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银行

中国的银行

作者:吴承禧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年:2013-11-01

评分:5分

ISBN:9787553802176

所属分类:商业管理

书刊介绍

中国的银行 本书特色

吴承禧编著的《中国的银行》是中国银行研究中的一部重要学术著作。书中论述了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历史及其特点,并着重分析了中国银行业的业务动作状况,考察了中国银行业与钱庄及外国银行的关系,阐明了中国银行业在金融业的地位。该书出版后,颇为当时上海金融业及学术界所推崇。全书的系统和着眼点,都是一贯的把中国的银行当为中国国民经济的一环,从而追溯它的由来,分析它的业务,检讨它的地位,阐明它的作用并指出它的特质。

中国的银行 内容简介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中国的银行》的目的,是从中国经济发展之特殊的性质上,以国民经济的观点去分析银行,理解银行。全书的系统和着眼点,都是一贯的把中国的银行当为中国国民经济的一环,从而追溯它的由来,分析它的业务,检讨它的地位,阐明它的作用并指出它的特质。对于银行内部的组织,对于各种实务或是技术的问题,以作者兴趣并不在此,所以也就未曾深入的加以研究,因而在《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中国的银行》中也就很少提及,这是作者在此应该声明的一点。

中国的银行 目录

序言

一、史的演进与现状述要

二、业务的分析(上)

三、业务的分析(中)

四、业务的分析(下)

五、外籍银行内国钱庄与内国银行

六、制度的检讨

七、结论

附录

后记

中国的银行 节选

又足使金融季节之划分,过于锐利,易使金融界与工商业者发生严重的恐慌事变,又足使一般消费者之预算,无从精确,平时既足以促其浪费,索逋临门,又复易使其无所措置,所以,他以为中国工商业如欲发达,则三节付账制必须根本取消而代以*进步的票据信用制度——即“以票据代替收货回单”,以流通的票据信用代替那账簿上的固定债权,然后工商业之资金与营业,始可无停滞搁浅之虑,而金融业者,以贴现的方式,调剂于买卖两方之间,营业自亦可愈臻繁盛了。 这种从信用制度的革新去提倡票据,由票据的产生而促进银行贴现的发展的主张,确是值得我们注意与钦佩的。1931年春,金国宝先生在复旦大学曾经作过一次《为什么及怎么样造成一个贴现市场》的学术演讲,他也以为“贴现市场之成立,以标准票据之有无为前提”,主张银行方面,应该要竭力的去提倡一种“银行承兑汇票”,以为发展银行贴现业务之基础。其后,在1932年春,他在《国难声中之上海金融问题》一文中又申论票据投资与公债投资的利弊,以为银行业者,如果要想免去由公债惨跌而引起的金融恐慌,**步“亟应改弦更张之处”便非把银行的短期资金,尽量的投向于短期的商业票据不可。但,商业票据的投资,“**问题仍在提倡商业票据,而银行承兑及银行背书之票据尤为重要,盖欧美各国,无不以此种票据为贴现市场之基础也”。可知优良的票据的能否盛行的问题,确是贴现业务能否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这个关键如果不能通过,则贴现业简直是没有什么发展的机会可说的。我们希望国内一般卓越的银行家,今后对此仍须继续努力,以期贯澈初衷,而促使中国银行业贴现业务之蓬勃的发展。……

中国的银行 作者简介

吴承禧(1909—1958),吴景超二弟,安徽歙县人。曾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兴业银行襄理、副经理。著有《中国的银行》、《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厦门的华侨汇款与金融组织》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