难”的成因
四、“大跃进”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口数量
第八章“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经济建设
一、“濒临崩溃的边缘”还是“有所发展”
二、“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建设的成就
四、如果看待“文革”十年经济建设的得失
第九章粉碎“四人帮”后两年的历史定位
一、徘徊还是前进
二、粉碎“四人帮”的后续举措
三、“两个凡是”的提出
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新的“跃进”
五、调整教育科学文艺政策
六、平反冤假错案
七、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八、改革开放和工作重点转移的酝酿
· · · · · ·

精彩摘录

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引自章节:七、错划右派的甄别、改正


“左”右倾错误都给中国革命带来严重危害,但两种错误比较而言,“左造害性更大。究其原因,就在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容易在革命中犯急病,而右常常被看作是立场问题、路线问题,“左”则当作是方法问题。在土地改革中,自然也存在所谓的“两条路线”,一条是地主富农路线,一条是贫雇农路线。如果有人对斗争地主富农有不同看法,容易被人指责为站在地主富农立场,走地主富农路线,而不是站在贫雇农立场,走贫雇农路线这种情况之下,如果不是最高领导层出面制止,许多地方对地主富农乱抒杀也就只能听任而为。土地改革中出现的包括乱打乱杀在内的“左”倾错误,严重干扰了土地改革运动的正常发展,给各个解放区造成了社会的震荡不安,引起了中共中央的高度关注。1947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扩大会议,任弼时、周恩来都提出要纠正土改中已经发生的“左”倾错误。这个意见得到了毛泽东的采纳,并且在会议所作的报告和讲话中专门讲到了土改纠左”的问题,强调在土改中反对右的偏向问题上已经解决了,所要解决的新的问题,是在中农、中小资产阶级和党外人士问题上新出现的“左”的偏向。“左”倾成为一种潮流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反对这个潮流。

——引自章节:五、土改过程中为何发生乱打乱杀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