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之路: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收录了李长春同志2002年12月至2013年5月期间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讲话、谈话、文章共计90篇,相关照片69幅。全书共分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牢固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等七大板块,真实生动记录了2002年12月至2013年5月期间党和政府扎实推进文化强国战略的奋斗历程以及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对于继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本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既具有从战略视角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高度,又具有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实践厚度。
本书语言平实朴素优美、文风清新,用群众喜闻乐见易懂易记的朴素语言讲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崇高追求,用贴近群众生活和实际的平实语言讲述文化强国建设的点点滴滴和所思所感,读来令人倍感亲切。
《文化强国之路》一书选编了李长春同志2002年12月至2013年5月期间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讲话、谈话、文章、批示共91篇,照片69幅。其中,所选的讲话和谈话绝大部分为**次公开发表。有些文稿是讲话和谈话的节选或摘录。本书所选的讲话、谈话、文章、批示,真实记录了党的十六大以来10年间文化改革发展的历程,对于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收入本书时,李长春同志逐篇作了修改审定。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先后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作为主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中央领导同志,李长春同志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和文化单位进行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与广大文化工作者共商文化改革发展大计,谋划文化改革发展蓝图,制定重要方针政策,指导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推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
北京青年报:“今天,《文化强国之路》一书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选编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李长春2002年12月至2013年5月期间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讲话、谈话、文章、批示共91篇,照片69幅。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人民出版社获悉,书中所选的讲话和谈话绝大部分为第一次公开发表。”
李长春本人逐篇修改审定
2002年至2012年,李长春曾担任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主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文化强国之路》一书展现了过去10年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的发展脉络。该书“出版后记”介绍,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
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改革方案。在文化方面,《决定》提到,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具体包括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等措施。
人民出版社介绍,本书所选的讲话、谈话、文章、批示,真实记录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改革发展的历程。在收入本书时,李长春本人逐篇作了修改审定。
“出版后记”显示,有9人参加了该书的编辑工作,他们分别来自中宣部、人民出版社等单位。
卸任后的部分谈话收入书中
《文化强国之路》一书共选编了91篇文章,其中大多是李长春在常委任内的讲话、谈话。其中绝大多数内部讲话为首次发表,比如在中国网络电视台开播仪式上的讲话、在人民日报社调研时的讲话等。
收编文章的内容涵盖了过去10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多个方面,包括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完善评奖机制、保护京剧等传统文化、振兴电影产业、发展民族动漫产业、创新网吧经营体制等。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该书收录的最近的一篇文章是由几次谈话要点整理而成的《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时间是2013年5月9日。
在该文中,李长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如何克服一般化倾向,狠抓落实,抓出成效,谈了自己的几点经验和体会。
谈改革多次引用案例
李长春在论述文化体制改革时,多次引用案例。谈到如何振兴京剧时,他说,中央政治局常委每年集体观看的作为一个品种的文艺节目只有一个,就是新年京剧晚会,但京剧如果离开群众,靠过年过节给领导演出,是不可能维持下去的。李长春在多个场合强调,京剧必须走向市场,走向普通观众。
对于评奖机制,李长春在调研时举例说,有的电影一个拷贝也没卖出去,但是得了大奖,文化界有人将这种现象归纳为“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评奖是主要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宿”。李长春多次提出,要改革评奖机制,反对搞形式主义。文/本报记者 关庆丰 朱玲
李长春,男,1944年生,辽宁大连人,1965年9月入党,1966年9月参加工作,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工程系工业企业自动化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程师。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我认识一些深情的人》内容简介:过往三十年,主持人曹可凡与各界众多大师,往来密切,交往过程中,他观察敏锐,记录详尽,集腋成
希特勒之秘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参考大量中外有关历史资料,从希特勒的身世一直写到死亡,记述了希特勒凶恶、卑鄙、专横的一生。希特勒之秘 目录 序言**章希特勒出身之...
英国股市在不列颠战役前便已触底;美国股市在中途岛战役取得辉煌胜利之前发生了大翻盘;德国股市在对苏联发动狂袭的同时达到了市
《枪械狩猎完全手册》是狩猎和射击领域迄今最全面、最有趣的的宝典和指导用书,涵盖了包括枪械的发展史、经典枪型、射击用枪、射
大目标-我们与这个世界的政治协商 本书特色 《大目标(我们与这个世界的政治协商)》是一部历史写给现实的时事教科书!几位80后作者任冲昊和王巍等,用他们的笔描摹过...
怀人说史 本书特色本书为“逄先知文集”中的第四本,收集了作者缅怀田家英、胡乔木、胡绳三位领导同志和好友龚育之的纪念文章,其中《*和他的秘...
全球视野下的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 内容简介 本课题的主要关注点不是一般地论述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发展及其运作机制,而是更多地将其放在世纪之交人类社会面临着...
乙丑军阀变乱纪实 内容简介 《乙丑军阀变乱纪实》记述了1924到1926年间吴佩孚、冯玉祥、段祺瑞、张作霖、孙传芳等势力之间及其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反映了同一时期...
人同此心-论心理.社会与政治 内容简介 是什么使人类成为意向性的和思想的主体?他们的意向性和思想与他们的社会性和共同经验具有怎样的联系?我们应当如何从事社会解释...
1931-1945-全面抗战-中国血:抗战十四年-第2卷 本书特色 《中国血:抗战十四年》,虽然不是一部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纯学术性著作,但却是一部比较客观、全面...
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1942滇缅大会战远征将士碑影像全纪录 本书特色 沈铁、黑马编*的《远征将士碑(1942滇缅大会战影像全纪录)》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式...
《巨匠与杰作》内容简介:一九四五年,毛姆应美国《红书》杂志邀约开列了一张书单,列举其心目中的世界十佳小说,并为之撰写了系列
《间谍的工具箱》内容简介:秘密特工是如何进行工作的?间谍的黄金守则都有哪些?该从哪里进行敌后破坏行动才最有效?应该怎样发送
曾胡治兵语录 本书特色 《曾胡治兵语录》,是蔡锷辑录曾国藩、胡林翼有关治军、用兵方面的言论而编成的一部语录体兵书。全书共分十三章:**章《将材》,第二章《用人》...
《HBase不睡觉书》内容简介:HBase是Apache旗下一个高可靠性、高性能、面向列、可伸缩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利用HBase技术可在廉价的P
观海行策-王卫星将军论台海 本书特色 《观海行策:王卫星将军论台海》是中国军事科学院专家王卫星针对台海问题的研究文集。作者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与安全的视角出发,围...
1944年12月16日,纳粹德国在西线的阿登森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攻势——“守望莱茵”行动。这场美军称之为“突出部之役”的战斗,在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 内容简介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内容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17年...
印度的中国形象 内容简介 蓦然回首,中印文化交流的“梵典华章篇”已翻过两千多页。从大史诗《罗摩衍那》中异想天开的“极东支那”到崇拜“道奥义书”的中国智慧亲和力,...
君主论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了君主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认为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要拥有自己的军队,并应靠残暴和讹诈取胜。认为君王在统治之时要以实力原则...